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脑血管病死亡率及致残率高、并发症多[1],多数患者及其家属缺乏与疾病相关的知识,因此,健康教育甚为重要.我们对85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和护理技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致残率.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护理工作正在迅猛发展,护理工作的职能、任务、护理模式等都在不断发展、提高。随着整体护理的推广应用,健康教育在护理中的优越性也越来越明显。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病程一般比较缓慢,病人往院时间长。并发症多且重,疾病的特殊性会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健康教育在肝硬化患者的护理中,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负面心理影响,促进疾病康复。现简单介绍健康教育在肝硬化病人整体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1 入院初期的健康教育 入院初期,病人从熟悉的工作、家庭环境来到陌生的病房,往往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心理。此时,护士积极、主动地接待患者及其家属,向其介绍病区环境、主管医生、护士及其病房病友。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乐于接受以后的治疗和护理。护士要与病人及家属交流,收集同病人有关的各方面信息,着重了解诱发肝硬化的诱因,如病毒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老年脑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对我科145例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和其家属(治疗组),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与2004年度我们仅对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间患者入院时的病情水平和抑郁状态相比较没有差异(P>0.05),而入院2周和出院后3月时比较,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同步对患者家属进行治疗组均产生更好的康复效果,抑郁状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 家属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整体护理不仅应该针时患者,也应该针对患者家属展开.  相似文献   

4.
老年脑血管病患者家属的心理护理对整体护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老年脑血管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采取适宜的心理护理措施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对我科145例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和其家属(治疗组),针对性地实施心理护理措施,并与2004年度我们仅对老年脑血管病住院患者(对照组)进行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2组间患者入院时的病情水平和抑郁状态相比较没有差异(P〉0.05),而入院2周和出院后3月时比较,患者的NIHSS评分比较,同步对患者家属进行治疗组均产生更好的康复效果,抑郁状态也有明显改善。结论家属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康复意义重大,整体护理不仅应该针对患者.也应该针对患者家属展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男性病患者入院评估的因素及护理措施,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总结160例在我科住院的男性患者,对其入院评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影响男性病患者入院评估与护士职业道德素质、患者自身因素、家属因素、病区环境、入院评估的时间有关。结论全面正确的入院评估对男性病患者的早日康复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脑脊液鼻漏的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术前护理 1.入院护理.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和责任护士及主治医生.向其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加强与患者及家属间的沟通,介绍手术的优点及成功手术的病例,讲解手术前后的注意事项,消除其恐惧、陌生感.  相似文献   

7.
田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7):4774-4775
在临床护理工作实践中,发挥护士的良好沟通能力,与患者做好交流工作,做好心理护理,有助于帮助患者保持积极的治疗状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笔者归纳为下五个环节. 1 帮助患者适应环境 1.1帮助患者尽快熟悉他们所面对的院内环境护士给患者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注重细节,起立迎接新入院的患者,微笑服务,给患者以亲切感,主动问候.护士要建立一个安静、整洁、舒适的病室环境.接诊护士要热情、耐心、细致地做好入院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主动向患者介绍患者的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本病区的护士长、科室主任等工作人员.其次详细介绍病房的环境设置,如食堂的位置及供餐时间、科室电话号码,呼叫器的使用方法,卫生间、洗漱间的位置,物品的保管、家属探视时同等.积极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病区环境,以减少患者因环境陌生而产生焦虑不安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患者家属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依据,为更多的卧床患者寻找更好的护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设计的调查表对卧床患者家属分别于入院第2天及1周后进行调查。结果初次入院的患者家属均不了解基础护理知识情况,培训1周后掌握情况达到95%,能很好地照顾患者。多次入院的患者家属虽掌握一定的护理知识,但对康复的希望不报有信心,不采取积极的护理。结论中风卧床患者家属对基础护理知识的掌握能很有效的预防诸多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属的工作量,降低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8年始开展了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实施了健康心理教育,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心理指导 责任护士对于新入院的患者应热情接待,亲切的语气作好自我介绍及病房环境介绍,以诚挚的态度对待患者及其家属,使他们有信赖感。及时搜集资料,根据病情的轻重、心理状态、社会文化背景及患者对自己健康状态的了解程度,对疾病的承受能力,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用温和的语  相似文献   

10.
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实施同期护理干预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对患者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05-2007年我们沿用传统的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2008年起对患者及家属同期采取护理干预。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其家属在入院时、出院1年后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活质量。对患者采用头颈部癌生存质量量表(QLICP-HN),对家属采用汉化的癌症患者照顾者生活质量量表(QOLScale-FAMILY)。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全喉切除患者及家属同期进行护理干预后,全喉切除患者和家属生活质量较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喉切除患者与家属同期行护理干预的方法切实可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全喉切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如何做门诊健康教育工作,是医院门诊护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通过口头宣教、橱窗、宣传栏、电视等形式,针对性地采用了口头教育、文字教育、电化教育等不同方法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患者及其家属能够方便地获得健康信息,从而增强人群的保健意识,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好评。现将我院门诊健康教育的具体做法与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沟通也称交流 ,是人与人之间交换意见、观点和情感的过程。护患沟通有助于护士了解病人的身心状况 ,向病人提供正确的信息 ,指导其下一步的护理措施。同时护患沟通也是实现护士以病人为中心 ,提供整体护理服务的需要。1 注意与患儿及家属的第一接触1.1 自我介绍 主动向患儿及家属介绍自己的姓名、职业和身份。1.2 记住患儿比较亲切的称呼 在临床工作中 ,有的护士用床号来称呼患儿 ,这是很不恰当的 ,称呼患儿的小名 ,会让患儿产生一种亲切感。1.3 介绍病区环境 刚入院的患儿对陌生环境不适应会产生紧张情绪甚至恐惧心理 ,患儿家属正处…  相似文献   

13.
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0例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测评结果行自身对照,与SAS常模对照。应用自编问卷调查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应用自编问卷,调查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家属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焦虑与疾病知识缺乏、住院环境陌生、经济负担过重等8项因素有关;护理干预后家属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入院时,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减少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体会。方法:将64例脑卒中患者及其长期陪护的家属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32例。常规组患者采用脑卒中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除采用常规护理外对其家属同步进行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在入院后1个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其心理状态。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患者家属良好的心理状态对患者有重要影响,能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临床护理路径为宫外孕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了更有效全面的整体护理,使护士更有计划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护理,促进了护士和患者的良好沟通,帮助患者及家属了解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士为患者提供的服务,护理的详细过程和安排,不仅让患者的健康教育知识得到了提升,更让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这也是对护理工作的高度肯定。  相似文献   

16.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需求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基础护理的需求情况,以便针对患者的需求开展有的放矢的护理服务.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165例住院患者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其入院需求及基础护理需求,运用SPSS 11.5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入院时最希望护理人员提供与患者疾病相关的服务 超过50%患者表示在住院过程中希望家属参与基础护理,而护士起到协助作用.结论 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时尽可能多的提供与其疾病相关的服务 在基础护理过程中要做好对患者及其家属的指导,对于生活可以自理的患者应使患者出院以后能得到很好自我护理 对于不能自理的患者应使患者得到很好的家庭护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家属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300例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焦虑状况调查,测评结果行自身对照,与SAS常模对照.应用自编问卷调查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应用自编问卷,调查家属焦虑的相关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结果首次入院精神病患者家属SAS评分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1),焦虑与疾病知识缺乏、住院环境陌生、经济负担过重等8项因素有关;护理干预后家属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干预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精神病患者入院时,重视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对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家属的焦虑情绪,减少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掌握初次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特点,寻求良好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2003年3月初次入院的21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工作中的经验教训.结果211例患者中有17人为强制入院;初次入院患者症状表现多样,对环境易有陌生感,常出现自伤和攻击行为.结论充分掌握患者及家属(陪护)人员情况,有利于精神科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工作,确保治疗的有效性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19.
罗江玲  田芳  孙琳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3):1290-1290
1996年始,我院开展整体护理,运用护理程序让健康教育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全过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健康教育的实施1.1评估患者需要入院后为患者安置好床位,提供良好的环境,努力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根据病情及时收集资料,找出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1.2使用健康教育单设计9个项目:①入院须知;②病区环境简介;③医护人员概况;④所患疾病的病因及诱发因素;⑤各种检查的目的、标本采集注意事项;⑥所用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注意事项;⑦饮食指导;⑧自我调护方法;⑨出院指导。护士分别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教育,施教后在教育单…  相似文献   

20.
程燕萍 《当代护士》1999,(12):20-20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涵,我院在骨伤科病区推行整体护理以来,其重要性日趋明显。健康教育能使老年骨折病人了解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的基本知识,积极配合疾病的治疗与康复,消除或减轻患者的负面心理效应,进而达到减少并发症,防止因护理不当引起的后遗症,促进骨折早日痊愈的目的。现将我院健康教育在老年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1 入院介绍 由于老年骨折病人发病突然,缺乏心理准备,加之疼痛较剧,大多具有恐惧、紧张、忧虑的心理反应。此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病人和家属,向其介绍经管医生、护士和病区护士长,并及时详细询问病情,简明介绍病区环境,医院膳食及探视制度等,使病人感到亲切、安全,从而产生信赖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接受治疗与护理的身心状态。 2 检查前教育 老年骨折病人体弱多病,许多患者往往不同程度地伴有其它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糖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