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7,(8):1688-1691
目的:探讨丹参注射液对子痫前期患者血清D-二聚体、雌激素及对胎盘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产科2013年3月—2015年12月诊断为子痫前期(孕龄34周)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硫酸镁、镇静、降压治疗;研究组在硫酸镁、镇静、降压治疗上予以丹参注射液治疗,共治疗1周为1个疗程,采血测定血清氧化应激、胎盘相关、血液流变学以及性激素等指标,同时观察并记录临床相应指标及并发症状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血清SOD、CAT含量升高,MDA、LPO含量降低,治疗后血清IGF-1、PLGF含量升高,治疗后HBV、LBV、PV、ERI以及D二聚体含量降低,治疗后血清E2、E2/Pg含量升高,Pg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血清SOD、CAT含量较高,MDA、LPO含量较低,治疗后血清IGF-1、PLGF含量较高,治疗后HBV、LBV、PV、ERI以及D二聚体含量较低,治疗后血清E2、E2/Pg含量较高,Pg含量较低(P0.05);研究组新生儿存活率91.18%(31/34),对照组新生儿存活率70.59%(24/34),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分娩孕周、胎盘质量、存活新生儿体质量、存活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子痫前期患者的疗效显著,调节内皮功能,改善雌激素及胎盘循环,促进分娩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2.
李泳文  孙麦青  陈璐璐 《新中医》2018,50(10):130-133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 (HMGB1)、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变化及听力改善的影响。方法:选取突发性耳聋患者93例,均为单侧发病。对照组46例予以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研究组47例予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周。分析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HMGB1、LPO、一氧化氮(NO)水平、血液流变学及生活质量(SF-36)变化情况,统计比较2组听力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听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清HMGB1、LPO、NO水平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研究组14.89%,与对照组8.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与单纯采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比较,可明显改善患者听力、血液流变学及血清HMGB1、LPO、NO水平,提高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乌头赤石脂汤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60例。研究组给予乌头赤石脂汤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硝酸甘油治疗。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有效率为95.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MDA、SOD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头赤石脂汤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能缩短肌酸激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4.
《陕西中医》2017,(1):16-1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氧化应激、NIHS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126例ACI病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14d,观察两组疗效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SOD、MDA、MPO、LPO)及NIHSS评分的变化。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90.01%,对照组总有效率71.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两组SOD上升而MDA、MPO、LPO下降(P0.05),观察组各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NIHSS评分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观察组降低的幅度大于对照组。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提高ACI临床疗效,有抑制氧化应激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氧自由基和载脂蛋白角度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机理。方法:68例发病在1周以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复方丹参研究组(简称研究组,34例)和血栓通过对照组(简称对照组,34例)进行临床观察。应用比色法测定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单向免疫法测定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100(ApoB100)。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能使患者血清的LPO、ApoB100水平明显降低,同时显著升高血清的SOD、ApoA1水平,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8.2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调节载脂蛋白代谢可能是其重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膝关节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顽固性膝关节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7例。对照组予西医关节腔冲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刀松解术+中药外敷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SOD与LPO、关节液MMP-3和TMP-1水平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血清SOD与LP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SOD、LP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MMP-3低于治疗前,TMP-1高于治疗前(P均0.05),且研究组治疗后MMP-3低于对照组,TMP-1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总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治疗顽固性膝关节积液疗效好,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清SOD、LPO含量及关节液MMP-3、TMP-1含量,临床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早发型子痫前期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11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后研究组MAP、D-D24h尿蛋白低于对照组(P0.05);NO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剖宫产、胎盘早剥、胎儿窘迫、低体重儿及新生儿窒息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后出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硫酸镁联合丹参注射液应用于早发型子痫前期疗效较好,可以有改善围产结局,安全可靠,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状态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检测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相关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C)、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记录2组治疗前后心脏超声指标及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SOD、TAC水平均显著提高(P均<0.05),而MDA、LPO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值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功能NYHA分级分布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能够显著降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氧化应激状态,进而提高患者心功能,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姜续成  李松 《新中医》2016,48(7):35-37
目的:观察重用黄芪自拟方联合奥拉西坦胶囊对脑卒中后痴呆患者高级脑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2例脑卒中后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予以奥拉西坦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重用黄芪自拟方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估2组治疗前后的痴呆程度以及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检测2组治疗前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为89.13%,高于对照组的69.5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长谷川量表(HDS)、简易智能表(MMSE)、韦氏记忆测验(WM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HDS、MMSE、WM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研究组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SOD、LPO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OD含量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LPO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研究组SOD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LP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用黄芪自拟方联合奥拉西坦胶囊能够改善脑卒中后痴呆患者的痴呆症状、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采用醒脑静,生脉注射液序贯用药治疗急性脑梗塞45例,另设对照组(采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加丹参注射液)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治疗组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红细胞SOD活性、降低LPO水平及临床疗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清细胞因子、心肌酶谱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1%(P0.05);治疗后,研究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过氧化脂质(LPO)、丙二醛(MDA)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同时亦能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并降低心肌酶水平,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幼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36只SD幼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各12只。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10 mg/kg建立脓毒症幼鼠模型,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1 h后给予腹腔注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5 mL,分别于造模后6、12 h各取6只幼鼠采集血样和肝组织样品,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谷胱甘肽(GSH)水平及超氧化合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活性,采用q 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氧化酶1(HO-1)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对照组肝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结构完整无病理改变;模型组幼鼠6 h时肝细胞出现水肿、部分坏死,12 h时水肿加重,部分肝细胞颗粒变性,细胞排列紊乱;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6、12 h肝细胞水肿、坏死、颗粒变性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6、12 h血清AST、GOT和LDH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均升高(P 0.05),肝组织GSH水平及SOD、GST活性均降低(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6、12 h血清AST、GOT和LDH水平及肝组织MDA水平均降低(P 0.05),肝组织GSH水平及SOD、GST活性均升高(P 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中Nrf2、HO-1 mRNA和蛋白均升高(P 0.05);与模型组比较,丹参川芎嗪注射液组肝组织中Nrf2、HO-1 mRNA和蛋白均升高(P 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脓毒症致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保护机制可能与激活Nrf2/HO-1通路,增强肝组织抗氧化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易罐疗法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实施康复治疗的140例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70例,两组均予以基础的康复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PNF治疗,联合组给予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周、4周,两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清SOD、LPO、IgG、IgM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患者的血清SOD较治疗前均显著的提高(P0.05),LPO、IgG、IgM值较治疗前显著的降低(P0.05);治疗4周后,联合组血清SOD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的LPO、IgG、IgM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4周,联合组患者的MHBN分级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易罐疗法结合PNF治疗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效果优于单用PNF,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与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治疗老年肺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老年肺心病患者86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行NPPV治疗,研究组给予NPPV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研究组心率、呼吸、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氧分压、p H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心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NPPV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肺心病疗效更好,能够有效促进心肺功能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浆内皮素(ET)及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的影响.方法:将ACI患者84例,随机分成ACI丹参组42例,ACI对照组42例,及正常对照组各42例.结果:ACI对照组于用药后2小时、7天、14天血浆ET及VCAM-1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CI丹参组用药后2小时、7天、14天后ET及VCAM-1血浆含量与ACI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P<0.01).结果: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CI后增高的EI水平及VCAM-1的含量.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脑血管,增加缺血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减轻梗死脑组织细胞的炎症粘附,减少半暗区的继续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两组均予以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研究组联合罂粟碱注射液治疗.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腹痛缓解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治疗2周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遵循随机、均等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血清SOD、MDA及E2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20%,优于对照组74.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OD、E2、MDA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有效改善血清SOD、MDA、E2水平和膝关节功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血瘀证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随机分成对照组37例和治疗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92.11%、对照组72.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RS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CI血瘀证有效且安全,能够促进神经功能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李霞  祁学成  蒲新菊 《新中医》2018,50(6):102-104
目的:观察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甲钴胺片,治疗组予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神经传导速度和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血清中MDA和SOD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 1%,对照组总有效率7 4.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均较治疗前加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传导速度均快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D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SO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α-硫辛酸联合丹参注射液治疗DPN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以0.5μl胶原酶生理盐水从右侧内囊处注入制造大鼠脑出血模型,观察还元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区域脑组织乳酸、Ca~(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含量的影响,并与清开灵注射液作对照。结果表明模型对照组乳酸、Ca~(2 )、MDA等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P均<0.01),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P均<0.01);还元治疗组和清开灵对照组乳酸、Ca~(2 )、MDA等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SOD活性均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或P<0.01);在降低MDA含量方面。还元治疗组作用优于清开灵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