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建立中心静脉通路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措施之一,且常用于长期输液、肠外营养的患者。由于锁骨下静脉(SCV)位置恒定且表浅是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首选途径[1]。目前大多数医院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盲穿法,其缺点很多,如一次性成功率较低,并发症多等。而随着介入性超声的发展,超声引导下的穿刺技术凭借其创伤小、穿刺成功率较高等优点已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在左、右侧锁骨下静脉的选择上,传统方式更倾向右侧锁骨下静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引导下,经上肢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方法与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选择需要长期静脉输液、给药,采用传统穿刺置管方法无法实施或穿刺失败的患者197例,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实时跟踪引导下,选择上肢最合适穿刺静脉,确立最佳穿刺点及穿刺角度进行穿刺置管,将静脉导管置入中心静脉内,要求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中下1/3处.结果 本组197例患者穿刺成功率为100%,穿刺血管的选择:左上肢静脉95例,右上肢静脉102例;选择贵要静脉150例,肱静脉24例,头静脉14例,肘正中静脉9例;穿刺时间为20 s~22 min;仅有5例出现穿刺局部血肿,无神经损伤等其他并发症发生;超声对导管尖端定位的准确性达96.95%(191/197).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经上肢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的方法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可明显缩短穿刺间,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CVC)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自2001年10月至2004年2月,对115例肥胖患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其中66例采用超声引导法,49例采用传统盲穿法.两种方法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结果包括置管一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两组结果经显著性检验比较.结果 采用超声引导法与传统盲穿方法对肥胖患者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一次成功率分别为100%(66/66)和 91.8%(45/49,χ^2=5.58,P〈0.02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0/66)和 6.1%(3/49,χ^2=4.14,P〈0.05).结论 对于肥胖患者,超声引导法穿刺成功率明显优于传统盲穿法,并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孔余霞 《全科护理》2015,(6):561-562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浅静脉穿刺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0例造影病人,均为肥胖、化疗、水肿等穿刺困难病人,进行超声引导下浅静脉穿刺。观察平均穿刺次数、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及病人满意度。[方法]超声引导下浅静脉穿刺时间为8.5 min±3.5 min,平均穿刺次数1.025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病人满意率100%,无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浅静脉穿刺较传统盲穿法安全、准确、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对休克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的实际临床性应用分析。方法:主要选择我院大约65名患者,依据数字法,将所有的患者氛围盲穿置管组与超声协助置管组。超声协助组,指的是在穿刺术之前,使用超声检查定位血管的具体位置,然后在对其进行标记,之后在超声引导下再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盲穿组使用的是比较传统的体表解剖位置,以此来标记实际定位,之后再进行穿刺。然后就两组患者的实际穿刺时间等数据进行相对详细的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的实际穿刺时间的差异存在着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的成功穿刺次数两者之间的差异存在一定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静脉穿刺置管在休克患者中的首次穿刺置管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并且在实际的置管时间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可以相对广泛的应用到休克患者中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手术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实施超声引导静脉穿刺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3月—12月期间睢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手术静脉穿刺困难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为原则规范化1:1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盲穿法穿刺,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静脉穿刺。评价两组的穿刺次数、平均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留置针留置时间,对比非计划拔管和静脉炎发生率,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穿刺次数少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短于对照组,留置针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静脉炎、血肿、感染、血管损伤、非计划拔管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穿刺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穿刺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手术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实施超声引导静脉穿刺,可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定位在小儿静脉穿刺置管效果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Highwire、EMbase、CBM、CNKI等中外生物医学数据库,收集有关应用超声引导与传统体表定位在小儿静脉穿刺置管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文献日期为1993年1月-2013年1月。采用Cochrane 系统评价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限定研究对象,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应用超声引导下与传统颈内静脉穿刺效果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6项(共319例)。结果显示:超声引导组用时更短[加权均数差( WMD)=-6.10,95%CI (-8.10~-4.10)],穿刺成功率更高[WMD=5.06,95%CI(2.33~10.97)],尝试次数更低时即可穿刺成功[WMD=-1.05,95%CI(-1.43~-0.68)],并发症发生率更低[WMD=0.13,95%CI(0.55~0.34)]。结论在操作者能熟练掌握超声仪使用前提下,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置管相较,超声引导下可缩短用时、提高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且有效降低并发症。尤其对于传统体表定位穿刺困难的病例,超声引导下穿刺有显著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9.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重大手术及危重患者必要的监测及治疗手段,传统的方法多是依靠解剖定位,但是肥胖患者因为大量的脂肪堆积导致颈部相对的变短和解剖标志不明显,给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带来一定的难度,而且有可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并发症.为了提高此类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麻醉科将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方法用于肥胖患者取得很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32例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二维超声显像,明确右侧颈内静脉的解剖位置,在超声引导下对32例尿毒症患者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结果28例1次成功,1例进针3次穿刺成功,2例穿刺失败,1例因颈内静脉血栓不能穿刺,穿刺成功率93.5%,无1例出现误穿颈动脉和气胸等穿刺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申飞梅  龚燕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5):1161-1162,116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某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深静脉置管患者中,颈内静脉置管42例,股静脉置管26例,导管使用时间7~182d,平均(46±2.5)d;透析时血流量150~220ml/min,平均(200±45)ml/min。其中有4例患者出现穿刺部位渗血;28例患者出现血流不畅或血栓形成;6例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2例患者发生导管脱落。结论深静脉置管是较理想的临时性血管通路;导管血栓形成和感染是最常见的并发症;正确的封管方法、严格的无菌操作、尿激酶溶栓和抗生素的应用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杜蓉  周晏林 《华西医学》2010,(10):1888-1890
目的探讨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60例需行中央静脉置管的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腋静脉穿刺行中央静脉插管,并于拔除导管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双侧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将腋静脉穿刺侧上肢作为穿刺组,对侧上肢作为对照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将两组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60例患者中央静脉置管平均时间为(14.7±7.4)d,对照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穿刺组2例患者出现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症状,无肺栓塞发生,28例患者(47%)拔除的导管周围可见纤维蛋白套形成,经上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5例患者(8.3%)腋静脉不完全栓塞,2例患者(3.3%)腋静脉完全栓塞。在中央静脉置管时间≤6d的患者中,无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置管时间在7~14d的患者中,2例(3.3%)腋静脉血栓形成;5例(8.3%)腋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在置管时间≥15d(P〈0.01)。7例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经2~3次穿刺成功,平均穿刺时间(10±2.5)min,与无腋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平均穿刺所需时间(14±9)min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腋静脉穿刺中央静脉置管后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为11.6%。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6月—2008年9月4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均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滤器移位和肺梗死发生。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有效、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4.

Background

Obtaining vascular access is difficult in certain patients. When routine peripheral venous catheterization is not possible, several alternatives may be considered, each with its own strengths and limitations.

Discussion

We describe a novel technique for establishing vascular acces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ED) patients: the placement of a standard catheter-over-needle device into the internal jugular vein using real-time ultrasound guidance. We present a series of patients for whom this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after other attempts at vascular access were unsuccessful. In all cases, the procedure was performed quickly and without complications.

Conclusion

Although further study of this technique is required, we believe this procedure may be a valuable option for ED patients requiring rapid vascular access.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影像技术研究重复股浅静脉变异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关联并探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 (1)对所有患者行双下肢静脉连续超声扫查,比较血栓组与对照组重复股浅静脉的出现率是否存在差异;(2)对正常组存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的下肢,测量重复股浅静脉的总横截面积和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横截面积,比较上述两者的横截面积是否存在差异;测量重复股浅静脉主干和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上述两者的血流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1)DVT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重复股浅静脉出现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正常组存在重复股浅静脉变异的下肢其重复股浅静脉的总横截面积与股浅静脉单干的横截面积以及重复股浅静脉主干的平均血流速度与远端股浅静脉单干的平均血流速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1)重复股浅静脉解剖变异与DVT的发生密切相关,DVT患者重复股浅静脉的出现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2)多根血管的存在并没有使重复股浅静脉系统两端的横截面积和血流速度出现显著的差异,Gin-Chung Liu提出的假设并不成立.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行上臂外周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可行性。方法方便性抽样选取嘉兴市妇幼保健医院28例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剖宫产产妇,在超声引导下行上臂外周静脉穿刺置管,观察操作时间、次数及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完成静脉置管,一次穿刺成功25例(89%)、2次成功2例(7%)、3次成功1例(4%),平均操作时间为(4.3±1.9)min。2例患者(7%)发生静脉渗漏,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静脉置管术对外周静脉困难的患者是一项实用和安全的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行颈内静脉置管的29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86例未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A组,其中男38例,女48例,平均年龄(45.5±6.7)岁;将206例行超声引导进行颈内静脉置管者作为B组,其中男108例,女98例,平均年龄(46.7±6.9)岁,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穿刺时间及穿刺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高,穿刺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方便、安全,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作自1999年3月至1999年5月采用颈部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技术,对88例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进行了对比观察。结果显示:该操作方法较四肢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穿刺有更多的优点,可总结为“两点相同”和“三点不同”,即:安全性相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相同;方便程度不同,对血管的保护利用程度不同,减轻护理工作量不同。认为采用颈部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技术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一个好方法,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