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增生部切除术后需留置尿管和耻骨上膀胱造瘘管,有效的膀胱冲洗和保持引流管通畅,使膀胱痉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2003-01/2004-02我院对58例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增生部切除的病人,术后用两种方法行膀胱冲洗及冲洗液的温度加以控制,能明显降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拔除尿管前行膀胱冲洗对预防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创伤术后清醒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拔尿管前放出尿液,排空膀胱,再用0.2%的呋喃西林行膀胱冲洗,待膀胱充盈后将其尿管拔除。对照组按常规拔除尿管。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有58例,拔尿管后可自行排尿,对照组有50例拔尿管后可自行排尿,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留置尿管病人先行膀胱冲洗后再拔尿管,可有效预防尿潴留的发生,促进膀胱的排空,减少尿道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共纳入120例该院行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的老年男性患者,入院后详细记录其基本信息及相关病史,如发生泌尿系感染为感染组,未感染为非感染组,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对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有20例(16.7%)发生泌尿系感染,共分离出24株病原菌,其中18株(75.0%)为革兰阴性杆菌,4株(16.7%)为革兰阳性球菌,2株(8.3%)为真菌,致病菌中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其次为表皮葡萄球菌等。两组留置尿管时间≥7 d、有糖尿病史、有抗生素使用、每日尿量、白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空腹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留置尿管时间≥7 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是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P<0.05)。结论膀胱造瘘后长期留置尿管感染发生与留置尿管时间≥7d、糖尿病史、每日尿量少、白蛋白水平低下存在密切相关性,临床工作中要对上述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及干预,从而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摘除术后留置气囊尿管固定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枝  杨桂花 《山东医药》2006,46(17):95-95
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规留置气囊尿管并进行牵引固定的目的是保证尿液引流及止血,从而减少并发症,但传统气囊尿管固定方法存在一些弊端.2004年10月~2005年10月,我们对其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增生病人插尿管技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与探索中,总结出不同情况下插尿管的技巧,收到很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膀胱功能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解放军第309医院住院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87例。按是否合并前列腺炎分为单纯前列腺增生组(n=91)及合并前列腺炎组(n=96)。比较两组尿动力学检查指标,包括膀胱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力、膀胱稳定性及最大尿道闭合压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测得的膀胱容量(P=0.741)、最大逼尿肌压(P=0.872)、最大尿道闭合压(P=0.59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稳定性优于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8.0±42.7) vs (79.6±30.0)ml,P=0.032]。结论前列腺增生合并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尿动力学表现主要以不稳定性膀胱为主,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道不适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小体积前列腺伴膀胱出口梗阻(BOO)患者的尿动力学特点。方法年龄>70岁的高龄BPH中有BOO的患者115例,根据前列腺体积分为前列腺体积≤30 ml组45例,>30 ml组70例,比较两组年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水平、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排尿量、排尿时间、膀胱顺应性、Qmax时膀胱压力、逼尿肌收缩能力。结果前列腺体积≤30 ml组年龄、Qmax时膀胱压力及Qmax时逼尿肌压力均明显低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而残余尿量明显高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P<0.05);前列腺体积≤30 ml组逼尿肌收缩乏力发生率明显高于前列腺体积>30 ml组(χ~2=3.86,P=0.049)。结论小体积前列腺的BPH,在经尿动力学检查判断为BOO时,合并发生膀胱排空障碍及逼尿肌收缩能力降低的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8.
孙丽英 《山东医药》2011,51(14):65-65
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BPH)的主要的措施,为防止术后出血导致膀胱填塞等并发症,术后常规行膀胱冲洗。为防止术后膀胱痉挛,减轻患者痛苦,提高膀胱冲洗质量,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观察了膀胱冲洗液温度对膀胱冲洗效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曾成 《山东医药》2007,47(30):127-127
留置导尿管易导致尿路感染。2004—2006年,为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我们对87例留置导尿患者进行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丽  刘凤华 《山东医药》2005,45(16):84-85
2003-2004年,我们对32例高龄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TURP)术后严密监护24~48小时,收到较好效果。现将监护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全身麻醉前后留置尿管对普外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在我科行择期全麻腹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均男性,ASA I-II级,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A组在全麻前导尿并留置尿管;B组在全麻气管插管后留置尿管,在术结束前30 min静脉给与0.1 mg/kg地佐辛;C组在全麻诱导时留置尿管,在手术结束后,麻醉苏醒前拔除尿管.术毕三组均予静脉镇痛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留置尿管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全麻复苏期舒适度的情况.结果 B、C两组患者在术毕复苏期血流动力学较平稳,尿道不适发生率A组26例(65%)、B组7例(17.5%)、C组5例(12.5%),B、C两组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 手术病人留置尿管的最佳时机应在麻醉后.  相似文献   

12.
年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及手术疗效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初步探讨年龄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膀胱尿道功能及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依据年龄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的BPH老年患者分为60~74岁组158例,平均(68±4)岁,75~89岁组47例,平均(80±3)岁.术前1周进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经直肠超声和尿动力检查,并在术后3个月随访IPSS、QOL、自由尿流率和残余尿量(PVR).结果 术前75~89岁组逼尿肌过度活跃、低顺应性膀胱、逼尿肌活动低下和良性前列腺梗阻发生率分别为70%、34%、19%和77%.均高于60~74岁组的42%、18%、6%和58%,(χ2值分别为10.623、4.328、5.637、4.771,均P<0.05),而平均最大逼尿肌排尿压为(62±29)cm H2O(1 cm HzO=0.098 kPa),低于60~74岁组的(76±22)cm H2O(t=3.265,P<0.05);79~89岁组前列腺长度、功能性尿道长度和膀胱颈口压分别为(52±8)mm、(63±11)mm和(36±15)cm H2O,均高于60~74岁组的(47±7)mm、(59±6)mm和(25±13)cm H2O(t值分别为4.157、3.388、4.912,均P<0.05).术后两组IPSS、QOL和PVR均低于术前,最大尿流率(MFR)高于术前(60~74岁组t值分别为19.744、64.671、23.342、27.504;79~89岁组t值分别为27.308、19.311、9.694、11.671,均P<0.05).但术后79~89岁组MFR低于60~74岁组,QOL和PVR高于60~74岁组(t值分别为3.493、15.245、10.750,均P<0.05).结论 随着年龄增加,BPH老年患者发生膀胱尿道功能障碍风险增加,手术疗效有所下降,尿动力学检查可为其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余柳红  李敏香  刘玉梅 《山东医药》2010,50(28):115-116
宫颈癌是妇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根治术是早期宫颈癌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而膀胱功能障碍所致的尿潴留是宫颈癌根治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有效防治此并发症,我们改进了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膀胱残余尿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3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为BPH的患者81例,分成无残余尿组53例(A组,残余尿<60 ml),少量残余尿组18例(B组,残余尿≥60 ml但<200 ml),大量残余尿组10例(C组,残余尿≥200 ml),对3组病人的血清PSA浓度作对照研究.结果 大量残余尿组的PSA浓度明显高于无残余尿组和少量残余尿组.而无残余尿组和少量残余尿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大量残余尿可使BPH病人的血清PSA浓度显著升高,而少量残余尿则对PSA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截瘫所致尿潴留或尿失禁患者,某些大手术后或大面积烧伤患者等需要留置导尿管。由于留置导尿管时间较长(〉7d),为了防止逆行感染或治疗某些膀胱疾病等需要进行膀胱冲洗;而在此过程中某些护士由于贪图省事,随意简化操作步骤等违规操作致尿管脱落。现将防止尿管脱落的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现多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我院对BPH患者测定尿流率,结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证实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术后留置尿管致感染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10月,我们对30例体外循环术后留置尿管患者进行尿道分泌物及尿液培养,现报告如卞。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尿流动力学检测评估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下尿路症状,探讨糖尿病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逼尿肌功能改变的影响。方法 8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分成2组,36例为伴发糖尿病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糖尿病组),44例为单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尿流动力学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膀胱初始尿意容量,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最大尿流时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增高,逼尿肌不稳定及膀胱出口梗阻发生率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加重了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膀胱功能障碍,尿动力学检查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否行手术治疗及预测术后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对前列腺增生手术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膀胱逼尿肌功能改变为前列腺增生(BPH)手术效果的影响,对336例BPH例BPH患者于术前行尿流动力学检查,对82例术后疗效不满意患者行尿流动力学加膀胱镜检查。结果术前膀胱逼尿肌功能异常者326例(97%),其中痉挛109例(32.4%)、低顺应性73例(21.7%)、逼尿肌括约肌功能失调(DSD)43例(12.8%)、功能亢进51例(15.2%)、收缩乏力50例(14.9%)。术后共82例疗效不满意(24.4%),其中膀胱逼尿肌功能紊乱为主要因素者39例(47.6%);25例术后6个月症状改善,合并神经损害及高龄、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者疗效较差。认为膀胱逼尿肌功能可预测BPH手术效果,并指导术前、术后治疗。  相似文献   

20.
应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结合经尿道膀胱冲洗术治疗膀胱结以至中度前列遥肥大病人15例,其中13例治疗成功。失败的2例中,1例结石示被击碎,另1例则发现伴前列腺中叶肥大面改行开放性前列腺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