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仇军 《吉林医学》2013,34(24):4952-4953
目的:对使用黄芪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口服钙尔奇-D的前提下,对原发性的骨质疏松采用穴位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共34例,并同单纯服用钙尔奇-D的治疗组进行对照。结果:使用针药的治疗组可以对患者的腰椎骨密度起到显著提高作用,效果好于单纯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组,但是股骨的骨密度提高不很显著。结论:使用黄芪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的方法对原发性的骨质疏松症进行治疗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大杼、阳陵泉、绝骨穴位埋线,同时口服药物;对照组30例,单纯口服药物;分别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70%,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针疗法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3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4例,观察组予以西药联合腹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腰痛功能障碍评价表( Oswestry) ODI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骨密度下降分值及临床疗效评价两组治疗前、治疗后即刻及治疗后6个月的情况。结果治疗后即刻、治疗后6个月,两组ODI指数、VAS评分及骨密度下降分值均较治疗前下降( 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两时点ODI指数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0.05),但治疗后两时点两组间骨密度下降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针疗法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操作简便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在"补钙、运动疗法和饮食调节"三大骨质疏松治疗原则中,运动疗法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与措施,本文从预防、运动影响因素以及中医传统功法干预等方面阐述运动疗法,为骨质疏松症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观察脉冲电磁配合点穴疗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将96例骨质疏松症腰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8例,以骨密度与疼痛改善指数作为疗效评定标准。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问治疗后骨密度的增加量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改善指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治疗后疼痛改善指数比较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电磁配合点穴疗法能有效增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在改善患者疼痛方面尤为有效。  相似文献   

8.
骨质疏松症能够降低骨密度,导致骨结构异常、骨骼的脆性增加和骨折的发生率增加,故评估骨质疏松症的发病因素就显得尤为重要。评估骨质疏松症发病的风险可以确定骨折的发病因素,为决策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治疗提供依据。目前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随着对骨质疏松症研究的不断深入,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治疗药物已从早期仅针对补充骨矿物质的基础用药进展为目前通过刺激骨形成,抑制破骨细胞分化,减少骨吸收来改善骨微结构,以期更好地增强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9.
三阶段重复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的疾病,并在此基础上发生疼痛、骨折等症状。随着社会老龄化,该病已成为受到广泛关注的重要疾病,应用三阶段重复(ADFR)治疗骨质疏松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针灸疗法(针刺疗法、穴位埋线疗法、穴位注射疗法)治疗银屑病的机理,即刺激体表腧穴及经络,调节脏腑、经络及内外上下表里的平衡,激发运行气血的功能,使病变的皮肤恢复正常;放血疗法即针刺方法的一种,从血辨证是治疗银屑病常用的辨证方法,选取特定部位针刺放血,能清泄血热,缓解银屑病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11.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变、致使骨的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由骨质疏松所引起的骨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受到世界各国老年病研究者的关注.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发病机理研究已相当深入,运用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也广泛开展,但针灸开始介入骨质疏松症领域的研究还是近几年的事.现将1994年以来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文献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以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脆性增加和易骨折的一种全身代谢障碍的疾病,因其常引起骨痛、骨折等继发性症状或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作为中老年退行性主要疾病之一的OP备受各国医学学的关注。针灸作为一种具有中医特色的疗法在该病的防治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且应用前景广阔,现将有关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由于药物治疗费用高,治疗时间长及不良反应,患者难以接受。脉冲电磁场这种非药物治疗方法以其独特的优势日益受到人们重视,并应用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补肾壮骨胶囊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确切疗效。方法 将10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分成两组,分别用补肾壮骨胶囊和盖天力片治疗,观察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观测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变化。结果 补肾壮骨胶囊治疗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骨密度提高显著,疗效明显优于盖天力片治疗组。结论 补肾壮骨胶囊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年龄增加或妇女绝经后骨组织发生的一种生理变化,主要包括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其特点是骨量的严重减少,尤其是含松质骨成分较多的脊柱、股骨颈和长骨端。其形态学特点为骨小梁变细、骨皮质变薄、髓腔增宽。目前认为其发生的2个条件是激素缺乏和钙吸收不良。主要与内分泌紊乱、营养不良、运动不足、生活习惯不良(如吸烟、过量饮酒)、遗传及免疫因素有关[1,2]。国内外对该病在治疗上,方法多样,本文就目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 饮食治疗[3]对于增龄性和性激素水平下降等…  相似文献   

16.
周杰  张瑜 《当代医学》2014,(22):138-139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多中心、平行等方法进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30)。对照组采用骨化三醇0.25 mg,口服,1次/d;阿仑膦酸钠片70 mg,口服,1次/;钙片0.6 g,口服,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29/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24/30);此外,观察组患者的BGP和AKP以及L 2~L 4部位的骨密度(BM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西医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对患者的类骨质骨化有一定帮助,同时能够增加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强筋健骨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质疏松症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疾病,是全身性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并伴有骨脆性增加及易导致骨折的疾病,60岁以上老年人有30%患有骨质疏松症和骨痛病。2000年5月~2002年5月,笔者应用强筋健骨胶囊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掌握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诊治规律,为今后开展老年妇女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依据,选择1992.9~1994.10在我院就诊的78例绝经3~28a有骨症癍状病员,测定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素(LH),雌二醇(E2),骨钙素(BGP),尿脯胺酸(OHPROL),吡啶并酚(Pyd),尿钙(Ca),肌酐(Cr);行双光子(DEXA),骨密度(BMD)检查,提供降钙素及1α-25(OH)D3治疗3个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原发性骨质疏松症3组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方案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3种治疗方案为维生素D+钙剂、雌激素、二膦酸盐,骨密度测量部位为腰椎L1-4、腰椎总骨密度L-total、股骨颈Neck和Words三角区,测量时间为基线一次、随访两次,随访间隔时间为半年.结果 组内比较结果显示,雌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维生素D+钙剂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二膦酸盐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组间比较结果显示,第2次随访时,骨密度改变百分率3组方案间的差异具显著性(P<0.05),二膦酸盐治疗组的提高率高于其他两种方案.结论 从骨密度角度判断,在3种治疗方案中,二膦酸盐治疗组相对最好,雌激素治疗组相对最差.  相似文献   

20.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院英  杨玉生  洪侃  石维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03-3705
目的:探讨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效果。方法:对12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以骨痛为主诉的患者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症状和骨密度(BMD)改善情况。结果:116例治疗达到1a,其中104例纯药物综合治疗,12例因脊柱病理性骨折转骨科微创治疗,术后继续药物综合治疗。用药3个月后BMD与用药前比较无差异(P>0.05),用药6个月和12个月BMD与用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用药3个月患者的自觉症状(骨痛)改善明显(总疗效83%),而BMD改变的总疗效不满意(分别为64%、55%、70%)。6个月后BMD才出现较为满意的总疗效(约80%),12个月后达到十分满意的疗效(97%以上)。结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首选激素替代治疗。治疗骨质疏松症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过程,远期疗效较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