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强化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高危人群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当地的艾滋病高危人群420例,给予强化健康教育,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相关知识、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保护意识。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疾病相关知识各维度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健康教育前比较,健康教育后艾滋病高危人群的防治知识掌握情况及自我保护意识均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艾滋病高危人群对于艾滋病的认知水平,使其掌握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利于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杭州市开发区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对流动人口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对开发区流动人口开展多种形式有关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宣传版面展示、提供咨询、发放宣传资料、免费提供安全套等形式,在健康教育前后对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对其健康教育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被调查人员对问卷中13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输血会传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外,其他12项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与健康教育前比较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和改善(P〈0.05)。健康教育后被调查对象“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国家针对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政策”两项知识的知晓率仍低于50%;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正确率也低于50%。流动人口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为电视(78.20%)、报纸和杂志(65.92%),喜欢的宣传方式主要为电视(58.13%)、报纸、杂志等(43.08%)。结论 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但被调查对象对艾滋病部分知识认知程度仍很低,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3.
张华茂 《中国保健营养》2012,(20):4255-4256
目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可反映该地区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通过对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评估前阶段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为更有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根据感染艾滋病危险性的大小,调查不同职业人群艾滋病防治有关的知识、行为等,资料分析方法包括卡方检验、logisitic回归等。结果①咸宁市不同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明显不同;②不同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同;③电视是各类人群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最主要的信息来源。结论咸宁市前一阶段针对艾滋病的防控而重点展开的健康教育效果一般,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效果相对要好,但隐患仍然存在,需要做更加细致、更加深入,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茂名市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对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的态度,探索在农村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途径。方法选取茂名市所辖的高州市其中的2个镇的3个行政村的人群,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开展集中观看VCD加现场交流方式、张贴健康海报和发放健康教育资料自学的健康干预等方式,采取自制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在健康教育前后进行匿名调查,比较健康教育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三种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之间的效果,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回归分析,探索农村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教育后,调查对象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有较大提高(P<0.05);性别分布上,男性知晓率高于女性知晓率(P<0.05)。年龄分布上,55岁以上人口知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P<0.05);文化程度较高的人群知晓率也较高。健康教育干预前后,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态度变化不明显。在三种健康教育模式中,以张贴海报的形式获得的成本-效益最高。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活动对提高农村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有良好效果,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影响居民艾滋病知识水平,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艾滋病人的态度改变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强化健康教育对艾滋病高危人群疾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方法 2012年10月—2013年11月,选择廊坊市400例艾滋病高危人群进行研究,对其进行强化健康教育,并对健康教育前后研究对象的疾病防治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在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之后,研究对象的安全套使用率由之前的62.75%提高到9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强化健康教育,研究对象的艾滋病知识认知水平和对艾滋病传播途径及安全套的正确使用得分有明显提高,教育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施强化健康教育之后,研究对象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采取自我保护措施的人数显著增加,与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艾滋病高危人群实施强化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人群的疾病防治知识掌握水平,并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丹东市纺织业女性农民工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评价对其实施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为实施艾滋病干预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以《辽宁省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项目》为依托,结合丹东市农民工实际情况,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丹东市纺织企业300名女性农民工进行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基线调查和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均采取问卷调查方法,6个月后对该人群进行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被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除"艾滋病可以通过性行为感染"、"输入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血液可以感染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各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滋病可以通过共用注射器吸毒感染"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76.27%增加到95.19%。该人群不介意与艾滋病病人共同工作健康教育前占36.3%,健康教育后占71.4%(P0.01),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有着全面的提高,特别在日常生活中不会传播艾滋病及安全套使用知识方面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纺织企业女性农民工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十分必要,应继续有针对性的加强对该人群的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男性流动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了解情况,探索与艾滋病相关的危险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523份,平均年龄为(29.2±9.5)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6%,文化程度是影响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水平的因素。523名被调查对象中,391人发生过性行为,其中45人(11.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占77.8%,女方曾向被调查对象提出使用安全套的占86.7%。53.7%未婚调查对象发生过性行为。多因素分析显示,每周至少饮一次酒(OR=2.392)、已婚(OR=2.187)、对非婚性行为认为有需求则难以避免(OR=2.601)是发生商业性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防治知识认识的不全面容易加重社会歧视,应强化宣传内容的精准性,抓住认知误区,有效提高人群的艾滋病知晓情况。同时,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要针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群采用针对性的方式来开展。加强对未婚流动人群进行艾滋病性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河南省某县娱乐场所暗娼人群(FSW)艾滋病相关认知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按照统一制定的艾滋病防治活动参与知识知晓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收集人口学、血清学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资料。结果调查110名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4.55%,在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的使用率为94.55%;小年龄、文化程度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戴套率较高,反之亦然。结论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在农村地区青少年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实施综合干预措施是控制经性途径传播艾滋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部队新兵人员对艾滋病(AIDS)的认识程度,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某部队的新兵970名,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认知水平进行调查,后给予健康教育干预,对干预前后新兵对艾滋病知识、态度及高危行为及AIDS认知水平的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后新兵对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得分分别为(83.76±14.81、80.58±11.24、87.02±17.35),与干预措施前(66.54±21.36、61.05±16.78、68.46±24.32)比较明显升高,各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取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后新兵对艾滋病知识、态度、高危行为的认知水平人数较干预前人数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队新兵因文化程度较高,对艾滋病等知识具有一定的了解,但是掌握的深度与广度尚浅,因此应该采取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的干预对策,提高新兵对艾滋病知识的认知水平,引导新兵的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深圳市外来务工人群对丙型病毒性肝炎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为该市在此人群中开展丙肝防治健康教育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现况调查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此人群丙肝防治知识知晓状况,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调查1 570人,丙肝知识知晓率为32.47%,知晓率较低;不同受教育程度和不同劳动场所外来务工人员对丙肝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均为低认知水平;网络为外来务工人群接受丙肝防治知识的主要渠道。结论加强健康教育,以提高该人群丙肝防治相关知识作为防治丙肝的重要工作来开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2015年11~12月抽取黟县7所初高中的初三、高一及高二共697名学生为调查对象,首先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基线调查,之后在该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和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材料等干预活动,分别在干预活动结束时和干预2 W后对该人群再次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调查,分析干预前后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差异,评估干预效果。结果 697名学生干预前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73.31%,干预活动结束时提高到96.42%,干预2 W后为95.18%,干预前后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1)。干预前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与初中学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P0.01);城区初中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76.88%,乡镇初中生为6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67,P0.01);普通高中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80.36%,职业高中学生为60.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28,P0.01)。结论黟县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干预后得以明显提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中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特别是以乡镇初中学生及职业高中学生为重点,加大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中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  相似文献   

12.
北京市服刑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服刑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监狱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4所监狱内1600名服刑人员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的问卷调查,同时采用个人深入访谈的方法对艾滋病知识需求等相关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服刑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8.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已服刑时间(年)、犯罪类型及是否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与艾滋病知晓率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高中)、婚姻状况(未婚)、婚姻状况(已婚)及是否希望获得艾滋病防治知识是影响艾滋病知晓率的5个因素。结论目前服刑人员的艾滋病知识水平仍然较低,因此应进一步加强监狱服刑人员的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尤其应将文化程度低的男性服刑人员作为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在某大专院校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观点知晓情况调查,为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抽取的某大专院校调查问卷,用χ2检验,t检验等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预防艾滋病行为知晓方面,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预防艾滋病行为知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查显示,大专院校学生在艾滋病防治行为的认知有一定的水平,但还相对不足,应尽快开展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提高大专院校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水平,引导他们正确对待艾滋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流动人口对艾滋病、梅毒及丙肝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为提供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建筑工地等场所调查流动人口405人,了解该人群对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等疾病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为86.88%,不同年龄调查对象知晓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8,P0.01)。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者知晓率高于高中以下,来自省内流动人口高于省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调查人群美沙酮替代疗法知识正确率仅为27.65%,明显低于艾滋病治疗和无偿献血知识。梅毒、丙肝相关知识中青年和文化程度较高者回答正确率较高,部分梅毒和丙肝非传播途径知识未超过20%。结论不同年龄、文化、户籍等均是艾滋病、梅毒和丙肝相关知识掌握程度的影响因素,应加大对流动人群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湖州市区50岁及以上男男性行为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现状。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州市区50岁及以上在过去一年内有过插入性口交或者肛交的同性性行为的男性,共109人,调查这类人群一般社会人口学信息;非婚及商业行性行为等艾滋病高危行为信息、健康信念模式、相关信念与态度及行为干预需求等信息。结果发放109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94份。94名调查对象中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人数63人,知晓率为67.0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月均可支配收入、行为障碍认知、主动获取艾滋病知识是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的影响因素,月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也逐步提高。依据健康信念模式评估调查对象信念与态度现状,94名调查对象的信念态度平均分为(14.61±2.58)分,不同文化程度、月均可支配收入和婚姻状态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湖州市区老年MSM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较低,不利于HIV的传播风险控制。  相似文献   

16.
吴亚飞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2):2320-2322
[目的]了解医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为在职业院校开展有效地艾滋病预防干预及效果评价方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医学专业2009级新生995人为干预对象,2007级学生880人为参照人群,用自制的统一调查问卷以匿名形式完成基线调查。然后对2009级新生展开为期1个月艾滋病健康教育,分别在教育1月后和半年后对其进行近、中期教育效果的评价。[结果]基线调查资料显示新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正答率比较低,健康教育1个月后和半年后两次反馈结果显示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程度明显改善,2009级健康教育1个月后反馈的综合指数为3.04,6个月后反馈的综合指数为4.07,不同时期的综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4.52,P﹤0.005)。[结论]综合指数法分析表明本次健康教育收效显著,在职业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是改善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在流动人口中不同人群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艾滋病知识干预,了解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变化,探索开展流动人口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上海浦东、长宁、嘉定、青浦4个区5个镇的3287名流动人口作为干预对象,按照不同人群分5组进行基线调查,然后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对干预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平均得分为47.1分,干预后平均得分为60.1分,不同人群有敏感度不同的健康教育形式,同时,健康教育效果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等因素影响。结论对流动人口来说,群体传播和大众传播是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比较有效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临沂市市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为这一人群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该市市场流动人群发放1972份问卷进行调查,采用自填式和面对面询问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当场收回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调查显示临沂市市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了解,对艾滋病是传染病正确认知率为79.7%,对非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较低,均在60%以下.有95.7%的人对艾滋病存有恐惧心理,对艾滋病病人有歧视心理.结论该市市场流动人群对艾滋病的认知程度有待提高,在市场流动人群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怀远县外来流动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控制艾滋病流行提供依据。方法使用调查问卷,对怀远县3个企业的外来流动人员共233人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流动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44.64%,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性。已婚人群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未婚人群。知晓率有随着文化程度增高、在本地工作时间长而增加,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各知识点知晓率存在差异。有54.90%的人有过性行为,但安全套使用率较低,自述最近1次时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只有12.27%。电视、广播和报刊是流动人群自述艾滋病防治的主要来源。结论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水平较低,要关注流动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和相关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山西省百姓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地区育龄群众生殖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殖健康状况,以期提高项目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法:2016年4-8月在山西省百姓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试点地区的基层计划生育妇幼服务机构,采用方便抽样,对15~65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964人,不同文化程度、年龄、户籍和人工流产史组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正确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5个部分中,妇幼保健知识正确率较高(86.3%),性传播疾病/艾滋病知识正确率较低(56.0%)。在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人工流产史组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查人群中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与年龄和人工流产史有关(P0.001)。男性曾患生殖系统疾病与年龄有关(P0.05)。结论:年龄和文化程度偏低人群生殖健康知识较差,调查人群对性传播/艾滋病知识的了解相对较少。青少年、有人工流产史的女性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较高。提示基层服务机构应有针对性开展生殖健康咨询服务,提高教育覆盖面,改善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