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陈娇  王丹 《中国卫生产业》2013,(28):54-54,56
目的分析和总结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1年3月—2013年2月接收的64例重症患者的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应急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与护理前相比,经过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及二氧化碳分压明显的降低(P<0.05),氧分压则明显升高(P>0.05);与经过护理后的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氧分压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心率、呼吸频率下降得更加明显(P<0.05)。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各项临床指标,他们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正确的抢救和护理措施来救治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加重及病死率,提升患者生命健康的质量,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对呼吸内科儿童重症患者行以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择择呼吸内科82例儿童重症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性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1例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行护理干预,对照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经对照分析,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为95.12%,对照组为80.49%,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护理干预后两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均得到改善,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内科儿童重症患者来说,护理干预的应用可取得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氧指标及心率,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度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护理方法。方法 130例重度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按照随机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65)和观察组(n=65),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动脉氧分压和氧合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在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以及精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方案可显著改善重度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加速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2015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100%88.57%)、满意率(97.14%82.26%)相对更高(P0.05),而并发症发生率(5.71%14.29%)、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值[(43.76±2.04)mm Hg(49.26±1.86)mm Hg]、血氧分压(PaO_2)值[(93.86±0.58)mm Hg(98.09±1.25)mm Hg]以及呼吸频率[(16.13±1.54)次/min(18.85±2.06)次/min]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治疗恢复期间,实施全面、综合的护理干预,能够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安全风险,促进患者的治疗恢复。  相似文献   

5.
李蓉 《现代养生》2014,(24):191-192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3年期间收治的30例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定位实验组,同时选取在普通病房中接受诊治的重症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监控资料和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和研究护理经验,制定相关策略。结果: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好转26例,抢救患者4例,其中3例抢救成功,1例抢救无效死亡。普通病房的重症患者好转19例,抢救患者11例,其中5例抢救成功,6例死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好转率、抢救率以及成功率,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呼吸内科重症病房的患者病情相对特殊,其具有发病快、病情严重以及高死亡率等特点,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抢救措施可以提高重症患者的好转率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因此有效的护理方式十分重要,可以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何乃艳  王萍 《工企医刊》2013,(6):456-457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的58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奇数患者作为观察组,偶数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恰当的整体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模式下病情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愈率以及病死率方面比较均有显著的临床差异性(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实施整体的护理模式,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生存率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4月本院收治的6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个体化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氧分压(PaO_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指标变化、机械通气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aO_2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_2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应积采取针对性、个体化的护理措施,进而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108名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机械通气)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远远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呼吸(RR)、心率(HR)、氧分压(PaO2)及二氧化碳分压(PaCO2)改善情况远远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应用机械通气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值得在临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诊治的76例重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为38例,对照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92.11%)相比于对照组(68.42%),高于后者且差异显著(P<0.05);两组完成护理后PH值、呼吸频率及心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变化水平相比于对照组,优于后者且差异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可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缓解,降低死亡率,效果明显,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经皮二氧化碳测定在高频辅助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患儿应用抽血测定方法进行监测,观察组则应用经皮二氧化碳分压测定方法进行监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段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在治疗后显著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合指数则明显下降。但在治疗2 h后,观察组患儿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氧合指数情况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与对照组患儿总有效率一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二氧化碳测定辅助高频呼吸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具有无创、连续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真实有效的反应患儿的二氧化碳分压数情况,减少对患儿的采血次数和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推广做出指导。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需行开胸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氧分压(PO2)以及二氧化碳分压(PCO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吸氧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呼吸系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对开胸手术患者术后呼吸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大大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7/1-2018/1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对他们实施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患者的动脉氧分压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指标改善明显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升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重要身体指标,保障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探讨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入院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3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再次基础上给予尼可刹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氧分压及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尼可刹米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哮喘患者急诊抢救时联合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部收治的重症哮喘患者138例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全部患者分为两组(69例/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抢救,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抢救时联合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素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抢救成功率,并观察两组抢救成功患者临床体征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抢救成功患者其临床体征各指标缓解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哮喘患者急诊抢救时联合应用小剂量肾上腺素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对老年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简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42倒.对照组老年肺炎患者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老年肺炎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进行干预.护理后,对比2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血氧分压Pa02值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老年肺炎患者在护理后患者心率、呼吸频率、Pa02值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7.62%,明显高于对照组(80.95%),P<0.05.结论:对于老年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急诊急救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于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主要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急诊急救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急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实施急诊急救护理,可为患者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老年胃癌患者手术后呼吸功能锻炼改善肺功能的疗效,以及其对手术后肺部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80例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观察组采取呼吸功能锻炼的方法,而对照组不采取呼吸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肺部感染率为14.4%,对照组为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和住院天数分别为(4.3±1.4)d和(9.4±1.5)d,对照组分别为(7.4±1.2)d和(14.6±1.3)d,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指末氧饱和度分别为(10.41±0.91)kPa、(6.09±0.85)kPa、(96.20±1.14)%,对照组分别为(9.89±0.05)kPa、(6.80±0.12)kPa、(90.20±0.40)%,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功能锻炼能显著减少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改善患者肺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晚期肿瘤患者给予临终关怀的护理方式,查看其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期间入住我院的42例晚期肿瘤患者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终关怀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接受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次数,记录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的死亡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采用临终关怀的护理方式干预晚期肿瘤患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控制患者抢救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陈晓香 《医疗装备》2020,(6):150-15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医院ICU收治的120例低氧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1周后开展随访,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前后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动脉氧分压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呼吸频率、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动脉氧分压则高于对照组和同组护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ICU低氧血症患者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邓敏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106-106,108
目的:探讨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应用俯卧位通气产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本院ICU治疗的100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抽签法将研究对象均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均实施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应用仰卧位通气,观察组应用俯卧位通气,对两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通气24h心率、呼吸频率、动脉氧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氧分压(PaO2)以及总体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衰竭患者在ICU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应用俯卧位通气能够使护理效果得到提升,并使患者的呼吸得到改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