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肝内脂肪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10%,病变累及1/3以上肝细胞,称为脂肪肝。目前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的发病率在我国明显上升,据不完  相似文献   

2.
董芳 《现代养生》2014,(13):24-25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当肝内总脂肪量超过30%时,  相似文献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起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诱发肝细胞脂肪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型。第一型是由于从血液中进入肝内的游离脂肪酸(FFA)增多,或脂肪酸氧化减少,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TG)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成跟不上TG合成的速度,导致细胞内脂肪蓄积;第二型是由于载脂蛋白合成和分泌障碍,TG释放入血减缓,引起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而导致脂肪肝。继而氧应激和异常细胞因子等的作用导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4.
中老年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与防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玲  闫敏 《职业与健康》2005,21(6):938-939
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膳食结构的改变,活动量的减少,各种化学污染的增加,脂肪肝的发病越来越多.脂肪肝是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内脂质积聚超过肝湿重的5%,或5%以上的肝细胞在光镜下可见脂肪小滴[1].肝脏是脂类代谢的中心,能合成和储存各种脂质[2].脂肪肝时,肝内脂质积聚主要是甘油三酯,常超过总脂质的50%.根据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型(肝脂肪含量占湿重5%~10%)、中型(含脂肪10%~25%)和重型(含脂肪>25%)3型[1].  相似文献   

5.
宋珂 《中国校医》1993,7(6):81-82
<正> 脂肪肝是肝细胞内脂肪的异常蓄积状态。正常人肝中的脂肪含量约为3~5%。当肝内脂肪大量增多,充斥于肝细胞内即可形成脂肪肝,其中一半以上为甘油三酯,其余为卵磷酯等。有报导肝的脂肪堆积其含量可达肝重量的40~50%。脂肪肝可由多种疾病引起,但最常见的还是肥胖者。据文献报道,50%的肥胖者合并脂肪肝。B超诊断脂肪肝只要肝的脂肪化组织达10%时即可出现异  相似文献   

6.
脂肪肝是由酒精、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导致的脂肪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而形成的一种疾病。正常人肝内总脂量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酯。患脂肪肝者总脂量占肝重的40%~50%,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  相似文献   

7.
脂肪肝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过多的病理状态。当脂肪变性累及1/3以上肝细胞或肝内蓄积脂肪含量超过肝湿重的5%~10%时即形成脂肪肝。脂肪肝主要是脂肪酸和甘油三酯量的增加,胆固醇、胆固醇酯及磷脂等增加较少。临床表现与其病因和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脂肪肝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对人体的危害很大。脂肪肝是由多种因素引起脂肪在肝脏内过度蓄积,从而导致肝脏形态和功能上的改变。例如:正常人肝脏的脂肪占肝重量的3%~5%,其中60%是磷脂,其他还有甘油三酯、脂肪酸、胆固醇等。当脂肪含量超过肝重量的10%或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有脂肪变性时称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9.
高脂血症不但是心血管病、糖尿病、脂肪肝、胆石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是脂肪肝、胆石症和急性胰腺炎的"隐性杀手。"高脂血症与脂肪肝血脂包括胆固醇与甘油三酯。脂肪肝病人可见各型高脂血症,尤其是高甘油三酯血症,是最常见的脂肪肝病因。原发性高脂血症可因肝细胞甘油三酯合成增高,或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障碍,造成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引起脂肪肝。  相似文献   

10.
脂肪肝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质过多蓄积的代谢性肝病.脂质是指脂肪(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和类脂(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类固醇、糖脂等).当肝内脂质含量超过肝脏湿重的5%,或显微镜下肝组织切片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的肝细胞见脂肪滴存在时,称为脂肪肝.轻者为单纯性脂肪肝;在脂肪变性的基础上引起肝细胞坏死和炎症反应则为脂肪性肝炎;进而引起肝纤维化则为脂肪性肝纤维化;再发展引起肝小叶纤维间隔并假小叶形成则为肝硬化.目前,将上述3种脂肪肝发展的疾病谱统称为脂肪性肝病.  相似文献   

11.
资料表明,在肥胖儿童中,20%~30%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有的小儿肝内脂肪含量竟高达40%。而目前医学界公认,超过25%~50%即为重度脂肪肝。由于肝细胞脂肪沉积可损害肝功能,日久还会造成肝硬化,因此对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脂肪肝主要由于营养过剩引起。在正常情况下,肝内可以合成内源性甘油三酯,但它同时又能  相似文献   

12.
肝脏是脂类的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并不大量贮存脂肪。当肝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时,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而形成脂肪肝。脂肪肝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我国  相似文献   

13.
引起机体脂类代谢失调诱发肝细胞脂肪变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两型。第一型是由于从血液中进入肝内的游离脂肪酸(FFA)增多,或脂肪酸氧化减少,肝细胞合成甘油三酯(TG)增多,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的形成跟不上TG合成的速度,导致细胞内脂肪蓄积;第二型是由于载脂蛋白合成和分泌障碍,TG释放入血减缓,引起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而导致脂肪肝。继而氧应激和异常细胞因子等的作用导致肝脏的坏死性炎症和纤维化。一、肝脏的脂类代谢异常1.FFA输送入肝脏过多:FFA输送入肝增多,可来自饮食、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首先是饮食中摄入过多脂肪,长期…  相似文献   

14.
肝脏是脂肪代谢的主要场所,由于某些原因,使甘油三酯合成过多,或肝细胞排除甘油三酯过少,就会使甘油三酯在肝内堆积,产生脂肪肝。 引起脂肪肝的病因常有以下几种: 一、肝炎后脂肪肝 肝炎后出现脂肪肝,可以引起转氨酶长期轻度或中度升高,易误诊为慢性迁延性肝炎,因而错误地继续增加营养和休息,结果脂肪肝愈来  相似文献   

15.
肝脏是脂类的合成、运转和利用的场所,并不大量贮存脂肪.当肝内脂肪的分解与合成失去平衡,或运出发生障碍时,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而形成脂肪肝.  相似文献   

16.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器官,正常的肝脏含有少量的脂肪,约为肝脏重量的3%~5%,如肝内脂肪分解、合成失衡或运出障碍,甘油三酯和脂肪酸等就会在肝实质细胞内过量积聚,当肝内脂肪总量超过5%,即为脂肪肝.随着健康体检的深入,目前脂肪肝患者已呈现年轻化趋势,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已经出现了脂肪肝.但是脂肪肝是可逆的,早发现、早诊断...  相似文献   

17.
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但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正常人的肝脏中,脂质含量占肝湿重的2%~4%,其中磷脂占50%以上,甘油三酯(TG)占20%,游离脂肪酸(FFA)占20%,胆固醇约占7%,其余为胆固醇酯。当肝细胞内脂质蓄积超过肝湿重的5%,或组织学上每单位面积有1/3以上肝细胞脂肪变时,称为脂肪肝。根据肝细胞内脂肪含量,可将脂肪肝分为轻、中、重三型。根据是否有过量酒精摄入,可将脂肪性肝炎分为酒精性脂肪性肝炎(ASH)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本文对脂肪肝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吴志 《大众健康》2008,(1):24-24
我的母亲今年53岁,体检时发现她患上脂肪肝,请问脂肪肝严重吗?网友 蔡女士 蔡女士: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简单地说,“脂肪肝”就是脂肪含量在肝脏占有的比例超过正常。正常肝内脂肪占肝重3%~4%,如果脂肪含量超过肝重的5%即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19.
问:脂肪肝是什么病? 答: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弥漫性脂肪变性.正常人肝组织中含有少量脂肪,如果肝内脂肪蓄积较多,超过肝重量的5%,或者组织学上肝细胞30%以上出现脂肪变性,即为脂肪肝.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B超和CT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脂肪肝病人的出现越来越多。其中大部分病人虽然自觉症状不多,但心中难免不安,甚至感到迷惑不解,问医生这是一种什么病? 何谓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人体脂质——特别是甘油三酯(TG)在肝细胞内过多堆积的疾患。正常人肝脏脂肪的含量约占肝重的3%—5%,当肝内脂肪积聚超过5%时,即为脂肪肝。严重者脂肪堆积可达40%—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