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广东省第四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防控需求,为示范区采取相关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广东省第四轮示范区地区2011—2018年HIV/AIDS报告病例及抗病毒治疗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8年共新报告HIV/AIDS病例34 926例,其中城市示范区报告病例集中在20~39岁(68.76%)、以同性传播为主(48.09%);县区示范区报告病例中异性传播是首要感染途径(77.87%),≥50岁年龄组占比呈上升趋势并成为首要感染群体(P<0.01)。两者样本来源均以医疗机构就诊检测发现为主(49.43%、56.79%)、晚发现病例来源医疗机构就诊检测比例高(63.5%、64.0%)。城市和县区示范区报告病例的年龄、文化程度、户籍、感染途径等特征,以及晚发现比例、现存活病例抗病毒治疗比例和治疗成功率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2011—2018年广东省城市和县区示范区地区报告病例特征和防控现状存在差异。广东省第四轮示范区在落实国家示范区工作指导方案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城市和县区示范区疫情特点和当地实际,采取更细化和有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无锡市2004 - 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为制定老年人群的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无锡市2004 - 2018年老年HIV/AIDS病例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4 - 2018年无锡市累计报告老年HIV/AIDS病例843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25.1%,确证时平均年龄(57.6±7.5)岁,男女比例4.5∶1,已婚有配偶占52.1%,初中及以下占78.3%,经性传播占98.8%;经医疗机构检测发现占69.3%。男性病例中同性传播占比从2004年的0.0%上升至2018年的55.7%(χ2趋势 = 18.168,P<0.001)。经异性性传播的病例中,98.4%的男性病例有非婚异性性接触史,高于女性病例的42.1%(χ2 = 229.381,P<0.001);59.2%的女性病例配偶/固定性伴阳性,高于男性病例的3.0%(χ2 = 216.699,P<0.001)。结论 无锡市老年HIV/AIDS病例主要经性传播途径感染,同性性传播比例上升趋势明显,应根据该人群艾滋病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防控措施,以控制疫情的进一步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杭州市大学生艾滋病流行特征,为开展大学生艾滋病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导出报告地为杭州、病例类型为艾滋病确证病例或实验室诊断病例、审核标志为已终审卡、确证年份为2007—2015年、职业为学生、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HIV/AIDS),对人口学特征、时间、地区、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测和治疗等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截至2015年12月,杭州市报告大学生HIV/AIDS 230例,死亡4例。其中HIV感染182例,AIDS患者48例;男性226例,女性4例;病例报告时平均(21.43±2.40)岁。自2009年起,大学生HIV/AIDS报告病例数不断增加,病例报告数占当年病例报告总数的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P0.01)。大学生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其中同性性传播占78.70%。病例主要通过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和性病门诊发现,分别占35.65%和19.13%。在HIV抗体确证阳性后进行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病例占92.17%,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占74.35%,并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同性性传播感染病例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为81.77%,高于异性性传播感染病例的48.89%(P0.01)。从确证到开始抗病毒治疗间隔时间有明显缩短趋势(P0.01)。结论近年来杭州市报告的大学生HIV/AIDS病例数增长较快,同性性行为是主要危险行为,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比例相对较低,应加强宣传和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了解宁德市蕉城区HIV/AIDS的流行现状,为艾滋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2014年的艾滋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4年蕉城区共报告HIV/AIDS 126例,AIDS 53例(死亡11例)。病例数男性高于女性,性别比1.5∶1;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81.2%),同性与异性传播比例达1∶3.8;职业以家务及待业者为多(40.5%)。结论蕉城区艾滋病传播以性传播为主,疫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加强MSM和低年龄高文化知识人群的行为干预,可有效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河南省艾滋病工作重点,了解艾滋病疫情特点。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分析系统下载历史卡片,分析2014年新报告病例的人群和传播途径特征。结果 2014年共报告4782例HIV/AIDS病例,其中男性3575例、女性1207例,40~49岁组报告病例数最多(占24.74%);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75.22%),其中婚外性传播占异性传播的87.35%,以女性为主,婚内性传播占9.35%,以男性为主;同性传播占21.87%,以青年男性为主。性传播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同性传播的比重呈降低趋势。结论不同人群的异性传播方式呈现差异性,性传播成为河南省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和难点,艾滋病防控需要多部门共同参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许昌市艾滋病流行趋势,为制定我市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2011-2016年HIV/AIDS病例报告历史卡片,描述HIV/AIDS三间分布和感染途径。结果 2011-2016年报告HIV/AIDS共1 481例,每年报告数分别为167、206、214、249、300、345例;分布在9个县(区),报告禹州市535例,占36.12%;男女性别比从2011年的2.27:1上升到2016年的4.75:1;以20~49岁青壮年为主,共917例,占61.92%,10~29岁年龄组男性构成比从2011年的20.69%上升到2016年的30.53%;农民960例,占64.82%;异性传播933例,占63.00%,同性传播构成比从2011年的14.97%上升到2016年的43.19%。结论许昌市报告HIV/AIDS呈上升趋势,部分县区及个别人群疫情形势严峻;性传播为我市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同性性传播上升明显;男男性行为者、农民工、青年学生、50岁以上男性为综合干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8-2014年我国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的主要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揭示我国经异性性途径传播对未来艾滋病流行形势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8-2014年新发现并报告自述为经异性性传播的≥15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的人口学、暴露史信息,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与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结果 2008-2014年共发现经异性性传播HIV/AIDS病例320 889例,每年新发现经异性性传播病例从2008年的23 402例增至2014年的68 671例,各年龄组HIV/AIDS病例数均逐年增加。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的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8.7%上升到2014年的66.4%,其中男性构成比从2008年的55.3%升至2014年的68.2%。异性性行为表现方式的分析显示,通过非婚异性性接触感染病例所占构成比从2008年的78.2%升至2014年的88.2%,其中15~49岁年龄组中非婚异性性传播所占比例(85.2%)略高于≥50岁年龄组(84.2%)。男性HIV/AIDS感染方式为非婚异性性接触的病例所占比例为93.8%,女性中为69.0%,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 000.000,P<0.001)。结论 HIV经异性性传播作为我国HIV/AIDS流行的最主要因素,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传播方式以非婚异性性传播为主,且在地域分布、性别、年龄组间存在差异,提示须根据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策略,以控制艾滋病经异性性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重庆市2014 - 2018年青年学生群体艾滋病疫情,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2014 - 2018年新报告的年龄在15~24岁、职业为学生的HIV/AIDS病例信息,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 - 2018年重庆市共发现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833例,占15~24岁人群报告总数的23.33%,且有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6.006,P<0.05)。有42.50%的病例来源于VCT,感染途径以同性性传播方式为主(80.43%)。接受首次CD4+T淋巴细胞检测的有771人(92.56%),其中CD4+T淋巴细胞数小于200个/μl的占8.43%,呈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23.808,P<0.05)。结论 2014 - 2018年重庆市青年学生HIV/AIDS病例占青年人群病例构成比有所上升,主要通过同性性行为传播,应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流行特征,为艾滋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从我国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中下载201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个案信息,应用Excel 2010软件整理数据、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 41 223例,新报告HIV/AIDS数从2010年的3 087人逐年增加至2018年的5 910人。新报告HIV/AIDS以性传播为主,性传播构成比从2010年的50.6%(1 564/3 087)升至2018年的98.8%(5 839/5 910),异性性传播从2010年的44.9%(1 387/3 087)先升后降至2018年的65.7%(3 885/5 910),男男性行为传播从2010年的5.7%(177/3 087)升至2018年的33.1% (1 954/5 910)。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有非婚异性性行为的比例从2010年的69.4%(962/1 387)升至2018年的91.7%(3 562/3 885)(趋势χ2=657.802,P<0.001)。15~24岁青年、≥ 60岁老年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青年以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52.7%,2 561/4 856),老年以异性性传播为主(86.4%,5 907/6 833),且老年异性性传播HIV/AIDS中,以男性为主,男性HIV/AIDS数从2010年的122例增加到2018年的738例,历年男性构成比在82.2%~91.0%之间,女性构成比从2010年的9.0%(12/134)增加到2018年的17.8%(160/898)。结论 2010-2018年河南省新报告HIV/AIDS数逐年增多,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艾滋病防控重点应以控制非婚异性性行为传播和男男性行为传播为主,并关注青年和 ≥ 60岁老年人群的性传播。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菏泽市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的疫情特点,针对性提出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防治策略。方法下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2000~2018年历史卡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8年现住地址为菏泽的HIV/AIDS经性传播病例1 047例,49.95%(523例)为婚外异性性传播,13.37%(140例)为婚内传播,36.68%(384例)为同性传播;婚内传播女性占比较高(59.29%),50岁以上性传播病例占比逐年增多,同性传播低龄化趋势明显。性传播报告例数最多的为曹县231例(22.00%),性传播报告病例占比最高的为郓城91.97%(126/137);性途径传播占比由2010年开始逐年增高明显,201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216例。结论菏泽市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疫情呈上升趋势,≤20和50岁报告病例逐年增多明显,同性传播低龄化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