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彭林 《求医问药》2011,(9):161+16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0年3月收治的7例强直性脊柱炎并发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经过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颈椎融合成功,所有患者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2~6年。7例患者植骨融合均愈合,无假关节形成。6例术前继发脊髓神经损伤的患者中,2例术后神经功能由术前Frankel D级恢复至术后E级,2例由术前C级恢复至术后D级,1例A级患者无明显恢复。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0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进行治疗,并做好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30例病人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或使病情加重,均恢复良好。结论加强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预后。  相似文献   

3.
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绍华  徐月琴 《河北医学》2009,15(4):474-476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25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体会并详细介绍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0.5~2年,根据功能评价,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经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20例急性颈椎骨折脱位俣并颈髓损伤的患者进行术前训练,心理护理,呼吸道准备,术后实施体位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脊髓神经功能的改善情况,指导功能锻炼及防治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6-31个月随访,平均随记17.6个月,按照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法评分,术前0-13分,平均7.76分;术后JOA评分为6-17分,平均10.3分,改善率为68.5%,优良率为74.1%.结论 加强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探讨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管理方法与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14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共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脊髓损伤的恢复情况,同时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脊髓损伤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脊柱骨折伴颈椎脊髓损伤患者围手术期通过实施全方位护理,能够改善术前状态,密切术中配合,促进术后康复,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可提高脊髓损伤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7.
强直性脊柱炎颈椎骨折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艺双 《河北医学》2010,16(1):112-114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颈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3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资料。结果:3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与精心护理,术后复查X线片提示颈椎融合成功,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获得满意疗效。结论:加强围手术护理是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整个治疗过程的重要环节,而围手术期护理的重点包括个体化的心理护理、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加强气道护理、保持颈椎稳定性和合理的功能锻炼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王敏  赵旭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Z):60-61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总结49例颈椎骨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体会并详细介绍心理护理、术前配合、术后护理、并发症的护理及术后康复训练等。结果:术后随访1~5年,根据功能评价,受伤神经、肌力均有较好的恢复,植骨一般3个月愈合,无塌陷、脱出、脱钉现象出现,椎体间稳定。结论:对于颈椎骨折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以极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瘫痪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综合治疗水平.结果 对我科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3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瘫痪的患者,采取包括严密观察病情,呼吸道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功能锻炼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34例患者手术效果良好,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1个月时四肢肌力恢复1级以上.一共有9例患者术后因呼吸困难行气管切开(26.5%),2例患者术后出现肺部感染(5.9%),1例小面积皮肤压疮(2.9%),积极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所有患者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没有严重感染,重症肺炎,大面积褥疮和神经损伤加重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加强下颈椎骨折脱位并瘫痪患者的术前术后专项护理措施,可以避免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伤残率和伤残等级.  相似文献   

10.
颈脊髓损伤是颈椎骨折最严重的合并伤,呼吸困难是颈脊髓损伤初期及术后最常见的症状,也常常是损伤初期的致命原因。2006年1月~2007年1月,我院共收治颈椎骨折合并颈脊髓损伤致呼吸困难患者36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前路手术病人的护理方法及护理对策,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方法:分析总结96例颈椎骨折行前路手术病人术前术后护理措施及效果评价,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颈椎前路手术病人并发症。结论:对颈椎骨折行前路手术病人,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2.
颈椎骨折并发高位截瘫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例颈椎骨折并截瘫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术后病人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缓解,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加强术后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静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4):1100-1100,1134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病人的护理要点。方法:对4例颈椎骨折并截瘫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术前护理、加强术后病情的观察、对症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及康复护理。结果:术后病人无并发症发生,临床症状缓解,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结论:做好手术前的护理、加强术后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发症及康复护理对巩固手术疗效和促进患者康复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张德慧 《当代医学》2009,15(24):140-141
目的探讨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方法分析本组18例颈椎脊髓损伤的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问题措施及效果,总结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特点。结果患者术后康复快,卧床时间短、精神愉快。本组患者18例均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颈椎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其特点,进行正确康复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是提高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牛玉贤 《中外医疗》2011,30(3):146-146
目的 研究颈椎骨折并截瘫前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患者的护理经验,找出最佳康复体会。方法 对36例颈椎骨折患者行术前、术后的科学护理。结果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颈椎骨折并截瘫行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在给予正确的护理,对患者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前路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军 《右江医学》2008,36(1):105-106
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是治疗颈椎骨折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由于颈椎手术解剖复杂,涉及诸多重要结构,而且颈椎外伤伤后、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做好颈椎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和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我院骨科自2000年2月至2005年5月共手术治疗该类型患者19例,现将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用于预防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的120例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在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肺栓塞发生率以及各项凝血指标水平。结果实验组的下肢DVT发生率(1.67%)、肺栓塞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在血小板计数(BPC)、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凝血指标水平显示较对照组低凝,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护理能够降低颈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并且患者术后的凝血状态得到改善,护理总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期颈椎前后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护理。方法2005年10月-2007年5月对12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一期颈椎前后入路手术,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和气管的推移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切口观察、颈脊髓损伤功能恢复及加强呼吸道管理。结果本组12例患者,随访平均14月(3-21月),脱位者全部复位,植骨者全部愈合,内固定无脱落断裂及移位,发生颈背痛2例,经保守治疗恢复。结论通过良好的护理提高一期后路关节螺钉固定联合前路植融合钢板固定融合术的安全性,对手术成功和术后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张晶  韩红云  樊海燕 《吉林医学》2012,33(3):664-665
目的:探讨采用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74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重点做好术前心理护理;颅骨牵引的护理,呼吸道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预防并发症;以及出院的康复指导等护理。结果:按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为7~11分,无脊髓功能损害加重;按Frankel分级评价,有17例完全恢复正常,上升2级44例,无改善13例。结论:围手术期优质的护理服务,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恢复和功能重建至关重要。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能力和生存质量,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6例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 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规范护理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6例,男4例、女2例。年龄29~68岁,损伤部位位于C3~C41例、C4~C53例、C5~C61例、C6~C71例。受伤至治疗时间3~48 h。脊髓损伤情况按照Frankel分级,A级1例、B级3例、C级2例。护理措施包括术前基础护理、颅骨牵引护理、心理护理和气管推移训练,术后一般护理、并发症护理及高热护理。结果对全部患者均进行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无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对颈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截瘫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提高患者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