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6~ 1999年 ,我们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了 12 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血清及尿 β2 -微球蛋白 (β2 - M)含量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观察组为 12 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1986年制定的标准确诊。其中男 6 8例、女 6 0例 ,年龄 2~ 14个月。病情为轻度 (无并发症 ) 91例 ;重度 37例 ,合并心力衰竭 2 7例、呼吸衰竭 5例、中毒性脑病 3例、多脏器功能衰竭 2例。对照组为 70例健康体检正常儿童 ,男 37例 ,女 33例 ;年龄 2~ 14个月。观察组入院时即抽取静脉血 ;次晨留尿 ,按药盒说…  相似文献   

2.
李锋  于颖 《山东医药》2013,53(5):97-98
近年来,我们采用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5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择2010年11月~2012年3月在唐山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唐山市协和医院住院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0例,男37例、女33例,年龄1~6个月41例、6个月~1岁20例、1~2岁9例,病程3~10 d;均符合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热、气促、喘憋、两肺闻及哮鸣音与细小的湿罗音.患儿均无嗜睡、心力衰竭等重症肺炎表现,且无肺气肿等并发症.根据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尹作香 《山东医药》2007,47(23):47-47
自2003年以来,我们应用双黄连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36例,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男40例,女28例;年龄3个月~2岁,平均9个月。均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发热、喘憋、咳嗽、三凹征等,查体双肺均闻及喘鸣音及中小水泡音,并心衰19例,X线胸片透亮度增加、小片状阴影56例。  相似文献   

4.
穴位注射核酪治疗支气管炎哮喘1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伟  赵文民 《山东医药》2003,43(25):65-65
1999年 10月至 2 0 0 2年 12月 ,我们采用穴位注射核酪治疗支气管炎、哮喘 ,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12 8例患者 ,均经内科明确诊断为支气管炎、哮喘 (或哮喘合并支气管炎 )。将其随机分两组 ,治疗组 6 8例 ,男 4 1例 ,女 2 7例 ;年龄 11~ 70岁 ,平均 4 2岁 ;病程 2~ 2 6年。其中支气管炎 4 8例 ,哮喘 2 0例。对照组 6 0例 ,其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与治疗组无显著差异 (P>0 .0 5 )。两组治疗均在 10~ 11月份。治疗方法 :治疗组取穴肺俞、足三里 ,均为双侧。用 1次性5 ml注射器抽取核酪 4 m l,刺入双侧肺俞或双侧足…  相似文献   

5.
马瑞娟 《山东医药》2010,50(35):108-108
毛细支气管炎是引起婴幼儿喘憋的常见病之一,易合并心力衰竭及并发婴幼儿哮喘.2007年10月~2008年4月,我们采用高浓度病毒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同期收治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3例,男33例,女30例;发病年龄3个月~2.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5 d.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等.将63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均予解热、镇静、止咳,平喘、吸氧等常规治疗,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并心力衰竭者予强心剂.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病毒唑注射液4 ml(浓度为50 g/L)雾化吸入,20 min/次、4次/d.对照组予病毒唑注射液10 mg/(kg·d)静滴.两组疗程均为3~7 d.  相似文献   

6.
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婴儿毛细支气管炎4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 11月~ 1998年 2月 ,我们对 4 9例住院患儿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与同期采用传统疗法的4 0例进行对照 ,显示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4 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均符合 1987年 4月成都儿科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及分型标准。两组性别、年龄无明显差异 ,表现为发病急 ,阵发性咳嗽憋喘。对照组有 4例发热 ( 37.6~ 38.4℃ ) ,治疗组 2例发热 ( 37.8~ 38.8℃ ) ,均有呼吸频率加快、鼻扇、唇周紫绀 ,轻度吸气三凹症 ,双肺听诊有广泛性哮鸣音及中少量湿罗音 ,两组病情无显著差异。两组均予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及吸氧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与毛细支气管炎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至2014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儿80例,其中诊断毛细支气管炎患儿40例作为对照组,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合并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儿40例作为心衰组,分析两组患儿血清BNP、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患儿的BNP、LVEF、LVFS有显著差异,且心衰组患儿BNP与LVEF、LVFS均呈负相关。结论血浆脑钠肽可作为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患儿诊断及病情评估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8.
根据实用(儿科学)“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及“3211”“婴幼儿哮喘”、“喘支”诊断标准。我科从1994~1997收治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哮喘及喘支患儿52例,在常规抗感染、对症、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采用普鲁卡因静脉点滴,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2例患儿,男40例,女12例,年龄最大2岁,最小2个月。患儿均急性起病,咳嗽、阵发性气喘、喘憋,大部分有中度发热,呼吸次数增加,可见鼻煽及吸气三凹征,轻度紫组,双肺均有喘鸣音,部份有干湿罗青。血常规:部份病例白细胞增多,中性左移,嗜酸细胞比…  相似文献   

9.
酚妥拉明加舒喘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酚妥拉明加舒喘灵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20例中,男86例、女34例,年龄4~18个月。均符合《实用儿科学》中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临床均急性起病,阵发性喘憋,明显呼气性呼吸困难,伴有烦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蛋白(SP)变化。方法选取8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毛细支气管炎组,40例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为对照组,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中SP含量。结果 SP-A、SP-B、SP-C、SP-D血清中含量,毛细支气管炎组高于对照组(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肺泡灌洗液中含量高于血清(P0.05),重症患儿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含量均高于轻症患儿(P0.05),双侧病变高于单侧病变患儿(P0.05);Spearman分析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与肺泡灌洗液中SP含量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SP-A、SP-B、SP-C、SP-D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及累计肺段的增加,含量随之增高,肺泡灌洗液中含量高于血清。  相似文献   

11.
夏建锋  沈莉  王正军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0):1612-1613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的相关性。方法对1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进行血清MP抗体(MP-IgM)检测,MP-IgM阳性为感染组,MP-IgM阴性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发病年龄和发病季节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患儿均有咳嗽、喘憋及呼吸困难,但MP感染组中高度发热,肺部片状阴影及肺外表现显著多于对照组。结论以中高度发热,且持续时间较长,肺部x线有片状阴影,肺外表现多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应疑为Mp感染,及时进行MP抗体的检查,早期作出诊断,大环内酯类药物正规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进行研究,探讨毛细支气管炎发生心衰的危险因素,指导早期干预。方法收集毛细支气管炎75例,其中单纯毛细支气管炎42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33例,对患儿发病72 h内的实验室及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存在反复呼吸道感染、基础心脏疾病、贫血、心肌损害的毛支患儿更易发生心力衰竭,并且心肌钙蛋白水平升高、基础心脏疾病是毛支患儿合并心力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肌损害及先天心脏疾病是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生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对此类毛支患儿应及早给予心肺支持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毛细支气管炎起病急、病情重,是儿科常见急症.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通气、控制喘憋是其治疗的关键.2005年1月~2007年4月,我们应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博利康尼氧驱动雾化吸人佐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起病急,进展快常可危及生命。我院自2002年10月以来,应用干扰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1资料和方法1.1病例选择本文65例病例均为我院住院患儿,毛细支气管炎诊断标准参照1987成都会议标准。分普通型、重型。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40天~1岁,病程10h~3天,将其分成二组。治疗组:男17例,女13例;普通型25例,重型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普通型29例,重型6例。二组在年龄、病程、临床表现上均无明显差异。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干扰素1万U 生理盐水20ml 地塞米松2mg α-糜蛋白酶5mg超…  相似文献   

15.
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是婴幼儿较常见的呼吸道疾病 ,临床咳与喘憋同时发生为本病的特点。我科以爱喘乐加备劳特雾化吸入治疗毛支 30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9年 10月 - 2 0 0 1年 4月的住院患儿 ,按 1987年成都会议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为毛支者 6 1例 ,发病至住院治疗时间均在 5天以内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8例 ,女 12例 ,年龄 5 0天 - 1岁 6个月 ;对照组 31例 ,其中男 2 0例 ,女 11例 ,年龄 5 8天 - 1岁 7个月。两组患儿年龄、病情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16.
李莉 《山东医药》2002,42(19):23-23
1999~ 2 0 0 1年 ,我们采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舒喘灵加综合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 ,疗效较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 14 8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 ,均符合 1987年成都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 75例 ,男 4 2例、女 33例 ,年龄 4 0天至 2岁 ;治疗组 73例 ,男 38例、女35例 ,年龄 4 6天至 2 .3岁。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对照组口服舒喘灵 0 .0 5~ 0 .1mg/ (kg· d) ,分 3次服 ;同时给予抗生素、吸氧、吸痰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舒喘灵 0 .2 5 ml加注射用水 2 .75 ml,经氧驱动雾化吸入 ,每…  相似文献   

17.
麻杏石甘汤灌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建新 《山东医药》2010,50(44):98-99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化裁方灌肠给药途径对毛细支气管炎(痰热闭肺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口服组和灌肠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中药组成一致,分别通过口服和直肠注入给药。疗程7 d。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及预后1 a喘息发作的情况。结果灌肠组完全退热时间、临床疗效、中医证侯疗效以及预后喘息发作情况方面均优于口服组。结论以麻杏石甘汤化裁方灌肠为主联合西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孟鲁斯特钠片治疗毛细支气管炎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孟鲁斯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7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病例均给予常规吸氧、祛痰平喘、抗病毒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加用盂鲁斯特钠,观察症状、体征改善时间。结果治疗组7天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孟鲁斯特钠可明显提高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25-( OH)-D3水平、尿LTE4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及维生素D3干预对尿LTE4的影响。方法选择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患儿76例作为毛细支气管炎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进入恢复期后,随机分为维生素D3干预组和未干预组,每组各38例,干预组予维生素D3滴剂400IU/天口服,未干预组不予处理,随访6个月。分别于入院次日(急性期)、维生素D3干预前一日(恢复期)检测各组患儿血清25-( OH)-D3和尿LTE4水平,并干预6个月后检测干预组及未干预组尿LTE4水平。结果毛细支气管炎重型及轻型患儿血清25-( OH)-D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尿LTE4则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型患儿血清25-( OH)-D3水平明显低于轻型患儿,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轻型(P<0.05);急性期及恢复期血清25-(OH)-D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尿LTE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急性期25-( OH)-D3水平明显低于恢复期;尿LTE4水平则明显高于恢复期(P均<0.01)。血清25-(OH)-D3与毛细支气管炎病情轻重呈负相关(r=-0.68,P<0.01),尿LTE4与病情轻重呈正相关(r=0.76,P<0.01);血清25-(OH)-D3与尿LTE4呈负相关(r=-0.63,P<0.05)。干预后,干预组及未干预组尿LTE4水平比较,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急性期维生素D3干预对尿LTE4无下调作用。  相似文献   

20.
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从娟  鲍红  宫志萍 《山东医药》2001,41(10):19-20
毛细支气管炎 (下称毛支 )是婴儿时期常见的严重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为探讨毛支患儿血清心肌酶活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我们对 1 999年 1 0月~ 2 0 0 0年 2月的 46例毛支住院患儿进行血清乳酸脱氢酶 (LDH)、α-羟丁酸脱氢酶 (α- HBDH)、肌酸激酶 (CK)、肌酸激酶同功酶 (CK- MB)及谷草转氨酶(GOT)检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46例住院患儿均符合毛支诊断标准 [1]。其中男 2 8例 ,女 1 8例 ;年龄 2~ 1 4个月 ,平均7.39± 3.41个月。重症组 1 6例 (合并呼吸衰竭 1 2例 ,心力衰竭 4例 ) ,轻症组 (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