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14):1117-1120
血管性轻度认知障碍(VaMCI)代表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的早期症状阶段,此期可干预因素较多,若能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甚至可以降低其向血管性痴呆(VaD)的转化风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可以无创地对VaMCI患者的脑结构和功能进行评价,用于探索脑结构、功能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的相关关系,有利于为早期诊断VaMCI提供思路以及进一步理解其发生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对VaMCI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磁共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模态MRI序列包括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灌注加权成像(PWI)、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0LD-fMRI)逐渐广泛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诊断中,文章就多模态序列在缺血性脑血管病应用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失眠症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发性失眠症(PI)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会影响人的认知、情绪调节等功能。多项研究表明PI涉及广泛的脑区异常。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结合不同的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PI的研究,它可以客观、间接地分析大脑功能活动的改变,有助于阐明PI的神经病理学机制,并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任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和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在PI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全面性癫痫(IGE)是癫痫疾病中一组常见类型的统称,包括全身强直阵挛发作、青少年 肌阵挛性癫痫、儿童失神癫痫及青少年失神性癫痫等公认亚型。多模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检测IGE 患 者脑结构及功能的改变,对于研究IGE 的病因、对发作类型进行分类及判断认知功能改变等有重要的作用和 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联合应用诊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对经临床和影像学诊断94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行常规磁共振(MR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DWI、MRA多种技术显示病变的信号特征,面积大小与血管的关系。结果:DWI对急性及亚急性脑梗死检出率为100%,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检出率为0,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大脑皮层下斑点状缺血灶检出最敏感。结论:DWI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联合MRA可准确评估颅内血管情况,在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忠明 《医学综述》2013,19(9):1622-1624
颞叶癫痫(TLE)是临床最常见的难治性癫痫之一,癫痫长期反复发作可对患者认知功能,包括语言、记忆、计算等造成严重损害,加重患者精神心理负担。随着磁共振成像技术的发展,其中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在癫痫的术前定位、定性诊断、认知功能评估及术后随访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fMRI是研究脑功能机制的重要方法。该文就fMRI对TLE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急性脑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逐渐普及,但仅局限于中、高场强的磁共振机.随着磁共振机软件及硬件的开发应用,DWI也成功的应用于低场强磁共振机.本文旨在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急性脑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梗死、脑出血)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脑白质疏松、慢性脑缺血)引起的从轻度认知损害到痴呆的认知谱系疾病。VCI 早期的临床体征和症状通常不足以支持最终诊断,也不能鉴别病因,而神经影像学可以显示缺血性和出血性损伤灰质和白质损害,在VCI 的诊断和治疗中十分重要,同时也可以探索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成像(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spectroscopy,MRS)、动态增强核磁(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RI,DCEMRI)、依赖血氧水平的功能磁共振(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等影像学方法在VCI 诊断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排空摄影术和膀胱直肠造影等动态成像技术是目前用以评估人体骨盆结构功能的先进技术,可有助于放射学医生确定患者的肠套叠、脱垂以及括约  相似文献   

1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常见于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精神行为及日常交往能力。结构影像学技术主要用于测量大脑结构,为AD 的诊断提供支持,但早期AD 患者结构影像学并无特征性改变,其协助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高,而脑功能成像检查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同时也可探索AD 的病理生理机制。该文综述了血氧水平依赖性功能磁共振成像(blood oxygen level dependenc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BOLD-fMRI)、弥散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波谱(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及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等目前常用于AD 脑研究的功能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存在联系,并可能增加痴呆的风险。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提供多种组织量化信息,包括脑结构体积、脑微出血灶、脑损伤病变、大脑灌注、脑功能连接、白质微结构完整性等。大脑结构MRI发现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与脑萎缩相关;大脑功能MRI发现神经元活动信息改变,并与早期认知障碍有关。检测大脑MRI的细微改变能为糖尿病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提供诊断依据,具有潜在的预测价值。本文对大脑MRI多种影像标记在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改变中的发现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是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伴有多系统并发症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它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如认知、记忆障碍等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糖尿病脑病(DE)是由糖尿病引起的认知、记忆等大脑功能方面的障碍以及大脑的神经生理改变,其不仅包括形态结构改变,还包括早期病理生理的改变。导致DE的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不明确。磁共振成像新技术结合了影像、结构和功能等多种成像技术,能够发现DE早期脑组织可能出现的病理代谢和生理功能的改变,有望成为探索DE的发病机制、量化评估及辅助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魏晓  李香营  田国刚 《海南医学》2013,24(22):3344-3346
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介于正常老化和痴呆之间的一种过渡阶段的认知功能障碍,是一种存在主诉记忆障碍主诉和客观认知损伤的临床综合征.MCI患者是阿尔茨海默氏病(AD)或其他痴呆症患者的高危人群.磁共振功能成像技术不仅能够测量解剖结构,反映生化和微观结构特点,而且能提供功能方面的信息,被认为是早期诊断和评估MCI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质子磁共振磁共振波谱(1H-MRS)作为目前唯一无创性活体研究组织代谢、生化变化和化合物定量分析的磁共振方法,有助于帮助识别和寻找老年人典型MCI的病因,已成为近年来研究MCI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NMR20台式磁共振成像仪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纽迈公司成功地开发了专门用于磁共振成像技术教学的NMR20台式磁共振教学成像仪.本文对该仪器的结构、原理、功能,及在专业教学和人才培训中的应用做了较详细的阐述.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证明,NMR20台式磁共振成像仪不失为一款理想的磁共振成像教学仪器.  相似文献   

15.
脑肿瘤是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肿瘤之一,常需手术治疗,功能磁共振成像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是利用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已成为脑功能区定位的常用方法。主要分为任务态(task-state, ts-fMRI)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ts-fMRI可以有针对性观察肿瘤所在特定区域的脑功能情况,但操作复杂,重复性不够理想,而rs-fMRI因其操作简便,且可能更接近大脑的真实运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静息态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rs-fMRI)在脑肿瘤术中的应用及进展。  相似文献   

16.
常规磁共振成像对于肿瘤的定性、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评估存在一定局限性。近年来,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日趋完善,在脑肿瘤的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巨大优势。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illal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涵盖了与血管性病因相关的所有认知功能变化谱。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 imaging,MRI)是研究和评价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学、疾病进展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就MRI在VCI中的研究和应用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血清抗体阳性后能迅速进入大脑导致HIV相关神经认知疾病(HAND)。HAND的临床前期诊断较为困难,而无创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有成为生物标记物的潜能。本文综述一些神经成像技术在HIV阳性个体的应用,包括质子磁共振波谱(1 H MRS)、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扩散张量成像(DTI)和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这些神经成像方法可以用于早期检测和干预不同程度HAND,研究HAND功能、结构损伤及其发生机制,监测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疗效,基于神经成像可以找到评估HAND早期、敏感的可视化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19.
随着心脏磁共振(CMR)技术的发展,CMR已从最开始的钆造影剂延迟增强(LGE)序列发展到多模态成像,是目前评价心肌组织学异常的成像方法之一。CMR能够提供丰富的心肌解剖学和功能学信息,可从定性到定量、从宏观到微观甚至分子学水平精确评估心肌的组织学异常。不同CMR技术如LGE序列、mapping序列、弥散加权成像和磁共振波谱等,在疾病诊疗和机制探究方面各具优势,对临床中深入认识心肌疾病并及时干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这些心肌组织特征的CMR成像方法在评估不同类型心肌疾病中的优势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以认知和记忆能力下降为主要特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是AD的早期阶段,AD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AD有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通过应用磁共振成像新技术包括静息态脑功能成像、弥散张量成像、脑灌注成像,有助于我们从功能、结构和灌注的角度更深入理解AD的病理生理机制。本文对此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