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在进行胃癌筛查过程中,分析胃蛋白酶原Ⅰ (PGⅠ)以及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胃癌患者1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20例,胃溃疡患者23例,浅表性胃炎患者25例以及健康体检人员80例.利用胶乳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实验人员的PG Ⅰ与PGⅡ含量,最终得出PGR.结果 PGⅠ:胃癌37.13±18.59ng/mL;萎缩性胃炎39.27±16.29ng/mL;胃溃疡180.42±61.27ng/mL;浅表性胃炎128.12±14.65ng/mL;健康体检人员120.19±16.96ng/mL;同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胃癌组以及萎缩性胃炎组患者低于其明显(P <0.05);PGⅡ:胃癌20.67±9.59ng/mL;萎缩性胃炎患者16.35±16.89ng/mL;胃溃疡患者22.95±13.46ng/mL;浅表性胃炎8.05±4.04ng/mL;健康体检人员11.85±9.65 ng/mL;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G Ⅰ与PGⅡ阳性检出率方面,胃癌组与萎缩性胃炎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 对体检人员的PG Ⅰ与PGⅡ进行测定,对于胃癌疾病以及萎缩性胃炎疾病的筛查以及诊断能够提供充分依据,表现出显著价值. 相似文献
2.
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与胃泌素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探索血清PGⅠ、PGⅡ及GAS的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意义.采用RIA方法测定了190名正常人和129例胃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AS水平,其中68例为胃癌患者.结果表明,胃癌患者血清PGⅠ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但GAS水平却明显升高.PGⅠ、PGⅡ和GAS联合检测,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可达94.2%,特异性达到73.4%.提示血清PGⅠ、PGⅡ和GAS的检测可作为胃癌的初步筛查手段,提高了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胃泌素检测对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GS)水平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 方法:采用免疫放射分析测定了100例正常人,6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6例胃溃疡患者,66例胃癌和101例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GS含量及PGⅠ/PGⅡ比值变化。结果:十二 指肠溃疡组和胃溃疡组PGⅠ、PGⅡ、PGⅠ/PGⅡ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1),GS水平较对照组、慢性胃炎 组明显增高(P<0.001),但明显低于胃癌组(P<0.001),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组PGⅠ、PGⅠ/PGⅡ水平较胃溃 疡组明显增高(P<0.001)。结论:过高的PGⅠ、PGⅡ、PGⅠ/PGⅡ、GS水平增高是溃疡病的高危因素之一,作 为一项血清学指标,对溃疡病的诊断及疗效观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与胃泌素-17(G-17)在胃癌前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道患者98例,根据胃镜检查及病理结果分为胃溃疡组32例、萎缩性胃炎组21例、肠上皮化生组25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20例,另选取同期我院检查的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法检测比较五组血清PGⅠ、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PGI/PGⅡ)、G-17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Ⅱ、G-17升高[(131.83±24.62)μg/L vs(95.29±23.47)μg/L]、[(15.31±6.65)μg/L vs(10.93±2.35)μg/L]、[(15.34±4.22)pmol/L vs(9.31±2.48)pmol/L],萎缩性胃炎组、肠上皮化生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PGⅠ、PG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PGⅠ、PGR、G-17可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吴继华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18(5):291-293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含量变化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作为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可行性.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显示: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研究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胃泌素-17(G-17)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胃病患者98例,其中胃癌患者48例设为观察A组,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设为观察B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设为对照组,分别行PGⅠ、PGⅡ及G-17检测,并以胃镜或手术结果为对照,分析PGⅠ、PGR(PGⅠ/PGⅡ)及G-17单项及联合诊断结果。结果 PGⅠ、PGR及G-17联合诊断的准确度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诊断敏感性高于PGR、G-17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B组、观察A组PGⅠ、PGR依次下降,PGⅡ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A组G-17高于观察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PGⅠ、PGⅡ及G-17单项检测在胃癌早期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但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9.
本文建立了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PGⅠ)的酶免疫分析(EIA)方法。将抗PGⅠ单抗PGA4或抗PGⅡ单抗PGC8包被在板条微孔内,制成固相抗体,用过碘酸钠方法将抗PGⅠ单抗PGA7或抗PGⅡ单抗PGC10与辣根过氧化物酶相联结,成为标记抗体,二者与不同量的PGⅠ、Ⅱ标准品在磷酸缓冲液中保温反应后,根据测量数据画出标准曲线。对于PGⅠ、PGⅡBmax/B0分别为72.0和61.5,非特异结合分别小于1.3%和小于1.6%,灵敏度均为0.5ng/mL,批内CV分别为5.5%和6.8%,批间CV分别为12.0%和13.5%,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7.9%。测定40例胃癌组及40名正常组血清PGⅠ和PGⅡ,结果显示,胃癌血清PGⅠ低于正常组(P<0.001),PGⅡ高于正常组(P<0.01),PGⅠ/PGⅡ比值低于正常组(P<0.001)。新建PGⅠ、ⅡEIA与现行PGⅠ、ⅡIRMA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蛋白酶原Ⅰ、Ⅱ(PG Ⅰ、PGⅡ)及PG Ⅰ/PGⅡ的比值(PGR)、胃泌素-17(G-17)和CEA、CA19-9几项指标联合检测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瑞金医院卢湾分院经胃镜检查确诊的185例胃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3组,即浅表性胃炎组85例、萎缩性胃炎组50例、胃癌组50例.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G Ⅰ和PGⅡ,然后计算出PGR的值,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G-17,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CEA及CA19-9.比较不同分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最后绘制各指标检查胃癌及胃炎的ROC曲线.结果 在PG Ⅰ、G-17、CEA及CA19-9这四项指标中,浅表性胃炎组和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浅表性胃炎组与萎缩性胃炎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GⅡ和PGR这两项指标中,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PG Ⅰ、G-17及CEA、CA19-9单独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的结果与联合测定对胃癌的诊断价值的结果进行比较并用ROC曲线进行分析,线下面积分别为0.742、0.699、0.614、0.520和0.850.结论 PG Ⅰ、G-17及CEA、CA19-9联合检测可提高胃癌的诊出率,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血清PG Ⅰ、G-17和PG Ⅰ/PGⅡ比值及Hp感染状况,对早期胃癌、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粘膜状况的评价,探讨胃癌高危人群的非侵袭性血清学筛查方法.方法 内镜和组织病理学确诊胃癌患者65例,内镜确诊萎缩性胃炎患者70例、正常对照组50例.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PG Ⅰ、PGⅡ、G-17及Hp-IgG.结果 胃体萎缩时,胃癌组血清PG Ⅰ水平及PG Ⅰ/PGⅡ比值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显著差异(P<0.01),与胃炎组比较亦均有显著差异(P<0.05).多灶性萎缩性时,胃癌组血清PG Ⅰ水平和PG Ⅰ/PGⅡ比值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非常显著差异(P<0.01和P<0.001),与胃炎组比较亦具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血清G-17水平显著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和胃炎组比较具有统计意义(P<0.001和P<0.05),且多灶性萎缩病变在胃癌中的比例明显多于胃炎组.而Hp感染不影响胃癌患者血清PG Ⅰ和G17的水平.结论 低水平血清PG Ⅰ、PG Ⅰ/PGⅡ比值和G-17提示患者可能有胃癌高风险的多灶性萎缩病变,血清PGs和G-17的检测可作为胃粘膜萎缩的非侵袭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智能分光比色内镜(Fuji intelligent chromo endoscope,FICE)、胃蛋白酶原Ⅰ(pepsinogen 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epsinogenⅡ,PGⅡ)对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60例胃癌(gastric carcinoma,GC)患者及200例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患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以上患者及100例正常人的PG Ⅰ、PGⅡ水平及PGR(PG Ⅰ/PGⅡratio)变化.将3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白光内镜组及FICE内镜组,分别180例.所有患者再次进行胃镜检查,白光内镜组不染色而仅肉眼观测常规取活检;FICE内镜组在FICE内镜下染色后在可疑病灶处取活检.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GC、CAG患者的PG Ⅰ及PGR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GⅡ水平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GC组和CAG组PG异常检出比例显著高于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ICE内镜组阳性检出率(93.3%)显著高于白光内镜组(6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ICE内镜较白光内镜检出率更高,FICE内镜联合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水平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胃癌及萎缩性胃炎的检出率,有助于早期筛查及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血清中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意义 ,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正常对照组、缺铁性贫血 (IDA)组、慢性病贫血伴缺铁 (CDID)组、慢性病贫血 (ACD)组血清 Tf R。初步结果显示 IDA、 CDID组血清 Tf 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0 1)及 ACD组 (P<0 .0 0 1) ;而 ACD组血清 Tf R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提示血清 Tf R测定为缺铁性贫血、慢性病贫血伴缺铁的诊断提供了一项实用、可靠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14.
胃蛋白酶原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的建立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建立高灵敏的胃蛋白酶原Ⅰ的快速全自动检测方法。方法 以PGⅠ单克隆抗体 80 0 3#包被板 ,双功能螯合剂异氰酸苄基二乙烯三胺四乙酸络合Eu3 及标记PGⅠ单克隆抗体 80 16 # ,发光增强系统为以 β 二酮体为主的增强液。采用平衡饱和法建立PG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数据采用Log Logit法函数和四参数Logitc函数数据处理程序处理。结果 方法的批内和批间CV分别为 1.9%和 4 .7% ,平均回收率为 10 2 .6 5 % ,灵敏度为 0 .0 5 μg L ,可测范围为 3.5~ 32 8μg L ,ED2 0 、ED50 和ED80 分别为 11.34μg L、38.73μg L和 132 .3μg L。Eu3 标记抗体 2 0℃保存 8个月免疫反应性基本无损失 ,同批试剂连续 8个月应用分析结果稳定 ,临床结果与免疫放射分析法的结果相符。结论 胃蛋白酶原Ⅰ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是目前胃蛋白酶原Ⅰ检测中最灵敏的方法 ,该分析法稳定性好 ,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在胃相关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胃镜检查阴性者87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慢性浅表性胃炎组41例,胃溃疡组45例(其中未出血组15例,出血组30例)及胃癌组35例,利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PGⅠ/PGⅡ(PGR).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胃炎组、胃溃疡组PGⅠ和PGⅡ水平明显升高(P<0.05),胃癌组PG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83.49±26.31vs 168.18±17.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GR在三组中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明显降低(P<0.05).PGⅠ在胃炎组、胃溃疡组(未出血组、出血组)及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1.46%,(66.67%、80.00%)和52.00%,PGⅡ在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6.83%,(40.00%、46.67%)及0.00%,与对照组PGⅠ和PGⅡ阳性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胃癌组PGⅡ).PGR在胃炎组、胃溃疡组(未出血组、出血组)及胃癌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4.63%,(26.67%、20.00%)和48.0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可以为胃相关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尤其PGR对胃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及亚群含量变化与胃部疾病发生的关系.通过对胃不同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血清中PGI和PGII含量测定分析,结果证明:测定血清PGI、PGII、含量及PGI/PGII比值是区分胃部疾病不同阶段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42例慢性肾衰(CRF)患者、20名健康对照者进行转铁蛋白受体(sTFR)及其它铁参数的检测,以评价sTFR在CRF伴缺铁贫血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及可溶性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oluable transferritin receptor,sTfR)在无慢性贫血史成人急性溶血性贫血(acute hemolutic anemia,AH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无慢性溶血性疾病史的32例成人急性溶贫患者采用酶标比色法测定血清LDH水平,ELISA方法检测血清sTfR水平并与正常体检者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急性溶贫患者血清sTfR水平为49.3±13.1 nmol/L,对照组为15.5 ±2.1 nmol/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溶贫患者血清LDH水平为531.1 ±111.2 IU/L,对照组为105.5 ±42.1 IU/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程度AHA患者血清LDH及sTfR不同.结论 血清LDH、sTfR活性可作为无慢性溶血性疾病成人AHA诊断筛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健康体检人群中的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含量,以明确其人群分布特征,同时观察分析PG在胃癌低发区表观健康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利用化学发光法对苏州地区2993名健康体检人群进行血清PGⅠ、PGⅡ含量测定,并计算PG Ⅰ/PGⅡ比值(PGR).采用乳胶法检测血清幽门螺旋杆菌(HP)抗体的阳性率.结果 该人群血清PGⅠ和PGR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PG阳性率男女之间无差别;随着年龄的增长,PGⅠ、Ⅱ水平逐渐上升,而PGR在60岁之前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60岁以后进入平台期;HP阳性组的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HP阴性组,但PGR显著低于HP阴性组.另,随着年龄的增长,PG阳性率逐渐增高,而HP阳性率变化不明显.结论 苏州地区体检人群的血清PG水平呈明显偏态分布,受性别、年龄、HP感染等因素的影响,且PG阳性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水平在胃食管反流病诊断中的价值,并对三种检测试剂盒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在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4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比较2组血清PGI、PGII及PGI/PGII水平,建立ROC曲线并分析PGI、PGII及PGI/PGII对胃食管反流病诊断的价值。结果胃食管反流病组血清中PGI及PGI/PGI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中PGII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GI对胃食管反流病具有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0.739),PGII与PGI/PGII诊断价值不大(曲线下面积0.614、0.696)。国产某A产品与雅培检测系统对PGI、PGII及PGI/PGII检测的相关性分别为0.9947、0.9893、0.8063,国产某B产品与雅培检测系统对PGI检测的相关性为0.9427,但PGII与PGI/PGII两者与雅培检测系统相关性为0.7957、0.769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对胃食管反流病有较好的诊断意义,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病实验室诊断的一项新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