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之我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金柱 《中国骨伤》1992,5(2):19-19,30
推拿疗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推拿手法总的要求是:“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兼施,因人因病治宜”。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大多数学者对推拿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持怀疑态度,笔者经过18年的临床经验和总结,认为推拿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不仅没有副作用和不良影响,而且取得较满意的疗效,列出1990年-2008年共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的人数增多及疗效的递增来证明。同时笔者比较完善的探讨了推拿手法的作用机制,系统的回顾了推拿手法的演变及改进过程,为推拿手法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4.
5.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颈椎病是颈椎与其有关组织,主要由于力的传导异常(力学失衡)发生的多组症候群。力的平衡失调,可因自身力(枕位不当等)或外加力的急慢性加压有关组织病变(如退行性变、无菌性炎症)、神经调节失常等引起。因异常作用力的存在部位不同、累及组织的多少、炎症水肿范围的大小,出现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颈椎的关节突关节是倾斜的平面,椎间盘较薄,故其活动幅度较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不稳定因素,常发生超生理活动范围的骨的位移,包括椎间盘,同时有关的组织也发生了损伤。正常人的骨间隙间组织,都有适应生理功能活动空间。由于有关…  相似文献   

6.
手法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军 《中国骨伤》2000,13(10):626-626
从 1995年 8月以来 ,在临床上应用手法对 35 0例颈椎病病人进行了系统地治疗 ,现总结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5 0例病人 ,其中男性 16 4例 ,女性 186例 ;年龄 19~ 6 5岁 ,平均年龄 38 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0年 ;所有病人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颈椎病的诊断疗效标准”等进行诊断 ,其中颈型 48例 ,神经根型 12 0例 ,椎动脉型 84例 ,脊髓型2 9例 ,交感型 32例 ,混合型 37例。2 治疗方法2 1 预备手法 ①揉捻法 …  相似文献   

7.
药枕治疗颈椎病7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方受  梅炯 《中国骨伤》1993,6(6):10-11
本文介绍以推拿、药物治疗为对照组,推拿、药物、药枕为观察组,治疗78例颈椎病人,统计疗效为药枕组94.56%,对照组83.78%,(P<0.05)。疗程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为短(P<0.025),说明药枕有助于颈椎生理弧度的恢复,可作为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朱恪材 《颈腰痛杂志》2004,25(3):216-217
笔者自2001年5月至2002年2月,对3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运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运动医学科吴毅文教授创立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诊治。治疗以吴毅文教授创立的推拿于法为主。吴毅文教授的推拿手法我们称之为“吴氏手法”。同时配合药物、理疗、颈椎牵引等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5~ 1998年我科收治 30例脊髓型颈椎病人 ,运用牵引、药物及正规定点牵压手法联合治疗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0例中男 2 0例 ,女 10例 ;年龄 35~ 6 6岁。症状主要有颈肩臂背痛 ,肢体麻木或麻痹 ,肌肉萎缩 ,走路不稳或踩棉感 ,束胸或束腰感。体征主要有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Hoffmann征或Babinski征 )阳性。影像学诊断根据X线片 ,颈椎CT或核磁成像。单节段脊髓压迫者多在C4~ 5或C5~ 6共 10例 ,多节段脊髓压迫者多位于C3~ 5或C6~ 7共 2 0例。随访 3个月~ 3年 ,平均 2 5年。2 治疗方…  相似文献   

10.
薛传疆 《中国骨伤》1991,4(2):18-19
目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多采用颈椎牵引,理疗,神经营养药物,以及手法、针灸等治疗方法。笔者1988-1989年采用手法加针刺自定穴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郑嘉璋天津市渤海石油公司职工医院(天津300452)1987年~1993年,我们对600例颈椎病患者施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00例,男性427例,女性173例,年龄26~56岁,其中3...  相似文献   

12.
手法配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法配中药热敷治疗颈椎病杨子江,刘瑞丽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笔者用手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364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治疗方法与效果手法,令患者低坐,先按揉风池、天鼎、缺盆、百劳、肩井穴各一分钟,压点合谷、阳溪、阳谷、外...  相似文献   

13.
手法为主治疗青年期颈椎病23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卫 《颈腰痛杂志》2002,23(3):242-243
颈椎病,一般认为是一种以颈椎间盘及其周围组织的退行性改变为主的慢性颈椎疾患,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1,2].而来我门诊诊治的颈椎病患者中,青年患者为数不少,约占30%,其病因与中老年颈椎病患者的有所不同,但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均基本一致.笔者兹就1997-1999年门诊以手法为主治疗此类患者237例作一分析报道.  相似文献   

14.
手法治疗颈椎病椎动脉型机理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寻求一种简单,无副作用,费用低,有效的治疗颈椎病椎病动脉型的方法。方法;采用传统手法加头面部诸多穴位及颈椎旋转手法183例,与传统手法及枕颌颈椎牵引120例比较,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平均治疗2.59疗程,对照组平均治疗4.42疗程,明显缩短病程,有效率及痊愈率均为P〈0.01,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传统手法解除肌肉痉挛,头面部手法改善血液循环;旋转手法松解椎-基底动脉痉挛,扭曲及压迫  相似文献   

15.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简立军 《中国骨伤》2002,15(2):117-117
1990~2000年共收治3400例颈椎病,临床中依照不同的病变给予治疗,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6.
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昌 《中国骨伤》2000,13(4):247-247
笔者主要介绍运用成套性正骨理筋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1 治疗方法首先使用基础手法 ,选用法、揉捻法、劈法、打法、分筋法、合力法、安抚法、一指揉散法和点按法。常用的点按部位有枕骨结节及其周围 ,棘突间隙、棘突旁、肩部正中斜方肌的前缘、肩胛骨的内上角和肩胛冈下缘中点。总共时间约 5分钟左右。然后使用正骨理筋手法。(1)提端旋转法 患者坐位 ,医生立于患者背后 ,两手虎口张开 ,拇指置于枕骨结节部 ,余四指置于下颌部 ,将患者的头缓慢柔和的向上托起 ,并向左侧或右侧稳健的旋转 ,当旋转至最大限度时 ,快速的突然用力…  相似文献   

17.
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杰  于杰  朱立国  孙树椿 《中国骨伤》2006,19(11):691-691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clopathy,CSM)是颈椎病各型中病情较重的一型,是手术治疗的主要范围,多作为手法治疗的禁忌证。2001年1月-2004年5月对手法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进行系统观察研究,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30~65岁  相似文献   

18.
秦新常 《颈腰痛杂志》1997,18(3):196-196
椎动脉型颈椎病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推拿手法治疗该型颈椎病156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156例中,男90例,女66例;年龄最大者79岁,最小者36岁,以45岁以上者为最多;病程最长者8年.最短者2灰。全部病例都有与颈部活动有关的发作性弦晕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表现,多数病例伴有耳鸣或恶心,均经临床及颈椎X线、脑血流图检查,确诊为推动脉型颈椎病。手法操作[1]患者滴去头部饰物,坐方凳.术者站患者前面。双手拇指文替上推眉间(印堂穴)10~20次,并交叉点按睛明、攒竹穴各2次。倒…  相似文献   

19.
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和 《中国骨伤》2002,15(5):310-31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多发病、常见病.笔者自1997年1月~2000年10月采用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例,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并随机设对照组60例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沈明球  张国军 《中国骨伤》2002,15(11):697-697
颈椎病由颈部损伤或颈肌肉紧张,关节退变及外邪侵袭引起的颈椎平衡失调,颈部血管神经根,交感神经受压产生的头、胸、颈、肩、背及上肢疼痛,麻木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肢体功能丧失及全身症状.笔者近几年来采用手法治疗颈椎病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