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院普外科甲状腺、乳腺、疝气三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提高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正确率,减少多重耐药菌的产生。方法对笔者医院2012年1-12月的513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抗菌药物的预防使用率、用药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 513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有127例,使用率为22.22%;术前30 min~2 h使用抗菌药物,术后用药少于24 h的有17例,合理率为13.38%;药物选择应单一用药为主,共120例,占94.49%,二联用药的有7例,占5.51%,选择第一代头孢菌素有4例,仅占3.12%。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起始、持续时间、药物选择等合理率低,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医院制定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提高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2年5月-2013年5月6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其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00例Ⅰ类切口手术患者中256例在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2.7%,使用最多的药物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7.7%和44.1%;在使用抗菌药物的256例病例中术前30min~2h给药的235例,占91.8%,术前>2h给药的5例占1.9%,术中追加用药1例占0.4%,术后当天给药的1例占0.4%,术后>1d给药的3例占1.2%;总用药持续时间<24h59例占23.0%、24~48h54例占21.1%、48~168h107例占41.8%、>168h36例占14.1%。结论 抗菌药物的用药指征、给药时机、持续用药时间等存在不合理现象,表现为无指征用药、预防用药使用率偏高、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合理、术后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提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仍有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3.
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骨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使用的抗菌药物,为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医院2010年3-4月骨科Ⅰ类切口手术50例,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使用频率依次为一代头孢菌素33.34%、二代头孢菌素28.40%、大环内酯类22.22%;术前预防用药占68.00%,术前30 min~2 h用药占42.00%,术前未用药占32.00%。结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骨科医师用药的培训,加大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2015年1月-2016年10月Ⅰ类切口手术出院病例专项点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3.53%,其中术前0.5~1h给药占9 8.2 5%;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主要为头孢西丁占68.42%,其次为头孢硫脒占19.30%,头孢替唑占8.77%,氨曲南占3.51%;使用疗程≤24h的占56.14%,24~48h的占12.28%,48h的占31.58%。结论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用药指征把握不严、抗菌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现象,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及干预效果,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监测某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013年3月为干预前组,2014年3月为干预后组。2013年8月底开始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清洁切口手术患者367、324例,干预后清洁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低于干预前(46.60% vs 77.38%)(P<0.001);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中,干预前后联合用药比率分别为18.66%和4.64%,联合用药率下降,干预后已多采用单一用药。术前0.5~2 h或麻醉诱导开始时给药:干预前占43.66%,干预后占54.30%,术前用药比率上有所增高(P<0.05);用药持续时间≤48 h:干预前后分别占9.15%和29.14%,用药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0.001)。使用抗菌药物以头孢菌素类为主,干预前组使用的主要为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和头孢米诺;干预后组主要为头孢呋辛、克林霉素和头孢米诺。结论通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提高了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应进一步加强干预措施的实施力度,使得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更加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手术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选择357例乳腺Ⅰ类切口择期手术病例,将2010年3-8月179例和2008年3-8月178例病例分别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预防性用药种类、疗程、用药费用及医院感染率。结果试验组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者占55.31%,仅术前30min~2h用药1次者占44.69%;试验组抗菌药物均选择Ⅰ、Ⅱ代头孢菌素,对照组Ⅰ、Ⅱ代头孢菌素分别占4.50%和9.55%;试验组与对照组平均抗菌药物费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不使用抗菌药物或仅术前用药1次,并未增加切口感染率及其他部位感染率,降低了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2011年3、4月份出院的121例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 121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0%;术前30min给药116例,占95.9%;抗菌药物使用前5名的分别是:头孢曲松、头孢孟多、头孢西丁、头孢替安、头孢呋辛;单一、二联用药分别占91.7%、8.3%。结论医院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预防使用率过高、用药级别过高、用药时间过长、更换药物频繁等,应加强监管,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9月-2012年3月外科肿瘤手术患者出院病历320份,进行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统计、分析.结果 320例肿瘤手术患者中,Ⅰ类切口手术168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2.5%,Ⅱ类切口手术152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47.5%;术前绘药时机正确率为93.7%;在17例手术时间>3 h的患者中,无1例于术中追加抗菌药物;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以一联用药为主;平均用药疗程Ⅰ类切口手术1.9d、Ⅱ类切口手术5.6d;所选预防用抗菌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占80.8%.结论 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率较高、起点偏高、用法及用量不合理、用药指征把握不严、疗程过长等问题;Ⅱ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药存在使用疗程过长等问题,应合理地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使用.  相似文献   

9.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调查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现状,进一步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合理化。方法对931例Ⅰ类与Ⅱ类手术切口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术前30 min、术前2~4 h及术后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者分别占7.52%,11.82%,80.67%。I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5.60 d,≤3 d者199例(31.34%);Ⅱ类切口平均用药时间为7.40 d,≤3 d者71例(23.99%)。围手术期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者268例,占28.79%。Ⅰ类与Ⅱ类切口发生手术部位感染各1例,手术部位感染率为0.21%。感染发生与预防用药开始时间、用药疗程无相关性(P>0.05)。结论围手术期用药方案能达到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目的,应积极开展工作推动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I类切口围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调查某三级医院2013年1~12月出院604例I类切口手术病例,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情况,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04例I类切口中238例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抽查使用率39.4%,使用较多的抗菌药物是一代及二代头孢,分别占57.0%和15.5%;术前30min~2h给药的222例,占93.3%,术中追加给药2例,占0.8%,术后当天给药的16例,占6.7%;总用药持续时间<24h28例,占11.8%,24~48h 113例,占47.55%,48~168h 95例,占39.9%,>168h2例,占0.8%.结论:围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无指征用药,抗菌药物选择不当,预防用药单次给药剂量偏高、术后用药时间过长等,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1年8-10月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135例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给药时机、预防用药时间、药物种类选择、联合用药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135例患者中围手术期全部应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术前30 min~2 h给药87例,占64.44%,术前>2h给药12例,占8.89%,术中给药3例,占2.22%,术后给药33例,占26.65%;手术时间>3h患者35例,术中追加第2剂抗菌药物13例,占37.14%;总预防用药时间<24 h 35例,占25.92%,25~48 h 20例,占14.81%,>48 h 80例,占59.27%;抗菌药物选择一代头孢菌素仅为21.48%;单一用药93例,占68.89%,二联用药42例,占31.11%,无≥三联用药.结论 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给药时机不当、术后用药时间长、选择种类不合理、有不合理的联合用药等问题,应针对问题加强临床应用管理,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2.
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和评价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为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10年1-12月出院的手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103例病例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00%;药物使用率排前3位的分别是一、二代头孢菌素占43.33%、头霉素类占30.83%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复合剂占10.00%;103例患者中,63.11%的病例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主要表现为用药档次过高占59.22%、用药时间过长占54.37%、用法、用量不正确占28.16%、预防给药时机不当占26.21%、更换药物无依据占12.62%等。结论手外科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较严重,应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促进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眼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医院眼科2009年100份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对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种类、给药时机、用药时间、切口愈合情况、住院药品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00例手术患者全部在围手术期全身和局部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全身用药包括左氧氟沙星51例,占51.0%,头孢呋辛23例,占23.0%;阿奇霉素13例,占13.0%;克林霉素7例,占7.0%;仅术前30 min~2 h给药1次者61例,占61.0%,术前给药1次、术后给药<24 h者10例,占10.0%,术后给药>24 h者29例,占29.0%;术后用药最长为4 d,平均用药时间为2.3 d。结论眼科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预防用药选择不当、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时间偏长等方面;应加强抗菌药物干预,强化医师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化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医院疝气修补术、甲状腺及乳腺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并评价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调查2009年11月-2010年10月3种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228例,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疾病诊断、手术情况、用药时间、药物名称、用法用量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率达100.0%,使用抗菌药物频度居前3位的为二代头孢87例次、一代头孢42例次、三代头孢40例次;108例术前30min~2 h给予首剂药,占43.4%,35例首剂用药时间>术前24 h,术后平均用药时间3.5 d;单一用药占69.3%,二联用药占22.4%,≥三联用药占8.3%。结论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仍需加强管理,药物的选择及用药时间应遵守相关的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医院2011年8-12月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共512例,分析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 512例Ⅰ类切口手术和介入治疗患者中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有337例,占65.82%,术前30 min~2 h内给药比率为97.92%,围术期未用或预防用药时间≤24 h的占42.38%,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为0.39%.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和内科介入治疗普遍存在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高、品种选择不合理等现象,抗菌药物应用水平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济南地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方法 对济南地区11所医院2010年1-12月出院的900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8.00%,涉及12大类37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是一代头孢菌素;56.12%的Ⅰ类切口手术在术前30 min~2 h内给药;平均预防用药疗程为3.4d;联合用药的患者75例,占8.50%.结论 济南地区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性现象,需进一步规范临床医师抗菌药物使用行为,制定完善的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院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回顾调查医院普外科2009年3月份符合Ⅰ类手术切口的归档病历共计42份,进行归纳分析。结果42例手术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以头孢唑林为主,占54.76%,其次是头孢他啶,占28.57%,40例在不同程度的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率达95.20%;主要体现为无指征用药有24例,占60.00%,无医院感染发生。结论医院普外科Ⅰ类手术切口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存在普遍的不合理现象,建议由药学部全面开展医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培训与监测。  相似文献   

18.
106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调查和评价医院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医院骨科2002~2007年Ⅰ类手术切口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106例医院感染患者中,85.72%的病例预防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68.87%的病例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60.38%用药剂量过大;54.71%术后预防用药时间48 h。结论骨科Ⅰ类手术切口医院感染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用药剂量大、疗程长、首次使用时间欠佳等问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9.
95例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3种Ⅰ类手术切口95例,记录统计病历中的相关数据,并分析。结果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用药率73.7%,均为术前30min用药,术后持续用药9例,全为单一用药,未出现联合用药。结论Ⅰ类手术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还存在不合理性,应继续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以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高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8月肿瘤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240例,分为非干预组和干预组,各120例,根据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调查分析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数据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及合理应用率分别为4.17%及96.67%,非干预组患者分别为35.83%及6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干预组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无适应证占30.00%、药物选择不当占26.67%、用量不当占6.67%、用药时机不当16.67%,干预组患者不合理用药为无适应证占2.50%、药物选择不当占0.83%,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合理性限制显著提高。结论医院采用的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