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心房室结区血管活性肠肽神经的分布和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和放射免疫测定研究了大鼠心房室结(AVN)区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分布和含量,发现房室结区不仅含有VIP神经纤维而且含有VIP神经细胞。结果提示AVN的VIP能神经可能在房室传导等心功能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人心传导系统纵切取材法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斌 《解剖学报》1997,28(4):379-382,I009,I010
为研究心脏传导系统(CCS)增龄性变化、病理改变及其与猝死的关系,在前人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简便的CCS取材方法。采用与窦房结(SAN)、房室结(AVN)长轴平行的纵切取材法,切取144例10%福尔马林液固定、不同年龄非心性疾病死亡者心脏标本。该法具有如下特点;(1)CCS定位标志清楚,故能准确取材;(2)SAN、AVN纵轴比横轴长2-3倍,故沿纵轴切片的数量远比横切法少;(3)可在一张切片上观察到更  相似文献   

3.
迷走神经切断后大鼠心房室结区神经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和明  王健本 《解剖学报》1994,25(4):356-363,T006
切断大鼠颈部一侧迷走神经后,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定量观察了心房室结区乙酰胆碱酯酶,神经肽Y(NPY)、血管活性肠肽(VI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变化,同时用生物深化法测定了AVN区ACHE、去甲肾上腺素(NA)的含量。并用逐步回归分析了各递质间的相互关第。本实验发现:AVN区有NPY、VIP、CGRP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和神经细胞。图像分析表明,左侧或右侧迷走神经切断5d后AVN区N  相似文献   

4.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传导系统取材方法的改进罗斌①宋一璇①PhilipS.L.Beh②PaulDickens②祝家镇①毕启明①心脏传导系统(GardiacConductingSystem,CCS)是由窦房结(SAN)、房室结(AVN)、房室束(HB)、左右束支(LBB...  相似文献   

5.
不同年龄组大鼠心冠状动脉的电镜观察李红(天津武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为探讨心冠状动脉壁结构的增龄变化,我们在观察人冠状动脉增龄变化的基础上,对不同年龄组大鼠心冠状动脉做了初步观察。实验选用雄性Wistar大鼠6只,其中幼年组3只(2个月,重100g),...  相似文献   

6.
成人心传导系统的增龄性超微结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成人心传导系统超微结构的增龄性变化。方法 采用纵切法分别对窦房结、房室结及房室束取材 ;以横切法取房室束 ,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从 2 8岁开始、随年龄增长窦房结和房室结的P细胞发生退行性变 ,表现为线粒体肿胀、空泡及髓鞘样变性、细胞体积变小 ,脂褐素大量增大 ,肌节紊乱、肌丝溶解 ,细胞出现脂肪变性、萎缩、凋亡等变化。T细胞见电子密度有明显区别呈明细胞和暗细胞两种 ,暗细胞线粒体大 ,嵴增多 ,显示功能活跃状态 ,明细胞反之 ;(2 )间质纤维、脂肪组织也伴随逐渐增多 ;(3)房室束的增龄性变化主要表现为束细胞线粒体萎缩及纤维组织逐渐增多 ,束带增宽。结论 采用电镜技术 ,发现心传导系统的细胞分子水平的增龄性变化比光镜下细胞水平提前约 10年。  相似文献   

7.
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房结和房室结是心传导系的重要部分,对滋养这两个结的窦房结动脉和房室结动脉的解剖知识,不论基础医学工作者或临床医生都比较重视。早在1907年,Keith和Flack发现窦房结时,即开始描述了窦房结动脉。这支血管除营养窦房结外,还分布至上腔静脉口附近,故Gross又称其为上腔静脉口支(r.ostii cavaesuperioris)。由于它首经Keith和Flack描述,也称为Keith-Flack动脉。James认为窦房结动脉名称比较适宜,简短清楚、含意明确,故目前常应用此名。房室结动脉又称纤维中隔支  相似文献   

8.
大鼠高心输出量心衰时血浆RAAS、ET、ANP及尿NE的变化辽宁中医学院(沈阳110032)胡小萍李贺△黄文政赵金茹刘春英中国医科大学一院候永生赵景霞目前研究表明,发生充血性心衰(CHF)时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  相似文献   

9.
一氧化氮缺乏与高血压以及脑肾心组织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和方法:给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使用一氧化氮合酶竞争性拮抗剂L-NNA后观察一氧化氮(NO)缺乏对高血压及脑肾心组织损伤的影响。结果:饲l-NNA的SHR血压进一步升高,脑卒中发生显著增加,卒中率7825%,肾心缺血性病变明显加重,大鼠存活时间显著缩短;而对照SHR无一例发生脑卒中,同时给予NO合成底物左型精氨酸(L-Arg)脑卒中发生显著少于单饲L-NNA,卒中率为25%,P<005,肾心的缺血性病变也显著减轻,大鼠存活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提示NO在调节SHR血管张力,保证脏器血液供应,防止高血压及其脑肾心组织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大鼠肝纤维化Ito细胞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纤维连接蛋白受体α5β1在大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大鼠实验性纤维化肝组织和离体Ito细胞纤维连接蛋白(FN)及其受体α5β1表达的变化。结果(1)α5β1主要分布于血窦壁的内皮细胞和部分结蛋白(DM)阳性细胞(Ito细胞)。实验组DM阳性细胞α5β1表达增强,10周时达高峰。FN的变化与之同步。(2)实验组肝组织FN、α5和β1mRNA含量增高,峰值在第6周;离体Ito细胞三种mRNA含量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结论结果提示:Ito细胞表达α5β1,肝纤维化时Ito细胞的激活,可导致FN、α5和β1mRNA表达增强,应用Nor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FN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从基因水平了解Ito细胞激活和增生状态,能更敏感地反映肝纤维化的发展倾向。  相似文献   

11.
去甲肾上腺素对大鼠体外抗体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甲肾上腺素(NA,10^-1~10^-6mol/L)对大鼠体外抗体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在体外用百红细胞(SRBC)刺激大鼠肠系结B细胞转化成形成细胞(AFC),然后检测其抗体生成量。结果 (1)10^-10、10^-6、10^-8和10^-7mol/L NA都能显著高于外抗体生成,其中10^-6mol/L NA的作用最强。(2)γ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亦能明显  相似文献   

12.
急进高海拔地区大鼠血浆中心钠素含量的变化青海医学院(西宁810001)杨泽洲心钠素(atrialnatriureticfactor,ANF)对细胞外液及血压的调节作用已被生物及医学界广泛关注。为了弄清ANF在急性高原适应中的作用,我们将大鼠由平原快速...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内皮源性舒血管因子(endothelium-derivedrelaxingfactor,EDRF)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在甘油致大鼠ARF模型上,分别观察了NO前体L-arginine(L-Arg)和NO合成酶抑制剂N-nitro-L-arginine(L-NNA)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ARF大鼠NO合成减少,L-Arg能明显降低ARF大鼠血清中的BUN和Scr,尿中NAG和肾皮质中的钙含量,而提高血清NO水平,增加肾组织cGMP含量,改善肾功能;L-NNA则使ARF恶化。提示:EDRF在甘油所致ARF大鼠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交感神经化学切除后大鼠心窦房结区神经递质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苏国  王健本 《解剖学报》1994,25(4):364-368,T007,8
用6-羟多巴胺化学切除大鼠心内交感神经后,有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法和放免测定观察窦房结区神经肽Y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同时应用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生物化学测量观察了SAN区去甲肾上腺素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变化,实验发现,静脉注射6-OHDA50mg/kg一周后,SAN区NA及NPY含量明显减少,ACHE活性显著增加,CGRP含量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通过检测脾细胞增殖反应、不同细胞培养上清中亚硝酸盐含量以及采用一氧化氮(NO)合成酶抑制剂等工具药研究了白芍总甙(TGP)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免疫调节作用及其与NO的关系。结果表明,AA大鼠脾细胞低下的刀豆蛋白A(ConA)增殖反应与其巨噬细胞(M)过量产生NO有关;TGP50mg/(kg·d)治疗7d上调AA大鼠细胞低下ConA反应是其下调M产生NO等抑制性介质的结果。结果还表明,TGP可使AA大鼠腹腔M升高的NO和肿瘤坏死因子产生降低或恢复。  相似文献   

16.
高压氧惊厥时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大鼠大脑皮质的变化刘平王文俊张留保周其锦张爱羚程向明(海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本实验对高压氧致惊厥大鼠给予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co-硝基-L精氨酸(LNNA),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功能异常大鼠血浆心纳素和肾素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比较了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对照组大鼠血浆中心钠素(ANF)、血管紧张素Ⅱ(ATⅡ)和醛固酮(ALD)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甲亢大鼠血浆中ATⅡ和AL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ANF升高的更为明显(P<0.01)。相反甲减大鼠血浆AL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ATⅡ和NAF则降低的更为显著(P<0.01),结果提示在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病理过程中,血浆A  相似文献   

18.
益母草对庆大霉素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防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观察益母草对太大霉素(GM)所致大鼠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作用。给成年雄性Wistar大鼠肌注GM,造成ARF,观察了血尿素氮(BUN),血肌Bcr、惭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UNAG)、尿蛋白以及肾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GM导致的大鼠近曲小管上皮损伤随给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加重。但益母草组的受损程度明显轻于庆大素组。表明益母草对GM所致的大鼠ARF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卡托普利对培养窦房结细胞功能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缺血时间对培养窦房结细胞Glvcogen,SDH,LDH和ANF的损伤及卡托普利对这种损伤的保护作用。材料和方法:取200只新生4天SD乳鼠的心窦房结组织用于细胞培养,再制作拟缺血模型,然后采用下列方法进行实验:PAS反应示精原颗粒,Pearson法示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Preston法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ABC法)示心钻素(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并对实验结果作图像分析。结果:缺血60’时,培养细胞的LDH,SDH和ANF活性明显受损,糖原颗粒也明显减少;缺血 90’时,这种缺血损伤进一步发展,糖原颗粒几乎耗竭;而缺血 90’+Captopril处理组的缺血损伤明显减轻(与缺血组相比 P<0.05)。结论;从形态学上观察到,卡托普利对新生 SD乳鼠窦房结培养细胞的细胞器和膜性结构及细胞功能的缺血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常采用安置起搏器的方法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但少数病人在安置起搏器后,可出现血压下降,心输出量明显减少及头晕、疲乏等症状称之为起搏器综合征。其主要原因可能与VVI方式起搏时,室房(V-A)逆传,房室兴奋收缩协同性紊乱导致的血液动力学紊乱有关;研究亦发现,VVI方式起搏,可使心房利钠因子(atrialnatriureticfactor,ANF)和血管紧张素II(angiotensinII,AngⅡ)血浓度升高。本研究采用室房起搏模拟室房传导,初步探讨了其对血液动力学参数及ANF,AngⅡ和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