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1X):125-125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患者,行急诊闭合复位髋关节脱位、股骨髁上牵引、择期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3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若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稳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勇 《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125-125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患者,行急诊闭合复位髋关节脱位、股骨髁上牵引、择期行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26例患者均得到随访1~3年,骨折均骨性愈合,无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若骨折解剖复位,固定稳定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碗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25例,应用重建钢板或碗臼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临床结果优19例,良6例,无一例出现创伤性骨关节炎和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早期复位后,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本组13例,优6例,良5例,可2例。未出现坐骨神经损伤,无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髋臼周围异位骨化病例。结论髋关节后脱位最好在24 h内复位,髋臼后壁骨折手术应在7~10 d进行,术中解剖复位,应用髋臼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3例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进行影像学、髋关节功能评分等观察。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2年6个月,平均22个月,骨折均骨性愈合。Matta影像学评分:优29例、良3例,差1例,优良率96%;关节功能Merled’Aubigné评分:优22例,良5例,尚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8%。本组患者未发生异位骨化、医源性坐骨神经损伤、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髋臼后壁骨折伴髋关节后脱位早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能够取得比较良好的临床效果,且复位质量和功能康复可影响疗效。  相似文献   

6.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减少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的机制.方法83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男62例,女21例,年龄18~59岁;伴股骨头脱位61例;损伤至手术间隔1~90d,手术时间55~145 min,失血量为150 420 ml.其中典型后壁骨折49例,后上骨折9例,后下骨折3例,伴横骨折12例,后柱骨折10例.单一骨折块49例,2块骨折块26例,多块骨折块8例.全部采用Kocher-Langenbeck入路,3例合并横骨折加用髂腹股沟入路.单纯克氏针固定12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21例.1998年以后全部用钢板+螺钉固定50例.结果随访0.6~9.6年,手术一过性坐骨神经麻痹5例,按Matta的X线复位标准和Matta改良的d'Aubigne临床标准评估,解剖复位77例,满意复位6例.临床结果优65例,良¨例,一般7例.结论髋臼后壁骨折除骨片很小者外,均应予手术治疗;钢板+螺钉有良好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可获得早期功能锻炼,避免术后外固定.临床结果与复位情况、骨折块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股骨头骨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重建钛板治疗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的效果及手术的相关注意事项。方法对21例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1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6年,按HHS(HarrishipScore)标准,本组优13例,良6例,可1例,差1例。其中异位骨化1例,股骨头坏死1例,优良率90.5%。结论髋关节后脱位伴髋臼后壁骨折行切开复位重建钛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及股骨头骨折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后壁及股骨头骨折的诊断,手术治疗方法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共36例患者,行手法复位术后,2例行非手术治疗,患肢持续牵引,34例应用Kocher-lan-genback切口行手术治疗,髋臼及股骨头骨折复位内固定,结合牵引治疗。术中应用螺丝钉或钢板内固定髋臼后壁骨折,必要时植骨。螺丝钉固定股骨头骨折。[结果]全部患者均随诊1~5年,根据相关资料评定:优26例,良6例,差4例。[结论]髋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得临床效果,手术内固定是最佳的治疗方法,骨折的良好复位及减少术中再损伤,保存残存血供是治疗此类损伤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分析2006年9月~2010年9月手术治疗的18例髋臼后壁骨折,平均年龄32岁,平均随访8~36个月,平均20个月。结果按Matta的复位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3例,复位欠佳(移位2~3mm以上)1例,15例临床结果优秀,2例并发了髋臼周围异位骨化,1例术后出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术前准确的影像诊断、术中解剖复位、坚强的内固定、术后的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锁定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重建钢板(山东威高)内固定治疗16例髋臼后壁骨折,观察临床效果.结果:16例患者均获随访,最长28个月,最短4个月,根据改良的d'Aubingne-Postel髋臼骨折术后功能评定标准,优9例,良6例,可1例.结论:锁定重建钢板能提供良好塑性和坚强固定,操作简单、安全,可有效治疗髋臼后壁骨折.  相似文献   

11.
髋臼后壁骨折常合并髋关节后脱位,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主张积极切开复位钢板镙丝钉内固定手术治疗〔1〕。可吸收内固定物,近年来国内外也应用于骨科的桡骨小头、内外踝骨折等非承重松质骨内固定。我院从1998年11月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髋臼后壁骨折3例,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例1,男,28岁。因车祸致伤,伤后3周入住我科。经X线及CT检查见:左髋臼后壁骨折,折块移位;关节间隙内可见游离碎骨块。于伤后4周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行Kocker-Langenbeck(K-L)切口。术中见髋臼后壁骨折块3cm×2cm×1.5cm,移位1cm,已有纤维结缔组织连接…  相似文献   

12.
髋臼后壁骨折是髋臼骨折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1],可表现为髋臼后上缘骨折及髋臼后缘大块骨折,同时,可合并股骨头脱位、半脱位及关节内游离骨块、坐骨神经损伤,治疗不当,则预后不佳。本科1993年12月至1997年12月共收治此类骨折9例,并对患者予以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  相似文献   

13.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201-1202
目的:探讨自制弹性钢板在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患者经Kocher-Langenbeck入路显露髋臼后壁骨折,翘拨复位骨折碎块,采用克氏针临时固定,A组32例选择2块3孔1/3管型钢板在其最后的孔眼处切割折断,残端弯成鱼叉状制成弹性钢板沿后壁做弹性支撑固定,应用弧形重建钢板沿髋臼后壁压迫弹性钢板做中和固定;B组30例采用弧形重建钢板加螺钉固定。结果:随访6~36个月,术后骨折复位质量采用改良Matta评分标准评定均获解剖复位,根据改良的Meledc aubigne postel功能评定标准:A组优18例,良7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8%;B组优15例,良5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为6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625,P=0.029)。结论:自制弹性钢板应用于髋臼后壁粉碎性骨折,能牢固维持所把持骨块的位置,并且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费用较低,是髋臼后壁多块骨折和很靠近髋臼缘的骨折的非常实用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付秀江 《中外医疗》2011,30(6):33-34
目的探讨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操作的要点和内固定选择要求。方法 2005年12月至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36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前侧髂腹股沟入路及后侧Kocher-Langenbeck入路,并行重建钢板、拉力镙钉等内固定术。结果 36例患者随访5~36个月,平均16个月。优28例、良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86.11%。结论根据患者不同骨折类型选用相应的手术入路、注重复位质量、牢固固定,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崔可赜  张寿 《海南医学》2010,21(20):63-65
目的探讨髋关节后脱位合并髋臼后壁骨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31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效果,手术采用K-L入路。复位后应用髋臼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内固定。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26个月(10-58个月)。复位根据Matta影像学评分,解剖复位16例,良好复位12例,差3例;优良率90.3%。结论髋臼骨折术前正确分析骨折类型,选择手术时机、手术顺序和术中良好的复位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自1995年1月起,我们对13例严重髋臼骨折并髋脱位的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髋臼骨折并髋脱位1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3例,新鲜骨折10例,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23岁~52岁,致伤原因:车祸7例,砸伤3例,坠落2例,枪击伤1例,骨折脱位类型:后壁骨折伴股骨头后脱位8例,其中后壁粉碎性骨折5例,髋臼前后柱伴髋臼横形骨折1例,后柱伴横形骨折1例,髋臼粉粹性骨折1例,横形骨折1例,后5例均伴股骨头中心性脱位。骨折移位:小于1cm3例,1cm~2cm7例,超过2…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内固定方式在髋臼横行后壁骨折内固定中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为临床应用不同内固定方式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提供可靠的生物力学依据。方法20具成人防腐尸体标本共40具半髋臼标本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5具完整骨盆。A 组: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后壁螺钉固定;B 组: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及后壁螺钉固定;C 组:前柱重建钢板联合后柱重建钢板及后壁拉力螺钉固定;D 组: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应用生物力学实验机分别对各组加载至骨折端固定失败(移位>2 mm)并记录各组的最大载荷,比较4组的生物力学稳定性。结果髋臼横行后壁骨折4种不同的内固定方式所能承载的最大载荷分别为:A 组(823.89±106.27)N;B 组(1041.38±125.66)N;C 组(1210.19±116.27)N;D 组(1037.89±108.67)N,各组两两比较:A 组所承载的最大载荷小于 B、C、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5.98;P =0.027);C 组所承载的最大载荷大于 B、D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B、D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71)。结论内固定治疗髋臼横行后壁骨折时,应用前后柱双钢板、后柱锁定重建钢板及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固定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均优于后柱单重建钢板,其中前后柱双钢板固定的稳定性更强;后柱锁定重建钢板与后柱重建钢板联合前柱拉力螺钉所承载的最大载荷相似。  相似文献   

18.
高靖宇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172-3173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46例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先行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手术,后行髋关节 CT 扫描和三维重建确定手术指征后改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评价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手术效果。结果46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8±0.43)h;平均失血量(224.5±18.65)mL;平均住院时间(13.5±2.65)d。46例患者经解剖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效果优21例,良15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78.3%。46例患者并发坐骨神经损伤2例和股骨头坏死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6.5%。结论髋臼后壁骨折合并髋关节脱位病情复杂,建议先给予股骨头闭合复位,再行髋臼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疗效满意。复位质量直接决定着手术效果,建议满意复位后再行下一步手术,以确保髋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归纳患者的临床病历,总结影响髋臼后壁骨折(PWFA)手术效果的相关危险因素,为PWFA的诊治及不良反应预后提供临床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金华文荣医院2009年4月—2012年4月收治的82例髋臼后壁骨折患者,对其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复位满意后采取重建钢板进行内固定。根据Matta评分确定术后疗效,并对可能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之后,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经过治疗,82例患者当中,Matta评分优为34例,占41.5%,良16例,占19.5%,可22例,占26.7%,差10例,占12.3%。患者髋臼后壁骨折临床优良率为61.O%,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5岁、受伤后到手术的时间〉2周、复位不满意、合并髋关节脱位、合并其他伤、骨折粉碎程度〉2块均为影响PWFA术后效果的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伤后至手术的时间(P=0.001,OR=1.057),骨折粉碎程度(P=0.026,OR=1.766),复位质量(P=0.033,OR=1.938)是影响髋臼后壁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通过分析影响PWFA手术效果的危险因素,得出伤后至手术时间、骨折粉碎程度及复位质量是影响手术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时机尽早手术,复位精准及牢固的内固定,可显著提高临床优良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手术入路、内固定方式及疗效。方法:对52例髋臼粉碎性骨折根据骨折不同类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入路及后方Kocher-Langenbeck入路,并行重建钢板、拉力镙钉等内固定术。结果:全部患者随访5~60个月,平均13个月。根据M atta评价标准,解剖复位39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3例。髋关节功能按HHS标准进行评估:优38例、良6例、可4例、差4例。结论:手术是髋臼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骨折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注重复位质量、牢固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