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瑞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8):2564-2565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重症监护室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比较2组患儿胃泌素分泌情况、观察护理前后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改善情况。结果2组护理前胃泌素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胃泌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护理前体重、头围、身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后体重、身长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可显著改善其胃功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影响.方法: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包括鸟巢护理、暗室护理、最少干预护理、非营养性吸吮、抚触.对两组早产儿体重、奶量、喂养耐受情况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早产儿在体重、喂养不耐受方面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进奶量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促进疾病恢复,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我科NICU 100例早产儿按住院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在住院后提供常规护理方法和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早产儿每日进奶量、平均体重增长速度以及住院天数显著优于对照组,胃肠耐受性也比对照组好,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从而提高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发展性照顾护理方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共120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依照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2组早产儿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家长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重症监护室新生早产儿的体质量、每天进奶量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早产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对于观察组发展性照顾护理方式的满意度显著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方式能明显提高新生早产儿的生命质量,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产儿尽早恢复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3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并分析讨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发展性照顾。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新生儿的每天进奶量、每天睡眠时间等具有明显优势,住院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明显缩短,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实施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显著增加早产儿的体重,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中的临床护理应用。方法选取在我院出生的早产儿78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两组患儿均匀分配,观察组39例患儿接受发展性照顾护理,对照组39例患儿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变化以及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睡眠质量、摄入奶量,住院时间和喂养耐受时间均比对照组的数值优,观察组患儿在不同时间段的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中的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措施能提高早产儿的睡眠质量,增加患儿摄奶量,保证患儿快速成长发育,值得临床应用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探讨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1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76例实施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1),胃肠外营养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胃潴留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住院期间体重增长快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早产儿实施发展性照顾临床效果较好,有利于促进其生长发育,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2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发展性照顾,观察比较两组早产儿的胃泌素分泌量、生长发育情况、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2、3个月时的胃泌素分泌量高于对照组,护理后换插足体重、身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及家长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采用发展性照顾模式进行护理,促进早产儿胃泌素的分泌,减少喂养不耐受现象,提高早产儿家长的满意度,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蒋海丽  张芹 《吉林医学》2014,(9):1973-1973
目的:探析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ICU早产儿70例为观察组,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另选择同期新生早产儿7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后的每天进奶量、每天睡眠时间、住院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所需时间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每天进奶量、每天睡眠时间、住院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所需时间等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应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显著提高早产儿的体重,提升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促进早产儿正常发育,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87例早产儿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5例),分别给予发展性照顾和常规传统护理,比较2种护理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早产儿的体重增长速度、入院后第7天和第14天的摄奶量和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对早产儿给予发展性照顾可提高早产儿摄奶量、增加体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模式在早产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早产儿79例,以2016年2月为节点,之前收治的为对照组(39例,常规护理),反之为观察组(40例,常规护理+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身长、头围、体重)、胃泌素水平和住院时间。结果入院时,两组身长、头围、体重、胃泌素水平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30 d后观察组早产儿身长、头围、体重均较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5 d、10 d后,观察组胃泌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为(32.50±1.13)d,比对照组的(42.51±1.11)d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早产儿行发展性照顾联合袋鼠式护理,可显著提高早产儿肠胃功能,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缩短住院时间,值得临床及护理技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发展性照顾对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影响。方法:选取108例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比较两组住院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恢复正常体重时间、每日睡眠时间、生长发育情况(身高、体重、头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达全肠内喂养时间、恢复正常体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每日睡眠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体重、头围、身长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可有效促进其快速康复和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3.
喻巧萍 《吉林医学》2021,(1):245-247
目的:探究发展性照顾与袋鼠式护理应用于早产儿生长发育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2例早产儿,依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试验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联合发展性照顾.对比分析两组早产儿出生时、30 d头围、体重、身长;出生时、10 d后胃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发展性护理模式对改善早产儿喂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抽取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早产儿78例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所有早产儿分为例数均为39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早产儿接受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早产儿实行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早产儿喂养效果。结果结果表明,观察组早产儿睡眠时间、住院天数、每日体质量增长以及每日奶量摄入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早产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胎龄不足37周的早产儿,展开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可有效延长早产儿的睡眠时间,促使喂养更为顺利,明显提高体质量增长,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早产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作为对象,依据处理方法差异分对照组、发展性照顾组两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发展性照顾组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家长满意度;日均睡眠时间、日均喂奶量、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干预前后早产儿营养指标、血糖水平;不良反应如胃残留、腹胀、呕吐的发生率.结果 发展性照顾组家长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展性照顾组日均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日均喂奶量多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恢复正常体质量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营养指标、血糖水平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发展性照顾组营养指标、血糖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展性照顾组不良反应如胃残留、腹胀、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实施发展性照顾的意义确切,可有效改善新生儿营养状况,延长睡眠时间,加速体质量恢复,缩短出院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家长对护理服务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引入发展性照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扶沟县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7例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早产儿每天睡眠时间、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进奶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每天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进奶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利于患儿生长发育,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磊 《当代医学》2011,17(12):126-127
目的 对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3月在重症监护室住院的200例新生早产儿.将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0例及对照组100例.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研究组早产儿出生后7、14d体重增加较对照组明显,发生胃残留、呕吐、腹胀的比例减少;研究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3.61±7.23)d,对照组为(19.42±9.1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展性照顾能减少早产儿的喂养并发症,增强早产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早产儿的茁壮成长.发展性照顾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实用性强,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早产儿护理方案的实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1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儿的每日的睡眠时间、体重恢复正常时间、喂奶量以及住院天数,同时对比两组患儿住院期间腹胀、呕吐、胃残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每日睡眠时间为(21.35±2.14)h,每日喂奶量为(472.85±47.14)ml,均显著多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儿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为(14.42±3.06)d,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发生腹胀的比例为21.79%,发生呕吐的比例为16.67%,发生胃残留的比例为20.5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为(33.82±8.41)天,对照组患儿的住院天数为(42.48±8.17)天,观察组患儿的住院天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可有效提高早产儿的进食量和睡眠时间,促进早产儿体重的增加和病情的康复,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郑海霞   《中国医学工程》2014,(3):105-106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实施早产儿发展性照顾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与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与发展性照顾。观察并记录两组早产儿出院体质量、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住院天数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患儿出院体质量(3.2±0.9)kg,睡眠时间(18.5±2.5)h,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0.5)kg和(16.5±1.5)h;治疗组胃管留置时间(12.5±2.5)h、住院时间(13.5±7.0)d,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7.2±1.5)h和(19.5±9.5)d,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展性照顾是一种简单方便,安全有效,无任何不良反应,实用性强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对早产儿喂养的影响.方法:选择入住新生儿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分为2组,研究组169例、对照组15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实施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早产儿入住NICU至离开时,平均每天的体质量增长、喂养不耐受发生情况、胃管留置时间、睡眠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早产儿比较,研究组早产儿平均每天的体质量增加更快、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降低、睡眠时间延长,胃管留置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早产儿成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