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康复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其内容涉及到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及经济学等多个学科。临证适宜采用中医康复医疗的病证较多,中医康复医疗的对象中相当一部分是慢性病人、老年病人、身体有残疾及精神障碍者。本文试就中医康复医疗的特点和基本步骤作扼要的讨论。1 中医康复医疗的特点中医康复医疗的主要特点有三:①因人制宜,辨证康复;②动静结合,功能康复;③综合调治,整体康复。这是根据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及整体康复观提出来的。因人制宜,辨证康复。就是要针对不同患者的临床证侯表现,确定相应的康复医疗原则,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法。辨证康复观认为,辨证与康复之间  相似文献   

2.
中医康复学的五个基本观点为整体康复观、辨证康复观、功能康复观、综合康复观、预防康复观,运用中医康复理念指导肛肠科疾病的康复,能显著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辨证论治的精髓,同病异证、异病同证是对疾病本质的深入探索。骨伤科疾病多为局部之病变,可伴有全身性改变。正确理解和掌握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辨证思维有助于骨伤科的临床诊疗。  相似文献   

4.
偏瘫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后遗症,对肢体运动功能造成重大影响,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康复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等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康复观和辨证康复观为指导,相较于现代康复医学具有独特的理论特色和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5.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内涵之一。异病同治,核心是辨证。临床上应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治病原则,在辨证同时也注意辨病,做到证与病统一,有的放矢的治疗。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  相似文献   

6.
<正>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的病机,就可采用同一方法治疗。但是,只坚持异病同治的原则,有时未必能达到理想的临床疗效。异病见到同证,不仅仅是一个单纯而简单的概念,应当具有基础证、复杂证、理论证、笼统证等多重涵义。基础证实际上是临床各科疾病常见辨证类型的高度概括,反映了疾病辨证的基本规律。每一种疾病的辨证  相似文献   

7.
头风一名首风,亦名脑风,首见于《黄帝内经》。是以头痛为主证的疾病。根据历代医籍及史书记戴,头风及偏头风非泛指一般外感头痛,而属反复发作,长期不愈的剧烈性头痛。若结合现代病名,颇与血管神经性头痛、偏头痛及三叉神经痛等相类似(当然也不能排除占位性病变)。本组仅就上述三病证作为观察研究对象,其临床表现虽异,但又具有共性。依据中医整体辨证及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原则,统一辨证,并拟定临床分型及治则。  相似文献   

8.
对虚劳的护理提出了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分为一般护理和辨证施护。从起居、饮食、情志、药物、煎服法等方面对患者进行一般常规护理。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将虚劳分为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4种不同证型进行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护、同病异护的整体辨证施护特色。  相似文献   

9.
病证结合诊断标准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色和精华,对证的准确辨识是临床论治的依据。因此,建立客观的证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中医的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在中医学中也很重视辨病,认为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等所作的结论,两者对疾病本质所反映的侧重面有所不同,因此,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是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传统意义上的病证结合是指中医的病与中医的证相结合,病证之间存在“异病同证”和“同病异证”的关系,因此,临床上有“异病同治”和“同病异治”。  相似文献   

10.
证候实质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候实质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辨证标准统一,病证客观指标模糊,背离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三个方面。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在研究制定辨证标准时,应将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流行病学调研有机结合;在研究设计中同时设置同证异病和同病异证的分组对照,正确处理西医病与中医证客观指标的关系;在系统中医药理论指导进行科研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中医证候实质研究应着眼于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的研究,研究同病异证中形成证差异的分子生物学基础以及异病同证中形成同证的物质群。将传统的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的客观指标密切结合,"证"才能够真正反映疾病的本质和病情的轻重,特别是对于起病隐匿的患者更为重要,应将宏观辨证和微观辨证结合起来,并逐步量化。湿热证是风湿性疾病常见的证型之一,临床上清热祛湿能够有效地治疗多种风湿性疾病。建议从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微量元素等代谢组学的角度深入研究风湿病湿热证的实质,寻找其物质基础,从而丰富中医理论基础,并有效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证机概念深入认识证相关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证机概念,深入的阐释了症机、证机及病机的逻辑关系,分析了异病同治、同病异治深刻内涵及适用基础并论述了辨证的核心。指出病机、证机、症机不可同一而语,他们是3个处于不同层次的中医诊断概念,不能逻辑不清的混为一谈。"异病同治"具有局限适用性,"同病异治"原则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辨证的核心是辨证机。  相似文献   

13.
“同病异治”与“同证异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辨证施治的两种不同形式。“同病异治”的“病”字系指包括很多证在内的病,其实质则是“异证异治”,这是辨证施治规律中的普遍形式。“异病同治”则是所属不同病的证,  相似文献   

14.
《黄帝内经》作为公认的"医家之宗",确立了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书中记载了丰富的康复医学思想,其整体康复观、预证康复观、综合康复观、功能康复观、承防康复观等,为后世中医临床康复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深入挖掘整理《黄帝内经》中的康复思想,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康复医学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5.
李超贤 《四川中医》2011,(10):25-27
本文首先从多方面阐释了症、证和病的概念,接着从症是认识证、病的基础,症、证是病的组成内容;同病异证、同证异病谈论内在辨证关系以及区别和联系,最后揭示了症、证和病的临床意义。对以后的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涛 《光明中医》2012,27(3):576-577
中医护理讲究整体性,人的五脏六腑、奇经八脉相互联系,病理相互影响.中医的辨证施护,重视不同的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同一种证,当不同的病发展处于同一证型的情况下,具有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取“异病同护”.笔者从中医护理的特点对“异病同护”进行分析,并且通过实际案例应用论证“异病同护”.  相似文献   

17.
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祖国医学诊治疾病的指导原则之一,是辨证施治的精髓。不仅临床应用广泛,而且对于开展中西医结合,探讨病与证的规律联系,提高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水平,加深对中医基本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仅就异病同治的机理试析如下:异病同治的理论依据在临床上不论哪种病因所致何病,只要同证,病机一致,就能用同一方法治疗,此谓异病(同证)同治。“病”是“证”产生的基础,“证”是“病”的产物,是中医对于某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的重要性。方法:基于概述病证结合模式下异病同证同治的概念和特点,提出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诊疗思维方式并进行讨论。结果:阐释了异病类证类治与方证相应、同病类证类治的关系。结论:探讨异病类证与异病类治的诊疗思维方式为中医辨证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是同病异证思想的起源,《伤寒杂病论》中贯穿着同病异治的思想。明清时期,随着温病学说的出现,同病异证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整体观念是同病异证的理论渊源,体质是同病异证的形成基础。"病"反映的是机体病变的全过程,具有共性意义;"证"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反映当前阶段疾病的主要核心所在。同病异证是同中有异,由疾病自身特殊矛盾本质主导的特异性内容(同)中表现出部分非特异性(异),同为主导,异居其次,治疗应兼顾"大同"和"小异"全方位切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在针对疾病核心病机的主方基础上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中风偏瘫的多层次、多途径的康复方法,认为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整体观念;同病异治是该法的具体体现;其获效的关键是辨证求本。提出中风偏瘫康复法的最佳选择是综合康复,只有针对疾病本质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方法的康复手段,才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