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5 毫秒
1.
目的 :为了探讨异常孕产史妇女中人巨细胞病毒 ( HCMV)和弓形虫 ( TOX)的感染情况 ,提高防范意识 ,保障母婴健康。方法 :对 14 5例有异常孕产史妇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 PCR)技术进行 HCMV- DNA和 TOX- DNA的检测。结果 :HCMV和 TOX的阳性率分别为 4 4 .4 4 %和 32 .4 0 % ,表明有异常孕产史者与 HCMV和 TOX感染有密切关系。进一步证实了孕妇在孕早期、孕中期检测 HCMV和 TOX具有重要的优生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异常孕产(自然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与妇女常见病原体[梅毒(TP)、弓形体(TOX)、单纯疱疹病毒(HSVⅡ)和巨细胞病毒(CMV)]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ELLSA)法检测异常孕产史妇女(497例)血中TP—IgM、TOX—IgM、HSVⅡ-IgM和CMV—IgM,并与正常孕产妇女(125例)比较,探讨异常孕产与4种病原体的关系。结果异常孕产史妇女中TP—IgM、TOX—IgM、HSVⅡ-IgM和CMV—IgM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81%、9.86%、1.61%和9.26%;正常孕产妇女仅TOX和CMV阳性病例各1例,其感染阳性率均为0.80%。在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组,TOX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74%和7.41%;CM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10.02%和7.41%。结论TOX和CMV感染是引起异常孕产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异常孕产中,以自然流产比率最高,胎儿畸形次之。因此,建议把TOX和CMV作为妊娠前或妊娠早期妇女常规检测项目,以便及早发现,及时防治,减少异常孕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生殖保健中心、南昌市人口计生委宣教服务中心及南昌市所辖地区的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点进行TOX、RV、CMV特异性抗体检测的15 879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及TOX、RV、CMV感染情况。结果:南昌地区育龄妇女TOX-IgM阳性率为4.20%、TOX-IgG阳性率为5.50%、RVIgG阳性率为96.70%、CMV-IgM阳性率为6.50%、CMV-IgG阳性率为95.20%。地域、季节、动物接触史及不良孕产史均为影响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率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南昌地区上述3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将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列为重点筛查人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育龄妇女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建议育龄妇女妊娠前三个月的致畸敏感期尽量避开春季,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丽水市地区孕检妇女弓形虫(TOX)、风疹(RV)和巨细胞病毒(CMV)的感染现状,研究其与死胎死产史、自然流产史的关系,为本地区妇女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丽水市妇幼保健所的免费孕前检查项目,收集2013年1-12月期间进行孕前检查的1 509名20~40岁妇女的血清样本,采用ELISA法检测TOX、RV、CMV病原相关抗体,并为研究对象建立孕检档案,统计分析TOX、RV和CMV阳性情况,及其与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史的关系。结果共收集1 509份有效数据,研究对象总感染率:TOX累计感染/新发感染分别为33例(2.2%)/15例(1.0%),RV Ig G阳性人数205例(13.6%),CMV累计感染/新发感染分别为228例(15.1%)/6例(0.4%);不同年龄组/户籍组间TOX、RV、CM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对象中66例(4.4%)有死胎死产史,187例(12.4%)有自然流产史。TOX(P=0.015,OR=3.1)、RV(P=0.001,OR=3.5)、CMV(P=0.000,OR=7.9)是死胎死产的危险因素;RV(P=0.020,OR=1.5)、CMV(P=0.007,OR=2.6)是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结论丽水市20~40岁妇女TOX、RV、CMV感染率偏高,可能是导致死胎死产和自然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本地区育龄妇女尤其是20~30岁年龄段的孕前TORCH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TORCH感染情况及其规律,为本地区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指导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2016-2017年于该院就诊的16 891例育龄期妇女进行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 Ig M和Ig G血清学检测。结果①IgM检测结果显示,HSV-IgM (Ⅰ+Ⅱ)阳性检测率最高,为9. 24%,其次为RV-IgM 1. 68%,TOX-IgM 0. 47%,CMV-IgM 0. 26%。各项Ig G阳性检测率分别为,TOX-Ig G1. 36%,RV-IgG 80. 93%,CMV-IgG 93. 90%,HSV-IgG (Ⅰ+Ⅱ) 92. 92%,TOX-IgG阳性率最低;②季节分析结果表明,RVIg M、HSV-IgM (Ⅰ+Ⅱ)以春季为高发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 3%和33. 1%。同样RV-IgG、CMV-IgG及HSV-IgG (Ⅰ+Ⅱ)阳性检测率均在春季较多,分别为30. 6%、30. 5%及32. 2%。③不同疾病暴露(妇科炎症、不良孕产史、不孕症、胎儿发育异常)状态下TORCH感染阳性率的分析表明,胎儿发育异常组中RV-IgM阳性检出率最高,为6. 25%,与其他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南京地区育龄期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具有季节分布的特点,且RV感染与胎儿发育异常相关,各级医院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感染高发季节的筛查范围及频率,加强相关疫苗的接种,避免TORCH感染,减少不良妊娠,促进优生优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TORCH感染状况及其与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TORCH筛查的9 578例妊娠早期妇女,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及酶联免疫技术(捕获法)测定TORCH特异性抗体。结果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CMV-Ig G(92.83%)和Rv-Ig G(79.68%)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8.06%);CMV-Ig M(0.5%),Rv-Ig M(0.40%)和Tox-Ig M(0.42%)阳性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高于HSVII-Ig M阳性率(0.11%)(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98.61%)和Rv-Ig G(81.94)阳性率较高,其次为Tox-Ig G(9.72%),三者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正常孕产史妇女CMV-Ig G(95.34%),Rv-Ig G(80.23%)和Tox-Ig G(8.47%)阳性率均高于初孕初产妇女(均P0.05);不良孕产史妇女CMV-Ig G阳性率高于正常孕产史妇女(P0.05),两组之间Rv-Ig G阳性率和Tox-Ig G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榄地区妊娠早期妇女尤其是不良孕产史妇女存在一定比例的TORCH感染,以巨细胞病毒(CMV)和风疹病毒(RV)感染为主,提示不良孕产史妇女是TORCH感染的高危人群,对不良孕产史妇女进行TORCH感染预防和监测,对生产健康优质胎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孕期干预减少宫内感染所致出生缺陷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孕期干预减少人巨细胞病毒 (HCMV)和弓形虫 (TO)宫内感染所致出生缺陷的效果。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 ,检测 3 0 95例有异常孕产史的孕妇外周血中的 HCMV和 TO特异性抗体 Ig G和 Ig M,对 HCMV Ig M阳性者再检测 HCMV晚期 m RNA。对 119例 HCMV Ig M和 HCMV m RNA均阳性者服用中药金叶败毒颗粒 ,12 9例作为对照 ;给 13 1例 TO Ig M阳性者服用西药螺旋霉素 ,13 9例作为对照。结果 中药金叶败毒颗粒可使孕妇 HCMV Ig M和 HCMV m RNA转阴率从自然状态下的 42 .64 % (5 5 / 12 9)提高到 71.43 % (85 / 119) (χ2=2 0 .87,P=0 .0 0 1) ,宫内传播率从自然状态下的 47.5 0 % (19/ 40 )下降到 2 0 .0 0 % (15 / 75 ) (χ2 =9.47,P=0 .0 0 1) ,并大大减少了流产、死胎、先天畸形等子代生长发育异常。西药螺旋霉素可使孕妇 TO Ig M转阴率从 3 5 .2 5 % (49/13 9)提高到 72 .5 2 % (95 / 13 1) (χ2 =3 7.63 ,P=0 .0 0 1) ,宫内传播率从自然状态下的 2 4.2 4% (8/ 3 3 )下降到 7.3 5 %(5 / 68) (χ2 =5 .65 ,P=0 .0 0 2 )。结论 筛选孕期 HCMV Ig M和 HCMV m RNA阳性以及 TO Ig M阳性的妇女 ,分别给予金叶败毒颗粒和螺旋霉素可减少因因宫内感染所致的出生缺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产儿巨细胞病毒(HCMV)、单纯疱疹病毒Ⅰ(HSV1)、单纯疱疹病毒Ⅱ(HSV2)、弓形虫(TOX)以及乙肝病毒(HBV)的感染状况。方法:采用巢式PCR对72例早产儿和46例足月小样儿进行5种病原体基因的检测。结果: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HCMV与HSV1、HSV2、TOX、HBV感染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和足月小样儿的血清标本中检测到5种病原体的存在,为从分子水平进一步进行疾病与病原体感染的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2461例孕妇TORCH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孕妇TORCH感染情况及相关因素,探讨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应用TORCH-IgM筛检试剂盒,检测2461例孕妇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IgM,并按照受检者孕周、文化程度及既往是否有不良孕产史分别进行分组,比较各组TORCH感染情况。结果 2461例孕妇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最高为3.66%;不同文化程度孕妇弓形虫(TOX)感染率不同,以大学组最高为1.47%,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率以小学文化组最高;早孕期与中晚孕期孕妇组TORCH感染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既往有不良孕产史孕妇组TOX、风疹病毒(RV)及CMV感染率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TORCH感染以CMV最多见,TORCH感染与孕妇文化程度有关而与孕周无关,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有关,进行TORCH检查对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期弓形虫感染及妊娠结局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孕妇弓形虫 (toxoplasmosis ,TOX)感染与胎婴儿先天感染和出生异常之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immonosorbentassay ,ELISA)法和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chainreac tion ,PCR)法分别检测 12 0 0例孕妇血清TOXIgM、TOXDNA。TOXDNA阳性孕妇其胎儿分娩 (包括流产 )时留取脐血 (或流产组织 )检测TOXDNA。 【结果】 孕妇TOXIgM阳性率为 6.3 3 % ,有不良孕产史者 12 .64 %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 5 .2 1% ( χ2 =14 .3 7,P <0 .0 1)。垂直传播率为 3 7.10 % ,其中TOXIgM阳性组垂直传播率为 44 .68% ,明显高于阴性组 13 .3 3 % ( χ2 =4.79,P <0 .0 5 ) ,有不良孕产史组垂直传播率 5 7.14 % ,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 2 6.83 % ( χ2 =5 .47,P <0 .0 5 )。TOXIgM阳性组胎婴儿异常率 3 0 .2 6% ,明显高于阴性组 9.0 2 % ( χ2 =3 3 .73 ,P <0 .0 1)。 【结论】 孕妇弓形虫感染是导致胎婴儿发育异常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重庆地区2067例育龄妇女TORCH感染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重庆地区育龄妇女TORCH感染进行调查研究。方法应用TORCH-IgM五联筛检试剂盒,检测2067例育龄妇女血清TORCH特异性抗体IgM,其中正常育龄妇女1829例,异常妊娠史妇女238例。结果异常妊娠史妇女组弓形体(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率远远高于正常育龄妇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率两组间P>0.05。结论育龄妇女妊娠异常与TORCH感染有关,育龄妇女怀孕前进行TORCH检查对优生优育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通过研究HCMV-IgG亲和力指数(avidity index,AI)以及HCMV-DNA的检测,对孕产妇原发性感染及继发性感染进行综合评价。旨在为防止和减少围产期感染、流产及新生儿先天畸形、听力障碍和智力障碍提供有效而准确的检测数据及临床诊断依据。方法:采用德国Virion/serion公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试剂,检测孕妇血清中HCMV的IgM和IgG抗体、IgG抗体亲和力;采用中山医科大学达安公司RV核酸扩增(PCR)荧光定量检测孕妇血清中HCMV-DNA,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1例孕妇中,HCMV-IgG低亲和力样本孕产史不良孕妇组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初次妊娠孕妇。孕产史不良孕妇HCMV-DNA阳性例数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初次妊娠孕妇。结论:341例孕妇中存在一定比例的HCMV现症感染,建议妊娠妇女尤其是有不良孕产史者尽可能同时进行HCMV-IgG亲和力指数及HCMV-DNA检查,以便尽早采取措施,避免由于HCMV感染导致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感染情况,为本地区孕前妇女保健提供参考依据,降低不良妊娠发生率。方法收集1035例孕前妇女外周血标本,利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对弓形虫(TOX)、巨细胞病毒(CMV)、风疹(RV)、单纯疱疹(HSV)的Ig G以及Ig M抗体进行检测,分析感染率。结果 Ig G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1. 64%(17/1035),CMV阳性率为89. 47%(926/1035),RV阳性率为87. 73%(908/1035),HSV阳性率为94. 98%(983/1035)。Ig M抗体检测结果:TOX阳性率为0. 97%(10/1035),CMV阳性率为2. 80%(29/1035),RV阳性率为5. 12%(53/1035),HSV阳性率为15. 75%(163/1035)。HSV、CMV、RV感染模式均以Ig M-/Ig G+为主,而TOX感染模式则以Ig M-/Ig G-为主。结论山东地区孕前妇女TORCH的感染较普遍,急性感染以HSV为主,且HSV、CMV、RV既往感染率或疫苗接种率较高,人群存在一定免疫力,而对TOX抵抗力相对较差,需加强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UU、HCMV、TOX感染、重叠(或同时)感染致不良妊娠结局。方法 CT采用间接血凝(IHA)法检测,UU采用培养法检测,HCMV采用ELISA法检测,TOX采用弓形虫抗体酶标目测试剂盒检测。结果 不良妊娠孕产妇CT检出率24.67%,UU检出率20.67%,HCMV检出率84.67%,TOX检出率22.0%,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种以上病原微生物重叠(或同时)感染率为36.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01)。结论 上述4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均可致不良妊娠的发生,它的流行已对胎儿、婴幼儿的健康造成不良后果,提示预防孕期(特别是孕早期)感染是十分重要的,应纳入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人巨细胞病毒(HCMV)在人群中感染率极高.控制育龄妇女的HCMV感染对于减少残疾儿出生,提高人口素质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解本地区育龄妇女HCMV感染情况,于1995年10月~1997年5月对有生育计划的城乡妇女在孕前进行了HCMV的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前检查TORCH感染及与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史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1月于本院行孕前检查的育龄女性1705例妇女血液样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弓形虫(TOX)、风疹(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追踪妊娠结局,分析TOX、RV、CMV感染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共检出119例TORCH感染(6.98%),TOX感染24例(1.41%),RV感染42例(2.46%),CMV感染53例(3.11%), 20~30岁组TOX、RV、CMV感染率均高于31~39岁组(P0.05)。1705例育龄中1620例(95.0%)被随访;其中妊娠1102例(68.0%),发生死胎死产38例(2.3%)、自然流产43例(2.7%),不良妊娠率81例(5.0%);感染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未感染组(P0.05),感染TOX IgG(﹢)或IgM(﹢)组死胎死产、自然流产发生率高于TOX IgG(-)或IgM(-)组(P0.05),RV IgG(﹢)组高于RV IgG(-)组(P0.05),CMV IgG(﹢)或IgM(﹢)组高于CMV IgG(-)和IgM(-)组(P0.05)。TOX IgG(﹢)或IgM(﹢)、RV IgG(﹢)、CMV IgG(﹢)或IgM(﹢)均是死胎死产、自然流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ORCH感染与死胎死产、自然流产不良妊娠结局密切相关,20~30岁妇女TORCH感染较高,应加强孕前TORCH筛查并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17.
杨晓  朱丽娜  马宁  王春枝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957-4960
目的:探讨染色体异常和不良孕产史的关系。方法:对200对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研究组)及100对已正常生育子女的夫妇(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染色体分析。结果:在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中异常发生率为7.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28例异常核型中男性18例占64.3%,女性10例占35.7%。异常核型中性染色体数目异常2例占7.1%,常染色体结构异常15例占53.5%,染色体多态性11例占39.3%。结论: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不良孕产史的重要遗传学原因,对其进行染色体检查有助于病因的分析与诊断,并为生育指导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良妊娠结局与TORCH感染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不良妊娠结局与妊娠期感染弓形体(TOX)、其他(OTH)、风疹病毒(RU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TORCH)系列病原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8例有不良妊娠史的妇女(试验组)及48例正常孕妇(对照组)母血及胎儿脐血TORCH感染情况。结果:①试验组TORCH-IgG感染率分别为:TOX-IgG 14.58%,RUV-IgG 47.91%,CMV-IgG 45.83%,HSVⅡ-IgG 35.41%。②试验组TORCH-IgM感染率分别为:TOX-IgM 33.33%,RUV-IgM 52.08%,CMV-IgM 54.16%,HSVⅡ-IgM 58.33%。③试验组TORCH-IgG、IgM双项阳性发生率为:TOX 12.50%,RUV 37.50%,CMV 31.25%,HSV-Ⅱ18.75%。以上3个指标,试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试验组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TORCH系列病原体活动感染对围生儿预后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是导致妇女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原因之一,TORCH筛查应作为产前检查的常规项目。尤其对有不良妊娠结局史的妇女,行TORCH筛查对防止出生缺陷的发生是完全必要。  相似文献   

19.
妊娠妇女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5种病原体(简称TORCH)感染状况与不良妊娠之间关系. [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890例妊娠妇女(包括819例正常妊娠及71例不良妊娠)进行TORCH-IgM抗体检测. [结果]妊娠妇女TORCH-IgM总阳性率为13.82%,TOX、RV、CMV、HSV-Ⅰ、HSV-Ⅱ阳性率分别为4.04%、1.24%、4.61%、2.36%、1.57%;不良妊娠组与正常妊娠组之间TORCH-Ig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TORCH感染与不良妊娠密切相关,是不良妊娠重要危险园素,应重视TORCH感染早期筛查和诊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不良孕产史细胞遗传学和免疫学病因.方法 采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TORCH-IgM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对安徽地区484例有不良孕产史的夫妇进行检查.结果 发现染色体异常核型33例,其中常染色体异常19例,性染色体异常2例,染色体形态异常9例,小标记染色体3例,染色体异常总检出率为6.8%.242例女性检出TORCH感染阳性患者17例,感染率为7.0%.结论 染色体异常及宫内TORCH系列病原生物感染可能是不良孕产史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