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者,罢极之本”语出《素问·六节藏象论》。对其内涵,历代医家观点不一。笔者重温有关文献,将其归为十说,并作简要评述。一、“罢极”训“疲劳”“罢”,《释文》作“疲”,《广  相似文献   

2.
“七节之傍,中有小心”析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素问.刺禁论》是《内经》中关于针灸宜忌的重要篇章,对人体脏腑所居的位置及误刺造成的后果均作了详细的论述。但篇中“七节之傍,中有小心”却令历代后学深感费解,古今医家对“小心”之意见仁见智,其说法大体有以下四种:(1)心说。王冰注《素问》云:“小心为真心,神灵之宫室”。(2)心包说。马莳注:“心在五椎之下,故背之中行有神道,开一寸五分为心俞,又开一寸五分为神堂,皆主于心藏神之义,然心之下有心包络,其形有黄脂裹心者,属手厥阴,自五椎之下而推之,则包络当垂至第七节而上,故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盖心为君主,为心火,而包络为臣,为…  相似文献   

3.
“病”和“证”是相联系的,“病”是“证”的基础。“证”是“病”的产物和机体病理的真实反映。所以,在诊断上不能以提出病名为满足而得到治法的依据。“辨证”的特点是整体观。而辨证与辨病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整体观念指导下,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基本理论为依据。对通过四诊所搜集到的病史、症状、体征和环境因素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辩明其内在联系和各种病症间的相互关系,从而求得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对疾病证候作出判断和治疗的过程。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广泛开展,对“辨病”和“辨证”等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目前存在着这样一种做法,依靠西医诊断,选用中医方药治病。这  相似文献   

4.
在对肾者,胃之关的阐述及对肾胃二脏关系的论述基础上就水气病的治则提供参考。笔者认为在重视调控水液代谢方面的同时对气机的调摄也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医者多重视肺、脾、肾对水液代谢的重要性,今笔者欲从肾胃相关理论出发为水气病的治疗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肾者,胃之关论断中胃的内涵,认为胃当为谓之假借。并从文字训诂学、脏腑生理学、水肿病机学、水气病临证论治等四个角度对这一论断作了系统论证。  相似文献   

6.
“肾者,胃之关也”出自《素问·水热学论》篇:“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上下溢于皮肤,故为浮肿。浮肿者,聚水而生病也”。原文主要论述了水肿病的发病机理。人体内的水液代谢,首先来源于胃受纳的饮食水谷,再通过脾的转输,肺的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和肾的蒸腾气化等多个脏腑共同参与下而完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即是对水液代谢过程的高度概括。肾藏精,内寄元阴元阳,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亦为人体气化作用的原动力。无论是胃的游溢精气,脾的布散精微,还是肺的通调水道,以及小肠的“泌别清浊”皆需要肾的蒸腾气化而完成。肾的蒸腾气化,一方面使“清者”上升,布散全身;一方面使“浊者”下降而化为尿液,注入膀胱。故《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可见,水液的代谢虽与肺脾等脏密切相关,但其协调和平衡的功能依靠肾来完成。《景岳全书·肿胀》篇亦说:“风水肿等证,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故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唯畏土,故其制在脾。”因此说肾在津液的输布排泄中起着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营卫学说是中医理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营行于脉中,卫行于脉外,故有营阴、卫阳之说。从阴阳基本属性分清浊则有"清为阳,浊为阴"。《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言"清者为营,浊者为卫"疑悖于清阳浊阴、营阴卫阳之说。笔者认为水谷精微化生清浊,二者上注于肺,与自然清气相合为清阳。其气又复分阴阳,清者为清阳之阳气,浊者为清阳之阴津;清者入脉为营气,即营中之阳,浊者散表为卫津,即卫中之阴;清者温煦脏腑,浊者濡养肢末。  相似文献   

8.
“荣气虚,卫气实”一语出于《内经》,《素问·逆调论》在阐述“肉苛”病机时指出:“荣气虚,卫气实也。荣气虚则不仁,卫气虚则不用,荣卫俱虚,则不仁且不用,肉如故也。”可见肉苛病是由荣气和卫气功能失常引起的,但原文前曰“荣气虚,卫气实”,后云“荣卫俱虚”,在卫气究竟是虚是实方面暴露了明显的矛盾,因而对肉苛病机的认识也遇到了障碍,虽然后世不少注家各抒己见,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观点,但至  相似文献   

9.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乃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宗旨和根本大法。本文从痰饮的涵义、病因病机、致病特点、温药的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温阳化饮方药的运用,一则从源头上阻止了痰饮的化生,二来温药可以调节水液运化。而"和"者,调和也,应以温化、温运为原则。所谓"温药和之",就是使用温运、温化一类的药物,振奋阳气,开发腠理,通调水道而达到扶正祛邪、助阳化饮的目的,这对后世治疗痰饮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张仲景提出了对痰饮的治则,要充分理解这句条文应把它放在痰饮病治疗的全过程中去把握……本文分三个阶段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得出了一个重要的原则,而这一原则是在痰饮病治疗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  相似文献   

11.
《陕西中医》2017,(9):1273-1274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自《金匮要略》提出后便作为后世临床治疗痰饮的指导性原则,但对于该经典条文的解释有着诸多的不同,笔者结合《金匮要略》、《伤寒论》和痰饮病的临床特点进行解读,认为"当以温药和之"其重点并非强调"温药",而是在于"和之"之法。  相似文献   

12.
《灵枢·五色篇》雷公曰:“人不病卒死,何以知之?”黄帝曰:“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卒死”。历代医家对此经文有两种不同的解析:关键在对入于脏腑之大气指何而言?附合王冰的医家认为,此大气即为大邪之气,其根据是遵《素问·热论篇》“大气皆去,病日已矣”至其大邪之气为何?未予阐明,顺其意即为:大邪之气入于脏腑是不  相似文献   

13.
小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王桐萍,巫浣宜“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出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此乃仲景所提出的痰饮病的治疗大法。为什么痰饮病要用“温”药?“和”之应如何理解?这一法则在临床上有何指导意义?今不揣浅陋,抒此管见求教于...  相似文献   

14.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世<金匮要略>注家把"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这句话理解为治疗痰饮病的总原则,把"和"字理解和法,即用平和温和的方药治病.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有违张仲景本意,"和"在这句话中没有什么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15.
一、从病因的因果转化链看“温药和之”现代医学《病理生理学》认为:“因果转化规律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任何疾病都不例外。”在中医学的病因学中,也存在同样规律。关于痰饮病的病因,各家论述各有侧重。简述如下:《内经》重运气、外湿及饮水多;仲景重肾阳虚及风寒袭表。此外,《济生方》说:“人之气道贵乎顺,顺则津液流通,决无痰饮之患”;《儒门事亲》说:“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  相似文献   

16.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痰饮是以喘咳、呼吸困难为特征的哮证、喘证的基本病理因素。张仲景早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即提出"病痰饮水者,当以温药和之",该理论迄今一直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能否坚持和怎样坚持"温药和之"是影响临床治疗痰饮效果的关键所在,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不妥之处,请同道指正。  相似文献   

17.
《索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本节是在“生气通天”的前提下,通过阳气与日的类比,强调了阳气在人体中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文字古奥,注家们往往望文生义,以致有些注释牵强附会,难达经旨。笔者不揣浅陋,谈一点荛之见,敬冀明哲不吝指正。1“折寿而不彰”“彰”,古今注家都解作“显著”。如张志聪云:“短折其寿而不能彩著也”,日人丹坡元简云:“(不影)犹不著明”;五版教材t内经讲义》亦说:“不彰,不显著”.总之,大致都是指…  相似文献   

18.
“相傅”即宰相 ,又称丞相、相国 ,是我国早期宰相的官职 ,在古代是辅佐君主处理政务的最高官职。  考“相”、“傅”之义 ,“相”为辅助之义 ,如《易·泰》“辅相天地之宜” ;亦指辅佐的人。“傅”为辅助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记载“郑伯傅王” ;亦指辅佐的官。 (《辞海》1979年版 )可见“相”与“傅”是同义。  考证历史上“相傅之官”之所设 ,可以发现早在西周时期已有“相”的设置。那时的“相”为临时辅导天子礼仪的职官 ,《诗·周颂·壅》所云“相维辟公”朱熹注“相 ,助祭也”。春秋时仍有这样的相 ,孔子、子产都担任过这样的…  相似文献   

19.
<素问·金匮真言论>有"冬不按硚,春不鼽衄……"之说,对此诸家解说不一,众论纷云,历来是个疑点(本文<素问>原文均引自<黄帝内经素问译释>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版). 唐·王冰注:"按谓按摩,硚谓如硚捷者之举动手足,是所谓导引也,然扰动筋骨则阳气不藏,春阳气上升,重热熏肺,肺通于鼻,病则形之,故冬不按硚,春不鼽衄."(<黄帝内经素问>,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记载,只要"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就可"尽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长寿的关键就是"饮食有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