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孔春艳  张清胜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485-1486
目的了解高中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处方的作用,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记名调查方式对曲阜第一中学539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高中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75.6%。29.5%的学生认为一个人感染艾滋病与其道德品质有关系,45.1%的认为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和病人应该享有隐私权,36.5%的学生愿意同艾滋病感染者一同学习。收到处方组学生与未收到处方组学生无论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上还是在对病人的态度上,差异都存着显著性。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得到加强,健康教育处方在学生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学校应进一步提高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到位率和健康教育课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济南市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情况和发放效果,为学校进一步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济南市部分高中、大中专学院的1092名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和发放处方后的效果调查。[结果]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为79.2%,其中大学生为69.5%,中专生为88.7%,高中生为79.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得分,处方发放后均高于处方发放前(P〈0.01)。[结论]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在新人校大学生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这一干预措施的教育效果,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基线调查问卷》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效果调查问卷》,于2006年9~11月对200名人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7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87.88%(P〈0.001).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放处方能有效地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大学新生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4.
UNGASS指标在全国高校预防艾滋病教育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了解并检验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UNGASS)指标在我国高校学生艾滋病知晓率评估中的有效性和可信性,以及目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于2004年4月对全国28个省的6 92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UNGASS指标的5个题目全部回答正确的比例为29.8%。对其进行赋值后,男生得分高于女生,中学接受过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学生得分明显高于未接受者,大学一年级时收到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学生的得分明显高于未收到者。结论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应继续加强,UNGASS评估指标在中国应用之前应结合中国实际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5.
健康教育处方对提高中专生艾滋病知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在职业中专生中实施健康教育处方教育,对提高职业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知晓率的作用。方法选择一所职业中专,进行发放处方前后的知晓率的问卷调查。结果教育前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1.12%,教育后为78.57%;正向态度报告率从教育前40.38%提高到60.52%,但仍有73.80%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具有恐惧感;教育后有95.06%的学生认为目前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的有效方法。结论采用健康教育处方能切实提高中专学生防治艾滋病的认识和态度,健康教育处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载体。  相似文献   

6.
大学新生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评价大学新生发放“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处方”效果。 方法 对 3所高校大学新生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 ,于入学时和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后 2个月 ,采用同一问卷调查 ,由学生自行填写 ,SAS软件统计分析。 结果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后 ,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非传播途径、态度答对率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结论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是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了解和掌握艾滋病预防知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某高校在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前后,新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以探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方法采用多媒体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进行讲解,再对学生讲解前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艾滋病传播途径方面,大学生对其主要传播途径:性交、血液、母婴方面知晓率在讲解前后均高,为88.24%~94.3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艾滋病是否通过日常生活传播,蚊虫、苍蝇能否传播艾滋病等问题的知晓率,在讲解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在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方面,目前有无预防艾滋病疫苗及过性生活正确使用避孕套可以预防艾滋病的正确理解率,在讲解后由75.66%和64.53%提高到81.87%和7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发放并讲解“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让高校新生全面了解艾滋病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情况,探索大学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中的有效方法。方法在新生入学后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每人1份,自学1个月后,对基线调查班级学生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后新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80.13%和89.42%(P<0.01)。干预前大学生对各类艾滋病知识的掌握不平衡,但总体知晓率较高。干预后,知晓率明显提高,各类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平衡的状况明显改善,效果理想。结论在大学新生中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是一项经济、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法及其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的知、信、行情况,探索适合在校大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措施。方法以问卷方式对广西某学院不同专业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不同健康教育方法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健康教育后学生的答题正确率和得分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在对待艾滋病的相关态度上,持积极态度比例人数增加;4种干预方法相比较,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效果较为明显。结论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必要的,收到了明显的效果,采用专题讲座和同伴教育形式可明显提高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但对艾滋病相关态度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的发放情况和效果,为今后的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工作及在高校更好的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处方内容自行设计问卷,于2004年9~11月对山东省5所高校的1 094名入学新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 基线调查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66.1%,效果调查总知晓率为74.9%,处方实际发放率为84.3%.结论 发放处方能有效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但处方的发放工作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和督导.  相似文献   

11.
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目的探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对大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性行为的影响,为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3年9月对辽宁省1所普通高校在校大学生353名进行自填式、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有36.3%的学生在学校(从小学到大学)曾听过预防艾滋病方面的课或讲座.与没有听过课的学生比较,听过课学生的预防艾滋病基本知识和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得分明显较高.婚前性交行为,听过课与没听过课的学生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的看来,相当部分的被调查大学生仍缺少基本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结论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可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水平,促进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歧视态度的形成,且未导致学生性交行为的增加.在中学和大学,应迅速普及预防艾滋病教育.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艾滋病相关性观念和性行为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性观念、性行为的状况以及他们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探讨适宜在高校推广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模式。方法 选择昆明3所高校的在校大学生86人,进行个人深入访谈和专题小组讨论。结果 当代大学生性观念日趋开放,但普遍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对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有强烈的需求,但对学校目前采用的健康传播方式普遍不认可。结论 大学生是艾滋病的脆弱人群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针对行为改变来探索有效的大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广州市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行动效果评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大、中学生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无记名自填式答卷方式,对广州市大学生2071名、高中生2589名、职中学生2796名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大、中学生在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后。对20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显高于教育前;对12项艾滋病相关行为的态度,教育后亦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结论 安全性行为教育、反吸毒教育是对大、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参观图并茂的展览。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观看VCD,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较好形式;在传播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大、中学生对艾滋病相关态度的转变;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还应与性伦理、性道德、法制教育相结合,效果会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为掌握辽阳市大学生对艾滋病了解的现状及为进一步的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在辽阳地区部分高校中抽取868名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KAB)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的认识比较缺乏;对艾滋病的相关态度认识不足;大学生们性观念、性态度趋向开放化,对待婚前性行为认同或无所谓者高达49.7%。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全面系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已迫在眉睫;在大力加强学生的性道德教育同时,应对学生性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正确行为的建立,阻止艾滋病进入校园。  相似文献   

15.
了解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现状及艾滋病教育效果,探索提升防艾意识的有效措施,为进一步深入开展高校防艾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从江苏省6所防艾试点高校中随机整群抽取3 422名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知识、态度的改变情况,从而评价健康教育效果.结果 教育后“国八条”总体知晓率从69.1%上升到82.2%(x2=147.335,P<0.01);各个条目的上升幅度介于3.8~ 16.6百分点之间.学生认为“学校讲授艾滋病相关知识较为重要”“怀疑被染了艾滋病病毒会马上做抗体检测的意愿”及“发生性行为时,避孕套会一直使用的意愿”分别从干预前的91.53%,88.5%及56.37%上升到干预后的94.99%,92.8%及60.92%(x2值分别为31.151,34.895,20.862,P值均<0.01).结论 江苏省青年学生防艾知识、态度有待提高,艾滋病视频播放与防艾处方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取得了显著效果,可在高校推广.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KAP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1-3年级少数民族1 014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9.84%;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2.29%;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77.44%;有95.17%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值得同情;7.50%的学生有过性行为,但其中只有26.32%的学生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88.6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得系统的相关艾滋病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欠缺,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需求及艾滋病防治教育的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某高校572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以匿名方式统一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相关书籍;AIDS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平均为33.9%~96.9%。[结论]高校对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大学生对艾滋病各方面知识的需求很高,高校应该针对大学生的特点及需求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形成正确的行为和态度,控制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宁夏地区中学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与态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宁夏地区中学校医预防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健康教育状况,为中学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以不记名问卷方式对宁夏4市92名中学校医进行调查。结果 有35.3%的教师曾接受过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90%以上的教师对艾滋病三大传播途径的知识掌握较好,但对于非传播途径、预防及治疗的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分别有95.7%和98.9%的校医赞同在初中和高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但几乎所有的回族校医(96.8%)都反对在初中阶段讲解有关避孕套的知识,有49.2%的回族教师反对在高中阶段讲解正确使用避孕套知识。接受过培训的教师预防艾滋病知识得分、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态度总得分等均高于未受过培训的教师,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族教师对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态度总得分明显低于汉族教师(P〈0.01)。校医预防艾滋病知识主要来自书籍、报刊、杂志(76.9%),其次为电视、广播(45.2%),培训在各种来源中居第5位(23.6%)。结论 应加强对民族地区中学校医和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培训;尽快编写符合民族地区情况的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大纲及教师教学参考书。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少数民族大学生艾滋病KAP(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探索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河池学院1-3年级少数民族1014名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对艾滋病的3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9.84%;非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2.29%;预防知识的知晓率为77.44%;有95.17%的学生认为对艾滋病病人值得同情;7.50%的学生有过性行为,但其中只有26.32%的学生在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88.63%的学生希望通过学校获得系统的相关艾滋病知识。结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欠缺,健康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