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型CURB-65评分在评估急诊患者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严重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住南京市第一医院符合CAP诊断的198例急诊患者,分别应用CURB-65及改良型CURB-65评分进行评估,根据CAP严重程度分为轻症肺炎组(A组107例)、重症肺炎组(B组91例),并记录白细胞总数、降钙素原、肺炎严重指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成组t检验比较.B组分为存活亚组(62例)与死亡亚组(29例),进行CURB-65及改良型CURB-65评分成组t检验比较.采用Pearson等级相关法分析CURB-65及改良型CURB-65评分与降钙素原、肺炎严重指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的相关性.结果 B组患者的降钙素原、肺炎严重指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CURB-65评分、改良型CURB-65评分显著高于A组[(3.70±0.83) vs.(1.27±0.24),t=28.91,P<0.01; (121.33 ±16.74) vs.(73.79±9.21),t=25.23,P<0.01; (25.79±10.13) vs.(14.85±6.83),t=9.02,P<0.01; (22.71 ±3.84)vs.(9.83±1.24),t=32.76,P<0.01;(3.69±1.03)vs.(3.32±1.06),t=2.48,P<0.05; (4.21±1.13) vs.(3.41±0.96),t=5.39,P<0.0l],而白细胞总数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58±5.99) vs.(16.86±4.41),t=0.97,P >0.05);在B组患者中,改良型CURB-65评分死亡亚组明显高于存活亚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75±1.17) vs.(4.01±1.09),t=2.95,P<0.01],而CURB-65评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0l±1.15)vs.(3.58±0.97),t=1.86,P>0.05];CURB-65仅与降钙素原呈正相关P<0.05 (r=0.803,P=0.025),与肺炎严重指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无明显相关性P>0.05(r=0.621,P=0.320; r=0.701,P=0.231;r=0.675,P=0.256);改良型CURB-65评分与降钙素原、肺炎严重指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呈显著正相关P<0.01 (r=0.951,P=0.003;r=0.965,P=0.002;r=0.947,P=0.004;r=0.961,P=0.002).结论 对于急诊患者,改良型CURB-65评分较CURB-65评分能更有效评估CAP的严重程度并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诊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replacement,TAVR)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月-2021年1月从8家心脏瓣膜中心共筛选出4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急诊TAVR治疗,收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心脏超声指标、术后住院期间情况,采用配对t检验及McNemar检验对患者术前及术后心脏超声指标、中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心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2.0±7.9)岁,术中1例患者发生瓣膜移位,手术成功率为97.7%,住院期间死亡4例(9.1%),中位住院时间11.5d.术后主动脉瓣瓣口面积较术前明显增加[(0.5±0.2)vs.(3.8±1.6) mm2,P<0.05],主动脉瓣平均跨瓣压差较术前明显下降[(64.0±24.9)vs.(11.3±4.6) mmHg(1 mmHg=0.133kPa),P<0.05],主动脉峰值流速较术前明显下降[(4.5±0.7)vs.(1.9±0.7) m/s,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术前下降[(59.0±7.2) vs.(56.1±7.3) mm,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术前明显提高[(30.1±10.4)% vs.(40.9±11.0)%,P<0.05],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中行瓣中瓣植入2例(4.5%),同期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11例(25.0%);术后住院期间发生卒中1例(2.3%),严重出血3例(6.8%),严重血管并发症5例(11.4%),急性心肌梗死2例(4.5%),少或微量瓣周反流30例(68.2%),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3例(6.8%),急性肾损伤5例(11.4%).结论 TAVR对于治疗重度主动脉瓣狭窄继发的急性难治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本区域医疗中心应用经皮胃造瘘术的患者的临床特征,提供相关流行病学信息。方法:2016-04—2019-11期间入住我院的32例需行胃造瘘患者纳入分析,回顾性采集患者诊疗信息,包括诊断、实验室检查、胃造瘘手术时间和总住院时间;根据经皮胃造瘘术的申请科室进行分组,来自急诊科、急诊综合病房和重症医学科的归入急诊组;其他科室的归入非急诊组。结果:急诊组中颅脑疾病和肺部感染的比例[例(%)]高于非急诊组[11(78.6) vs.8(44.4);14(100.0)vs.10(55.6),P0.05];急诊组中氧分压(mmHg)低于非急诊组(57.6±27.45 vs.133.75±67.26;P0.05),提示造瘘术前急诊组患者病情重于非急诊组且难度更高;但胃造瘘完成时间[(11.07±7.01) d vs.(15.50±12.48) d]、胃造瘘距离出院时间[(26.00±25.11) d vs.(27.72±28.60) d]、总住院时间[(37.07±27.41) d vs.(43.22±31.99) d]和临床预后(7.1%vs. 0,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急诊组患者从经皮胃造瘘术受益更大。结论:经皮胃造瘘急危重患者有较高应用价值,尤其是在颅脑疾病并发肺部感染的患者。  相似文献   

4.
张晓静 《新医学》2015,(2):119-122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吸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STEMI患者132例,比较吸烟组(n=57)患者与非吸烟组(n=75)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的各项参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吸烟等与LVEF<40%的相关性。结果与非吸烟组患者比较,吸烟组患者年龄[(59.6±10.9)岁vs.(64.9±8.9)岁,P=0.007]较低,CRP(30.09 mg/L vs.21.14 mg/L,P=0.010)增高,合并前壁(14.0%vs.8.0%)及广泛前壁心肌梗死比例(50.9%vs.25.3%)更高,LVEF[(40.3±8.7)vs.(53.0±10.6),P<0.001]降低,CK-MB峰值[(174.37±114.73)U/L vs.(145.88±112.44)U/L,P=0.015]、脑钠肽前体[(2 293±1 165)pg/L vs.(1 872±662)pg/L,P=0.025]增高,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22.8%vs.9.3%,P=0.032)比例更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吸烟(OR=3.423,95%CI 1.694~8.735,P=0.019)与LVEF<40%相关(P<0.05)。结论吸烟可能使STEMI早发,心功能更差,合并的炎症反应更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老年脓毒症患者D-二聚体(D-dimer)、血清白蛋白(ALB)的变化,评估两者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老年脓毒症(根据脓毒症-3标准定义)患者103例,根据出院时的预后分为存活组(78例)和死亡组(25例),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D-dimer和ALB的水平。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ROC曲线和曲线下面积(AUC)评价D-dimer、ALB、及以D-dimer和ALB联合预测因子(D-dimer/ALB)对老年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死亡组D-dimer水平[(9.39±7.74) mg/L比(2.08±1.71) mg/L]显著高于存活组(P <0.01),死亡组ALB水平[(29.84±4.24) g/L比(32.54±4.89) g/L]显著低于存活组(P=0.01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dimer(O...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心率减速力(DC)改变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4-01-2016-06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24例,根据患者28d病死率分为死亡组(n=52)和存活组(n=72)。所有患者入组后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Ⅱ和SOFA评分,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测并计算DC值。结果:死亡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明显高于存活组[(38.2±9.3)分vs.(27.2±6.1)分,P0.05;(13.2±3.2)分vs.(8.1±2.3)分,P0.05)],而DC明显低于存活组[(2.8±0.5)ms vs.(4.2±0.8)ms,P0.05]。DC降低组患者ICU滞留时间和28d病死率明显高于DC正常组[(14.2±2.5)d vs.(10.3±3.1)d,P0.05;55.3%vs.33.8%,P0.05)]。DC预警28d死亡事件的AUC为0.832,95%CI为0.723~0.872,cut-off值为2.2ms,特异性为84.2%,敏感性为80.1%。DC水平与28d病死率(r=-0.611,P0.05)和ICU滞留时间(r=-0.531,P0.05)呈负相关。结论:DC水平降低与脓毒症患者病死率密切相关,是潜在的评价临床预后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在肝癌围手术期应用的可行性,为临床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1月1日至2013年3月31日肝癌切除病例40例,采用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两组(快速康复组和传统治疗组),每组各2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临床监测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前术后肝酶学和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糖等营养代谢指标以及并发症、再入院率、死亡率,统计白蛋白总使用量、平均营养费用和总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快速康复组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耐受半流质时间较传统治疗组明显缩短[(44.5±8.3)h vs.(68.6±10.4)h、(74.3±15.6)h vs.(112.4±14.9)h、(85.2±16.5)h vs.(117.1±25.0)h,均P<0.05],术后第7天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明显高于传统治疗组[(36.6±5.7)g/L vs.(31.5±5.3)g/L、(182.3±58.5)mg/L vs.(144.2±60.3)mg/L,均P<0.05]。两组之间总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而快速康复组的感染性并发症明显降低(0/20 vs.2/20)。术后两组白蛋白用量相当,而快速康复组平均营养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传统治疗组[(235.8±73.5)元vs.(354.2±76.0)元、(9.8±9.2)d vs.(15.5±11.7)d,均P<0.05]。结论肝癌围手术期应用FTS的初步尝试是可行的,可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医疗费用,节省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防治及预后.方法:对6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入院后临床特征、治疗与临床转归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主动脉夹层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患者入院时的收缩压[(165.5±38.8)mmHg vs(138.3 4-30.9)mmHg]与脉压[(69.9±24.7)mmHg vs(56.3±20.3)mmHg]均高于无高血压病史者(P<0.05).DeBakeyⅡ型主动脉夹层较Ⅰ型患病平均年龄高[(65.2±7.7)岁 vs(53.4 ±10.6)岁,P<0.05],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收缩压较Ⅰ、Ⅱ型高[分别为(167.3±35.7)mmHg vs(141.2±32.4)mmHg,(167.3±35.7)mmHg vs(132.5±26.4)mmHg,P<0.05],舒张压较Ⅰ型高[(96.4 ±19.8)mmHg vs (83.5±20.2)mmHg,P<0.05],而住院期间死亡率较Ⅰ、Ⅱ型低(分别为5.13% vs 41.17%,5.13% vs 33.33%,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的发病及预后与高血压关系密切.早期诊断并积极控制血压,对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主动脉夹层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围术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及其比值水平与围术期感染的关系。方法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骨科患者12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43)与未感染组(n=85)。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和手术指标,分析骨科患者术后出现感染的可能危险因素;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血清CRP、ALB水平,CRP/ALB比值,评价各指标对骨科患者术后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感染组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开放性骨折、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Ⅲ级、切口类型Ⅲ类、手术时间≥2 h、术后住院时间≥7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导尿操作和置入物占比高于未感染组(P0.05);年龄≥60岁、手术时间≥2 h、术后住院时间≥7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和存在置入物是骨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术后3 d,观察组血清CRP水平和CRP/ALB比值高于对照组,血清AL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 CRP、ALB和CRP/ALB比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8、0.780和0.863,对骨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均具有诊断价值,且CRP/ALB比值的诊断价值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骨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由多个因素协同作用导致,高龄、ASA分级、手术时间≥2 h、术后住院时间≥7 d、抗菌药物使用种类≥2种和存在置入物是骨科患者术后发生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监测围术期间血清CRP、ALB水平和CRP/ALB比值对患者术后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凝溶胶蛋白对严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医院急诊监护室的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入院时检测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凝溶胶蛋白(Gelsolin),并记录24 h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情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根据28 d的转归,将50例严重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上述指标在两组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其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和比较预测能力.结果 存活组31例,死亡组19例.两组比较,凝溶胶蛋白[(21.43±10.54) vs.(13.31±8.54),P=0.007]和APACHEⅡ评分[(19.2±6.86)) vs 24.6±8.9,P=0.021)]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凝溶胶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是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凝溶胶蛋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45(95% CI 0.599~0.851,P=0.004),APACHEⅡ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9 (95% CI 0.537 ~0.862,P=0.019),两者预测能力相当.将二者联合应用,预测的准确率可达到90%,有较好的互补性.结论 凝溶胶蛋白能够判断严重脓毒症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并较为准确的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姜黄素抑制脓毒症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与机制.方法 取45只清洁级BALB/c雄性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假手术组(n=15),脓毒症组(n=15),姜黄素组(n=15),实验重复3次.脓毒症组行盲肠结扎穿孔术(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术前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周;姜黄素组行CLP术,术前给予姜黄素200 mg/ (kg-d)灌胃1周;假手术组仅行开腹,不予以结扎、穿孔,术前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1周.观察各组小鼠术后24h病死率,并处死存活小鼠,分离脾脏淋巴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TUNEL法检测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线粒体膜电位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2,Mfn2)、Bax、Bcl-2蛋白表达.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小鼠病死率采用x2检验,脓毒症组小鼠术后24h病死率为46.7%,较假手术组0.00%明显升高(x2 =27.391,P<0.01),姜黄素组病死率较脓毒症组有所降低(40.0% vs.46.7%,x2=6.429,P=0.01).脾淋巴细胞凋亡率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脓毒症组脾淋巴细胞凋亡率为(17.1±1.67)%,较假手术组(9.43±1.06)%明显增高(P <0.001);姜黄素组淋巴细胞凋亡率(12.70±1.25)%较脓毒症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2).脾淋巴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脓毒症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为(45.13±4.14)%,较假手术组(21.63±1.62)%明显升高(P<0.01),姜黄素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率为(29.67±2.15)%,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01).蛋白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线粒体Bax蛋白(P<0.01)、胞浆Bax蛋白(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线粒体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01),而胞浆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经姜黄素预处理后线粒体Bax蛋白水平较脓毒症组明显降低(P=0.02),胞浆Bax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3组细胞总Mfn2蛋白(P <0.001)、Bcl-2蛋白(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两两比较,与假手术组比较,脓毒症组Mfn2蛋白(P=0.015)、Bcl-2蛋白(P=0.0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经姜黄素预处理后Mfn2蛋白(P=0.002)、Bcl-2蛋白(P =0.001)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姜黄素能够上调Mfn2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进而抑制脓毒症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万古霉素谷浓度水平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为万古霉素在临床中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完善万古霉素谷浓度检查的患者进行筛选,对入组的59例患者按谷浓度水平分为3组:A组,谷浓度水平< 10 mg/L;B组,谷浓度水平在10~15mg/L;C组,谷浓度水平>15 mg/L.回顾性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三组间临床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在院病死率的差异,同时对治疗有效的患者分析3组间用药时长、住院时长及显效时间的差异.结果 3组间临床有效率(依次为55.6%、33.3%、51.7%)及细菌清除率(依次为38.9%、25%、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院病死率(依次为44.4%、25%、27.6%)却随谷浓度水平增加而降低(P<0.05).此外,对于治疗有效的患者,随着谷浓度水平的增高,用药时长(d)[依次为(14.90±6.44)、(18.75±7.23)、(17.93±9.42)]及住院时长(d)[依次为(33.70±18.17)、(79±45.53)、(66.20±52.48)]增加,显效时间(d)[依次为(4.82±2.62)、(3.75±0.50)、(4.07±3.20)]略有缩短,但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万古霉素不同谷浓度水平时临床有效率及细菌清除率不变,但提高万古霉素谷浓度水平能降低在院病死率,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可能增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周围血和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病变处血辅助性T细胞17 (helper T cells,Th17)占CD4+T细胞的比例以及IL-17水平,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序贯入选2012年2月15 日至2012年10月15日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CAG)的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及疑诊冠心病患者76例.分为ACS组、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SA)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在做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采集肘静脉血5 mL.ACS患者同时采集罪犯血管病变处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部位血 Th17的百分率.用ELISA法检测不同部位血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7的质量浓度.结果 ACS患者周围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和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病变处血 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是(3.18±0.29)%和(3.17±0.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919).ACS组、SA组和对照组外周血 Th17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是(3.18±0.29)%、(1.32±0.31)%和(1.28±0.33)%,ACS组与另外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S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CS外周血和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病变处血血清IL-17质量浓度分别是(81.23±18.63) pg/mL和(82.37 ±20.51) 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73).ACS组外周血IL-17水平分别与SA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但SA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CS患者周围血 Th17细胞百分比以及IL-17水平与冠状动脉罪犯血管病变处相似,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ACS患者外周血 Th17细胞比例增加、IL-17水平升高,这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形成,这个过程导致ACS发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DC)的变化及与烧伤严重程度和脓毒症发生的关系.方法 22例严重烧伤患者根据脓毒症的诊断分为烧伤组(10例)和烧伤脓毒症组(12例);按烧伤总体表面积(TBSA)分为TBSA Ⅰ组(TBSA 30%~50%,14例)和TBSA Ⅱ组(TBSA 51%~80%,8例).采集患者伤后1、3、7、14和20 d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髓样树突细胞(mDC,Lineage1- HLA-DR+CD11e+)和浆样树突细胞(pDC,Lineage1-HLA-DR +CD123+)两种DC亚型的数量.以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DC为(0.450±0.150)%,pDC为(0.241±0.084)%.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烧伤组患者伤后1、3、7d外周血mDC[(0.257±0.116)%、(0.274±0.086)%、(0.317±0.056)%]和pDC[(0.122±0.058)%、(0.165±0.051)%、(0.177±0.024)%]均显著减少(均P<0.05),14 d、20 d时mDC、pDC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烧伤脓毒症组患者伤后1d外周血mDC[(0.230±0.090)%]和pDC[(0.114±0.071)%]即较烧伤组进一步减少(均P<0.05),至20 d时外周血mDC和pDC仍显著低于烧伤组[mDC:(0.246±0.076)%比(0.412±0.097)%; pDC:(0.097±0.032)%比(0.203±0.039)%,均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BSA I组患者伤后1、3、7d外周血mDC[(0.266±0.062)%、(0.289±0.071)%、(0.351±0.054)%]和pDC[(0.131±0.025)%、(0.163±0.037)%、(0.178±0.038)%]均显著减少(均P<0.05),14 d、20 d时mDC、pDC数量恢复至正常水平;TBSAⅡ组患者伤后1d外周血mDC[(0.227±0.070)%]和pDC[(o.112±0.047)%]即较TBSA Ⅰ组进一步减少(均P<0.05),至20 d外周血mDC和pDC仍显著低于TBSA Ⅰ组[mDC:(0.297±0.072)%比(0.423±0.046)%;pDC:(0.107±0.061)%比(0.197±0.042)%,均P<0.05].结论严重烧伤患者早期外周血mDC和pDC数量均减少,烧伤程度越严重DC数量减少越明显;外周血DC数量减少导致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数量减少明显者易并发脓毒症;烧伤后定期检测外周血DC数量可以作为脓毒症的早期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1、2、3、9在急、慢性胸部主动脉疾病和急性心肌缺血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共80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慢性主动脉夹层、胸部主动脉瘤、急性心肌缺血患者及正常对照16例,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MMP-1、2、3、9.结果与急性主动脉夹层组相比,急性心肌缺血组MMP-3升高,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10±3.11) μg/L与(11.89±1.31) μg/L,P=0.02].与其他组相比,正常对照组MMP-1[(1.30±0.56) μg/L]明显低于急性夹层动脉瘤组[(2.99 ±0.78) μg/L,P=0.03]、慢性夹层动脉瘤组[(3.12 ±0.78) μg/L,P=0.02]、胸主动脉瘤组[(3.01±1.01) μg/L,P=0.03]、急性心肌缺血组[(5.01±0.98)μg/L,P=0.01].MMP-1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r =0.38,P<0.05).在急性主动脉夹层手术的患者,MMP-1、MMP-3和MMP-9含量手术后即刻较手术前升高,而MMP-2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24h,MMP-1、MMP-2及MMP-9回到术前水平.结论 对于胸主动脉疾病和急性心肌缺血,测定血清MMP含量为简单、快速、有效的临床指标,可在基层卫生中心开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诊脓毒症改良死亡风险评分(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危险分层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海南省农垦总医院急诊科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8月31日急诊就诊并且明确诊断为脓毒症患者164例,随访28 d按照患者预后分为死亡组(48例)和存活组(116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后24h内NMEDS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并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NMEDS与APACHEⅡ评分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预后能力的比较.结果 死亡组患者在入院24h内NMEDS分值明显高于存活组(13.4±1.8)vs.(5.8±2.1),P <0.01;APACHEⅡ评分相比较,死亡组(27.4±3.6)分较存活组(17.6±4.1)分高,P=0.003;NMEDS评分不同分值28 d患者病死率:≤4分为4.5%,5~8分为10.0%,9~12分为19.4%,13~16分为42.4%,≥17分为66.7%.NMEDS对患者28 d死亡风险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数值上较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为0.701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结论 NMEDS对急诊脓毒症患者是可以应用的危险分层评分系统,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CRP和PT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用全血快速CRP分析仪、血凝分析仪分别测定75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CRP、PT.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CR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2±10)、(7±2)mg/L,t=4.20,P<0.01],PT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11.5±1.4)、(12.7±1.0)s,t=5.71,P<0.01],脑梗死患者恢复期则均无统计学意义[CRP(7±4)、(7±2)mg/L,t=0.37,P>0.05;PT(12.7±1.2)、(12.7±1.0)s,t=0.51,P>0.05).结论 动态观察CRP、PT对脑梗死的预防、治疗以及合理用药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AAD)患者血清B型钠尿肽(BNP)水平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测定42例AAD患者血清BNP浓度,根据血清BNP增高的程度将42例患者分为A、B2组.A组23例,BNP峰值≥500 ng/L;B组19例,BNP< 500 ng/L.分析血清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2例AAD患者BNP浓度均增高,A组中发生夹层继续分离及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47.83%( 11/23)、26.09% (6/23),明显高于B组[15.79%(3/19)、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8、0.024).结论 AAD患者血清中的BNP浓度与病情程度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