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特点。方法:选取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57例,术前按损伤严重程度评分法(ISS)分值将患者分为三组,其中17~24分为A组(11例)、25~35分为B组(25例)、35分及以上为C组(21例)。均以损害控制为原则先给予急救处理,后救治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约1周实施高压氧、神经营养药物及佩带各种支具进行功能锻炼;统计对比三组损伤部位数、术中输血量、手术部位数、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1年脊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量表(ASIA)评分变化。结果:A组及B组术后1年ASIA评分较术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1年ASIA评分与术前相比虽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ISS评分升高,三组输血量、住院时间、损伤部位数、手术部位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时应遵循损害控制原则,可减低救治风险,同时采用ISS对患者病情评估、治疗顺序及手术时机确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邓志强 《当代医学》2014,(34):75-75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合并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救治方法。方法选取50例脊柱脊髓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分析这些患者的救治程序及脊髓减压等情况。结果在选取的50例患者中,痊愈或好转患者有46例,生存率为92%,痊愈患者的创伤严重度评分(ISS)为(32.2±1.1)分;患者死亡4例,死亡率为8%,死亡患者的ISS评分平均为(46.3±0.9)分,ISS评分死亡者明显高于治愈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随访13个月,8例骨折患者痊愈,10例神经症状患者得到了完全的康复。结论正确的掌握救治程序,有效控制损害的程度,加强脊髓减压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合并严重多发伤的脊柱脊髓损伤的发生率,并且能有效治疗脊柱脊髓损伤,让患者得以恢复。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论(DCO)对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11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救治,试验组采取DCO救治。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病死率与术前术后3 d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并分析两组不同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患者病死情况。结果 (1)手术情况:试验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2)并发症: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3)病死情况:试验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4)凝血功能指标:术后3 d试验组PT、APT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5)不同ISS评分患者病死情况:试验组ISS评分为31~50分患者病死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DCO应用于严重多发性骨关节创伤患者,有利于减少并发症,改善凝血功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节段非相邻型脊柱骨折(multi—level noncontiguous spinal fractures,MNSF)的受伤机制、诊断与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对我院1997年1月至2008年1月手术治疗并得到随访的36例MNS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ASIA分级、感觉运动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MNSF患者共累及椎体78个节段,关键损伤部位骨折分型以爆裂型和压缩型骨折为主。脊髓不完全性损伤病例(B、c级),感觉运动评分明显提高,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ASIA分级分别提高1~2级;脊髓完全性损伤病例(A级)ASIA分级无改善。感觉运动评分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NSF具有暴力损伤大、致伤机制复杂、脊髓损伤严重、合并损伤多、易于漏诊或延误诊断等特点,治疗上应明确多节段骨折的关键部位及骨折的性质,并根据多节段脊柱骨折的类型选择相应的固定融合节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男性多发伤特别是颅脑创伤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PRL)变化特点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男性多发创伤患者90例,按照创伤严重评分(ISS)对多发伤严重程度予以评分分组,按格拉斯哥评分(GCS)对合并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评分分组;分别在伤后12 h内、第24及72 h测定血清PRL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以15例同龄段健康男性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的PRL含量为(212.7±77.7)mU/L;多发创伤患者在伤后24 h内创伤越重,血清PRL水平升高越明显,其中在伤后12~24 h ISS评分分值越高血清PRL含量升高越明显;ISS〈16分组(A组)、25分≥ISS≥16分组(B组)及ISS〉25分组(C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伤后72 h三组患者血清PRL水平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颅脑损伤的5分≥GCS≥3分组与8分≥GCS〉5分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伤后72 h各组血清PRL水平开始下降。结论严重创伤及颅脑损伤男性患者早期血清泌乳素水平的改变与创伤严重度特别是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提示血清泌乳素有望作为评估男性多发伤患者创伤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成人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诊断与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成人例脊柱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脊柱脊髓损伤都伴有多发伤,男性患病多,多需X线平片、CT、MRI进行确诊和手术治疗.本组患者都经过治疗后出院,无死亡病例,有效率100%.在ASIS评分方面,1组与2组随访时ASIS评分比术前有了明显提高(P<0.05),3组ASIS没有明显变化(P>0.05).结论:成人脊柱脊髓损伤临床特征都比较危险,预后差,多采用CT诊断与手术治疗,ISS评分在脊柱脊髓损伤的预后判定中的运用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创伤评分研究胸部损伤伴多发伤诊治特点和预后。方法对141例胸部损伤伴有其他身体器官损伤的多发伤患者作创伤院内评分和临床治疗分析。采用简明损伤定级(abbreviated injury scale,AIS)和损伤严重程度分级(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按不同分值分组比较。结果全组伤重病死率7.8%(11/141),其中住院24小时内伤重病死率4.3%(6/141)。住院24小时以后伤重病死率3.5%(5/141)。ISS≤15分轻伤组无严重内脏并发症和伤重死亡发生;ISS为16~24分严重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12%,病死率是16%;ISS:25—39分危重伤组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是57%,病死率是50%;ISS分值超过25分的严重伤组和危重伤组的创伤后内脏并发症发生率是28.2%,伤重病死率是28.2%。结论严重胸部损伤伴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早期应优先处理致命伤,对伤重评分ISS值超过25分的伤者,治疗应注重预防和治疗内脏并发症;AIS—ISS评分是从总体水平客观量化评价损伤程度,评估严重损伤的生存概率,对临床医师诊断标准化和制定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脊柱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们收治的33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ISS值18~57,平均26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0例。Ⅱ型19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6例。B级7例,C级11例,D级9例。其中手术治疗30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26个月,平均16个月。31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2例完全恢复,14例有1级以上恢复。7例无变化。结论脊柱脊髓损伤为主严重多发伤急诊适用伤害控制原则。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免疫观察期可安全地按计划进行最终手术。并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手术治疗方法及预后效果。方法选取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76例,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随访2~3个月,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39例患者神经功能达到E级,A级、B级患者由术前28例和25例降低为15例和11例;术后3个月,患者Cobb’s角、椎体前缘压缩高度和椎体后缘压缩高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针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取积极合理的手术治疗对恢复患者活动功能、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临床救治方法.方法 回顾38例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患者资料,ISS值17~57分,平均25.7分.脊柱骨折按Denis分型:Ⅳ型12例,Ⅱ型22例,Ⅰ型4例.脊髓损伤按(ASIA分级):A级7例,B级7例,C级14例,D级10例.其中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3例.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0.3个月.36例骨折愈合,神经症状16例完全恢复,14例有一级以上恢复,8例无变化.结论 损害控制有助于脊柱脊髓型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有效减少ARDS和MOF的发生;手术时机取决于脊髓损伤和全身情况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理念应用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伤救治过程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57例骨盆严重损伤合并不同部位多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57例患者ISS评分32.7±3.18分(25~39分).通过骨盆急救相对简单固定同时多学科协作对相关危及生命的损伤积极处理等损伤控制操作及损伤控制手术进行早期干预.分析各种损伤控制方法在不同骨盆合并伤中的应用效果. 结果 57例骨盆复杂骨折合并其他颅脑损伤、泌尿系统损伤、腹部损伤、四肢脊柱骨折、胸部损伤患者中,经伤害控制后,ISS评分明显下降至21.27±2.2分(7 ~ 29分)(P<0.05),55例患者成功手术治疗康复出院,2例死亡. 结论 根据骨盆骨折及合并伤特点实施损害控制,进行早期的生命损害救治,控制损伤发展,为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及最后转归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收治的65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明确具体的治疗方法。结果:在10例完全截瘫患者中,有6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60.0%。在55例不完全截瘫患者中,有54例患者逐渐恢复,好转率为98.2%。完全截瘫患者的好转率明显低于不完全截瘫患者,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可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需以患者脊髓损伤程度和骨折类型为依据,选择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生命体征监护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在治疗下颈椎单节段骨折脱位中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下颈椎(C3-7)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患者,对其中资料完整且随访时间大于12个月的50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Ⅰ期急诊颅骨牵引复位结合Ⅱ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26例(牵引组),单纯Ⅱ期前路撑开撬拨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治疗24例(撬拨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测量损伤节段椎间隙高度及Cobb角;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法、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5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3.35(12~15)个月。牵引组Ⅱ期颈椎前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撬拨组(P<0.001)。两组患者术后颈椎椎间隙高度、Cobb角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均<0.001),两组间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脊髓损伤ASIA分级、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均<0.001);Ⅰ期牵引后、Ⅱ期手术后及术后1年随访,牵引组ASIA运动及感觉功能评分均明显优于撬拨组(P均<0.001);术后1年两组间脊髓损伤ASIA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撬拨组(41.67%)明显高于牵引组(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5,P=0.013)。结论: 监护状态下急诊颅骨牵引复位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关节突交锁临床疗效良好,能够减少后续手术创伤,降低手术风险和并发症,有效改善脊髓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4.
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预见性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亿芬 《吉林医学》2012,33(13):2833-283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措施对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预后的影响。方法:分析多发伤伴脊柱脊髓损伤患者58例,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0~51分,经早期治疗及实施预见性护理。结果:随访3~24个月,ISS均≥30分。死亡5例,无神经功能恶化者,6例伤口深部感染,其中4例换药愈合,2例再次手术清创后愈合。结论:根据多发伤中脊柱脊髓损伤的临床特征实施预见性护理,有利于及早手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抢救生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15.
蒙药那如-3治疗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患者6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患者用蒙药那如-3治疗66例的疗效。方法:在我院手术治疗的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截瘫患者66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A组)和常规治疗加蒙药那如-3治疗组(B组),每组33例。A组术后常规营养神经治疗;B组术后常规营养神经治疗的同时加蒙药那如-3治疗。治疗前、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进行ASIA评分标准评定、脊髓减压改善率及检测血SOD、LPO、EGF的变化。结果:治疗2周后,B组患者损伤脊髓减压改善率、ASIA评分得分及SOD、EGF、LPO等指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交通事故性脊髓损伤后手术及营养神经治疗并联合蒙药那如-3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6.
背景急性创伤性颈髓损伤(TCSCI)会导致患者膈肌麻痹,影响呼吸运动,因而患者需要通过手术治疗来降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改善预后。但目前关于影响急性TCSCI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相关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评估急性TCSCI患者1周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8年7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外科治疗并随访3个月的74例急性TCSCI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患者受伤1周内是否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分为疾病组(n=43)和对照组(n=31)。收集患者入院后的病例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吸烟史、合并症(高血压、糖尿病)、创伤原因、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程度分级、ASIA运动评分(AMS)、有无相关创伤、损伤平面、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删失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TCSCI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急性TCSCI患者中,合并呼吸系统并发症43例(58.1%),其中肺炎5例、肺水肿1例、行机械通气37例。37例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中有31例在术前完成操作,其中21例为气管插管状态,10例为气管切开状态。疾病组ASIA损伤程度分级完全损伤患者多于对照组,AMS低于对照组,有相关创伤的患者多于对照组,ISS、CPIS高于对照组,采用后路手术方式的患者所占比例多于对照组,住院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IA损伤程度分级〔OR=3.290,95%CI(1.214,6.862)〕、AMS〔OR=2.430,95%CI(1.103,5.436)〕、CPIS〔OR=1.235,95%CI(1.036,3.264)〕、手术方式〔OR=1.225,95%CI(1.033,3.106)〕是急性TCSCI患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ASIA损伤程度分级、AMS、CPIS和手术方式是预测急性TCSCI患者出现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完全损伤、AMS或CPIS较高、行后路手术的患者,需早期加强呼吸管理,积极给予机械通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多发伤的主要病死原因,探讨早期创伤评分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 对收治的179例多发伤病人进行早期创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后按分值分组,同时按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采用包括手术、机械通气、血液净化、胃肠营养等综合治疗。结果 ISS评分≥25时多发伤的病死率显著升高,合并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颅脑损伤的多发伤患者。结论 早期ISS评分对伤情评估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意义,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氟骨症引起的黄韧带骨化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评价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疗效。方法:收集2008-01~2009-12氟骨症黄韧带骨化(OLF)病例19例。病人OLF所累及脊柱水平均行后路全椎板切除术。病人术前体检,行X线平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和尿氟测定。术后查体、复查MRI,观察病人临床恢复及椎管狭窄缓解状况。应用ASIA评估标准进行分级,手术前、后脊髓功能评分对比,评价脊髓损伤进行脊髓减压的治疗效果。术中切除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制作切片观察。结果:术后除2例长期严重截瘫病人外,余17(89.5%)例病人症状均较术前有所改善,症状明显改善12例(63.2%)。复查MRI,显示OLF累及节段椎管狭窄均明显缓解。术后病理切片示骨质硬化和软骨内成骨。结论:氟中毒是高氟地区黄韧带骨化的重要病因,可累及全脊柱大量椎体节段。MRI可明确脊髓病变情况,并为OLF术前诊断、鉴别诊断,术后评估提供依据。氟中毒椎管狭窄需早期诊断,早期手术,经后路全椎板切除术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多发伤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预测多发伤严重度、预后的有关指标及综合治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收入ICU的137例多发伤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方法、早期血乳酸及离子钙水平、ISS评分,同时按ISS评分、预后及有无合并颅脑损伤分组。结果多发伤主要致伤原因为交通事故伤(82例,59.85%)、坠落伤(27例,19.7%);主要受伤部位颅脑损伤(43例,31.4%)、腹部和骨盆损伤(38例,27.7%)、胸部损伤(22例,16.1%);死亡组患者早期血乳酸水平、ISS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患者(P〈0.01),死亡组患者早期离子钙水平显著低于存活组患者(P〈0.01),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多发伤致病因素复杂,早期血乳酸离子钙水平和ISS评分对评估创伤患者严重程度及预后有一定的意义,以损伤控制为主导的综合治疗特别是重视颅脑损伤的治疗是多发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张弦  张昊  魏妮萍 《医学综述》2013,19(13):2458-2460
目的探讨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诊治体会,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8月深圳市宝安区龙华人民医院收治的169例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多节段脊柱骨折58例作为多节组,单节段脊柱骨折111例作为单节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主要受伤原因、受伤部位、损伤严重度评分法(ISS评分)及治疗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脊髓损伤程度ASIA分级进行比较,除D级和E级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脊柱骨折临床伤情危重,多伴有脊髓损伤,合并伤较多,积极手术治疗有利于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