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福州市中小学开展控烟图片展宣传活动前后知、信、行改变情况,为开展学校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在全福州市随机抽取60所学校共2 79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用统一编制的调查问卷,通过基线和终末调查了解学生的烟草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并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学生对"二手烟会导致乳腺癌"等知识的知晓率由44.50%提高到77.23%(P 0.01),控烟正确态度持有率由93.77%提高到95.27%(P 0.01),正向行为形成率由89.78%提高到93.48%(P 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图片展览方式进行学校控烟宣传,不仅能提高学生烟草相关知识知晓率,对学生的控烟态度及控烟行为也有正向的影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吸烟情况及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状况,探讨对农村初中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方法 通过多级抽样方法,在控烟干预前、后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陕县一中全部在校学生的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进行调查;干预措施包括学校领导在全体师生会上宣布创建无烟学校活动、教师率先戒烟、开展讲座、同伴教育和"远离烟草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签字活动等.结果 基线调查1 645人,尝试吸烟率为30.46%(501/1 645),男生尝试吸烟率(58.50%)高于女生(3.12%)(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5.13分提高到9.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烟草与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预防吸烟的态度和行为除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朋友递烟坚决不吸并劝朋友不吸2项外,其他5项干预后正向回答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3项预防吸烟的环境支持率干预后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值均<0.01).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初中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可以帮助初中学生提高抵制烟草的能力,树立正向态度.  相似文献   

3.
杨金友  张巧玲  向全永 《职业与健康》2010,26(18):2098-2100
目的了解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吸烟行为及对吸烟的相关知识与态度,为学校控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09年10—11月对淮阴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596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学生总吸烟率为6.4%,男生为29.4%,女生为0.6%;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知晓率随年级升高而增高,不同年级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吸烟现象普遍,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对吸烟与烟草相关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和控烟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市小学生控烟知识知晓情况,为有效开展学生控烟教育和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11所小学4 3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学生烟草危害知识的总知晓率为62.1%,禁烟正向态度持有率为85.1%,二者均随年级的增高呈上升趋势,小学生未来12个月及未来5 a可能会吸烟的行为发生率分别为4.1%,5.5%,男生高于女生。结论小学生对烟草危害知识的知晓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将小学生纳入控烟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引导他们学会拒绝烟草。  相似文献   

5.
城市学校控烟活动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本淳  钱玲  张雪莉  张巍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0):1173-1175
目的开展学校控烟教育活动并评价活动效果,探讨开展学校控烟干预活动的有效方法。方法于2003年在6城市15所中小学按照统一的设计方案开展为期一年的学校控烟干预活动,并设立对照组。通过基线和终末问卷调查了解干预学校和对照学校学生、教职工的控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学校小学生、中学生和教职工的控烟相关知识知晓率和正确态度持有率均有明显的提高。干预学校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均有降低,其中干预中学学生尝试吸烟率的下降幅度为10.91%,远远大于对照学校学生的2.28%。干预学校教职工尤其是男性教职工和35岁以下教职工的现在吸烟率明显降低。结论学校控烟新模式在学校实施后,在改变学生、教职工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证明开展学校控烟干预活动是成功的模式。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三门峡市中小学生的吸烟状况及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评价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的控烟模式的干预效果。方法 以开展无烟学校创建为载体,利用讲座、同伴教育法、大型签字宣传活动和板面展览等方法,对学生进行控烟干预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分别在干预前后,对学生的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进行调查。结果 干预前调查1 332人,尝试吸烟率为15.13%,男生尝试吸烟率(26.70%)高于女生(3.96%)(χ2=129.69,P<0.01);干预后,学生控烟知识平均得分由5.06分提高到9.81分(t=4.629,P<0.001),对控烟知识的知晓率均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1或P<0.05),对控烟的正向态度和行为,除了“吸烟对异性有吸引力”一项外,其余项比干预前都有所提高(P<0.01或P<0.05)。结论 无烟学校创建活动是对中小学生进行控烟干预的有效措施,可以帮助中小学生树立拒吸第一支烟和劝朋友家人戒烟的正向信念和态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状况调查,评价干预措施效果,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某高校不同年级、专业在校学生1 131人,在健康教育综合措施前后进行相同问卷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态度和行为,评价干预措施效果。结果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由健康教育干预前的16.3%(124/763)提高到干预后70.9%(261/368);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由干预前32.4%(36/111)上升至干预后58.6%(17/29);"输血途径传播"方式,干预前后的回答正确率均较高(87.0%和90.2%);艾滋病非传播途径中的"蚊子叮咬"、"共同进餐"方式是否能传播HIV,知晓率由干预前11.9%、11.0%上升至干预后的55.2%和74.5%;干预前后反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47.7%和5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对待艾滋病的态度上干预后均有所改善;有12.4%(140/1 131)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男男同性性行为发生率8.6%(39/456);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途径主要是电视广播(57.7%)和网络(67.8%);89.4%的学生希望获得相关知识,88.6%学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相关课程。结论三明市此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水平仍较低,应加强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制定更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大学生的艾滋病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20家无烟医疗卫生机构项目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浙江省20家医疗机构开展控烟干预工作,改善卫生医疗系统的控烟环境。方法开展以政策制定、场所干预、人群干预、社会动员共4种类别的活动为主的控烟干预活动,干预前后问卷调查卫生工作者吸烟和被动吸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变化,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卫生工作者的吸烟率由干预前的15.24%下降到干预后的12.05%,戒烟率由干预前的2.72%上升到干预后的3.19%,吸烟20支以上的烟民由原来的25.58%下降到15.69%;到楼内指定吸烟区吸烟的烟民由原来的38.20%上升到52.30%;考虑戒烟的人数由原来的30.62%上升到36.27%;卫生工作者对吸烟相关的7种疾病的认识和被动吸烟相关的6种疾病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开展无烟医疗机构项目,对于提高卫生工作者拒绝烟草使用的健康信念、健康行为以及改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健康环境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控烟重点人群吸烟状况及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和对公共场所禁烟态度,为控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面对面形式,对调查对象吸烟情况、烟草知识和态度以及人口学信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江宁区控烟重点人群吸烟率为22.6%,男性为45.0%,女性为0.8%;公务员、教师、医生分别为30.0%、22.7%、19.9%。3类人群对吸烟、被动吸烟是引起肺癌的危险因素知晓率均>90%;被动吸烟对支气管炎、儿童肺部疾病、哮喘的危害知晓率均>75%;对婴儿猝死综合症的危害知晓率均<55%,公务员、教师对大多数吸烟与被动吸烟危害知晓率明显低于医生。>90%调查对象支持公共场所室内禁烟或部分禁烟。结论重点人群控烟的榜样和示范作用不到位,需加强控烟力度,提高他们的控烟意识和干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中学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连市未创建无吸烟学校的中学男生吸烟情况及校内外控烟工作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大连市6所中学的916名男生进行控烟知识、行为、学校控烟和家长吸烟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85.2%,现吸烟率为2.1%。有26.2%的学生不能主动回避他人的吸烟行为而被动吸烟,有50.4%的学生曾见到老师在校园内吸烟,学生家长的吸烟率为52.1%。结论多数学生了解了控烟相关知识,但校内外控烟环境尚未建立。应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控烟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学生劝阻家长吸烟行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当前医院护理管理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思想不纯正;接受继续教育不足:工作效能低下。提出了建设高素质护理管理人才队伍的思路:严格标准,搞好选才;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加大培养力度;建立科学考评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合理流动措施;合理编制,突出效率。  相似文献   

12.
13.
14.
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网络开放利用,为资源的开放共享创造了良好条件,它使医学科技信息得到了高效传播和最大利用。网络开放利用医学科技成果信息资源,利用的主体和核心是其信息内容。信息内容是网络用户从中提取知识和所需资料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信息破坏者发动攻击的主要目标之一,因而,信息内容的安全是信息安全的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信息内容的规范性、完整性与真实性、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的合理性等。要做好这些工作,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15.
16.
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是社会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其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平。因此,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应该具有较强的目标针对性,应该向社会贫困人群倾斜,使其从中受益。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相关文献资料。阐述了相关研究的进展情况,井着重探讨了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内涵、研究范围、测算方法和研究意义。以及实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分配公平性的研究方向和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相似文献   

17.
长春新碱过量引起严重毒副反应1例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1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因误用长春新碱(VCR)10mg一次性静脉推注后治疗护理情况。其出现间断性神志恍惚、眼睑闭合不全、言语不清、口腔黏膜糜烂、全身疼痛、麻痹性肠梗阻、尿潴留、手足麻木等症状,经积极解救,禁食,持续胃肠减压、胃管内注入麻油、开塞露、生理盐水灌肠,合理应用肠外营养,注重疼痛、心理护理,做好口腔、肛周护理,预防感染加重,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8.
19.
对上海市某医院2003年-2007年骨科出院病人的住院日描述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的床位利用指数与平均住院日相关性分析.2003年-2007年骨科床位与医护比例分析.2007年骨科前10大病种平均住院目影响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STATA软件)。通过对骨科10大病种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术前等待天数、手术类型、是否输血分别对10个、9个和8个病种的住院目有影响。输血因素和手术类型是医院不可控、由病人的病情决定的,术前等待天数是管理因素,是最值得医院重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