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辅助颈浅丛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用于防治颈浅丛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牵拉反应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哌替啶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静注氯胺酮0.5mg/kg,咪唑安定0.05mg/kg,对照组静注哌替啶50mg。观察术中Bp、HR、SpO2变化,病人的镇静效果(Remesay评分),术后用VAS评分回忆术中牵拉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术中的Bp、HR较平稳(P〉0.05),对照组在分离甲状腺时Bp、HR升高明显(P〈0.05);观察组术中Remesay评分及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咪唑安定可有效防治颈浅丛神经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2.
小剂量氯胺酮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硬膜外阻滞下辅助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用于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评价其对增加患者舒适性和术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 :10 0例急诊硬膜外阻滞下行阑尾切除术的患者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各 5 0例。观察组在术前 5min依次给予咪唑安定 0 .0 4mg·kg-1,iv ,氯胺酮 0 .5mg·kg-1,iv .,对照组给予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观察并比较两者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术毕由患者和手术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进行VAS评分。麻醉期间监测生命体征 ,随访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90 %vs 4 5 % ,P <0 .0 1) ,观察组患者及手术医师对麻醉的满意度V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麻醉期间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药 ,用于抑制单纯硬膜外阻滞下内脏牵拉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硬膜外麻醉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芬太尼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218例ASAI~II级足月单胎头位妊娠产妇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随机分为A组(观察组)109例和B组(对照组)109例。选择L2~a行硬膜外穿刺,试验量2%利多卡因4ml,5min无脊麻征象后,A组分次追加含2“g/ml芬太尼的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B组则分次追加2%利多卡因及0.75%罗哌卡因各5ml,根据阻滞平面可再追加相应局麻药,直至元痛平面达T8后开始手术。记录阻滞平面达T8所需时间、初次剂量、最高阻滞平面及局麻药作用持续时间;于切皮、进腹、取胎及缝皮时记录VAS评分,监测并记录麻醉前、注药后5min、15min、30min、术毕时SBP、DBP、HR、Sp02i观察进腹及取胎时的牵拉反应以及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Apgar评分。结果A组在切皮和进腹时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而取胎和缝皮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高阻滞平面两组相当,而阻滞平面达Ts所需时间和初次剂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麻醉作用持续时间A组明显比B组长(P〈0.01),牵拉反应A组明显轻于B组(P〈0.05),而BP、HR、SpO2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局麻药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可以明显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减少局麻药用量,增强麻醉效果,且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可以安全地用于产科麻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中应用小剂量氯胺酮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性的影响。方法将美国麻醉师协会(ASA)1~2级,年龄35岁以内,行硬膜外麻醉的产妇100例分甲乙两组,每组50例,甲组胎儿娩出前给产妇静脉注射氯胺酮0.3~0.5mg/kg,观察两组胎儿娩出时产妇的视觉模拟法(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后10~20小时产妇VAS评分。结果甲组产妇术中紧张疼痛明显消失,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10~20小时两组产妇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对产妇及新生儿安全,可降低术中及术后产妇VAS评分。  相似文献   

5.
祁贵德  姜蓉 《医学临床研究》2014,(11):2220-2221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全身麻醉对剖宫产产妇以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住入院的80例单胎剖宫产初产妇,按麻醉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选择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采用瑞芬太尼复合七氟醚全麻;对照组:选择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观测新生儿娩出后不同时间点的 Apgar评分,产妇缩宫素用量、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阴道出血量、全麻者术中知晓的例数。结果 两组产妇术中使用的缩宫素总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新生儿的娩出时间、娩出后各时间点的 Apgar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全麻组产妇未发生术中知晓。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低浓度七氟醚全麻应用于剖宫产手术,对产妇以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麻醉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氯胺酮在剖宫产手术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足月产妇480例,随机分为硬膜外组和实验组,硬膜外组采用单纯硬膜外麻醉,实验组在硬膜外组的基础上,术者铺无菌巾时,静脉推注盐酸氯胺酮0.1~0.5mg/kg,记录产妇麻醉前及注药后5、10、15、20、25min时的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记录从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I—D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麻醉镇痛效果。结果实验组镇痛优良率明显大于硬膜外组,I—D时间明显缩短(P〈0.05),且Apgar评分无明显异常。实验组麻醉前后血压变化不大,而硬膜外组麻醉后10min血压下降明显。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应用于剖宫产,明显缩短I—D时间,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影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预注小剂量吗啡对硬膜外辅以静脉泵注丙泊酚麻醉下剖宫产手术的影响。方法:行剖宫产术的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布比卡因(A)组、丙泊酚-布比卡因(B)组、吗啡-布比卡因(C)组及丙泊酚-吗啡-布比卡因(D)组。结果:新生儿Apgar评分B组低于A、C、D组(P〈0.05)。孕妇术中舒适度评分B、D组高于A、C组(P〈0.01或0.05)。结论:硬膜外腔预注小剂量吗啡可较明显地改善硬膜外辅以静脉泵注丙泊酚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单胎孕妇,行硬膜外麻醉后随机等分成A、B、C3组,于手术前A组静注0.5mg/kg氯胺酮;B组0.25mg/kg氯胺酮;C组0.9%生理盐水0.05mL/kg。观察产妇一些生命体征的变化和胎儿剖出后血气分析及1min与5minApgar评分,以及产妇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小剂量氯胺酮仍具有较强的镇痛效果,对产妇的呼吸功能几乎无影响,能部分缓解由硬膜外麻醉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无临床剂量常见的苏醒期不良反应,对新生儿血气和Apgar评分无影响。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在硬膜外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中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小,是比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
姚卓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24-222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剖宫产术产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2例PIH剖宫产妇随机分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B)组,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方式。在入室平静后、麻醉起效后和胎儿娩出后分别对其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新生儿进行1min和5ra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全血低切粘度相似(P〉0.05);麻醉生效时,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低于麻醉前(P〈0.05),而CSEA组下降更明显(P〈0.05);胎儿娩出时,两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较麻醉中没有明显改变,但仍较麻醉前低(P〈0.05),并且CSEA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仍要低于EB组(P〈0.05)。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三个指标,均显示出和一样的改变趋势。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CSEA组均较EB组稍高,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较硬膜外阻滞均能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产妇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明显,对母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剂量眯唑安定复合芬太尼,氟哌啶复合哌替啶作为硬膜外麻醉胆囊切除手术辅助镇静用药,预防术中不良反应的效果,以消除病人的不良记忆。方法:胆囊切除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30例,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组(MF),氟哌啶复合哌替啶(DP),于硬膜外麻醉平面满足手术要求后静脉给药,术中观察记录BP、HR、SP02、镇静程度、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于术后24h随访患者对术中有无遗忘和对麻醉效果的评价。结果:(1)达到OAA/S2分镇静所需时间MF(1.6+0.9)min,DP(6+2.5)min,MF组明显短于DP组(P〈0.05)。(2)维持OAA/S2分镇静作用时间MF(50+18.1)min,DP(70+36.4)min,MF短于DP组(P〈0.05)。(3)MF组遗忘作用高于DP组。(4)两组辅助用药对循环呼吸的干扰无差异。(5)两组对术中的牵拉反应无差异。结论:胆囊切除手术约在1小时左右,MF较DP是更为适合的辅助用药,咪芬起效快,镇静作用消退快,消除病人的不良记忆好。较氟哌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与单纯硬膜外麻醉(EA)在剖宫产术中的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择ASAⅠ、Ⅱ级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分为CSEA组和EA两组,每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Bromage评分和产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CSEA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和麻醉至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EA组(P〈0.05,P〈0.01),CSEA组产妇的Bromage评分明显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平均动脉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及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例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平面易控制,用于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镇痛效果好,手术及胎儿娩出时间短,母婴安全度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开展自控式硬膜外镇痛分娩(PCEA)的镇痛效果及其安全性,探讨PCEA对降低剖宫产率的推进作用。方法回顾接受PCEA镇痛分娩产妇50例(观察组),均系无麻醉禁忌,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同时选择同期同条件下未行镇痛分娩的产妇50例(对照组)。观察PCEA镇痛的效果,并记录产程时间、产妇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中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LApgar评分等评估指标。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仅有轻微痛感,镇痛前VAS的评分为8.5±1.4,在镇痛后宫口7—8cm时,VAS评分为3.5±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9±0.7,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血压、脉搏、呼吸、活跃期、第二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LApgar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EA技术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不影响产程,且安全可行,便于操作,能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延长产妇的效果。方法选择100例潜伏期延长产妇,要求施行分娩镇痛的足月初产妇且潜伏期延长为观察组,不给分娩镇痛为对照组。观察组给予2 m L麻醉药(罗哌卡因2 mg和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隙,60 min后连接PCA泵,胎儿娩出后停止硬膜外腔给药;对照组按产科常规处理。比较2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催产素的使用情况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良好,第二产程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2组的第三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分娩潜伏期延长产妇镇痛效果确切,能够缩短第一产程时间,对降低潜伏期延长产妇的剖宫产率有一定效果,对产妇及新生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超声辅助下椎管内麻醉在肥胖产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80例椎管内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肥胖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声辅助组)和对照组(传统方法组),各40例.观察组通过超声定位L3~4腰椎间隙,设定穿刺点和预定穿刺径路,引导麻醉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触诊定位L3~4腰椎间隙,设定穿刺点和预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在健忘镇痛麻醉辅助局部麻醉(局麻)剖宫产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200例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单纯局麻组(L组)、氟芬强化局麻组(F组)和健忘镇痛麻醉组(J组),每组400例。L组单纯局麻;F组局麻术中辅以氟哌利多5.00mg,芬太尼0.15mg;J组在F组基础上辅以氯胺酮,观察各组患者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时间;新生儿1、5minApgar评分;手术中血压相对于基础值的波动情况;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情况及麻醉满意度。结果 J组与L组和F组比较,胎儿娩出时间无显著差别;Apgar评分提高;手术中孕妇血压波动不明显;手术中及手术后出血量无明显增加,麻醉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由小剂量氯胺酮辅助实施的健忘镇痛麻醉在局麻剖宫产中优于单纯局麻和氟芬强化局麻,在剖宫产中尤其急诊剖宫产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130例择期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65例采用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镇痛维持时间与术后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效果满意,镇痛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持续性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持续性硬膜外阻滞应用于分娩的镇痛效果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 42例自愿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 ,施行持续硬膜外阻滞 ,同期同条件的 65例产妇作对照。观察镇痛效果、两组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使用催产素情况及新生儿阿氏评分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镇痛有效率 10 0 % ,两组第二产程均在正常范围内 ,但镇痛组第二产程较对照组明显延长 (P <0 .0 5 ) ,镇痛组更多地使用催产素 (P <0 .0 5 )。两组的顺产、阴道助产、剖宫产、产后出血、新生儿阿氏评分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持续性硬膜外阻滞应用于无痛分娩中 ,镇痛效果确切、安全 ,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曲马多、氟哌利多复合辅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母婴安全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选择 60例孕足月单胎产妇 (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静注生理盐水0.05 mL/kg为对照组(C组 );静注曲马多1 mg/kg为曲马多组(T组)和静注曲马多1 mg/kg 氟哌利多2.5 mg组为曲氟组(TD组),每组20例.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于切皮前5 min缓慢静脉给药,持续监测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恶心呕吐、寒颤及牵拉不适的发生情况 ,新生儿行1,5,10 min Apgar评分.[结果]三组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产妇恶心呕吐,寒颤、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D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曲马多复合氟哌利多辅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时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对产妇安全,且能够减轻产妇呕吐、寒颤及牵拉不适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时纠正低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n=50):E组(麻黄碱组,8 mg/ml)和P组(去氧肾上腺素组,100μg/ml).记录麻醉前、麻醉后至手术结束两种药物的使用量、产妇血压、心率和呼吸的变化,同时记录产妇恶心、呕吐的情况.在胎儿娩出即刻,进行产妇动脉血、新生儿脐动脉血和脐静脉血气分析,分别测量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去氧肾上腺素和麻黄碱的浓度.对新生儿进行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结果 (1)两种药物的等效使用量、纠正产妇血压和产妇呼吸的变化比较没有差异.(2)新生儿1 min和5 min 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3)产妇心率变化去氧肾上腺素组明显小于麻黄碱组(P<0.05),产妇恶心、呕吐去氧肾上腺素组明显小于麻黄碱组(P<0.05).(4)脐动脉和脐静脉pH、碱剩余,麻黄碱组明显低于去氧肾上腺素组(p<0.05),而脐动脉PC02和脐静脉的PO2麻黄碱组明显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P<0.05),脐动脉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麻黄碱组明显高于去氧肾上腺素组(P<0.05).结论 去氧肾上腺素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剖宫产术中纠正产妇低血压比麻黄碱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安全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自愿要求实施无痛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无椎管内麻醉手术禁忌证、单胎头位产妇100例为观察组,予以1 m g/m L罗哌卡因复合0.5μg/m L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同时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产妇下肢肌力、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麻醉10 min后直至宫口全开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下肢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后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均相较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及剖宫产率,并且不增加母婴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