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维颉  顾润国 《医学综述》2012,(22):3743-3746
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是一类具有自我增殖和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在骨髓中含量极少。目前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比较成熟,在培养过程中展示出贴壁性、异质性、自我更新能力、可塑性、易受细胞因子影响及低免疫原性等生物学特征。BMSCs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及目前的研究现状都预示着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现就大鼠BMSCs的生物学特性、分离与纯化、诱导分化的方法等方面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骨髓中含有两种干细胞,一种是造血干细胞,另一种是非造血干细胞,非造血组织的前体被称为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或间质干细胞(mecenchvmal stem cells,MSCs)。MSCs是骨髓造血结构性和功能性支持细胞,具有多潜能特性和自我更新及多项分化的能力,参与组织细胞的替代及修复。除具备干细胞的基本特点外,还具有细胞的可塑性或“克隆性”,表现为MSCs在某些信号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又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存在于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另一种干细胞。自1968年Friendenstein利用BMSCs的粘附性特点,对其进行分离、培养,及多向分化潜能研究以来,BMSCs成为现代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现普遍认为BMSCs是中胚层发育的早期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4.
田诗政  杨志宏  冯国华  唐俊明  陆华 《西部医学》2011,23(12):2303-2306
目的探讨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体外分离培养方法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取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成骨、成脂肪诱导分化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其表面标记(CD29、CD34、CD45、CD90)等鉴定BMSCs特征。结果全骨髓贴壁培养法获得的BMSCs,原代和传代培养具有活跃的增殖能力;BMSCs经诱导后可分别向成骨、成脂转化;流式分析表面标志分子高表达CD90(96.5%)、CD29(92.3%),低表达CD34(0.89%)、CD45(1.41%)。结论全骨髓贴壁培养法可有效地分离和扩增BMSCs,分离培养的BMSCs具有潜在的多向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慢病毒转染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stemcells,BMSCs)并进行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研究。方法利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扩增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脂质体法进行慢病毒感染大鼠BMSCs。结果分离培养出大鼠BMSCs,并用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报告基因的慢病毒成功感染大鼠BMSCs。结论获得大鼠BMSCs并进行慢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修饰,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传顺  陆超  陈吉庆 《医学综述》2007,13(5):321-323
骨髓中至少存在两种骨髓干细胞(BMSCs),即造血干细胞(HSCs)和间充质干细胞(MSCs)。其中MSCs除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外,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无论是在体外实验、还是在体内实验,MSCs都可以向中枢神经系统(CNS)神经细胞分化,包括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等。在此对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综述:MSCs可塑性在CNS组织维护和修复中发挥作用的研究现状、MSCs可塑性发生的可能机制以及目前MSCs可塑性研究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具有干细胞的一般特性,主要存在于骨髓基质中,具有横向分化潜能,可以向3个胚层细胞进行分化。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BMS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样细胞的机制。体外培养、扩增BMSCs分别采用化学诱导剂或生物诱导剂可诱导BMSCs分化神经样细胞,并表达神经元标志物。本文就对BMSCs向神经样细胞诱导分化的影响因素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体外分离培养的人和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生长情况和生物学特性.方法 骨髓穿刺抽取健康成人的骨髓,SD大鼠处死后从股骨取骨髓,采用密度梯度法分离出BMSCs,MTT法测定两种细胞的生长曲线,用成骨、成脂培养基对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结果 两种原代培养的BMSCs生长到第3代后,细胞形态均一、呈梭形排列,生长曲线提示人的BMSCs第9、15代仍有较强的增殖能力,第20代后增殖速度明显减慢.大鼠的BMSCs第8、16代增殖能力也很强,第30代 仍有活力.2种干细胞都能成功诱导分化为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结论 人和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均能在体外分离培养,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大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能力更强于人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相似文献   

9.
<正>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分化为多种功能细胞,根据发育阶段不同分为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骨髓基质系统中的一类多能干细胞,具有向中胚层和神经外胚层来源组织细胞分化的能力。BMSCs获取简便,分离培养较容易,移植排斥反应较弱,植入反应较为理想。哺乳动物来源的BMSCs是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相关研究证实其有强烈的成骨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体外转染骨髓干细胞(BMSCs)后对U251脑胶质瘤细胞生长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Transwells小室研究骨髓干细胞的肿瘤迁徙性。将携带TRAIL的质粒体外转染人骨髓干细胞,采用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BMSCs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强度。将转染的BMSCs与U251细胞体外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后的BMSCs诱导U251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BMSCs具备向肿瘤细胞的迁徙性。转染后的骨髓干细胞表达、分泌TRAIL,且干细胞凋亡情况无变化。将转染后的BMSCs与U251细胞共同培养,可明显提高U251细胞的凋亡率,BMSCs TRAIL+U251组U251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在体外实验中,利用BMSCs肿瘤迁徙的特异性,将BMSCs作为基因载体,可提高TRAIL对U251胶质瘤细胞的靶向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