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大、创伤大、并发症多,并发症多以腹痛为表现症状。由于腹痛易术后刀口疼痛,导致临床误诊率很高。现收集我院2001年6月~2006年6月胃癌根治术后腹痛误诊病人5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胃癌术后腹痛病人的认识,以减少误诊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萌  王峰  管文贤  丁义涛 《腹部外科》2018,(6):379-381,386
目的通过对病例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的病人资料,纳入标准:(1)年龄18~80岁;(2)胃镜病理明确诊断胃癌;(3)接受D2胃癌根治术(包括开腹和腹腔镜手术)。排除标准:(1)胃癌术中行联合脏器切除术;(2)残胃癌行胃癌根治术。共统计胃癌手术病人3 213例,其中接受非计划再次手术病人37例。按照性别、年龄进行1∶2配对,以胃癌术后未接受再次手术的病人为对照组,开展回顾性配对研究,查找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原因,同时分析导致发生非计划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行非计划再次手术的中位时间为1d(0~9d),开腹术后31例,腹腔镜术后6例。手术原因包括:腹腔出血(23例,62.2%);吻合口出血(3例,8.1%);吻合口漏(3例,8.1%);切口裂开(2例);肠梗阻(2例);十二指肠残端漏(1例);急性胆囊炎(1例);脾梗死(1例);切口感染(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计划再次手术组与对照组的病人在术中出血量(P=0.014)、第一助手资格(P=0.042)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主刀医生资格、手术开始时间、术中输血、手术方式、手术部位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200ml是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27,95%CI:1.034,3.026,P=0.024)。结论腹腔出血是胃癌根治术后非计划再次手术的最常见原因,术中出血量≥200ml是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110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治疗经验,以提高手术治愈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2001年我院收治行手术治疗并获得远期随访的ll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Ⅰ期12例,Ⅱ期29例,Ⅲ期69例。施行D2手术16例,5年生存率为31.25%;行D2手术61例,5年生存率为44.26%;行D3手术27例,5年生存率为44.44%;行姑息性手术6例,5年生存率为零。其预后与肿瘤的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生长方式、癌浸润胃壁深度、胃癌部位、有无淋巴转移以及TNM分期密切相关。结论 针对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有选择性地施行胃癌D2或D3手术,扩大淋巴结清扫,并在围手术期采用综合治疗,对提高进展期胃癌的生存率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胃癌根治术后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一经发生,将延长住院时间,增加出血,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我院1998年3月至2008年3月共计500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5例,分析术后出血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胃癌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479例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的病原学种类及药敏结果。结果479例患者中32例术后出现腹腔感染(6.68%),病原学阳性者27例,阳性率为84.38%。检出病原菌3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4株(75.00%),包括大肠埃希菌15株(46.86%),肺炎克雷伯菌3株(9.38%),普通变形杆菌、奇异变形杆菌、阴沟肠杆菌、普城沙雷菌、不动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各1株(各占3.13%);革兰阳性菌7株(21.88%),包括粪肠球菌4株(12.50%),耐久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溶血性葡萄球菌各1株(3.13%);真菌1株(3.13%)。药敏结果显示32株病原菌中,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其中革兰阴性菌对美洛培南敏感性最高(91.67%),而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为敏感(85.71%)。结论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肺炎克雷伯菌是胃癌患者根治术后腹腔感染最主要的致病菌,临床上应注意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孙生虎  苏瑞琴 《腹部外科》2009,22(4):208-208
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9月行胃癌根治术后发生肠套叠3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例1为女性,67岁。于2007年2月因小弯胃体癌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癌肿位于胃小弯距贲门2cm,癌肿较大、浸出浆膜、周围器官无受累,肝脏无转移,行全胃切除“D2淋巴结清扫功能性连续空肠间置代胃术”。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自1994年Kitano等[1]报道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以来,腹腔镜手术对于早期胃癌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已成为日本Ⅰa期胃癌的标准手术方式之一[2]。近年来,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提高,腹腔镜手术用于进展期胃癌的报道逐渐增多,近期疗效尚好,远期疗效还在观察中[3-6]。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胃癌根治术后肝功能异常(LA)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1013例患者临床资料,男699例,女314例,年龄24~92岁,ASAⅡ或Ⅲ级.根据术后第1天是否发生LA将患者分为两组:肝功能正常组(NLA组)和肝功能异常组(LA组).LA定义为血清中以下任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胃瘫综合征(PGS)发生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50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12例并发PG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高危因素。结果焦虑或抑郁、术前有胃流出道梗阻患者更易发生PGS(P〈0.01);毕Ⅱ式胃肠吻合较毕Ⅰ式更易发生PGS(P〈0.05);经非手术治疗,PGS患者均可康复,平均治愈时间(28.64±15.74)d,其中肠内和肠外营养患者平均治愈时间较全肠外营养患者明显缩短(P〈0.05)。结论术后PGS是由多个因素导致的;X线上消化道造影和胃镜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营养支持和胃肠动力药物等非手术治疗有效,应尽量避免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3年1月行154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完成淋巴结清扫,剑突下取长4~6cm切口进腹,移除标本后完成消化道重建。结果 均成功实施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其中根治性全胃切除术102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2例。全胃切除手术时间(242.5±38.5)min,术中出血量(65.5±40.5)ml,淋巴结清扫(19.4±5.3)枚。远端胃大部切除手术时间(205.5±29.5)min,术中出血量(50.5±28.5)ml,淋巴结清扫(15.4±2.7)枚,术后1~4d排气。全胃切除患者术后住院时间(11.6±5.3)d,远端胃大部切除患者(8.7±4.9)d。154例随访3~36个月,(22.5±8.1)月,术后复发5例(1例术后11个月,2例术后23个月,1例术后27个月,1例术后34个月),远处转移9例(术后12、16.22、24、25个月各1例,术后18、29个月各2例),13例死亡。结论 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早中期胃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手术用于胃癌治疗最早由Kitano等^[1]报道,由于其具有切口小、术中失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术后炎症反应轻、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美容等一系列微创的优点,腹腔镜手术迅速在世界各国蓬勃开展起来。但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发展的起步阶段,该手术主要应用于早期胃癌的治疗。 然而,在进展期胃癌中,因为肿瘤侵犯层次深、肿瘤瘤体较大、胃周淋巴结转移概率高等问题,是否可运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仍存在多方面的争议。本文就此谈谈我们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胃癌根治术后急性胰腺炎四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在 1991~ 2 0 0 1年间行胃癌根治术 10 16例 ,4例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4例均为男性 ,年龄 4 5~ 75岁。分别行D2 、D3 、D3手术 ,术中无胰腺损伤。 2例术前每日饮白酒约 2 0 0~ 30 0 g不等。分别于术后 11h、16h、19h和 4d发病。 3例手术后切口和腹部疼痛加重 ,腹痛位置模糊 ,烦躁、出冷汗 ,心率10 6~ 12 8次 /min和血压低 ,1例伴有肝、肾功能衰竭表现。1例术后 4d进流质饮食后出现左上腹针刺样疼痛 ,发热、呕吐、腹膜刺激症状。 4例血WBC在 1 2~ 1 6× 10 9/L ,中性粒细胞 81%~ 91%。腹腔渗液淀粉酶高…  相似文献   

13.
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原因、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09年12月行胃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共121例。结果本组无死亡病例,发生吻合口瘘3例,均通过保守治疗后愈合恢复。结论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包括术前、术中及术后各个环节。吻合口瘘发生后治疗重在腹腔通畅引流,早期禁食,胃肠减压,以及积极的肠内外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14.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的原因。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共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117例(包括全胃切除术32例,近端胃大部切除术27例,远端胃大部切除术58例),发生医源性损伤9例(7.7%)。回顾分析这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脾损伤4例,压迫止血,成功保脾;横结肠损伤1例,辅助小切口以1号线缝合修补;横结肠系膜血管损伤1例,辅助小切口行横结肠部分切除端端吻合;肝左动脉损伤1例,未处理;肝脏挫裂伤1例,辅助小切口以1号线间断缝合挫裂口;残胃浆膜挫裂伤1例,可吸收线间断缝合修补。9例均治愈出院。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多发生在开展本手术的早期,与显露不佳、操作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5.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和意义。方法共施行胃癌根治手术68例,全部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时间10~14d,住院时间15~20d,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均顺利康复。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维持和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6.
我院1994年9月~2004年10月共行胃癌根治术368例,发生术后残胃排空障碍28例,占8%,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18.
患者女,53岁,因上腹痛3个月,加重7d伴纳差入院,钡餐X线,胃镜检查提示胃窦癌,于2004年5月20日行胃癌根治术,切除远端胃75%并行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顺利,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  相似文献   

19.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腹腔镜和开腹胃癌根治手术是目前最主要的手术治疗方法,术后均存在发生深静脉血栓形成(DVT)风险.胃癌术后DVT发生有着复杂的发病机制和较多高危因素,而且不同的手术类型和方式导致下肢DVT发生率也存在差异,对治疗和预后会产生较大影响.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都存在着DVT的诱因,但目前关于开腹和腹...  相似文献   

20.
胃癌根治术后合并淋巴瘘1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19例胃癌根治术后合并淋巴瘘的诊治经验.方法 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3月期间204例胃癌根治术后19例发生淋巴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中15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4例因非手术治疗无效行手术探查,其中2例术后痊愈,另2例分别于术后第3天和第6天再次并发淋巴瘘,最终致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本组淋巴瘘发生率与患者性别、年龄及术前是否化疗无关(P>0.05),但第7、8a、9和16组淋巴结同时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行D2+手术者高于行D2手术者、使用超声刀者高于未使用者、Ⅱ及Ⅲ期高于Ⅰ期(P<0.01),未使用生物蛋白胶者高于使用者、行早期肠内营养者高于晚期肠内营养者、胃中上部肿瘤高于胃下部肿瘤(P<0.05).TPN加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者腹腔引流量为(330±40)ml/d,均明显少于单用TPN [(750±140) ml/d]及TPN加用生长抑素者[(450±40)ml/d],P<0.01和P<0.05,后两者比较其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TPN加用生长抑素及生长激素患者淋巴瘘的愈合时间为(13.1±1.5)d,较完全TPN的(25.6±2.1)d及TPN加用生长抑素的(18.3±7.1)d缩短,P<0.05,后两者比较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中可靠结扎淋巴管、避免过度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以及避免早期的肠内营养对预防术后淋巴瘘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