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大鼠心肌中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情况,并探讨其意义。方法5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VR组)和缺血预处理组(IPC组),VR组及IPC组模型建立后,再分别分为再灌注后1、3、6h及12h各时间点亚组。RT-PCR检测心肌组织BDNF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N,5肌组织BDNF蛋白表达。结果VR组及IPC组各时间点大鼠心肌组织中BDNF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Con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R组与IPC组再灌注后同时间点比较大鼠心肌组织中BDNFmRNA及蛋白表达的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上调BDNF的mRNA及蛋白表达,推测BDNF在缺血预处理后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缺血后处理(I-postC)对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肺损伤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阻断肾下腹主动脉建立大鼠双侧后肢I/R损伤模型.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缺血再灌注(I/R)组、缺血预处理(IPC)组及I-postC组,每组再随机分为两个亚组(n=8),并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24 h取标本.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原位杂交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肺组织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ICAM-1蛋白表达.结果 IPC组和I-postC组的各项指标均明显减少,与I/R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I-postC能减轻大鼠双侧后肢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与IPC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缺血预处理(IPC)对肝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细胞凋亡和Fas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缺血再灌注对照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比较各组血清AST、ALT和LDH水平,肝组织中凋亡细胞及细胞凋亡指数,肝组织Fas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IP组血清AST、ALT和LDH水平、细胞凋亡指数、Fas蛋白表达低于I/R组.IPC组血清ALT水平高于N组.结论 缺血预处理对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能与抑制Fas蛋白高表达、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肾组织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冬虫夏草(CS)组3组,采用摘除右肾夹闭左肾蒂60 min的方法复制I/R大鼠模型,sham组和I/R组大鼠再灌注后灌服生理盐水(2 mL/d);CS组再灌注后灌服冬虫夏草提取液[5 g/(kg·d)]。结果 sham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结构基本正常,而I/R组可见肾小管坏死改变,各时间点半定量计分均高于sham组(P<0.01),而CS组肾小管病理改善,半定量计分均低于相同时间点I/R组(P<0.01);正常组和sham组肾组织可见少量的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I/R可诱导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各时间点I/R组Caspase-12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高于sham组(P<0.01)。CS组Caspase-12 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I/R组(P<0.01)。sham组有极少量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I/R可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显著增多,各时间点I/R组凋亡比例均高于sham组(P<0.01),而CS组各时间点的凋亡比例均低于I/R组(P<0.01)。结论冬虫夏草通过下调肾组织中Caspase-12的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发挥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中糖调节蛋白78(GRP78)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体重250~300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重复高压氧预处理(HOP组)。HOP组采用高压氧预处理[1000ml/L O2,2.5 atmosphere absolute(ATA),1h/d,5天],最后一次处理后24h,I/R组和HOP组采用Zivin法制备脊髓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min,再灌注1h),24、48、72h后分别评价后肢运动功能,然后处死大鼠,取L5~7节段脊髓组织,测定GRP78的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与S组比较,I/R组和HOP组后肢运动功能和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降低,脊髓组织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与I/R组比较,HOP组后肢运动功能和脊髓前角正常运动神经元计数升高,脊髓组织GRP78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5)。HOP组脊髓组织病理学损伤程度轻于I/R组。结论重复高压氧预处理可上调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时GRP78表达,从而减轻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高峰  宋萍 《现代医学》2003,31(6):372-374
目的 研究肝缺血预处理(IPC)对肝再灌注损伤大鼠肝组织诱生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和NO/ET-1水平的影响及IPC最适时间。方法 采用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分别观察正常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40min/R60min组)、预处理1组(IPC5min/10min I40min/R60min组)、预处理2组(IPC10min/10min I40min/R60min组)、预处理3组(IPC15min/10min I40min/R60min组)的NO/ET-1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iNOSmRNA的表达。结果 缺血-再灌注损伤组NO/ET-1水平显著降低,而iNOSmRNA高表达;预处理各组NO/ET-1水平均上升,iNOSmRNA均下调,尤以预处理3组最明显。结论 IPC对I/R肝的保护作用可能与NO/ET-1水平的升高及iNOSmRNA表达水平的下调有关,IPC最适时间为15min/10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哺乳类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转导通路在缺血后处理(I-postC)减轻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48只雄性健康Wistar大鼠,无创动脉夹夹闭右侧股动脉4 h,松夹再灌注12 h或24 h建立大鼠右后肢I/R损伤模型,随机分为I/R组(n=16)、缺血预处理(IPC)组(5 min缺血/5 min再灌,3个循环,n=16)及缺血后处理(IpostC)组(1 min再灌/1 min缺血,3个循环,n=16).分别于再灌注后12 h、24 h取标本.观察骨骼肌组织形态学、湿,干重比、丙二醛(MDA)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变化,Western blot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mTOR的表达.结果 I-postC和IPC组的骨骼肌水肿明显减轻,MDA和MPO指标亦明显降低,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I-postC组和IPC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I-postC和IPC组mTOR蛋白产物表达显著增加,与I/R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I-postC减轻大鼠后肢骨骼肌I/R损伤,与缺血预处理可能存在共同的作用机制,及通过激活mTOR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纳洛酮(naloxone, NA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 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 、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纳洛酮预处理组(Nal+I/R组),观察各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用TUNEL检测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与IR组相比,IPC组和Nal+I/R组均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及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减少凋亡指数(P<0.01). 结论纳洛酮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有保护作用,该研究拓宽了纳洛酮的临床用途,为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腺苷预处理对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转录因子NF-KB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缺血再灌注损伤(I/R)和腺苷预处理的大鼠模型,采用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NF-KB的表达.结果腺苷预处理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心肌组织中NF-KB的表达明显低于I/R组(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C组(P<0.01).结论腺苷预处理具有明显降低大鼠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可能与腺苷预处理减轻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过度表达NF-KB有关.  相似文献   

10.
牛启兵  郭平凡 《医学综述》2011,17(10):1567-1569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IPo)对大鼠后肢缺血/再灌注(I/R)后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后肢I/R模型,将32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检测各组肝功能;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含量变化;肝组织中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肝脏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及缺血预处理(IPC)组血清肝酶的水平明显降低(P<0.O5);肝组织丙二醛、MPO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SOD含量明显升高(P<0.05);Bcl-2表达升高,Bax表达降低,凋亡指数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Po组与IPC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Po对下肢I/R损伤后引起的肝脏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