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相关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临床资料。比较不同高胆红素血症严重程度、肾损害情况患儿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差异,分析上述指标与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相关性,评估上述指标对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诊断效能。结果血清25-(OH)D3水平在不同严重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无显著相关性(P>0.05);而血清RBP、β2-MG水平比较重度>中度>轻度(P<0.05),且与患儿TBIL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P<0.05)。伴有与不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25-(OH)D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伴有肾损害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RBP、β2-MG水平均明显高于不伴有肾损害患儿(P<0.05)。血清RBP、β2-MG诊断高胆红素血症相关肾损害的灵敏度分别为65.38%、84.62%,特异性分别为77.66%、80.85%,截断值分别为≥27.10 mg/L、≥7.35 mg/L。结论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RBP、β2-MG水平与病情密切相关,具有较高临床检测价值,而25-(OH)D3与病情关系不大,检测价值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围产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胆红素、血胱抑素C的变化及其对肾脏损害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0年10月在本院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44例为观察组,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黄疸,220-265μmol/L,中度黄疸265-342μmol/L,重度黄疸≥342μmol/L,对照组为同期在本科住院的无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40例,所有患儿在入院当天抽股静脉血3毫升,查肝功、肌酐、尿素氮、β2微球蛋白及胱抑素C,黄疸消退后复查血胆红素及胱抑素C,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轻度组21例,中重度组23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数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肌酐、尿素氮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5),提示黄疸程度越重,血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值越高,肾脏损害越重,经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胱抑素C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血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素氮与总胆红素值之间的关系:血清CysC、β2-MG与TBil值呈正相关(r分别为0.71、0.42,P均<0.01);尿素氮、肌酐与总胆红素值之间无相关性(r=0.24,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造成肾脏损害,围产儿尤其明显,但它对肾脏损害是暂时的,可逆的,通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检测血胱抑素C,可以早期发现肾损害,避免使用肾损伤药物,及早进行干预,提高本病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血清胱抑素C在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肾损害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血清胱抑素C(CysC)在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肾损害中的意义。方法收集5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轻度黄疸组19例,中重度黄疸组35例)和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的血清,以生化分析法测定总胆红素(TBIL)、胱抑素C(CysC)、尿素氮(BUN)、肌酐(SCr)含量,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中重度黄疸组CysC、BUN、SCr浓度明显高于轻度黄疸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中重度黄疸组CysC的异常率显著高于BUN和SCr的异常率(P〈0.05)。结论血清CysC是评价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早期肾损害一项敏感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34例足月产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血清,分为轻度黄疸组和中重度黄疸组,同步测定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浓度,同时收集30例正常足月产新生儿患者血清作为对照。结果中重度黄疸组:血清β2微球蛋白、血清尿素氮、血清肌酐浓度明显高于轻度黄疸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重度黄疸组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异常率显著高于血清尿素氮和血清肌酐的异常率(P〈0.01)。结论与血清尿素氮、肌酐相比,血清β2微球蛋白是一种更为敏感、准确地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肾功能损害的指标,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对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采用反射比浊法测定62例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研究组)及23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对照组)的血、尿β2-MG含量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高疸红素血症患儿血、尿β2-MG含量与血清胆红素含量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r血=0.529,P〈0.01,r尿=0.359,P〈0.01)。当血疸红素水平在91-205μmol/L时,血β2-MG的含量比正常对照组升高,差别有显著意义(P〈0.5),而尿β2-MG较对照组,稍高(P〉0.05)无显著意义。当血清胆红素在205.2-256.5μmol/L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当血清总胆红素≥256.5μmol/L时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新生儿高疸红素血症患儿早期存在肾功能损害,检测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浓度是观察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的特异性指标,但血β2-微球蛋白(β2-MG)更能早期敏感地判断新生儿黄疸时对肾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黄疽治疗前后血清转铁蛋白(TRF)、C反应蛋白(CRP)及胆红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医院生产的140例新生儿黄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黄疽类型分为病理性黄疸组(n=86)与生理性黄疽组(n=54),并选取同期于医院生产的50例正常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均采血检测血清TRF、CRP、总胆红素(T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病理性黄疸组于治疗前后均检测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TRF、CRP与胆红素水平变化的关系。结果生理性黄疸组、病理性黄疸组血清TBiL、DBiL均高于对照组,TRF低于对照组,病理性黄疸组血清CRP、TBiL、DBiL又高于生理性黄疽组,TRF低于生理性黄疽组(P<0.05);治疗后,病理性黄疽新生儿TRF上升,CRP、TBiL、DBiL水平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疽TBiL、DBiL呈正相关(P<0.05),TRF与TBiL及DBiL均呈负相关(P <0. 05)。结论新生儿黄疽患儿TRF水平较低,CRP水平较高,且病理性黄疽组TRF低于生理性黄疽组,CRP高于生理性黄疽组,两者均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组TBiL、DBiL水平存在相关性,可作为病理性黄疽病情评估及疗效预测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229例足月健康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按照喂养的方式分为母婴同室和混合喂养两组,观察在两种喂养方式下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和血清胆红素的水平。结果表明,两组新生儿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没有显著性差异,母婴同室的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并没有高于混合喂养组,但母婴同室组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却明显低于混合组(P<0.02)。尤其在不明原因黄疸的新生儿中,两种喂养方式下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喂养方式在ABO血型不合、G-6-PD缺陷、母HBsAg阳性等因素组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率和血清胆红素水平中影响不大。母婴同室可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提高新生儿的机体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蓝光照射频率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高胆)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 2019 年 12 至2022 年2 月本院收治的高胆患儿 126 例,按照随机单双号法分为对照组(63 例)和观察组(63 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再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蓝光长时间照射,观察组则采用蓝光间歇照射.观察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第 5 d的血清间接胆红素(Serum indirect bilirubin,IBiL)、血清总胆红素(Serum total bilirubin,TBiL)水平,及血清中血胱抑素C(Cystatin C,CysC)、α-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 transferases-α,α-GST)、谷氨酸脱氢酶(Glutamic dehydrogenase,GLDH)三项水平及观察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经不同蓝光照射频率治疗 5 d后,患儿血清中IBiL、TBiL、CysC、α-GST及GLDH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11.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26.98%,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蓝光间歇照射法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有明显疗效,且能显著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血清中各酶系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更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胆红素的变化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和凝血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于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35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35例血清胆红素正常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外周血PLT、APTT、PT、TT、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根据患儿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分为257μmol/L组和257μmol/L组,对比二组患儿PLT、APTT、PT、TT、Fib水平以及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生率。观察血小板增多症患儿与PLT正常患儿TBiL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 1.观察组患儿外周血PLT、APTT、PT、TT水平高于对照组,Fib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4、7.33、7.54、4.64和5.18,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分别为19.9%和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P0.05);2.257μmol/L组PLT、APTT、PT、TT和FIB与257μmol/L组均具有显著的差异(t=2.56、2.71、2.11、2.23和2.45,P0.05)存在显著差异。而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发病率在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χ2=2.58,P0.05);3.血小板增多症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为(10.2±3.4)d,PLT正常患儿外周血TBiL恢复正常时间为(8.3±1.5)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6,P0.05)。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PLT增多和凝血功能异常;2.随着血清TBiL水平升高,凝血功能受损加重;3.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可延长患儿血清TBiL恢复正常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对新生儿肾功能及脐血胆红素水平的影响,为改善新生儿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瑞安市人民医院妇幼分院收治的HDCP患者及同期在该院生产的健康孕妇各200例,均以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于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抽脐血5ml,检测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及胆红素水平(T-BIL)。结果 1、观察组新生儿血Cr、BUN、UA、β2-MG及T-BI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88、6.765、8.334、6.345、3.548,P0.05)。2、新生儿血Cr、BUN、UA、β2-MG及T-BIL水平与母亲妊娠期血压呈正相关(r=0.421、0.341、0.391、0.326、0.177,P0.05)。结论 HDCP孕妇分娩的新生儿肾功能较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低下,脐血胆红素水平较正常孕妇分娩的新生儿高,且呈线性相关,即母亲血压越高新生儿肾功能指标及脐血胆红素水平越高。HDCP与新生儿肾功能损伤及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有关,临床上应及早给予干预。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巩膜及粘膜黄染的临床现象.它可以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智力和听力损害[1],这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但对于高胆红素血症引起的肾小管功能损害,临床上报道较少,本文针对3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尿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检测,目的在于探索它们的含量与肾小管功能损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肌酶谱与D-二聚体(D—Dimer,DD)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意义,探讨有效措施降低因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死亡率。方法对在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60例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组为足月组,另-组为早产组。且两组患儿均次日空腹采静脉血分别进行血清胆红素、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血浆DD、PT及APTT水平等。结果早产组患儿的血清胆红素、AST、LDH均高于早产组;DD水平随着日龄增长均有所降低,但早产儿降低较慢;APTT水平对于足月儿而言持续较长,而W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以引起对患儿心肌的损害,且出生后DD水平高于正常值。但是通过观察心肌酶谱与D-二聚体生理水平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能够较好地避免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β2-MG)、铁蛋白(SF)、维生素B12(VitB12)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确诊为MDS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组,并根据IPSS评分分级标准将所选患者依次分为低危组、中危Ⅰ组、中危Ⅱ组和高危组,其中每组分别有22例、30例、26例和20例,另外选取同期9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受检者血清LDH、β2-MG、SF以及VitB12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各亚组间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同时采用COX回归分析相关血清指标与MDS患者预后的关系.结论 LDH、β2-MG、SF和VitB12在研究组中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LDH、β2-MG、SF和VitB12在各亚组之间的水平发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DS患者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随IPSS评分等级增加呈上升趋势;单因素显示IPSS分级以及LDH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P<0.05);对影响患者死亡的多因素进行COX回归分析,发现IPSS分级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MDS患者血清LDH、β2-MG、SF和VitB12水平呈较高水平表达,其水平的高低可作为病情发展严重程度的判断依据,另外IPSS分级和SF水平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将其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乳酸脱氢酶(LDH)、糖类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9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A125水平,以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β2-MG水平,以速率法测定血清LDH水平。统计研究组与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并统计分析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相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方差检验可知,研究组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earson检验可知,血清β2-MG(r=0.797)、LDH(r=0.791)、CA125(r=0.801)、CEA(r=0.789)水平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血清β2-MG、LDH、CA125、CEA水平异常增高,且在不同临床分期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其表达水平和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存在正相关关系,临床可据此判断患者病情程度,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Scr、BUN、Cys C、β_2-MG、Hcy的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竭患者120例为研究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8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CKD分期将患者分为CKD3期组、CKD4期组、CKD5期组。检测各组患者Scr、BUN、Cys C、β_2-MG、Hcy的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对炎症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血清Scr、BUN、CysC、β_2-MG、Hcy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Scr、BUN、Cys C、β_2-MG及Hcy水平随着病情发展而升高,分期越高,Scr、BUN、Cys C、β_2 MG及Hcy水平越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患者血清Scr、BUN与Cys C、β_2-MG及Hcy水平呈正相关(P <0. 05)。Cys C对慢性肾衰竭的灵敏度明显优于β_2-MG和Hcy(P<0.05)。Cys C在慢性CKD 3、4期的灵敏度明显优于β_2-MG和Hcy(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患者CysC、Hcy、β_2-MG水平可反映慢性肾衰竭的严重程度,为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提供参考,临床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与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在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不同时期中的水平,分析CKD不同时期血清CysC和β2-MG及两者并联试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148例慢性肾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取30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CysC、β2-MG及相关指标,分析血清CysC和β2-MG水平变化特点及与传统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CysC及β2-MG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KD患者各期CysC水平均有明显差异.从3b期开始,患者β2-MG和Scr水平明显增高.患者血清CysC、β2-MG水平与Urea、Scr水平呈正相关,与eGFR水平呈负相关.血清CysC和β2-MG的灵敏度明显高于Scr和Urea.ROC曲线显示在早期肾损伤的诊断效能上CysC>β2-MG> Scr.结论 血清CysC与β2-MG可作为CKD患者早期评价GFR的敏感指标,并联试验可提高早期诊断肾损害的灵敏度,对于早期发现CKD患者肾损害并评估其损害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简称高胆)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2例高胆新生儿采用竞争性放射免疫法进行血清甲状腺功能即三碘甲腺原氨酸(triiodothyronine,T3)、甲状腺素(thyroxine,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测定,对照组参照文献结果。按黄疸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组比较。结果轻、中度高胆组T4、FT3低于对照组(P<0.01),T3、FT4、TS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重度组FT3、FT4、TSH低于对照组(P<0.05~0.01),T3、T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胆新生儿甲状腺功能T3、T4、FT3、FT4、TSH与TSB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新生儿高胆可引起甲状腺功能降低,T4和FT3降低可能是高胆新生儿甲状腺损害的敏感指标,FT4降低对预警病情严重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白细胞介素 10(Interleukin-10,IL-10)、缺氧诱导因子 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l alpha,HIF-1α)、β2 微球蛋白(β2-microglobin,β2-MG)联合检测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 2020 年 7 月至 2023 年 4 月我院收治的 110 例肾小球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水平对患者的肾脏损伤程度进行分组,将患者分为重度受损组(n=42);中度受损组(n=37)以及轻度受损组(n=31).对比三组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及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胱抑素C(Cystatin C,CysC)水平,分析其相关性,采用接受者操作特性(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入院时各指标联合检测对重度肾功能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sCr、BUN、Cys-C水平比较:重度受损组>中度受损组>轻度受损组(P<0.05);肾小球肾炎患者血清IL-10、HIF-1α、β2-MG与血清sCr、BUN、Cys-C均呈正相关(P<0.05);入院时血清IL-10、HIF-1α、β2-MG水平联合诊断肾功能重度受损患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 0.906.结论:血清 IL-10、HIF-1α、β2-MG 水平与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其水平对临床评估肾功能损伤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40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cTn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MB亚型(CK-MB),并与30例生理性黄疸新生儿进行对照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血清cTnI和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中cTnI增高的阳性率(65%)明显高于CK-MB(32.5%,χ2=8.46,P0.01)。结论cTnI水平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早期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肌钙蛋白I(cTnI)、胆碱酯酶(ChE)水平变化及其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医院收治的108例AOP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OPP中毒程度分为轻、中、重度组,所有患者中毒6 h内均留取外周血标本,测定血清AST、cTnI、ChE水平,分析上述指标的变化与AOPP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中、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水平高于轻度中毒患者,ChE活性低于轻度中毒患者(P<0.05),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水平又高于中度中毒者,ChE活性低于中度中毒者(P<0. 05);中、重度中毒患者AST、cTnI、ChE异常检出率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0.05),重度中毒患者上述异常检出率又高于中度中毒者(P<0.05);中、重度中毒患者中毒指数评分高于轻度中毒患者(P <0.05),重度中毒患者中毒指数评分又高于中度中毒者(P<0.05);AST、cTnI与AOPP患者中毒指数呈正相关,ChE活性与中毒指数呈负相关(P<0.05)。结论 AOPP患者随中毒程度上升,血清AST、cTnI上升幅度增加,ChE活性受抑制程度增加,AST、cTnI与AOPP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ChE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