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了解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的潜在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设计问卷并进行信效度分析。于2018年4-5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对汕头市某社区学龄前儿童和家长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 共有效调查164名学龄前儿童,其中跌伤和交通伤儿童高危行为率分别为43.9%和30.5%,溺水、烧伤和中毒高危行为率均低于1%。13种高危行为率超过25%的有6种,均属于跌伤和交通伤;低于3%的有6种,属于烧伤、溺水和中毒。男童比女童、学前大班比中小班,家长监护力度较大者比较小者的儿童危险行为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0、-1.59、-2.6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性别、年级、监护力度、地区和伤害发生地点是儿童危险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8、0.20、-0.19、-0.22、-0.17,P<0.05)。结论 学龄前儿童伤害的高危行为发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对于学龄前儿童非故意伤害预防,首要任务是防止跌伤和交通伤害,重点干预家长和儿童;其次是防止溺水、烧伤和中毒,关键在于消除致伤因素和加强家长监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成都市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成都市城区6所初中共1209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中,发生率最高的是骑车违规行为(43.3%)。多种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率男生高于女生(P〈0.01)。学校、家中、交通场所是最容易发生严重伤害的地点。结论城区初中生非故意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率较高,学校、家庭、社会应引起充分重视,共同预防、控制和减少非故意伤害的发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于奎龙 《职业与健康》2014,(10):1376-1379
目的了解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以便有针对性地提出干预措施。方法对文理学院17个系部的共计1 816名学生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骑车时双手离把发生率为9.6%,攀附其他车辆发生率为12.3%,追逐与打闹发生率为9.4%,骑车带人发生率为21.8%,骑车逆行发生率为9.5%,闯红灯或乱穿马路发生率为13.6%,在双手离把、攀扶其他车辆、骑车逆行、闯红灯或乱穿马路方面各年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去非安全场所游泳次数游泳的人数比例为7.0%,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色情动作与玩笑发生率为20%,男女发生率(P〈0.01)与年级发生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同学打架次数明显多于女同学(P〈0.05);有9.4%同学认为学习压力大,年级间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尝试离家出走方面,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生故意与非故意伤害行为不容忽视,针对大学生的年龄、性别和年级的特点进行文化建设、性教育、挫折教育、综合性健康教育,建立大学生心理研究中心等,以达到预防、控制、减少学校伤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三城市儿童非故意伤害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中国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城市14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以及主要原因构成,为以后开展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多阶段抽样的方法,确定三城市中14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照料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14岁以下儿童的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及主要原因构成。结果此次共调查儿童7726人,男女比例1∶1,共发生非故意伤害1276人次,发生率为16.5%。三城市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广州市、北京市和上海市;前三位伤害原因为跌倒/跌落、碰伤/挤压伤、扭伤;前三位的伤害部位为下肢、手指/脚趾和面部。伤害性质以浅表伤为主,其次为脱位/扭伤、积压伤;93.5%为轻度伤害,不需要住院治疗;36.2%的伤害发生在家里/宿舍,其次为街道/公路、学校/幼儿园等;46.3%的儿童在娱乐活动时发生伤害,其次为体育活动等。结论非故意伤害严重影响着儿童的健康和生命,加强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干预工作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广州市7岁以下儿童重度非故意伤害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1-2014年广州市妇幼信息监测系统中7岁以下儿童非故意伤害网络数据,对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状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重度非故意伤害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儿童非故意伤害报告卡15 426份,其中发生重度伤害的儿童1 638例,重度与非重度伤害发生比例为1∶8.4。重度非故意伤害中男女童比例为1.9∶1。重度伤害发生率随儿童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6岁学龄前期发生重度伤害1 342例,占重度伤害发生人群的81.3%。重度非故意伤害主要类型按发生例数及构成比顺位依次是:跌伤(1 156例,70.4%)、交通道路伤(145例,8.8%)、烧烫伤(135例,8.2%)、器械伤(99例,6.0%)以及动物伤害(47例,2.9%)。男童与女童相比发生严重伤害的风险较高,3~6岁相对于0~1岁发生严重伤害的风险更高,单亲家庭相对于核心家庭、公共场所相对于家庭环境发生重度伤害概率较高,OR(95%CI)分别为0.139(0.021~0.271)、1.405(1.126~1.587)、1.543(1.292~1.821)、1.475(1.239~1.654)。幼儿园相对于家庭环境发生重度伤害的风险较低,OR(95%CI)为0.672(0.511~0.834)。结论重度非故意伤害发生给儿童及家庭带来极大危害,需成为政府和社会最为关注的项目进行干预。应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以创建儿童安全成长环境为目标,推进相关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实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农村留守小学生非故意伤害类型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开封农村地区594名小学生,确定留守小学生292名,采用自制留守小学生非故意伤害情况与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留守、性别、居住周边环境对伤害发生有影响,OR值分别为2.68(95%CI 1.06~6.79)和5.12(95%CI2.68~9.79)和3.44(95%CI 1.37~8.70)。对应分析显示:监护人为父亲、性格为中间型、年龄较小与非故意交通事故可能存在联系;监护人为祖父母、性格为外向型、年龄较大与非故意跌落伤存在联系;监护人为母亲、性格为内向、年龄为中龄童与非故意动物咬伤存在联系。结论农村留守小学生性格、年龄、监护人类型与非故意伤害类型之间存在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7.
丁玉萍  周红艳 《职业与健康》2009,25(13):1407-1408
伤害是威胁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已成为儿童青少年的主要死因。我国1990-1995年疾病监测资料表明,伤害死亡占全部死亡的11%,估计全国每年约有4000万中小学生遭受到各种伤害。2008年3月在全区7所中学开展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调查,旨在了解怀柔区青少年伤害发生的现况及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卫生、教育部门制定预防青少年伤害政策、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上海市某区初中生的非致死性道路交通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青少年道路交通伤害的发生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某区3所初中的学生.描述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道路交通行为、道路交通伤害发生率的分布状况,采用x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共有2804名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马洁  江国虹  朱传芳 《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1):1644-1647
了解天津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现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集体自填匿名问卷调查方法,对分层整群随机抽取的天津市36所中学、6所大学共10 758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前30 d内,学生中经常步行违规的报告率为6.57%,男生(9.51%)高于女生(4.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7.186,P<0.01).88.61%的学生报告骑自行车,其中初中生比例最高,为93.20%;骑自行车违规行为的发生率为47.62%,主要违规行为为逆行(26.24%)、带人(24.11%)、闯红灯(16.57%);存在3种以上违规行为的比例为12.99%.调查前1 a内,有7.13%的学生到没有安全防范措施的地方游泳,大三学生到非安全措施地方游泳的报告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743,P<0.01);不同经济水平的学生到安全场所游泳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824,P<0.05).结论 天津市青少年非故意伤害行为发生情况较高,多种伤害相关危险行为并存且程度严重.应加强非故意伤害行为相关知识的安全教育,以预防青少年伤害及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制中国城区0~6岁儿童家庭内非故意伤害危险行为量表并对其信效度进行考评。方法:全面检索文献后形成条目池,经专家咨询、小组讨论后形成初量表,预调查后确定终量表各维度及条目,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在长沙市城区抽取1 104名0~6岁儿童,对其监护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Cronbach's α系数和分半信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南平市城区青少年的健康行为流行状况,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初中、高中(职业中专)和大学学生进行健康相关行为问卷调查。[结果]①非故意伤害行为中骑车相互追逐打闹报告率达20.6%;12%的的学生曾去没有安全措施的地方游泳;29.7%步行不走人行道/天桥/地下道。②故意伤害行为中42.6%的学生被取笑;与人打架的有20.5%;41.7%的学生经常感觉上学没有安全保障;常常失眠为28.3%;想自杀报告率为16.4%。离家想法或实施的分别为30.7%和7.4%。③受伤害原因有34.6%的学生跌倒;21.9%被物体砸伤或碰伤。④伤害相关行为中8.2%的学生受过刀具类伤害,7.4%学生骨折或关节脱臼。[结论]应针对青少年的社会学特征和流行病学特征制定干预对策,尽早开展包括生活技能、预防意外伤害、心理干预等健康教育为主的安全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于2008年3-5月,随机抽取石家庄市6类32所学校7176名学生进行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石家庄市青少年学生中骑车违规、动手打架、不良情绪等危险行为发生率最高,分别为61.5%、37.7%、17.4%,其中男生骑车违规、动手打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P〈0.01),城市学生骑车违规发生率明显高于农村学生(P〈0.01)。结论青少年中存在许多易导致意外伤害的危险行为,应针对青少年的性别和地区差异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对意外伤害的预防和自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特征,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随机抽取某高职院校625名学生进行健康危险行为问卷调查。结果:26.4%的学生没有足够的体育锻炼;25.9%的学生吸烟;13.8%的学生考虑过自杀;11.0%的学生有过性行为;7.8%的学生不上网就感到不适;2.5%的学生使用过违禁药物。结论:应加强高校学生健康教育,学生健康责任感和自我保健意识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制造业工人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和自陈式问卷对广东地区46家制造业企业的10585名一线生产工人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对工作场所安全氛围的认知、安全生产态度、安全生产行为和过去一年间职业性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评价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 在结构方程模型假设的24条路径中,除“对安全政策的态度”与“卫生习惯”、“对管理者支持的态度”与“作业姿势”和“个人防护”以及“卫生习惯”与“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之间的路径系数没有统计学意义,其余20条路径的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对各个影响因素对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作用路径的分解分析,工人对安全氛围的认知通过生产安全态度和生产安全行为对职业性非故意伤害产生影响.结论 工人对安全氛围的认知是通过生产安全态度和生产安全行为对工作相关意外伤害的发生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深圳市中学生、大学生伤害相关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进一步实施干预和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深圳市19所大、中学校在校学生3979名,利用《广东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Epi 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学生中,在过去的12个月里,10.1%的学生曾1次以上去过无安全设施的地方游泳;7.1%的学生有过自杀的计划;27.6%的学生想过离家出走。在过去的30天里,骑车逆行的占10.4%,闯红灯、乱穿马路的占6.0%;步行过马路不走人行道的占21.7%;3.6%的学生被恶意取笑,1.0%被索要财物,5.7%被开色情玩笑。初中、高中、中等职校、大学等不同学校类型有9种伤害相关行为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有10种伤害相关行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深圳市青少年存在多种伤害相关行为,不同学校类型、不同性别伤害相关行为的发生率不同。应针对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的特点和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培养青少年健康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南雄市青少年学生伤害危险行为状况和相关危险行为因素,为制定学生伤害的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雄市5所学校(重点高中1所、普通高中1所、重点初中1所、普通初中1所和职业中学1所)的学生,按国家制定的“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对抽样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其伤害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行为。结果共调查871名学生,伤害总发生率为50.17%(437/871),初中生伤害发生率为55.4%(180/325),高中生伤害发生率为47.1%(257/546),初中生伤害发生率高于高中生(P〈0.05);男生伤害发生率为58.2%(223/383),女生伤害发生率为43.9%(214/488),男生伤害发生率高于女生(P〈0.01)。伤害发生的危险行为因素前5位依次是在楼梯追打推搡(51.7%)、骑自行车违规(43.9%)、上下学不安全(27.4%)、步行违规(21.0%)、动手打架(19.3%)。结论南雄市青少年学生伤害发生状况不容乐观,加强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开展健康促进,提供安全的环境和完善安全的设施是预防和控制伤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京市延庆县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病学现状,为今后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大学共8所学校的2129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伤害有关的危险行为。结果50.9%的学生骑自行车违反交通规则,8.6%的学生到非安全场所游泳,19.1%的学生曾经与人打架,8.5%的学生有自杀意念,27.3%的学生有离家出走意念。男生骑车违反交通规则、到非安全场所游泳以及动手打架等行为的发生率高于女生,初二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高于其他年级。结论青少年中存在多种容易导致伤害的行为,应针对不同性别和不同类别学校学生伤害发生特点,开展早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减少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非故意伤害及其倾向的影响,以期通过改善父亲教养方式,为预防儿童非故意伤害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太原市10所小学2 874名四、五年级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父亲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最高的是情感温暖理解。儿童非故意伤害人数发生率为23.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型教养方式是儿童具有非故意伤害倾向的危险因素;过分干涉型教养方式对儿童跌落伤的发生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父亲教养方式对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有重要影响,应重视改善父亲的教养方式,以降低儿童非故意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广西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状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广西青少年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为制定青少年伤害的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南宁、柳州、桂林、贺州、钦州、河池等6城市的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大学共21325人进行匿名自填问卷调查.结果广西青少年学生有骑车带人、闯红灯、违规过马路、到非游泳区游泳和打架等行为分别为39.6%、12.2%、32.1%、15.3%、19.0%;15.4%的大学生有抑郁情绪,初中生有离家出走意念、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分别为37.1%、21.4%、7.8%,且女生高于男生.结论不同类型学校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特点不同,应在预防干预过程中不同类型学校各有所侧重.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青少年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福建青少年学生与伤害相关危险行为的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2所中学、中专技工学校和大学的10235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与伤害有关的行为。[结果]有5.3%学生有步行违规行为,38.1%骑车违反交通规则,9.0%到非安全场所游泳,19.9%曾经与人打架,5.1%打架受过伤,男生的发生率较高;13.4%有抑郁情绪,15.4%有自杀意念,女生和高中生发生率较高。[结论]应针对不同学校和不同性别学生伤害相关行为发生的特点,开展早期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降低伤害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