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临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少芳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4)
[目的]探讨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干预措施。[方法]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5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8例,经饮食调理3个月后,部分辅以中成药(知柏地黄丸)治疗3个月,并与24例未经治疗的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经饮食调理3个月后,治疗组乳房肿块消退率为57.14%,对照组乳房肿块消退率为4.17%。治疗组乳房肿块未消退者,再辅以知柏地黄丸口服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乳房肿块总消退率达82.14%,而对照组乳房肿块总消退率为8.33%。两组乳房肿块消退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适宜的干预措施,可有效延缓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分析0~4岁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200例单纯乳房早发育的0~4岁的女童作为试验组,并抽取100例发育正常的0~4岁的女童作为对照组。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女童出现早乳房发育的相关因素。结果居住靠近污染地区,经常使用塑料制品,怀孕期间经常上网,经常食用动物性、高蛋白及含有防腐材料的食品等都影响0~4岁女童的乳房发育。结论影响0~4岁女童乳房早发育的高危因素主要包括居住靠近污染地区、经常使用塑料制品,食用高蛋白及色素类食品、较少的给予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4.
女童乳房早发育7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再研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9(4):265-266
乳房早发育是性早熟的一种类型,在儿科门诊中求诊率日趋增多,现将我院性早熟专科门诊78例乳房早发育作以下分析。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病例中,年龄1~4岁5例,~6岁17例,~8岁56例,年龄最小仅13个月,病程最长14个月,求诊时间以每年7、8、9、10...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叶进教授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经验。[方法] 通过跟师临诊,整理分析医案,从病因病机、辨证治法、用药特色等方面阐述叶师的临床经验,总结其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学术观点,并附验案一则加以佐证。[结果] 叶师认为,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以阴阳失衡、相火妄动为其本,气滞痰凝、阻滞乳络为其标;辨证施治时需注重肝脾肾,重视治未病;临证时擅用祛痰药,并时时顾护脾胃。所举医案为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阴虚火旺证,治疗上以滋阴降火为基本大法,兼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并结合生活饮食调护,疗效显著。[结论] 叶师辨治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紧扣病机,并结合儿童的体质特点,遣方用药具有个人特色,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女童乳房早发育病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女童乳房早发育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与多因素有关,肾上腺皮质功能早现、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不稳定、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遗传因素、环境激素与营养等均可能是女童乳房早发育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4岁内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分泌特征以区别于中枢性及周围性性早熟。方法 374例患儿按照年龄分为6个组,检测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雌激素(E2)的基础水平;其中306例行LHRH激发试验,以戈那瑞林作为激发药物,注射前及注射后30、60min抽取静脉血检测FSH和LH的激发值。结果FSH的基础水平[总平均值(4.68±2.32)mIU/mL]显著高于LH[(0.20±0.09)mIU/mL];FSH在大于0.5~1.0岁、>1.0~1.5岁2个年龄组分泌水平较高(P<0.05),随后分泌逐渐下降;LH在大于0.5~1.0岁年龄组分泌水平较高(P<0.05),之后呈逐渐下降趋势。LHRH激发试验中,FSH的激发峰值[总平均值(34.82±12.28)mIU/mL]显著高于LH[(6.71±2.93)mIU/mL],LH/FSH峰值比[总平均值(0.206±0.083)]在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峰值在各年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min达到者234例(76.47%);FSH峰值在大于1.0~1.5岁、>1.5~2.0岁年龄组水平较高(P<0.05),60min达到者274例(89.54%)。E2和PRL在各年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岁内单纯性乳房早发育女童在该年龄阶段具有分泌特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超声观察及相关激素水平的检测对女性性早熟(PP)与乳房早发育(PT)患儿进行鉴别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证据。方法 本实验收集从2015~2016年因早期乳房增大(年龄<8岁)来笔者医院儿科就诊的女性患儿,按照诊断标准分为PP组与PT组。对所有患者进行乳房超声检查,并按照评判标准进行分级。同时检测两组间临床与各激素水平,进行组间比较。对差异性明显指标进行ROC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0例女性患儿,其中PP与PT患儿分别为30例。超声乳房分级与年龄、骨龄、乳腺芽直径、LH水平、FSH水平及E2水平呈正相关,但与骨龄和实际年龄无相关性。且PP与PT间乳房超声分级与乳房芽直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间激素水平时发现,PP组患儿的基础LH与FSH、基础LH/FSH、LF与FSH峰值与LH/FSH峰值显著高于PT组患儿(P<0.05)。用ROC分析发现LH/FSH峰值比>0.25诊断PP的敏感度为100%且特异性为85%,基础LH>0.1的敏感度为72%且特异性为65%。两组间SHBG水平是唯一没有重叠的指标[PP:80.6(62.3~95.4)vs PT:114.5(107.6~121.5)]。kisspeptin、leptin与neurokinin B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房超声检查通过分级与乳房芽测量可有效评估女性性早熟患儿的乳房发育水平,但并不能鉴别PP与PT。研究发现SHBG浓度及LH/FSH峰值比可有效鉴别PP与PT,但kisspeptin、neurokinin B与leptin不足以鉴别PP与PT。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治疗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中成药对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的治疗效果。方法 用中成药大补阴丸和知柏地黄丸对56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进行治疗,并且与未经治疗的20例单纯乳房早发育女童组作对照。结果 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总乳房肿块消退率为87.5%,对照组总乳房肿块消退率为15.0%。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总乳房肿块消退率为94.6%,对照组总乳房肿块消退率为25.0%。结论 用中成药治疗女童单纯乳房早发育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