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妥昔联合阿霉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西妥昔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作用时间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能明显增强对MDA-MB-23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合用组12、24、48 h的细胞存活率与西妥昔组、阿霉素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PI结果显示:单用西妥昔、阿霉素均可诱导MDA-MB-231的凋亡。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合用24 h的凋亡率达到了(43.86±3.62)%,与西妥昔组(11.0±2.32)%、阿霉素组(17.1±1.3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西妥昔、阿霉素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合用组降低更明显。Western blot显示西妥昔可下调Bcl-2、GRP-78的表达,激活Caspase-3。阿霉素对Bcl-2及Caspase-3表达无影响,可增加GRP-78的表达。合用组的GRP-78、Bcl-2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的激活明显增加。结论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可增强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抑制作用,增加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西妥昔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水平,去除内质网应激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减少Bcl-2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黄癸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及其裸鼠模型肿瘤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黄癸素对乳腺癌细胞MCF-7及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建立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黄癸素灌胃给药对荷瘤的抑制作用。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细胞凋亡状况。结果黄癸素可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作用48h的IC50为(1.26±0.30)mg·L-1,而对MCF-7细胞的IC50则为(32.07±9.09)mg·L-1。在体实验结果显示,中、高剂量(90、120 mg·kg-1)黄癸素对MDA-MB-231细胞裸鼠移植瘤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分别为42.26%和71.57%(P<0.01)。TUNEL法表明黄癸素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组。结论黄癸素有抑制人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A-MB-231肿瘤生长、促进瘤组织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赵琳  朱宏飞 《河北医药》2024,(4):534-538
目的 探究瑞香素调节音猬因子(Shh)/胶质细胞瘤转录因子1(Gli1)信号通路对乳腺癌增殖、凋亡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将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细胞分为对照组、瑞香素组(40μmol/L瑞香素)、GANT61组(10μmol/L GANT61)、瑞香素+GANT61组(40μmol/L瑞香素和10μmol/L GANT61);CCK-8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增殖;划痕试验检测MDA-MB-231细胞迁移情况;在上述各分组细胞中加入1 mg/L阿霉素(Dox)处理48 h后CCK-8实验检测细胞化疗敏感性;流式细胞术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MDA-MB-231细胞Shh/Gli1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0μmol/L比较,随着瑞香素的剂量增加MDA-MB-231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P<0.05),而与40μmol/L比较,50μmol/L瑞香素处理MDA-MB-231细胞存活率无差异(P>0.05),因此选择40μmol/L瑞香素作为后续实验的干预条件;与对照组比较,瑞香素组和GANT61组OD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蟾皮水提物中的多肽对乳腺癌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对蟾皮水提物中的多肽成分进行全谱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对蟾皮水提物中的多肽进行抗肿瘤活性预测和理化性质分析,优选出蟾皮水提物中具有抗乳腺癌活性的多肽并进行人工合成。应用MDA-MBA-231、MCF7、4T1乳腺癌细胞模型,研究蟾皮水提物及其多肽抑制乳腺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结果通过LC-MS/MS与转录组数据联合应用,对蟾皮水提物的多肽成分进行全谱分析,共得到837条多肽。抗肿瘤活性预测结果显示9条多肽具有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优选出5条多肽用于药理学实验。CCK8结果显示蟾皮水提物对不同乳腺癌细胞均有抗肿瘤活性,但有效剂量不同;ST-17和QK-17对MDA-MB-231、4T1的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但对MCF7的抑制作用较弱。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蟾皮水提物和ST-17可以引起MDA-MB-231发生细胞周期阻滞,分别阻滞于S期和G2/M期;蟾皮水提物和QK-17可以诱导MDA-MB-231发生凋亡。结论蟾皮水提物及其部分多肽可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可能通过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诱导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影响;qRT-PCR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EGFR、Akt、p-Akt蛋白的变化;Akt激活剂胰岛素(insulin)、金雀异黄酮单独及联合胰岛素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细胞核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qRTPCR结果显示,经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对比,Bcl-2、EGFR、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Akt激活剂胰岛素可以明显激活p-Akt(P<0.01),金雀异黄酮可以明显下调被激活的p-Akt(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西妥昔联合阿霉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西妥昔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作用时间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能明显增强对MDA-MB-23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合用组12、24、48 h的细胞存活率与西妥昔组、阿霉素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PI结果显示:单用西妥昔、阿霉素均可诱导MDA-MB-231的凋亡。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合用24 h的凋亡率达到了(43.86±3.62)%,与西妥昔组(11.0±2.32)%、阿霉素组(17.1±1.3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西妥昔、阿霉素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合用组降低更明显。Western blot显示西妥昔可下调Bcl-2、GRP-78的表达,激活Caspase-3。阿霉素对Bcl-2及Caspase-3表达无影响,可增加GRP-78的表达。合用组的GRP-78、Bcl-2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的激活明显增加。结论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可增强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抑制作用,增加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西妥昔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水平,去除内质网应激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减少Bcl-2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作用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阿帕替尼(1、 2、 4、 8、 16μmol·L~(-1))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48 h的细胞毒性,并采用Bliss法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 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术检测阿帕替尼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实验检测阿帕替尼对MDA-MB-231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阿帕替尼对上皮间质转化(EMT)标志性蛋白上皮钙黏素、神经钙黏素及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1、 2、4、 8、 16μmol·L~(-1)阿帕替尼可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的增殖,增殖抑制率分别为(38.38±3.33)%、(53.17±4.31)%、(62.09±6.21)%、(80.97±7.50)%和(98.54±9.75)%。阿帕替尼作用48 h对MDA-MB-231细胞的IC50为1.96μmol·L~(-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阿帕替尼可显著诱导MDA-MB-231细胞凋亡,显著抑制MDA-MB-231细胞侵袭基底膜的能力(P<0.05);阿帕替尼还可显著上调MDA-MB-231细胞上皮钙黏素的表达,下调神经钙黏素及波形蛋白的表达(P <0.05)。结论阿帕替尼可能通过调控EMT进而发挥抗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作用。  相似文献   

8.
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钠和大蒜素的体外抗菌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临床分离菌株对盐酸小檗碱、鱼腥草和大蒜素体外抗菌活性。方法菌种鉴定用常规方法或用API试条和Vitek自动细菌分析仪;药敏试验用琼脂平板稀释法(MIC)。结果与结论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钠对革兰阳性球菌有一定抗菌活性,对革兰阴性杆菌的抗菌活性较差;大蒜素对临床常见致病菌的抑菌作用不强。盐酸小檗碱、鱼腥草素钠对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万古霉素中介的肠球菌也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合成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并研究其抗乳腺癌活性。方法以盐酸川芎嗪为原料,通过酸碱中和、单氧化、重排、水解和醇羟基氧化制得重要中间体3,5,6-三甲基吡嗪-2-甲醛,再与芳乙酮发生Claisen-Schmidt羟醛缩合反应合成川芎嗪查耳酮类化合物,接着用BBr_3进行脱甲基得到了川芎嗪羟基查耳酮,并采用MTT法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体外抗乳腺癌活性研究。结果合成了21个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其结构均通过~1H-NMR和MS确证。生物活性结果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乳腺癌MCF-7和MDA-MB-231细胞均有较强抑制活,并对MDA-MB-231细胞有更强的选择抑制。其中查尔酮单元为二茂铁的衍生物9t对MCF-7和MDA-MB-231展现出了最强的抑制活性;同时,这些川芎嗪查尔酮类化合物对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均没有毒性。结论查尔酮是一个重要的抗肿瘤药效团,能够提高川芎嗪的抗肿瘤活性,为今后发展新型、高效、低毒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川芎嗪衍生物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应用肿瘤细胞提取和色谱联用分析技术快速预测管花蒲公英中潜在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方法:使用管花蒲公英醇提取物与人子宫颈癌细胞株(Hela)以及人胃腺癌细胞株(MK-1)孵育培养,HPLC-ESI-MS/MS及NMR技术分析和鉴定肿瘤细胞破碎液中化合物。结果:Hela细胞破碎液中检测到10个活性化合物,MK-1细胞破碎液中检测到5个活性化合物。结论:活性化合物可特异性地与靶细胞膜结合或进入靶细胞内,采用肿瘤细胞提取结合色谱联用分析技术,发现管花蒲公英中10个化合物(没食子酸,咖啡酰基酒石酸,绿原酸,4-O-咖啡酰基奎宁酸,槲皮素-3-O-α-D-吡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槲皮素-3-O-α-D-呋喃阿拉伯糖苷,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槲皮素,木犀草素)可与Hela细胞结合,5个化合物(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咖啡酸,槲皮素,木犀草素)可与MK-1细胞结合,该研究方法可预测中药提取中潜在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NF-κB、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集落形成(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Bax、caspase-3、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且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ERK,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合成了一系列6位嘌呤环取代苯磺酰胺基团的虫草素衍生物,并对其进行了抗肿瘤活性研究.我们对虫草素衍生物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药效结构部分做了初步探讨.在MDA-MB-231和A549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实验中,苯环上有4-甲基和4-硝基取代基的化合物活性优于先导化合物.然而,在HeLa细胞的抗增殖活性实验中,4-甲氧基苯、2...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川楝素对人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MDA-MB-231细胞,采用0、6.25、12.50、25.00、50.00和100.00 nmol/L川楝素处理,绘制生长曲线.川楝素0、12.5和50 nmol/L处理72 h后,采用MTS法检测川楝素对MDA-MB-23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细胞凋亡和周期,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酶蛋白酶3(Caspase-3)、聚腺苷酸二磷酸核糖转移酶(PARP)和cleave-PARP表达.结果 川楝素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P<0.01).川楝素作用48、72和96 h的半数抑制浓度(IG0)分别为9.32、16.96和122.37nmol/L.川楝素能呈浓度依赖性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P<0.01),阻滞细胞在S期(P<0.01).以0、12.50和50.00 nmol/L川楝素处理MDA-MB-231细胞72 h,其早期凋亡率分别为8.12%、20.85%和67.21%,处于细胞周期S期的细胞占32.69%、47.90%和61.23%,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和PARP减少,cleaved-PARP增多.结论 川楝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引起细胞S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下调HOX转录反义RNA(HOTAIR)水平对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MDA-MB-231增殖、周期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 si-HOTAIR对MDA-MB-231细胞转染,实验分为对照组、si-阴性对照组、si-HOTAIR组,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转染后MDA-MB-231细胞中HOTAIR表达水平;分别用MTT法、流式细胞仪、Transwell小室实验测定转染后MDA-MB-231细胞活性、周期、侵袭能力;蛋白印迹法(WB)测定转染后MDA-MB-231细胞中c-myc、Ki-67、PCN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水平.结果 与MCF-10A细胞组相比,对照组MDA-MB-231细胞中HOTAIR表达水平升高[(1.85±0.21)比(1.06±0.13),P<0.05].与对照组、si-阴性对照组相比,si-HOTAIR组MDA-MB-231细胞中HOTAIR表达水平(1.34±0.15)、细胞活性(98.04±6.28)%、侵袭能力(35.66±8.04)降低(P<0.05),细胞G0/G1期下调,阻滞在G2/M期;与对照组、si-阴性对照组相比,si-HOTAIR组MDA-MB-231细胞中c-myc、Ki-67、PCNA、MMP-9、MMP-2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 HOTAIR在MDA-MB-231细胞中高表达,下调HOTAIR表达水平可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降低肿瘤细胞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化疗药物高浓度冲击法和低浓度干预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多药耐药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化疗药物紫杉醇、阿霉素高浓度冲击和紫杉醇低浓度短期干预MDA-MB-231细胞,SRB法检测细胞药敏性改变;HE染色检测细胞形态;免疫细胞化学检测P-gp蛋白表达变化;RT-PCR检测MDR1基因表达。结果阿霉素高浓度冲击后细胞未存活,紫杉醇高浓度冲击后细胞能存活并最终稳定生长(MDA-MB-231/a),SRB法检测IC50发现该细胞药敏性与野生型细胞(MDA-MB-231/w)无差异;紫杉醇低浓度短期干预后(MDA-MB-231/b)SRB法检测发现该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的IC50比野生型略有提高;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DA-MB-231/aP-gp表达与野生型无差异,MDA-MB-231/bP-gp表达略有提高;RT-PCR检测发现MDA-MB-231/b中MDR1基因表达高于MDA-MB-231/w。结论化疗药物高浓度冲击法无法获得MDA-MB-231的耐药细胞,低浓度短期干预可以略微提高细胞的耐药性,提示低浓度持续诱导法可以获得MDA-MB-231的耐药细胞。  相似文献   

16.
任晖章联  林晓燕 《中国药师》2017,(11):1945-1949
摘 要 目的:研究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干预作用及对己糖激酶Ⅱ的影响。方法: 分别采用人乳腺癌MDA MB 231,MCF 7细胞株,通过MTT实验, 考察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检测小檗碱干预后乳腺癌细胞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评价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糖酵解的影响;检测乳腺癌细胞中ATP及NAD+/NADH含量,评价乳腺癌细胞能量供应情况;通过检测己糖激酶Ⅱ活性及蛋白定量,明确小檗碱对乳腺癌细胞己糖激酶的影响。结果: 小檗碱对人乳腺癌细胞株MDA MB 231,MCF 7细胞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小檗碱可以明显降低不同乳腺癌细胞株中葡萄糖消耗及乳酸含量,中高剂量组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相较于对照组,中高剂量组可明显降低细胞ATP含量,升高NAD+/NADH含量(P<0.05);此外小檗碱可以抑制乳腺癌细胞己糖激酶Ⅱ活性及其蛋白含量。结论: 小檗碱可以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乳腺癌细胞糖酵解,降低其能量供应,同时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中己糖激酶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将阿霉素与Annexin V偶联的方法,以及偶联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使用EDC/sulfo-NHS为偶联剂,将阿霉素与Annexin V偶联,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偶联物进行了表征,用MTT方法检测偶联物对过氧化氢处理的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肿瘤细胞杀伤作用。结果在过量的EDC存在下,提高sulfo-NHS的浓度,有助于提高偶联比。偶联物的浓度为1μmol/L时,MDA-MB-231肿瘤细胞的存活率只有27.7%;而单独使用阿霉素,浓度要达到1.8μmol/L时,才能达到相同的抑制率;Annexin V在3.88μmol/L时,细胞存活率为63.9%。结论偶联物对MDA-MB-231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要强于两者分别单独使用时的效果,这为进一步研究抗肿瘤药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对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抗肿瘤作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LMWH组、GEM组、LMWH与GEM联合应用组。MTT法测定药物对MDA-MB-231、MDA-MB-435细胞增殖的影响;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乳腺癌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肝素酶(heparanase,HPA)的表达。结果 LMWH对MDA-MB-231、MDA-MB-435细胞的增殖没有明显影响,亦不能增强GEM的增殖抑制作用。30×104IU·L-1LMWH与2.5 mg·L-1GEM联合作用于MDA-MB-231、MDA-MB-435细胞24 h的迁移抑制率分别为66.3%、76.5%,较单用GEM的迁移抑制率(MDA-MB-231细胞47.4%,MDA-MB-435细胞52.9%)明显提高。同时LMWH与GEM合用对乳腺癌细胞侵袭的抑制也明显高于GEM单用时的作用。GEM可下调MMP-9和HPA的表达,与LMWH合用时下调更加明显。结论 LM-WH具有增强GEM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和HP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槐耳颗粒联合树突细胞(DC)-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乳腺癌MDA-MB-231干细胞体内外的杀伤效果。方法用槐耳颗粒(500 mg/L)、槐耳颗粒(1 000 mg/L)与乳腺癌MDA-MB-231细胞作用后,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MDA-MB-231细胞形态的变化,MTT比色法检测槐耳颗粒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干细胞(CD44~+CD24~-细胞)所占的比例。采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DC-CIK细胞联合槐耳颗粒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杀伤作用。建立BalB/C荷MDA-MB-231乳腺癌干细胞裸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槐耳颗粒组、DC-CIK组及槐耳颗粒与DC-CIK细胞连合组,槐耳颗粒组小鼠按0.33g/kgig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DC-CIK组小鼠尾iv DC-CIK细胞5×10~5个/g,2次/周,连续3周;联合治疗组同时按照单药给药方法联合治疗,观察各组荷瘤裸鼠生存状态,比较各组裸鼠体质量和瘤体积。结果槐耳颗粒(500mg/L)、槐耳颗粒(1000mg/L)作用于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h后,可使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逐渐变小,核浓缩,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同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给予荷瘤裸鼠治疗结束后,联合治疗组的瘤质量明显低于2个单独治疗组。结论槐耳颗粒联合DC-CIK细胞对乳腺癌MDA-MB-231干细胞体内外杀伤效果均好于单独使组。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