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介绍枕大池重建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Ⅰ型畸形的显微手术方法.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咬开下项线至枕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手术显微镜下"Y"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软脑膜下吸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口,修补硬脑脊膜及蛛网膜,恢复枕大池正常结构.结果 36例手术治疗,术中发现30例有脊髓中央管口活瓣样假膜.随访3月~5年,感觉及肌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MRI复查6例脊髓空洞症消失,30例明显缩小.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方法吸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正常结构和功能,是治疗chiar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 总被引:40,自引:3,他引:37
目的 介绍一种小脑扁桃体切除 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方法。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 ,咬开枕大孔后缘上至下项线 ,两侧至枕大孔的 4、 8点钟位置 ,约2 5cm× 4 0cm。咬除寰椎后弓 ,“T”形切开硬脑脊膜和蛛网膜。软膜下切除两侧小脑扁桃体 ,开放正中孔直至四脑室底并且打通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取肌筋膜行硬脑脊膜连同蛛网膜的扩大修补 ,形成新的枕大池。结果 12例中 ,男 5例 ,女 7例 ,年龄 18~ 5 1岁。MRI示脊髓空洞腔 <5节段 2例 ,5~ 8节段 8例 ,>8节段 2例。术后 3个月至 2年随访 9例 ,MRI复查见空洞腔均明显缩小 ,其中 3例空洞消失。感觉的恢复优于肌力的恢复。结论 此手术方法效果满意。其要点是 :(1)小脑扁桃体在软膜下切除并行软膜缝合。 (2 )四脑室正中孔开放并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相通。 (3)枕大孔区蛛网膜下腔扩大修补缝合。无须行后颅窝减压术 相似文献
3.
我科自2002~09-2005-10采用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32例病人,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颅窝重建术(后颅窝减压+硬脑膜成形+小脑扁桃体切除+蛛网膜粘连分解)治疗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8年1月对收治的46例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行后颅窝重建术。结果后颅窝重建术症状改善率84.8%,脊髓空洞长度明显减小,KPS评分显著改善。结论后颅窝重建术是治疗Chiari 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较为合理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枕大池扩大重建加大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19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患,脊髓空洞腔<5节段3段,5-8节段12例,>8节段4例,伴延髓空洞3例,手术扩大枕大池并切除小脑扁桃体,结果:19例术后患症状明显好转。MR复查,空洞腔明显缩小,结论:该术式治疗Chiari 畸形合并脊髓积水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枕下正中入路,咬开枕骨大孔后缘及寰椎后弓,显微镜下切开硬脑脊膜,软脑膜下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重建第四脑室正中孔与两侧小脑延髓外侧池交通、开放脊髓中央管口,修补硬脑脊膜。结果 3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恢复平稳、无感染,无死亡。病人肌力。温、痛感觉及肌张力均恢复良好。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均消失。随访MRI示,6例空洞症消失,脊髓接近正常;30例脊髓空洞腔明显缩小。结论 采用显微手术切除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开放脊髓中央管口,恢复枕大池结构和功能,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脑延髓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观察合并脊髓空洞症的Chiari畸形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探讨小脑延髓池成形术对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病人,采用后正中入路,枕颈减压,小脑延髓池成形术治疗.结果术后经6~58个月临床和影像学随访.15例中,空洞消失、症状消失者4例(痊愈);空洞消失或缩小、症状明显减轻者8例(显效);空洞缩小、症状改善者3例(有效).结论小脑延髓池成形术能使小脑扁桃体还纳,畅通颅内和脊髓蛛网膜下腔CSF循环,脊髓空洞逐渐缩小,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小脑扁桃体切除并脊髓中央管口松解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畸形 总被引:47,自引:7,他引:47
目的探索外科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畸形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脊髓中央管口假膜切开术,原位硬膜缝合法。结果18例手术治疗,15岁以下儿童12例,术中发现均有脊髓中央管口(闩部)假膜;成人6例,3例有假膜形成。全部病例术后脊髓空洞消失或明显缩小。结论脊髓中央管口假膜是造成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的原因之一,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脊髓中央管口假膜切开术,是手术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Chiari畸形最根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枕颈减压、脊髓空洞穿刺抽液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一种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新手术方法。方法:61例经MRI诊断为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均采用枕颈减压加脊髓空洞空刺抽液术治疗。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临床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随访48例(术后1-5年),明显转好45例,好转3例,其中8例术后2-4年经MRI复查,脊髓空洞消失2例,空洞明显缩小5例,轻微缩小1例,手术无并发症,无死亡,结论:枕颈减压加脊髓空洞空刺抽液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的手术方法.方法 19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患者,脊髓空洞腔<5节段3段,5~8节段12例,>8节段4例,伴延髓空洞3例,手术扩大枕大池并切除小脑扁桃体.结果 19例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MR复查,空洞腔明显缩小.结论该术式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积水安全、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枕大池成形术(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部分切除+硬膜成形)对Chiari畸形Ⅰ型伴脊髓空洞症(CMI-SM)患者疗效及脑脊液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 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应用枕大池成形手术治疗CMI-SM患者40例,术前24 h及术后12个月患者均行核磁共振相位对比序列(PC-MRI)检查及日本矫形科学学会(JOA)脊髓功能评分,比较患者中脑导水管、脑桥腹侧、C3腹侧层面脑脊液动力学指标及JOA评分的变化. 结果 术后没有患者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死亡,JOA评分从(7.89±3.52)分提高到(12.53±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MRI扫描显示患者术后枕大池成形良好,脊髓蛛网膜下腔通畅,30例患者脊髓空洞明显缩小;与术前24h比较,患者术后12个月脑脊液每搏输出量(SV)、平均流量(MF)均增加、头端和尾端最大峰值流速(Vmax)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枕大池成形术可以增加病变区脑脊液流量,减缓脑脊液峰值流速,从而缓解临床症状、减轻脊髓空洞,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I型畸形术中辅助B超判断枕大池重建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诊断明确的ChiariI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共93例,施行微创枕大池重建术。术中保留寰椎后弓,并于切开硬膜前通过B超实时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态、大小、“活塞”样往复运动状态,以及枕大池形态和大小;并于切除部分小脑扁桃体后对枕大池重建效果进行判断。分别于术后6和30个月时通过Tator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并发症包括小脑出血(1例)、小脑梗死(1例)、脑积水(1例)、皮下积液(2例),均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术后6个月随访93例患者,临床症状好转36例、稳定55例、加重2例,MRI显示脊髓空洞缩小或完全消失90例、无变化3例;术后30个月随访80例患者,原症状稳定者中12例好转、1例加重,MRI显示脊髓空洞无进一步变化。结论微创枕大池重建术治疗ChiariI型畸形损伤小、术后恢复迅速、效果稳定、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术中通过B超判断枕大池重建效果简单易行,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8~2013年收治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32例,20例采用后颅窝减压寰枕筋膜松解术,12例空洞严重者采用后颅窝减压寰枕筋膜松解术+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结果术后随访0.5~3年,28例患者症状改善,4例无变化;25例复查MRI示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回复,23例脊髓空洞较术前明显缩小。结论后颅窝减压寰枕筋膜松解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效果明显,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后颅窝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后颅窝重建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7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经MRI确诊后,应用后颅窝重建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并随访3月以上。结果27例患者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头颅MRI见脊髓空洞缩小。结论该手术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脑脊液循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扩大修补硬脑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枕下减压、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型手术方法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91例Chian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经枕下正中入路手术。以枕骨大孔为中心,在其上和两侧2cm咬除枕骨鳞部、咬除寰椎后弓,“Y”字型剪开硬膜,电灼并软膜下吸除小脑扁桃体,探查正中孔。取硬膜替代材料修补。结果 91例术后症状均有改善,术后复查MR除3例外均见脊髓空洞症缩小。结论 颅颈交界处充分减压并探查正中孔能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病人脊髓空洞症及脑积水的治愈率,小骨窗减压有利于防止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Chiari畸形(CM)中有20%~70%常与脊髓空洞症(SM)合并发生,单纯CM引起的症状多为后组颅神经症状,常不能引起病人注意,多以脊髓损害导致的运动异常及感觉异常而就诊。我院自1989年至1996年共收治脊髓空洞患者1080例,对术后半年有MRI复查资料的162例患者术前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后颅窝重建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颅窝重建这种手术方法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及其效果.方法枕下正中入路,以枕大孔为中心,在其上和两侧2 cm左右范围内去除枕骨鳞部,咬除环椎后弓,剪开硬膜,如需要打开蛛网膜,应尽量保持软脑膜完整.取自体肌筋膜或硬脑膜替代材料扩大修补.结果 30例病人,术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3个月复查MRI见脊髓空洞缩小.结论手术使颅颈交界区充分减压,改善了脑脊液循环状态,有效地缓解了临床症状,并对脊髓空洞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扩大修补硬脑膜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月~2005年4月.我们治疗合并脊髓空洞的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ChiariⅠ畸形)1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发病机制的力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早在1564年Etienne就提出脊髓病理性空洞的改变,而脊髓空洞症(syringomyelia,SY)的名称则是于1873年由Oliver D’Angers提出的;1891年Arnold chiari通过尸检发现先天性枕大孔区畸形和后脑畸形中,多有脊髓空洞发现,故常称为:Arnold chiari畸形脊髓空洞症(ACM—SY):本病好发于20—30岁左右的中青年。根据大宗SY自然病史的研究表明,该病为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它的年发生率为8.4/10万人口。其病因学研究仍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但其形成原因主要为枕大孔区畸形和小脑扁桃体下疝,即Arnold chiari畸形(Arnold chiari’s malformation,ACM)。此外,尚有髓内肿瘤、外伤和炎症等。随着MRI的问世,对SY的认识和外科干预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深入研究SY的发病机制对其治疗、疗效评价和动物模型的制作等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后颅窝扩大重建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后颅窝扩大重建术对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脊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56例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病人,显微镜下行后颅窝扩大重建术,定期随访,并与本科以往行后颅窝减压术的62例病人做疗效对比分析。结果后颅窝扩大重建术组的上肢、下肢、感觉障碍的有效率分别为75.7%、71.4%、70.0%,而后颅窝减压术组分别为58.5%、60.0%、65.9%。结论后颅窝扩大重建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有效方法,可作为外科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