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祝艳梅  冯宇威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8):2217-2217
在无菌操作过程,消毒剂的使用非常关键。为了达到消毒的目的和减少消毒剂的副作用,我院从2003年对静脉输液的患者单独应用0.5%碘伏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既杜绝了炎性反应,又使操作时间有所缩短。但传统的静脉输液流程中,碘伏消毒后都有一待干过程,因碘伏在皮肤表面2分钟才能达到消毒效果。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达不到有效消毒时间即进行穿刺,这样有可能增加感染机会。为此,我院将输液流程进行了调整,将选择血管步骤提前,这样延长了碘伏待干时间,增加了消毒效果,缩短了整个输液流程时间,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0.5%碘伏与2%碘酊消毒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灭菌效果。方法:将100例浅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用0.5%碘伏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的皮肤,对照组50例用2%碘酊消毒相同的部位,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局部感染率比较x^2=6.52,P〈0.01。观察组消毒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碘伏是皮肤消毒、创面消毒及预防感染最理想的药液。  相似文献   

3.
高慧敏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2038-2039
目的探讨碘伏清毒用于静脉输输液的优越性。方法选择静脉输液且无皮肤感染患者200例,随机分为Ⅰ、Ⅱ2组,每组100例。Ⅰ组采用2%的碘酒消毒,Ⅱ组选用75%酒精消毒,比较2组的消毒效果。结果Ⅰ组无1例发生皮肤穿刺部位炎性反应,Ⅱ组有7例出现皮肤过敏。结论碘伏对皮肤黏膜无刺激,黄染轻、易清洗、腐蚀性小,是比较理想的皮肤黏膜消毒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消毒方法对静脉留置针穿刺点皮肤消毒效果。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留置5 d的患者120例,根据消毒方法不同分为安尔碘组、碘伏组、碘酊+酒精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安尔碘组、碘伏组和碘酊+酒精组在留置期间每隔48 h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1次,并更换透明敷贴。对照组在留置期间不消毒穿刺点皮肤,也不更换透明敷贴。每天输液前后观察4组患者静脉留置针穿刺点皮肤皮炎发生情况。结果安尔碘组皮炎发生率为10.0%,碘伏组皮炎发生率为6.7%,碘酊+酒精组皮炎发生率为20.0%,3组之间皮炎发生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皮炎发生率(83.3%)明显高于安尔碘组、碘伏组、碘酊+酒精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尔碘、碘伏和碘酊+酒精均可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点皮肤消毒,且安尔碘对皮肤无刺激性、速干、着色浅,易于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8月至2007年2月进行静脉穿刺输液、意识清楚、语言表达能力好、血管状况佳的女性患者300例,按单纯随机抽样法分为观察组150人,对照组150人,在研究对象未知的情况下进行观察。观察组以利多卡因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穿刺,对照组以不含利多卡因的碘伏消毒皮肤待干后穿刺。[结果]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多卡因碘伏消毒皮肤对减轻静脉穿刺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3种不同消毒方法对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成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拟行颈内静脉穿刺的病例90例,将其随机分成三组,A组穿刺区域皮肤用安尔碘消毒;B组穿刺区域皮肤用碘伏消毒;C组穿刺区域皮肤先用安尔碘消毒,然后在超声探查区域再用碘伏消毒。观察3种消毒方法对颈内静脉穿刺超声成像清晰的影响及敷贴粘贴牢靠的情况。结果:B组和C组的超声成像清晰率明显高于A组(P<0.05),A组和C组的敷贴牢靠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穿刺区域皮肤用安尔碘消毒,超声探头区域用碘伏消毒,超声成像清晰,有利于提高超声引导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成功率,且穿刺后敷贴牢靠,减少局部感染概率。  相似文献   

7.
0.5%典伏消毒液洗手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0.5%碘伏消毒液的消毒效果;方法:用0.5%碘伏消毒液手臂消毒后,做皮肤细菌培养;结果:术者洗手后,术野皮肤,术者脱手套后,三组均无细菌生长;结论:该消毒液配制简单,无毒,无刺激,灭菌迅速。  相似文献   

8.
安尔碘与杰雪对静脉穿刺皮肤消毒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安尔碘对皮肤的消毒效果。方法将60例静脉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0例用安尔碘消毒静脉穿刺皮肤,对照组30例用杰雪消毒静脉穿刺皮肤,两组分别在消毒前、消毒后及消毒后3小时采样行细菌总数监测。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消毒前采样细菌总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消毒后及消毒后3小时采样细菌总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安尔碘消毒静脉穿刺皮肤明显优于杰雪。皮肤消毒时可使用安尔碘以减少静脉穿刺皮肤的感染途径。  相似文献   

9.
碘伏消毒剂致输液反应7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碘伏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消毒剂,具有无刺激、无腐蚀、自然脱色,无需脱碘的特点。对皮肤及密封瓶盖的消毒可一次性完成且效果可靠,与“一碘二酒”(即先用2%碘酒消毒一遍,再用75%酒精消毒二遍)[1]相比较,既省时又经济。目前,各医疗单位广泛应用,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操作等方面的原作者单位: 宁夏银川解放军第五医院 750004因,可致碘伏消毒剂渗漏于密封瓶内,返流液体中发生输液反应。我科因这些原因发生7例输液反应。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例患者,男2例,女5例,年龄31~…  相似文献   

10.
本组研究对象共50例,其中婴幼儿患者15例;3~4岁儿童25例;病程长,反复静脉穿刺者10例。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血管痉挛穿刺困难的患者,可用1%硝酸甘油涂抹在其手背上,并用毛巾湿热敷3min左右,然后按照常规穿刺术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并穿刺;用棉签蘸阿托品注射液适量,涂抹穿刺局部皮肤8~12次,2~5min后,可按常规穿刺的方法进行皮肤消毒、穿刺;2%山莨菪碱涂抹局部皮肤4次,再进行常规的消毒、穿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减轻或消除静脉输液穿刺疼痛的方法. 方法 将184例输液患者作为受试对象,按住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混合酊剂组(观察组)和利多卡因组(对照组)各92例.观察组,每例于输液第1天应用皮肤常规消毒法穿刺,第2天在皮肤常规消毒前用无菌干棉签蘸混合酊剂由内向外呈螺旋式涂擦穿刺处皮肤,直径>5 cm,待干后行皮肤常规消毒,再行穿刺;对照组每例于输液第1天也用皮肤常规消毒法,第2天在皮肤常规消毒前用2%利多卡因涂擦穿刺处皮肤,涂擦方法、面积同混合酊剂组.两组止痛效果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χ2检验). 结果 混合酊剂组止痛效果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混合酊剂用于减轻静脉穿刺止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提高腹泻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把门诊输液室腹泻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再用盐酸山莨菪碱涂于局部皮肤,然后进行静脉穿刺.对照组用碘伏消毒局部皮肤后,然后进行静脉穿刺.结果实验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用盐酸山莨菪碱涂于局部皮肤以提高腹泻患儿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是一种好的方法.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前用肥皂水擦洗穿刺部位皮肤后常规毒、穿刺置管方法对置管后并发感染的观察。方法对本科54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29例和实验组25例;常规组即常规消毒后置管,实验组是用肥皂水擦洗局部皮肤后用温水擦洗干净,再行常规消毒置管,观察下列感染指标:①发冷、发热、寒战;②导管尖细菌培养:〉500个菌落/平皿;③置管口皮肤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感染率p〈0.05(x=4.392)。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之前给予局部皮肤清洁,能有效降低置管后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4.
碘伏严重过敏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磺伏消毒制剂,用于术前泡手,术区皮肤消毒和静脉穿刺区域的皮肤消毒收到良好的消毒效果和经济实效。然而应用实践过程中,发现个别患者对磺伏制剂有严重过敏反应。就1例典型严重过敏反应介绍如下。患者主要表现是消毒过的局部皮肤屡次出现过敏性斑块丘疹,奇痒致插抓破溃、结痴。我们改用其它消毒皮肤制剂,反复对比实施证明患者确实为碘伏过敏所致。脱离碘伏消毒后的皮肤逐渐恢复正常。为此,提示医护人员在使用碘伏消毒皮肤时,务必严密观察病人是否有过敏现象。碘伏严重过敏1例@孔宪敏$黑龙江省第二医院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山莨菪碱在新生儿静脉输液中的作用。方法将276例新生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38例,其中输注强刺激性药物48例,分别在穿刺前用0.5%山莨菪碱湿热敷穿刺点局聱皮肤血管,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前用0.5%山莨菪碱外擦穿刺点近心端局部皮肤浅表血管;对照组138例,输注强刺激性药物42例,按常规静脉穿刺输液,比较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损伤情况。结果治疗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静脉损伤发生少。结论使用山莨菪碱局部湿热敷及外擦能提高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预防并减少输注强刺激性药物引起的血管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消毒液对术前患者皮肤消毒效果。方法:将采用碘伏消毒液进行术前皮肤消毒的296例患者为对照组,使用3MTM爱护佳牌术前皮肤消毒液对316例患者术前皮肤消毒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消毒后皮肤无菌率、切口感染率、消毒皮肤操作所需时间。结果:两组消毒效果均达到国家标准,切口感染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工作人员术前消毒患者皮肤所需时间为(15.0±1.0)min,实验组工作人员术前消毒患者皮肤所需时间为(5.0±1.5)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MTM爱护佳牌术前皮肤消毒液用于患者术前皮肤消毒明显节约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新的输液方法。它选择血管广泛,不是引起刺破血管形成血肿,能多次使用同一血管、维持输液时间长,短时间内可输入大量液体,是烧伤休克期、烧伤手术及术后维持输液的理想方法,其输液方法是常规消毒皮肤后进针部位用1%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浸润麻醉。进钉方法同一般静脉穿刺,见回血后将留置钉外管沿血管方向推进,退出针芯,接通输液。笔者就采用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血管的选择、穿刺方法、留置时间及护理作了阐述。认为采用此方法输液简便实用,且国产动、静脉留置针购货容易、价格低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逆行静脉穿刺法在长期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可行性。方法:对50例因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比较,单日采用逆行穿刺法输液作为观察组,双日采用向心穿刺法输液作为对照组,穿刺部位均为手背掌指关节处浅静脉,2组各穿刺150次,观察比较2组1次穿刺成功率、1次输注成功率及输液速度情况。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及1次输注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输液速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手背掌指关节处静脉逆行穿刺效果优于相同部位的向心穿刺,可作为长期输液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建立静脉通道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输液拔针后干、湿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针眼的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病人215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静脉输液拔针后分别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和消毒干棉签按压,观察有无轻度炎症反应即针眼发红,用Х^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的轻度炎症反应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用蘸75%酒精消毒液的湿棉签压针眼,可以减少炎性反应,促进针眼早日愈合。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本院儿科在新生儿监护室推广使用了套管针静脉输液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100例,其中男婴60例,女婴40例,体重1.2~2.5 kg之间,年龄为生后30 min至2 d。入院时多生命垂危,体温不升,部分患儿伴有呼吸困难,不能主动吸吮,所有患者均需持续静脉输液,进行监护治疗。随机选择50例患儿采用套管针静脉输液,另50例使用常规静脉穿刺法。1.2 套管针使用方法参照张家荣等[1]报道的方法并结合低体重儿的实际情况,一般选择24G的套管针。首先准备欲输注的药液,使套管针与一次性输液器或微量泵连接,排尽空气备用。根据不同情况可选择下列穿刺部位:①头皮:在无产瘤或产伤的情况下,应首选头皮静脉。因此处易于长期固定,易观察。②四肢末端:尽量选择较粗直的血管,避开关节处。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面的直径不小于8 cm,皮肤消毒后,在血管上方直接进针,进针角度为15°~30°,穿刺的速度不能过快,见回血后再进针0.2 cm,然后退出针芯。穿刺成功后,局部固定并接通输液器或微量泵,适当调节滴速后进行连续输液。当日静脉输液结束后,可将套管针保留于静脉之中,为防止针内凝血,输液结束后均用无菌生理盐水2ml正压封管,并每隔6~8 h用无菌生理盐水冲管1次,以保持套管针通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