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 8 月至2019 年11 月收治的17 例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 观察疗效和并发症。结果 17 例患者刺激时间6~29 个月,疗效判定采用McHugh 分级,6 例为McHugh Ⅰ A 级,7 例为McHugh Ⅱ A 级, 2 例为McHugh Ⅱ B 级,1 例为McHugh Ⅲ A 级,1 例为McHugh Ⅴ级。对 随访1 年以内及1 年以上进行分组疗效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4 例患者有一过性声音嘶哑和开 机后咳嗽,无感染发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尤其是对于无法行切除 性手术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vNs)治疗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患者来院或电话对患者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生活质量等进行随访。结果62例患者,失访5例,1例患者刺激时间小于2个月未纳入统计范围,对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治疗3~40个月的56例患者进行统计分析,McHughⅠ级22例(39.3%),Ⅱ级16例(28.6%),Ⅲ级13例(23.2%),Ⅳ级+Ⅴ级5例(8.9%)。其中3例(5.4%)术后无发作,38例(67.9%)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VNS刺激时间和刺激参数可能是影响其对药物难治性癫痫疗效的重要因素,随刺激时间延长疗效增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适应证选择、手术方法、术后程控及疗效。方法 2009年11月~2016年7月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中心对25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后给予程控管理控制癫痫发作;并通过随访回顾性分析术后疗效。结果术后随访患者4个月~7年,其中癫痫发作频率减少达McHughⅠ级6例、Ⅱ级12例、Ⅲ级4例、Ⅳ级1例、Ⅴ级2例。手术前后癫痫发作频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其治疗效果可以随着参数的调整和时间延长而增强,并可以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方法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4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脑炎后继发癫痫6例,外伤后继发癫痫3例,原因不明5例,所有患者均行左侧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术后3周内开机,初始刺激参数为:刺激电流0.25 mA,频率30 Hz,刺激时间30 s,间歇时间5 min,脉宽500 μs.刺激电流强度以0.25 mA为一调整单位逐渐递增,并综合其他参数调控以到达满意疗效. 结果 随访3月以上,14例患者术后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3.6%,其中3例发作频率减少<50%,11例发作频率减少≥50%,6例发作频率减少>80%,2例发作停止.5例患者使用磁铁后发作控制得到改善. 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有效、安全的方法,对全身性癫痫发作患者同样有效.  相似文献   

5.
尽管目前癫痫的药物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仍有20%~30%的患者对癫痫药物治疗反应差,部分癫痫发作难以有效控制,即所谓的药物难治性癫痫。癫痫病灶切除术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有效方法,但并非所有患者均能找到确切病灶,而且部分患者手术后效果不佳。1988年,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开始应用于治疗药物难治性部分性癫痫,为药物难治性癫痫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2月,患者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1.0%,其中5例发作频率减少<50%,6例发作频率减少≥50%,3例发作停止。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从术前的50.5上升至术后的57.1,平均增加6.6(P=0.0276)。各个分量表中得分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认知功能、情绪两项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7个分量表得分改善与发作减少均无相关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癫痫发作的减少,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提示生活质量改善是迷走神经刺激独立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正癫痫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其病程及治疗时间均较长,其中约有30%的患者在经过2~3年以上口服抗癫痫药物的正规治疗后仍不能有效的控制住癫痫发作,这种药物难治性的癫痫患者在长时间发病期间极易造成精神心理障碍,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抑郁症。癫痫合并抑郁后会增加致痫性,加速疾病进程,而癫痫的反复发作又会使抑郁症逐渐加重,造成恶性循环。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作为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模式在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癫痫外科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的2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出院后由干预小组远程进行自我管理模式的强化指导作为自我管理模式组;另外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未进行远程指导的自我管理模式干预的20例接受迷走神经刺激术的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作为非自我管理模式组;分别在术前和随访终点(术后第12个月)应用癫痫患者生活质量评定量表(QOLIE-31)、自我管理量表(ESMS)及自我效能量表(GSES)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和自我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的QOLIE-31各维度得分在随访终点均显著高于术前。在随访终点时,自我管理模式组患者在QOLIE-31的总体生活质量、发作担忧、药物影响及社会活动限制的4个维度得分和在GSES得分,以及在ESMS的药物管理、信息管理、安全管理、癫痫管理及生活方式管理5个子量表得分均高于非自我管理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迷走神经刺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患者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术前及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阅读复习文献,对5例难治性癫痫行迷走神经刺激术的患者术前及术后护理、出院后随访进行了阐述。结果术前通过评估患者及家属的文化程度和知识水平,协助医生使患者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并取得其充分信任及配合;术后重点在于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癫痫发作时的保护,出院后指导患者保护切口,定时复诊,配合刺激参数的调节,按时按量服药。结论对患者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和连续性的身心护理,病人均可得到良好的恢复并可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张桐  汤继宏 《癫痫杂志》2019,5(6):463-466
癫痫患儿中约有30%为药物难治性癫痫,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无手术治疗指征时的一个选择。VNS治疗癫痫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长期大量的临床应用已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尤其是癫痫综合征,如Lennox-Gastaut综合征、Dravet综合征,或难治性局灶性、多灶性癫痫均是很好的适应证。同时,临床应用VNS治疗难治性癫痫发现其对患儿的认知功能等方面亦有明显改善。文章从VNS治疗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的发展史、参数设置、适应证、可能机制、临床应用,以及局限性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临床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正癫痫是CNS的常见疾病,在我国总患病率为7.0‰,约有900万癫痫患者[1]。抗癫痫药物的应用使大部分癫痫发作得以控制,但仍有20%~40%的患者为难治性癫痫。癫痫反复发作可致患者外伤及精神障碍,服用抗癫痫药物也可致认知障碍和行为异常[2]。除药物外,神经外科手术、迷走神经刺激术和生酮饮食等方法也是难治性癫痫的治疗选择,但手术治疗可出现肢体瘫痪、失语等并发症,迷走神经刺激术则仅适用  相似文献   

12.
曾媛香  胡越 《癫痫杂志》2021,7(1):49-53
癫痫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功能性神经疾病,是几个世纪以来困扰医学界的难题之一.药物难治性癫痫以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特征,通常规范使用2种及以上抗癫痫药物(AEDs)症状难以控制,伴有认知功能损害的疾病.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一种无需开颅、通过神经调控治疗难治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癫痫的历史、现状、治疗机制、适应证、禁忌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以及疗效评定.迷走神经刺激术无需对癫痫灶进行精确定位,通过刺激迷走神经可使顽固性癫痫的发作次数减少,对部分病人甚至可以完全控制,为不能进行切除手术或切除术后复发的顽固性癫痫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目前全世界已有超过50,000例病人使用迷走神经刺激术,但在我国仅有零星开展.国外大宗病例统计表明VNS术后24个月5%~9%的病人发作完全停止,癫痫发作次数平均减少50%左右,但也有10%的病人无效.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迷走神经刺激术的临床应用将会更加广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国产迷走神经刺激器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的疗效分析。方法对11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国产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4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mA逐渐增加,刺激时间为30s,间歇5min,频率20~25Hz,脉宽250~500us。结果本组共计11例,随访1年,1例(9%)病人术后发作完全停止;3例(27%)病人术后发作频率减少75%;3例(27%)发作频率减少50%以上;3例(27%)发作频率减少25~50%;1例(9%)无改善;63.6%的难治性癫痫患者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治疗效果与刺激时间及参数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SCN1A基因异常相关儿童难治性癫痫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行VNS治疗的5例SCN1A基因异常相关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术后行临床随访18个月,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 VNS治疗18个月,5例患...  相似文献   

16.
迷走神经刺激术(vagus nerve stimulation,VNS)是通过躯体性刺激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一种方法.自1883年以来,许多学者对VNS的抗癫痫作用进行了研究,最终认为VNS是治疗难治性癫痫的新途径[1-3].1997年7月VNS首次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认证,用于成人和年龄大于12岁青少年癫痫的辅助治疗.目前为止全球已经有超过100 000的患者接受了VNS治疗[4].  相似文献   

17.
迷走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癫痫(附1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和机制.方法 2004年4月~2006年12月,11例顽固性癫痫进行了迷走神经刺激治疗,其中3例为脑炎后部分性继发全身发作,3例为Lenonx-Castaut Syndrome(LGS),另外5例为原因不明的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手术在全麻下进行,在甲状软骨水平左侧胸锁乳突肌前缘作3cm皮肤切口,分离肌肉并显示左侧迷走神经干约3cm,将螺旋型迷走神经刺激电极缠绕于迷走神经干上,在左腋前线作一皮肤切口,将刺激器置入皮下并与刺激电极相连接及固定.术后2周开机,调试参数,刺激电流从0.25mA逐渐调至1.5mA,刺激模式为:刺激时间为30秒,间歇5分钟,脉宽为500~1000μs,频率为30Hz.结果 术后3个月~2年随访,癫痫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0%,发作程度减轻,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明显减少,精神状态明显改善.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手术创伤小,副作用少,术后能减少病人发作的频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对不适合开颅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迷走神经刺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治疗难治性癫痫的一种新方法.它能有效地减少癫痫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副作用少且容易耐受.尽管如此,VNS抗癫痫作用的原理仍然不清,许多学者都在对其作用机制进行探索.本文就目前VNS治疗癫痫机制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5 mA逐渐增加,但不超过3.0 mA,刺激时间为30 s,间歇5 min,信号频率为20~30 Hz,脉宽为250~1000μs.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4-16个月刺激,McHugh 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9例,Ⅴ级2例.其中10例患者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20.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五例顽固性癫痫及其随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寻求顽固性癫痫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5例顽固性癫痫患者,并进行1年的随访。结果4例患者的癫痫发作频率较术前减少50%以上;另1例为失张力伴强直-阵挛发作,失张力发作无明显改变,但1年中未见强直-阵挛发作。所有患者的发作强度均有所减轻,持续时间缩短。迷走神经刺激术后血浆抗癫痫药物浓度未见明显改变。5例中4例患者的脑电图所见较术前有明显改进,表现为原有的棘波、尖波消失,阵发性异常消失或时间缩短;另1例脑电图改变不明显。5例患者除在植于体内脉冲发生器刺激时感到喉部有轻微震动感和声音略有低哑外,未见有其他副作用。心电图均正常。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安全并可有一定效果,但其确切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