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SNSRH)对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临床88例宫颈癌Ⅰb1~Ⅱa期及子宫内膜癌Ⅰb~Ⅱ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2例患者行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另外22例行传统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结果:系统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降低了术后膀胱、直肠功能的损害及性功能的障碍。结论:SNSRH既保证了手术的根治性,又明显降低了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的膀胱、直肠及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是按标准式行膀胱、前列腺全切,部分盆腔淋巴结清扫,贮尿囊最下端与尿道吻合,尿液经原尿道排出。此术式患者较易接受,生活质量也较高,但存在一些并发症。现就我科自2004年至2007年行此术的16例患者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方法:将32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纽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摘除数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特征与临床价值。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O年8月,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所致失血性贫血需子宫全切术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其中,阴式子宫全切除术45例,开腹子宫全切除术45例。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镇痛、术后发热率及住院时间。结果:阴式子宫全切除术组与开腹子宫全切除术组比较,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有了明显缩短,术后镇痛率、切除率有了明显提高(P〈O.05);两组患者术后发热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阴式子宫全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出院时间短、发热率低等优点,对于子宫肌瘤及子宫体积≤孕3个月大小,盆腔无严重粘连者是有效的子宫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1月~2011年10月在我院采用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研究组)69例,并与同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89例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经腹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手术效果好,尤其适于盆腔粘连重病例。  相似文献   

6.
文章报道了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后对盆腔脏器进行超声检查的观察结果。发现术后盆腔的二维声像、卵巢、输卵管、膀胱等脏器声像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为临床判断术后情况变化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1 病例报告患者 ,5 4岁 ,主因盆腔肿物于 2 0 0 1年 3月 2 6日住院。住院后完善术前准备 ,于入院第 3天在连硬麻醉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左卵巢畸胎瘤 6 cm× 6 cm×5 cm,子宫偏大与周围脏器有粘连。因患者术前有切除子宫的要求 ,故给予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术时下推膀胱困难 ,膀胱后壁和阴道残端间有渗血 ,中号圆针、 4号丝线缝扎止血 ,手术 1小时完毕 ,保留尿管 ,给抗生素治疗。术后第 2天查尿 (尿管中接尿 ) ,尿八项 镜检无异常 ,术后约 4 5小时尿管自行脱落 ,以后能自行小便 ,但较困难 ,次数多 ,量少 ,并感小腹胀 ,不痛。于术…  相似文献   

8.
膀胱肿瘤是我国泌尿系最常见的肿瘤,其治疗主要有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和保留膀胱的肿瘤切除手术。保留膀胱的术式即: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或膀胱部分切除术。后两者术后均应用化学药物或免疫制剂进行膀胱内灌注。这是当前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最常用的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膀胱肿瘤患者71例,56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5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行膀胱药物灌注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其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瑞银 《环球中医药》2013,(Z1):134-135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式的选择、手术的优越性、适应证、并发症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03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其中术中中转开腹手术2例,无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辅助下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只要合理选择适应证,熟悉盆腔的解剖结构,熟练掌握腹腔镜及经阴道切子宫的操作技巧,可避免不必要的副损伤。该手术切口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行,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加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2月~2015年7月39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的就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对患者行膀胱灌注处理,分析其临床治疗情况,总结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联合疗法的诊疗效果。结果:39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治疗,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病例;随访6个月~2年,共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2.82%。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术后膀胱灌注联合疗法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效果显著,对组织损伤较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值得信赖的临床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尿道低温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表浅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膀胱癌患者接受经尿道低温等离子电切术治疗,术后7d开始行膀胱内灌注浓度为1g/L的丝裂霉素生理盐水溶液。结果96例膀胱癌患者均一次性切除肿瘤,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随访复发率为23%,3例于术后10个月实施开放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于术后16个月实施全膀胱切除术,7例于术后再次进行经尿道膀胱肿瘤低温等离子切除术。结论经尿道电切术结合术后灌注丝裂霉素治疗膀胱肿瘤,是一种可重复应用的、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保留良好的膀胱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运用针刺疗法对促进膀胱功能恢复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后住院病历,选择103例符合标准的病例,采用术后留置导尿,其中48例为对照组,55例为观察组。观察组在术后采用针刺疗法助其膀胱功能的恢复;对照组未采用针刺疗法。将两组进行比较,观察术后d14膀胱残余尿量,并评价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针刺疗法可有效预防广泛子宫切除术后尿潴留,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临床中出现手术损盆腔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导致膀胱功能失常,可借鉴使用本法。  相似文献   

13.
<正>目的:探索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应用阴道膀胱筋膜缝合加阴式子宫切除术,Burch手术,腹直肌筋膜悬吊术三种术式治疗女性张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经术后24个月随访,张力性尿失禁患者中13例采用尿道膀胱筋膜缝合加阴式子宫切除术,8例采用Burch手术,无1例失败。腹直肌筋膜悬吊术4例,失败1例,系反复  相似文献   

14.
脐疗为主治疗妇科经腹手术后尿潴留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彦 《河北中医》2006,28(6):433-433
妇科经腹手术如子宫全切及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术,由于术中要分离膀胱,尤其后者要游离输尿管、充分分离膀胱,加之术中对膀胱肌的麻醉,术后要常规留置尿管.其目的是排除体内代谢物,等待膀胱平滑肌和尿道内括约肌收缩松弛功能恢复.但其弊病显而易见,较长时间的持续导尿使细菌易于侵入,导致尿路感染.如果拔除尿管后患者不能排尿,反复安插尿管会增加膀胱感染机会,使已形成的膀胱麻痹一再加重尿潴留,并且增加患者痛苦,影响其早日下床活动,不利于各种机能恢复.2000~2005年,笔者采用肚脐隔葱灸加体针治疗妇科经腹手术后尿潴留2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45例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手术,子宫为正常大小至14孕周。其中子宫全切除25例,子宫次全切除20例,对其手术方法、要点、适应证及禁忌证等进行讨论。结果 45例改良阴式手术成功,术后病理检查为子宫肌瘤27例,子宫腺肌症3例,子宫肌瘤合并腺肌症5例,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膨出5例,功能性子宫出血5例。手术时间40~90 min,术中出血100~300 mL,无严重术后并发症。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安全,适用于有切除子宫手术指征,子宫活动度良好、估计无或轻度盆腔粘连、有经阴道分娩史,且排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生殖器恶性肿瘤;该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体表不留瘢痕,受到医师和患者青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式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7例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与60例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比较。结果: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组(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等方面与传统式全子宫切除术组(对照组j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全子宫切除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腹和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比较非脱垂子宫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传统开腹40例,经阴道腹腔镜腹辅助的全子宫切除术40例,分别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内体温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物使用及术后1个月复诊妇科检查和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一例并发症发生。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均无显著差异性,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内体温变化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术后疼痛分级及镇痛药使用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2组患者均在术后48 h拔出尿管。腹腔镜组术后下床活动腹部穿刺口疼痛不明显,而开腹组所有患者均需要家人搀扶,并且因腹部切口疼痛而限制活动。所有手术患者术后1个月来院复诊,腹腔镜组阴道残端愈合好,无残端肉芽生成,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质软;开腹组术后有5例阴道残端有肉芽组织增生,盆腔检查阴道残端上方不同程度增厚。结论经阴道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既有开腹手术清晰的视野.又可避免阴道手术不能了解盆腔情况所带来的弊端,技术成熟,安全、方便,简便易学,实用性强,并发症发生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15例PROLIFT系统进行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探讨该方法的疗效。方法:时比分析我院15例施行全盆底重建术与17例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术中时间及出血量及术后疗效。结果:盆底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小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管留置时间重建组也短于传统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经阴道PROLIFT全盆底悬吊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早期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腹式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找一种更安全、简捷的术式。方法33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验组)采取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44例(对照组)采取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优于传统术式,对有子宫切除指征而无恶性倾向的患者,尤其是直肠陷凹有病变及有手术史的患者,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切除术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更简捷的全子宫切除术术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膀胱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手术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占47.76%(32/67),采取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占52.24%(35/67),采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以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肉眼血尿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及最大尿流率(MFR)、残余尿量(RUV)等为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尿管留置时间、肉眼血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MFR、RU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24 h、72 h,观察组MFR、RUV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对比膀胱部分切除术,前者在创伤性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及复发少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