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激素释放电极对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长期的影响,检验激素释放电极能否用来长期低能量安全的进行双心腔起搏。方法:81例患者,男45例,女36例,平均年龄67岁。所有患者应用双心腔频率反应起搏器(DDDR)。心房和心室电极分别采用MEDTRONIC5524M及5024M激素释放电极。心房和心室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及24个月分别测试双极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结果:心房和心室激素释放电极在随访24个月期间所有测试的心房和心室起搏阈值保持低水平,呈稳定的平台型,无以往非激素释放电极植入早期的起搏阈值明显升高现象。另外,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中有98%的心房起搏阈值及94%的心室起搏阈值≤1.3V,因此可安全地以2.5V的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结论:被动固定激素释放电极可保持心房和心室的长期的低起搏阈值状态。使绝大多数应用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可长期安全地以2.5V电压进行双心腔起搏,从而有效地延长双心腔起搏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
1例男性患者 ,77岁 ,因高度至Ⅲ度房室阻滞 ,安置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固定于右心耳 ,心室电极位于右室心尖部。术后 6h病人感到间歇性右腰部肌肉跳动 ,传至右胸壁肌肉跳动。心电监护示VAT起搏时并无肌肉跳动 ,而呈DVT方式起搏时则有肌肉跳动。最后经X线检查证实右房电极移位。重新安置电极后 ,起搏感知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快速心房起搏最短1:1房室传导时最大PR间期与RR间期比值在鉴别阵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意义,分析比较了20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20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患者消融前,后快速心房起搏时最短1:1房屋传导的PRmax/RR。AVNRT组消融前,后心房快速起搏时最短1:1房室传导的PRmax/RRdisplay structure  相似文献   

4.
吴立萱  李忠杰 《心电学杂志》1998,17(3):132-133,136
为观察房内折返,房室结内折返,房室折返怀心动过速的拖带现象并讨论其临床意义,对16例有明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患者用食和心房调搏S1S2法对诱发心动过速,用超速终止心运过速。结果显示:16例患者在心房起搏时均出现拖带现象。  相似文献   

5.
心房起搏的远期随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心房起搏的远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6例心房起搏患者进行了临床、心电图、起搏参数的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为38±204个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无1例心衰及死亡。术中、术后心电参数符合起搏要求。16例术前阵发性心房颤动者,术后发作频率及时间明显减少(P<001、005)。15例(227%)发生过感知,电极移位4例(61%),房室传导阻滞2例(30%)。结论心房起搏是一种安全的起搏方式,可保持正常的房室收缩顺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效果,而明显优于心室起搏  相似文献   

6.
程序胸壁刺激试验对DDD起搏器各功能间期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0例DDD起搏器置入者,其中8例C.P.IDelta937型,2例BiotronikGemnos型,置入时间平均为17.9±9.9个月,均在寿命期内且运转正常。使用程序胸壁刺激试验对起搏器各功能间期进行了检测。采用程序单刺激(RS2)法,测得心房不应期平均为243±14.9ms,与出厂额定值245±10ms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使用连续递增(S1S1)法刺激,测定DDD起搏器跟踪快速心房频率的反应,在上限频率(URL)范围内,均按1:1触发心室起搏。刺激频率超过URL后,则以文氏型传导方式或以2:1传导阻滞方式触发心室起搏,从而可免于发生快速心室起搏反应。检查发现,在一定频率范围内,行胸壁连续快速刺激,可以使体内DDD起搏器的房、室起搏均受到抑制。此外源性刺激频率范围形成DDD起搏器的全抑制区(CIA),经测定Delta937和Gemnos型的CIA分别为90~1263±317次/分和90~510±14次/分。继续增加刺激频率超过CIA,DDD起搏器则自动转换为DOO方式,以下限频率起搏。说明DDD起搏器对外电干扰有自动保护能力,但在CIA频率范围内的外电干扰仍可使起搏器抑制而具一定危险性。  相似文献   

7.
心房不起搏三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例1女性,68岁,临床诊断: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后壁、右室心肌梗死,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心律。安置DDD起搏器时发现心房电极更换了多个部位、起搏电压达10V,均不能起搏心房,也不能下传心室,故改为VVI起搏。例2女性,9岁,发现心跳慢6年,晕厥2次入...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女性,48岁。因头昏、乏力伴晕厥3年于1990年11月24日入院。ECG示窦房阻滞、窦性停搏、结性逸搏心律,窦性夺获,心室率44次/分。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为病窦综合征,房室交界区传导功能正常。于1990年12月8日行永久AAI起搏器埋置术。起搏器为秦明公司Pinnacle 8619型。经头静脉送入J型电极,固定于右心耳,起搏阈值1.0V。当起搏器植入右胸囊袋中时,植入部位肌肉出现强烈抽搐。取出起搏器放于皮肤上,胸壁肌肉仍与心房同步收缩。反复调整心房电极位置,均不能终止。随后将脉宽由0.5ms减小到0.1ms时,抽搐终止,起搏功能正常。术后第四天,起搏失效,考虑为阈值升高所致。遂将脉宽由0.1ms增加到0.3ms,起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起搏阈值、起搏阻抗和感知阈值的变化,对42根心房电极和49根心室电极进行了随访。结果显示:心房电极慢性期起搏阈值为1.17±0.35V/0.5ms,出现波动者6例(27.3%),心室电极为1.27±0.38V/0.5ms,出现波动者7例(30.4%);19根电极的起搏阻抗在急性期均有波动,慢性期为585.6±150Ω,慢性期出现波动者2例(10.5%);11根心房电极慢性期感知阈值(P波振幅)与植入时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应用普通的食管金属环电极导管进行食管心房调搏检查时起搏阈值高 ,患者有较大的痛苦 ,许多病人不能耐受 ,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 ,研制出一种起搏阈值低、结构简单易作的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 ,在临床上具有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经胸壁食管心室调搏、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和经胸壁食管低能量电复律等多种作用 [1]。现总结其在经胸壁食管心房调搏中的应用 ,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胸壁 -食管多用电极导管组 (多用导管组 ) 1 62例 ,男性 94例 ,女性 68例 ,年龄 2 0~ 78岁 ( 4 2 .6± 1 0 .5岁 )。其中窦性心动过缓 60例 ,室上速 42例…  相似文献   

11.
埋藏式起搏致胸大肌抽搐三例洪俊旦杨蔚南例1,例2均在安置起搏器术中植入起搏器时即出现与起搏脉冲同步的胸大肌抽搐。例1在将囊袋向内侧再分离4cm,重新放置起搏器后未再出现胸肌抽搐。随访月余一切正常。例2在将起搏器放入包装输血皮条内层的无菌塑料袋(现有专...  相似文献   

12.
对119例应用激素释放电极及96例应用非激素释放电极患者在心房电极植入后即刻及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测试心房起搏阈值,并进行比较。发现激素释放心房电极的心房起搏阈值均显著低于非激素释放电极,且无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早期阈值升高现象。植入激素释放心房电极95%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心房起搏阈值≤1.3V;植入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心房起搏阈值≤1.3V者仅占15%。表明激素释放心房电极明显优于非激素释放电极,即使进行长期低能量起搏前者亦非常安全,故能降低起搏器电池消耗和延长其寿命。  相似文献   

13.
电极组合方式与经食管心房起搏阈值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07例病人每例用六极起博导管组成10种起搏电极组合,以相同脉宽和导管位置作食管心房起搏。发现负极接第3极,正极接第2、4、5极的四极组合法起搏阈值仅18.8±3.0V,仅2例(1.9%)有明显不适感,与其它组合方法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该法起搏脉冲振幅适中,与V1导联的QRS波方向相反。便于进行观察,测量和分析。因此,有助于食管心房调搏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应用食管心房起搏方法,以不同频率起搏心房,观察25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QRS波电交替发生率与累计发生率。发现频率在90~110ppm范围时,无1例出现QRS波电交替;频率在130~170ppm时,QRS波电交替发生率随频率增加而增加。频率进一步增加时,QRS波电交替发生率反而下降,但累计发生率增加。表明:(1)QRS波电交替属快频率依赖性,且存在一个频率范围;(2)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出现QRS波电交替的决定因素是心率。  相似文献   

15.
安置DDD起搏器143例的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6例安置DDD起搏器患者中长期随访的143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143例发生并发症37例(25.8%),大部分为感知故障(30例,占21.0%),其余依次为起搏器介入性心动过速(PMT,3例,占2.1%)、电极移位(2例,占1.4%)、局部肌肉抽动和导管折断(各1例,各占0.7%)。大部分并发症(感知故障和PMT)可经体外程控有关起搏参数(如调整感知灵敏度、延长心房反拗期)而得以治疗。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双极起搏钢丝经胸壁心内膜起搏治疗6例急性心肌梗塞并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和/或心室停顿的患者,起搏100%成功。其中2例痊愈出院12例改为永久性起搏;12例死于泵衰竭。文章就国内临床应用的现状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该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廉,不失可供临床选择的一种急救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临时起搏术后静脉血栓形成及淋巴液性囊肿一例山东省青岛市市立医院宋文宣,耿洪业,何宝亮,孔宪舜,王旭,尹志伊,徐晓妹,高岩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5岁。因胸痛、胸闷月余,最近病情加重伴憋气、恶心、呕吐4天,反复抽搐1天,于1992年8月2日入院。体检:T...  相似文献   

18.
食管心房起搏中房室旁束及房室交接区不同比率的文克白周期代自力1罗芸1任洁2患者男,46岁,临床诊断:心悸待查。常规心电图(见图1上、中行)示窦性心律,P-R间期80ms,QRS波时限120ms,有预激波,在V1向下,V5向上,心电图诊断:B型预激综合...  相似文献   

19.
对119例应用激素释放电极及96例应用释放电极患者在心房是极值入后即刻及术后1、3、6、12、18个月分别测试心房起阈值,并进行比较。发现激素释放心房电极的心房起搏阈值值均显著低于非激素释放电极,且无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早期阈值升高现象。植入激素释放电心电极95%的患者在术后第3个月心房起搏阈值〈1.3V;植入非激素释放电极的患者心房直搏阈值〈1.3V者仅占15%,表明激素释放心房电极明显估于非激素释  相似文献   

20.
为210例患者安置埋藏式心脏起搏器。植入途径:锁骨下静脉穿刺166例,头静脉切开56例,其他2例;起搏阈值:心室0.4 ̄0.7(平均0.5)V,心房0.3 ̄0.9(平均0.6)V;起搏方式:心室起搏181例,房室顺序起搏43例。安置起搏器后患者症状缓解,心功能明显改善。认为熟练的锁骨下静脉穿刺、精确的电极定位和严格的囊袋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