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 ,我院采用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 34例 ,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2 5例、女 9例 ,年龄 18~ 6 3岁 ;病史 3个月至 32年 ;溃疡穿孔时间最短 4个小时 ,最长 38小时。手术方法 :全麻下上腹正中切口进腹、修补穿孔 ,冲洗腹腔 ;用拇指及食指探捏幽门及十二指肠 ,以能否通过拇指判断有无梗阻 ,如无梗阻可行该术 ,否则行胃大部切除术。从迷走神经鸦爪第一分支或距幽门 7cm处 ,紧贴胃壁游离小网膜前叶至贲门 ,继之游离小网膜后叶至贲门右缘。胃底游离至脾上极 ,食管全周径游离 7~ 8cm。胃小弯侧剥离面行…  相似文献   

2.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无并发症的十二指肠溃疡,因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不影响胃的排空、符合生理要求等优点,临床上已广泛开展。但在扩大手术指征方面尚无定论,对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合并有幽门梗阻  相似文献   

3.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正成为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一种常用手术。但在有幽门梗阻时,许多外科医生不愿采用这种手术,或认为必须加一个引流术,因而使HSV失去了很多优点。Johnston等于1973年倡用幽门扩张和H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但许多外科医生持不同看法,认为这将导致幽门梗阻复发。本文报告用HSV和幽门扩张治疗15例幽门梗阻病例,患者均经随访3~6年。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目的为比较奥美拉唑(Om)及近段迷走神经切断(PGV)术后胃内酸度受抑与血浆胃泌素间接增高的程度。病人及方法:8例慢性DU患者作PGV。每例作3次24小时胃内酸度及血浆胃泌素测定。第一次作为比较对照,当时停用抗分泌药至少4天。随即每天服用Om20mg 4周,在第28日作第二次检查。之后3个月内作PGV,术后4~6月作第三次测定。三次测定日所用各餐及二次点心相同。禁食一夜后上午8时将鼻胃  相似文献   

5.
6.
迄今慢性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的方法仍有争议。胃迷走神经切断术比较复杂而费时,容易损伤鸦爪(Latarjet)神经导致胃滞留,少数出现胃小弯缺血性坏死。作者采取胃小弯前、后缘浅表浆肌层切开的方法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经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有效。手术设计以鸦爪神经沿胃壁前、后缘到壁细胞群的解剖特征为基础。这些神经在胃小弯的走向与血管枝并不十分一致;在穿入胃肌层前,远端分支在浆膜层下走行一段距离;迷走神经分支沿胃小弯的走行比血管表浅并较倾斜。本文报道1980~1982年期间共29例,其中男22例、女7例,年龄32~79岁。病程5至15年,经内科治疗无效而接受该手术。检查项目包括:胃液分析(五肽胃泌素6mg/kg),标本用0.1N NaOH靠自动分析仪调节pH至7.0,以  相似文献   

7.
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加穿孔单纯缝合治疗溃疡病穿孔──附12例报告周位峰,高天和(河南省国营黄泛区农场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穿孔的治疗,多以手术为主。术式很多,意见不一。我院从1990年9月-94年1月对12例溃疡病穿孔患者施行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  相似文献   

8.
9.
1 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因“头晕伴晕厥、黑便8h”入院.患者8h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头晕乏力,无头痛、发热,卧床休息出现晕厥1次,就诊于我院急诊科,解柏油样便1次,量约600 g,无呕血.查急诊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胃镜示贲门部小弯侧见一约2 cm×2 cm溃疡状病变,溃疡边略欠光滑,结有褐色血凝块(图1A);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见一约0.6 cm×0.6 cm溃疡,白苔,溃疡边尚光滑(图1B),尿素酶试验幽门螺杆菌(Hp)(++).  相似文献   

10.
男患,58岁。因上腹部痛疼伴返酸二月,黑便十五天就诊。两月前感上腹部疼痛,与饮食无关,无规律性,伴返酸,食欲减退。十五天前,饮少许酒后出现黑便,同时感头晕乏力,无呕血。否认溃疡病史。查体:贫血貌,消瘦,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无异常,肝脾不大,未触及包块,上腹部有压痛。Hb60g/L,大便黑色,隐血阳性。胃镜检查见胃底小弯侧后壁有一大小约3.5×2.0cm之溃疡,形态不规则,底有污秽苔。周围粘膜呈结节状隆起。十二指肠后壁见一溃疡,大小约1.0×0.5cm,底有血痂附着,局部粘膜充血、水肿。病理检查:胃底溃疡型低分化腺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边缘活检为炎性坏死物。临床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胃癌。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报告 男,82岁,胃病史30年。因上腹疼痛、饱胀、纳差伴黑便4个月入院。查体:贫血外观,心尖区可闻及Ⅱ级SM、心率80次/min,腹平软,上腹部轻压痛,未明显触及包块,移浊(-),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巩膜无黄染,体温正常。粪潜血试验阳性(卄—卌)。血红细胞2.94×10~(12)/L。血红蛋白59g/L。心脏超声诊断主动脉根部轻度扩张伴主动脉瓣少量反流,B起报告:①胆囊炎;②左肾小囊肿;③肝、脾、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74年11月~1977年12月,对胃、十二指肠溃疡(下称溃疡病)开展了以迷走神经切断术(迷切术)为主的治疗方法,计迷走神经干切断(迷干切)加幽门成形术6例;选择性胃迷走神经支切断(选迷切)及胃远端30%切除术12例;超选择性胃迷走神经支切断术(超选迷切术)34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非手术治疗在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治疗中的疗效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非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55例中54例治愈,仅1例中转手术,有效率98.2%。结论正确掌握适应症,对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病人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964~1974年间采用迷走神经主干切断加胃肠吻合术治疗的慢性十二指肠溃疡305例。全部病例经X线及内窥镜检查确诊。经上腹正中切口,切除两侧膈下迷走神经主干一段约1cm和食管周围小的迷走神经纤维,然后在结肠后作无肠襻的胃-空肠吻合术,吻合口垂直于胃窦后壁,可容纳4指宽。术后胃肠减压24小时后即进流质,6~8天出院。结果:15例死于与胃、十二指肠疾病无关的原因,其中2例患者术后1个月分别死于肺栓塞或药物性肝功能衰竭,手术直接死亡率为0.7%;17例失访。术后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报告 女,57岁。因呕血2d、黑便1d入院。入院前2d感上腹部不适、疼痛、恶心、呕吐,呕出咖啡样液体3次量计1500ml。1年前曾有类似发作史1次,当时作内镜未见异常,原有胆囊炎胆石症史10余年。查体:Bp 13/10 kPa,P 90次/min,皮肤巩膜无黄染,腹平软,右上中腹部压痛。B超示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占位?内镜示球部溃疡。入院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上消化道大出血。术中见胆囊与十二指肠球部广泛致密粘连成团块状,胆囊与十二指肠形成内瘘。  相似文献   

16.
正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指从第一环形皱襞开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所发生的溃疡,一般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近端的溃疡,约占消化性溃疡的5%[1]。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消化性溃疡中比较少见的一种类型,其流行病学特点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并随时间而变化。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新疆地区297例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27例分析黎之球,钟德英,卢琼芬本文报道1983年至1987年内镜诊断球后溃疡27例,占十二指肠溃疡(834例)的3.23%。一、本组男23例,女4例。年龄17~48岁,以青年人多见。病程1年5个月至30年,平均4.19年。二、主要症...  相似文献   

18.
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引起失语1例李旺林陕西省米脂县医院内科718100主题词消化性溃疡出血胃肠出血失语十二指肠溃疡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57321病例报告女,54岁。因间断呕血黑便24h,不会说话12h入院。患者24h前进凉餐后自觉上腹部不适,阵阵...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二指肠球部从幽门开始长约5cm,粘膜皱襞呈纵向走行,止于上曲部环形的Kerckring皱襞.从第一环Kerckring皱襞开始直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发生的溃疡统称球后溃疡.我院20年来经胃镜检出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十二指肠球后溃疡12例中,男11例,女1例.年龄17~62岁,平均年龄42.2岁.患者自出现上消化道症状至行胃镜检查时间,最短2年,最长22  相似文献   

20.
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临床与内镜特点何善寿,邱奕劼,黄友琼,刘婵梅,叶绍文十二指肠球后溃疡是十二指肠球部第一环kerckring皱襞开始至十二指肠空肠曲部所发生的溃疡。为了提高对球后溃疡的认识,两院1985年~1990年共作胃镜检出十二指肠溃疡1602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