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后再出血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分析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后再出血的发生率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随访285例破裂动脉瘤病人,随访时间2-72个月,平均28.1个月,通过书信,电信以及门诊的方式进行随访,内容以询问病人症状,体征为主,重点在于动脉 瘤栓塞后是否再出血。结果4例病人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再出血率为1.4%,其中不全栓塞3例,大动脉瘤2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应用弹簧圈栓塞后再出血发生率大大降低,再出血主要发生于不全栓塞的动脉瘤和何种较大的动脉瘤。  相似文献   

2.
<正>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部位是Willis环动脉分叉处,只有中膜和外膜而组成薄壁[1],发病率0.19%~8.93%。颅内动脉瘤易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常见脑血管病之一。颅内动脉瘤在破裂时头痛剧烈,有时还有精神障碍,较严重的意识丧失,若发生再次破裂病死率极高,因此预防动脉瘤的再破裂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目前,血管内介入和显微外科夹闭是闭塞颅内动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2]。血管内介入治  相似文献   

3.
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中再破裂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早期手术中再破裂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破裂颅内动脉瘤实施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发生术中再破裂,4例采用双极电凝止血或明胶海绵压迫止血后夹闭动脉瘤;8例在动脉瘤破裂出血处用动脉瘤夹直接夹闭止血;6例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后迅速分离瘤颈并夹闭。结果18例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均得以有效控制,并成功夹闭动脉瘤颈。术后痊愈10例,偏瘫或语言障碍5例,死亡3例(2例死于大面积脑梗死,1例死于颅内感染)。结论采用显微手术及早显露和控制载瘤动脉近端,瘤颈分离动脉瘤困难时临时阻断载瘤动脉,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术中再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4.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配合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主要见于40~60岁中老年人,其发病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1].颅内动脉瘤主要发生在大脑动脉环(WILLS动脉环)的前部及邻近的动脉主干上,主要症状多由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其出血常致患者残疾或死亡[2].目前治疗动脉瘤的最有效方法是动脉瘤夹闭术,该手术技术要求高,危险性大.本院自2003-01~2006-01共实施21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术中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交通动脉瘤为颅内常见动脉瘤之一,约占颅内动脉瘤的30%。该部动脉瘤与第三脑室前部、丘脑下部、视交叉、Heubner回返动脉相邻,破裂出血后危害较大。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是病人死亡及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手术治疗是解决再出血及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之一。自1994年至1999年1月,我科采取早期手术治疗破裂的前交通动脉瘤14例,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后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出血的原因,以降低再出血风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行介入栓塞术的患者临床资料。159例接受介入栓塞患者中发生术后动脉瘤再次破裂出血1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 年龄、高血压、H-H分级、动脉瘤大小、动脉瘤形状、动脉瘤栓塞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高血压病史、动脉瘤直径>10 mm、动脉瘤形状不规则、H-H分级>3级、部分栓塞是动脉瘤栓塞术后破裂再出血的独立高危因素。结论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再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危机生命的并发症,通过降低危险因素可减少术后破裂再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7.
颅内动脉瘤手术中破裂的处理(附8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破裂颅内动脉瘤术中再破裂的预防与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89例破裂颅内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这89例病人中,17例术中发生动脉瘤再破裂,均经采用控制性低血压、沾生物胶的明胶海绵压迫、小功率双极电凝器电灼破裂口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方法控制出血后,夹闭瘤颈。结果出院时良好78例,轻残6例,重残3例,死亡2例。其中17例动脉瘤术中再破裂出血均得以有效控制,术后患者恢复优良者15例,轻残1例,死亡1例。结论术前认真细致阅读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制订相应的手术策略和应急预案,采用个体化手术入路,以及良好的术中操作技巧可减少颅内动脉瘤的术中再破裂;而术者沉着冷静地采用相应措施,可有效地控制出血,从容夹闭瘤颈。  相似文献   

8.
颅内动脉瘤的危险性在于动脉瘤破裂,发生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或颅内血肿[1].文献报道,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为19%~41%,再出血死亡率高达50%以上[2].分析我院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24例,探讨再出血的诱发因素与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栓塞术中再出血的治疗经验及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2月介入栓塞治疗的9例颅内破裂动脉瘤术中再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中,5例经术中弹簧圈快速填塞止血、鱼精蛋白中和肝素等抢救后好转出院,4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颅内破裂动脉瘤介入术中再出血,致残率、病死率高。病人自身状况、颅内动脉瘤具体情况、介入治疗本身都与病人预后有关,术前做好再出血预案能有效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是颅内常见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20%。其破裂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常导致严重临床症状,而同时伴有脑内血肿病人将有较高致残率及致死率,所以积极早期干预,有效的治疗方法能提高病人生存率及生活质量。本文就大脑中动脉动脉瘤伴有血肿病人手术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