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的效果。方法抽取的收治的80例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VAP的发生率,减少住院时间,适合临床的推广与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8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行新生儿机械通气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5.88%(2/34),对照组为20.59%(7/34),组间差异(P0.05)。结论新生儿机械通气治疗中积极采取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预防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老年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VAP发生几率、患者满意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VAP发生几率、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对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效果观察。方法资料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入80例使用呼吸机治疗新生儿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集束化护理,对两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家长满意度92.50%均高于对照组65.00%,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使用呼吸机治疗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措施干预,能够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右江医学》2017,(2):176-179
目的探讨呼吸机集束化护理方案在预防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按集束干预实施前后将158例机械通气患儿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制订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观察两组VAP发生率及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VAP发生率、二次机械通气率低于对照组,治愈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机机械通气集束化护理方案预防新生儿VAP疗效显著,方案科学、合理、规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苏丽莹 《吉林医学》2014,(26):5971-5971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策略在ICU患者压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7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7例,采用常规护理预防压疮)与观察组(88例,采用集束化护理策略预防压疮),比较干预2周后两组压疮发生情况、严重程度及发生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压疮发生时间明显迟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ICU压疮预防工作中实施集束化护理策略,大大降低了压疮发生几率及严重程度,延迟发生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26例新生儿,根据其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医院感染组(52例)和非医院感染组(774例),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将52例医院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集束化护理,比较2组的干预效果。 结果 826例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52例,感染率为6.30%,其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占53.85%。52例医院感染患儿共分离出病原菌58株,以革兰阴性菌(65.52%)和革兰阳性菌(31.03%)为主。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生体质量(OR=2.704,P=0.021)、侵入性操作(OR=5.206,P<0.001)、Apgar评分(OR=1.947,P=0.036)及抗菌药物使用时间(OR=3.126,P<0.001)是新生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机械通气时间、白细胞计数、呼吸机使用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新生儿感染病原菌较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集束化护理干预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方法应用数字随机法,抽取本科室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ICU60岁及以上机械通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26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使用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VAP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 0.05,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策略用于预防老年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效果比较显著,对预防及降低VAP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可显著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提前预防重症患者(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收治VAP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加入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VAP发病率以及入住ICU时间。结果对比两组患者VAP发病率,对照组患者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P0.05,ICU住院时间对比,对照组患者入住时间明显长于观察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VAP患者进行护理,不仅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预防了重症患者VAP发生,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ICU重症患者接受集束化护理后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ICU重症病患68例,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集束化干预组各34例,比较两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插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效果.结果 ①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常规干预组为20.59%,集束化干预组为2.94%,前者高于后者,组别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②就住院、插管时间而言,集束化干预组小于常规干预组,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③集束化干预组各项护理指标分值均比常规干预组高,两组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的实施能降低ICU重症病患导管相关性感染率,缩短ICU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策及效果观察.方法:在该院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实施治疗的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依照患者护理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及集束化综合护理,对比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偏高,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集束化综合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有助于显著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集束化护理策略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中的干预效果,探讨机械通气中预防VAP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呼吸ICU收治74例行机械辅助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集束化护理组(观察组35例)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39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长短,并对VAP发生率、病死率的结果进行统计对比分析,分析集束化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集束化护理策略较常规的护理方法临床护理效果更佳,对预防VAP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中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情况、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CRBSI发生率为1. 47‰;对照组为6. 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267,P=0. 039)。观察组置管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能减少CRBSI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重症中暑患者急救期间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将80例重症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集束化急救护理干预,n=40)和对照组(常规化急救护理干预,n=40),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5%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7.5%,P0.05;组间护理效果对比,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更为理想,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在重症中暑患者急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ICU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12例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2组,每组56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集束化护理,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2.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3.4%,对照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为16.1%,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ICU患者呼吸机肺炎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ICU行机械通气的患者76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集束化护理干预,并于干预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低,机械通气时间及入住ICU时间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集束化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经鼻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基本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预防和治疗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效果,为降低肛周皮炎的发生率、缩短治愈时间提供护理方面的参考。方法:将2011年1-8月ICU收治的52例腹泻患者作为对照组,2011年9月-2012年6月收治的43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肛周皮炎的发生率、严重程度和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肛周皮炎发生率为9.3%,低于对照组的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肛周皮炎愈合时间减少(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效果明显,值得重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集束化护理预防ICU非计划性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入ICU时间先后顺序,将321例ICU患者分为实验组(161例)和对照组(16咧).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穿刺点感染、血栓、静脉炎、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ICU患者采取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20.
朱京红 《求医问药》2014,(19):106-107
目的 :探讨用胎毒清联合脐部护理法预防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自然分娩的100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新生儿。我院对对照组新生儿进行脐部护理,对观察组新生儿在进行脐部护理(方法与对照组新生儿相同)的基础上,给其外用胎毒清。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几率。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中有5例新生儿发生了黄疸,发生黄疸的几率为10%。对照组新生儿中有13例新生儿发生了黄疸,发生黄疸的几率为26%。观察组新生儿发生黄疸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胎毒清联合脐部护理法预防新生儿黄疸效果确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