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异维A酸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异维A酸联合干扰素治疗尖锐湿疣(CA)及预防复发的疗效比较。方法所有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三组,三组均用CO2激光将皮损彻底清除,A组不再加用其他治疗;B组彻底清除皮损后应用a-2b干扰素300万u肌注,隔日1次,连用6周;C组在B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维A酸胶囊10mg口服,2~3次/d,用药4周后,改为1次/d,连用1个月停药。所有入选患者随访3个月。结果C组痊愈率明显优于B组与A组,同时在预防其复发中,C组的疗效也优于上述两组。结论口服异维A酸胶囊联合干扰素肌注对C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降低了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在很多皮肤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其中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是最近研究比较多的一种重要的趋化因子.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是CXC类亚族趋化因子之一,来源于活化的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等30多种细胞;具有吸引中性粒细胞,促进多种细胞释放炎症因子等生物学作用,能作为趋化因子介导Th1型炎症反应.综述干扰素-γ诱导蛋白10及其受体的结构、表达以及与皮肤疾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单纯电离子治疗、电离子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电离子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及口服中药治疣汤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16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对照1组予电离子治疗,对照2组予电离子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100万U)治疗,治疗组予电离子联合局部注射干扰素,并口服中药治疣汤治疗。三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并随访3个月,评价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1组、对照2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分别为47.92%,69.39%和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发率分别为52.08%,30.16%和7.84%,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治疣汤联合电离子及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复发率,并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应用香蓝驱毒颗粒联合干扰素凝胶治疗6~14岁儿童扁平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入选标准全部病例均来自于我院皮肤科门诊诊断明确的扁平疣患者,年龄6~14岁,性别不限,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有关扁平疣诊断标准,皮疹数目大于10个且为知情同意者。1.2排除标准治疗前1个月内用过干扰素、聚肌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α-2b 干扰素皮损内注射治疗尖锐湿疣的结果。受试者为18~65岁男、女性患者共11例,均经足叶草脂治疗4~10月无效果。本治疗开始前2周内不用局部或全身抗病毒以及抗疣治疗,4周内不用细胞毒或免疫抑制剂治疗。既往未用过干扰素或干扰素诱导剂。疗程中不用影响α-2b 干扰素或能够改变疾病自然过程的药物。每例患者中选择3个疣体做α-2b 干扰素皮损内注射,每次10~6IU,每  相似文献   

6.
<正> 干扰素(Interfon)系1957年由英国Isaass等发现。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它对某些病毒性疾病的防治有一定作用;对某些恶性肿瘤也有一定疗效,用此干扰素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也渐为人们关注。种类和生物活性干扰素是在特定诱生剂的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产生的一种(或多种)糖蛋白。人类干扰素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阿维A胶囊联合干扰素α-2b局部封闭治疗多发性跖疣40例,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病例入选标准70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符合跖疣的诊断标准,且疣体数目≥5个.  相似文献   

8.
尖锐湿疣患者复发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 (CA)近期复发和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使用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 ,筛选出近远期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5年内性伴数多、疣体数多、常进食辛辣刺激食物、吸烟量多、伴发其他疾病、职业为教师和个体工商业者的患者近期复发率较高 ;首诊未到正规医院、年龄大、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治疗次数多、5年内性伴数多者远期复发率较高 ,初次发病年龄小和首次治疗方案为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者远期复发率较低。结论 减少性伴数、禁食辛辣刺激食物、戒烟和积极治疗其他疾病可降低近期复发率 ,到正规医院就诊、减少性伴数和首次治疗用二氧化碳激光加干扰素治疗可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扁平疣是一种常见病毒性皮肤病,青少年好发,病程长,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确切、不良反应多,尤其儿童皮肤薄嫩、敏感,选择用药更需慎重。现将重组干扰素α-2b乳膏联合喷昔洛韦乳膏治疗儿童扁平疣临床疗效报道如下。病例资料病例入选标准:年龄3~12岁,性别不限;治疗前2周内未经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刮治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56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予刮治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对照组仅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外用,共治疗8周,两组患者均每周观察1次皮损变化情况,疗程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痊愈19例(67.86%),显效4例(14.29%),好转3例(10.71%),无效2例(7.14%),有效率为82.14%;对照组痊愈6例(21.43%),显效3例(10.71%),好转4例(14.29%),无效15例(53.57%),有效率为32.14%;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刮治法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扁平疣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α-干扰素常用于治疗病毒性疾病及一些肿瘤,已报告的副反应有:发热,寒战,乏力,厌食,肌痛,恶心,呕吐,头痛,剂量依赖可逆性白细胞减少,肝转氨酶升高,蛋白尿,间质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本文报告一例儿童长期应用α-干扰素后发生相似于SLE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2.
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共入选46例,均为本科2005年2月~2007年5月门诊患者,符合白癜风诊断标准,年龄4~67岁者入选。排除标准:合并甲状腺疾病、恶性贫血、阿狄森氏病、恶性黑素瘤等疾病或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有胸腺肽和外用糖皮质激素、UVA和补骨脂素的禁忌症者;  相似文献   

13.
我们从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9月用开瑞坦 (上海先灵葆雅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和雷尼替丁 (杭州民生药厂生产 )联合治疗荨麻疹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病例和方法 入选病例 :急性荨麻疹(病程在 6周以内 )和慢性荨麻疹 (病程超过 6周 ) ,年龄在 12~ 70岁之间 ,无严重内脏疾病 ,1周内未服抗组织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均可入选。对本药有过敏史和有肝、肾、心脏疾病者 ,正在服用唑类抗真菌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者、妊娠及哺乳期妇女不入选 ;未遵医嘱服药 ,治疗过程中加服其他相关药物 ,中途或提前停药者均予以剔除。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  相似文献   

14.
20032084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检测/刘伦飞(浙江大学二附院)…//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1).-4~6 为探讨血清γ干扰素诱导的T细胞α趋化因子(I-TAC)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60例SLE患者及45例正常人血清I-TAC水平。结果:SLE患者血清I-TAC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活动期患者高于非活动期患者;患者血清I-TAC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血沉及ANA对数值  相似文献   

15.
重组人γ干扰素防止尖锐湿疣电灼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尖锐湿疣 (CA)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在我国已居住传播疾病的第二位[1] 。现临床上治疗尖锐湿疣的方法很多 ,但均有一定的复发率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组 1982年对干扰素的疗效评价认为临床上用干扰素治疗病毒感染性疣是最有效的一种 ,干扰素治疗CA ,皮损基底部注射优于肌肉注射和局部外用给药 ,是治疗CA的最理想的方法[2 ] 。为了探讨γ干扰素治疗CA的疗效 ,我科从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4月用电灼加γ干扰素皮损基底部注射治疗CA ,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2 0例CA患者均为我科门诊病人 ,199…  相似文献   

16.
带状疱疹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其治疗原则为止痛,抗病毒,缩短病程及保护局部,预防感染。而注射用阿昔洛韦具有很强的直接抗病毒作用,干扰素具有抑制病毒繁殖、抗增生及免疫调节作用。自2001年3月至2002年3月我科采用静脉点滴“阿昔洛韦”对36例带状疱疹病人进行疗效观察,并与干扰素治疗带状疱疹进行疗效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选择所有患者均来源于皮肤科门诊。入选标准为有典型带状疱疹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无并发症;皮疹出现时间2~7d;年龄18~65岁,男女均可。但不包括有以下情况者:妊娠和哺乳期妇…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发现:γ-干扰素可以在蛋白及mRNA水平对分子量为230kD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进行转录前调控,而且这种调控对γ-干扰素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还可能与表皮角度形成细胞对γ-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白介素家族中白介素1β、5、6在疱液或血液中的深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与病情严重性相关,可作为疾病监测指标;另外还证实部分白介素参与  相似文献   

18.
《中国性科学》2017,(12):57-59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及对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尖锐湿疣诊断标准患者110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光动力治疗,观察组采取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光动力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发发生率及复发后测定病毒体数量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Th1/Th2水平显著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凝胶联合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疗效显著,且有助于维持血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硬皮病治疗的某些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性硬皮病作为一种结缔组织疾病 ,治疗棘手 ,预后较差。近年来国外在治疗上有一些进展。现就体外光化学疗法、γ-干扰素、前列环素及其类似物、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方法在系统性硬皮病的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疱性类天疱疮是一种发病机制不明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从细胞因子的角度研究发现 :γ-干扰素可以在蛋白及mRNA水平对分子量为 2 3 0kD大疱性类天疱疮抗原进行转录前调控 ,而且这种调控对γ -干扰素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 ,还可能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对γ -干扰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白介素家族中白介素 1 β、5、6在疱液或血液中的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 ,与病情严重性相关 ,可作为疾病监测指标 ;另外还证实部分白介素参与水疱形成 ;其它如sCD3 0、β-转化生长因子 ,证明与大疱性类天疱疮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