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术中唤醒方法行语言区肿瘤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位于大脑语言区肿瘤患者9例,麻醉前一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患者焦虑状况。对患者进行喉罩通气,罗哌卡因头皮浸润麻醉,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间断静脉推注舒芬太尼。术中唤醒后行语言功能监测(指认图片、连续计数),并行唤醒后的警觉/镇静评分(OAA/S)、视觉模拟评分(VAS),再行神经电生理刺激,确定语言区和切除范围。术后随访3个月。结果8例患者麻醉前SAS评分为(45.6±1.7)分,唤醒后OAA/S为(4.8±0.2)分,VAS为(0.7±0.3)分,镇痛完善,完全配合术者要求进行语言功能监测和神经电生理定位语言区。1例患者麻醉前SAS评分为62分,唤醒后OAA/S为2.5分,VAS为8.0分,因唤醒后术中出现癫痫持续发作,放弃唤醒。随访3个月,8例患者功能完全恢复正常,l例存在轻度语言功能障碍。结论在唤醒麻醉下行语言功能监测及神经电生理定位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切除语言区病灶,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同瑞芬太尼对麻醉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58例行麻醉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采用瑞芬太尼麻醉,设为对照组,另33例采用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设为观察组,采用简易智能状态测验(MMSE)评分以及术后警觉/镇静视觉评分(OAA/S)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苏醒时间分别为(18.4±2.1)min、(9.2±1.7)min,拔管时间分别为(16.3±1.4)min、(10.2±2.9)min,OAA/S评分分别为(3.93±0.16)分、(4.73±0.54)分,且观察组拔管后0.5 h、1 h、2 h的MMSE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瑞芬太尼麻醉效果优于单一瑞芬太尼麻醉,可明显缩短苏醒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认知功能,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和舒芬太尼用于髋部骨折患者蛛网膜下隙阻滞前摆放体位时的镇痛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髋部骨折患者10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舒芬太尼麻醉组实施舒芬太尼麻醉,股神经阻滞组实施股神经阻滞.比较2组效果;不良麻醉事件;不同时间患者血浆应激指标以及生命体征指标水平.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结果:2组的镇痛作用均是100%,P>0.05.在不同时间情况下2组血浆应激指标以及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并无明显差异,P>0.05.2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P>0.05,其中,舒芬太尼麻醉组有2例出现呼吸抑制,而股神经阻滞组有1例眩晕以及1例恶心呕吐.股神经阻滞组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低于舒芬太尼麻醉组,P<0.05,视觉模拟评分低于舒芬太尼麻醉组,P<0.05.其中,股神经阻滞组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是(1.01±0.11)分,而舒芬太尼麻醉组改良的OAA/S镇静评分是(1.56±0.56)分.股神经阻滞组视觉模拟评分是(3.01±0.12)分,而舒芬太尼麻醉组视觉模拟评分是(3.87±0.67)分.结论:股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麻醉中的效果确切,其和舒芬太尼麻醉对于手术效果相似,但其中股神经阻滞在髋部骨折麻醉中的效果更好,可更好抑制疼痛应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复合舒芬太尼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应用。方法 8例患者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复合舒芬太尼静脉给药,术前1d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Scale,SAS)评出手术患者的主观感受。术中行神经电生理监测,按脑功能区定位时态的评判标准对其进行评估。结果 8例唤醒麻醉手术过程顺利,语言清晰者7/8,指令准确7/8,无痛8/8,颅内压正常7/8,脑组织轻度膨胀1/8。优7/8,良1/8,差0/8。结论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持续输注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是较好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与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联合靶控输注异丙酚在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40例择期行脑功能区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组(RF组)和间断静注芬太尼加靶控输注异丙酚组(F组),每组各20例.通过镇静(OAA/S)和镇痛(VAS)评分评价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是否能够提供合适的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唤醒时间、苏醒质量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瑞芬太尼组唤醒时间明显小于芬太尼组(P<0.05);术中唤醒后5,10 minRF组的镇静评分明显高于F组(P<0.05),清醒后5,10 min疼痛评分及清醒后20 min的镇静、镇痛评分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明显高于基础值(P<0.05),RF组唤醒和脑电刺激时血压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上头架、切皮时RF组BP和HR明显低于F组(P<0.05);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瑞芬太尼可更好地替代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靶控输注,为脑功能区手术唤醒麻醉提供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Narcotrend在老年患者全麻清醒期意识恢复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Narcotrend(NT)在全麻清醒期老年患者意识恢复监测的效能.方法 选择30例ASAⅡ~Ⅲ级在全麻下行结直肠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期间以瑞芬太尼和七氟醚维持麻醉.术毕采用Narcotrend和镇静/警觉(OAA/S)评分同时评估全麻清醒期老年患者意识恢复程度,记录不同OAA/S评分时所对应的NTI,并对NTI与OAA/S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NTI与OAA/S评分呈直线正相关(r=0.85,P=0.000),回归方程为:OAA/S=-2.369+0.08NT,有统计学意义(F=367.776,P=0.000).NTI预测老年患者OAA/S评分为3分、4分和5分的预测概率(Pk)数值分别为0.76、0.84和0.85,均明显高于0.5(P<0.05).结论 Narcotrend在全麻清醒期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老年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辅助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行臂丛神经阻滞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丙泊酚辅助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瑞芬太尼.采用OAA/S和VA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的镇静、镇痛效果,比较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结果 观察组的OAA/S评分为(1.12±0.21)分,与对照组的(3.47±0.19)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VAS评分优良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最低收缩压、最低心率、最低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组患者的最低舒张压及最慢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具有较好的辅助效果,镇静镇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丙泊酚的患者,且对呼吸、循环功能影响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和比较丙泊酚(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和青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后的恢复时间,探讨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可行性.方法选择40例ASA Ⅰ~Ⅱ级拟行硬膜外麻醉病人,其中年龄60~85岁20例(E组);年龄20~45岁20例(Y组).硬膜外麻醉完善后,通过警觉/镇静(OAA/S)评分进行镇静程度评分,调整微量泵输注速率维持OAA/S评分1~2分,手术结束时停药.记录麻醉时间、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OAA/S评分达4分、5分时间及术中不良事件.结果老年组和青年组麻醉时间分别为158±56分钟和149±63分钟;停药后早期恢复时间无明显区别(停药后呼唤睁眼时间分别为6.5±4.2分钟和5.4±2.7分钟;OAA/S评分达4分时间分别为7.3±4.1分钟和6.3±3.4分钟;OAA/S评分达5分时间分别为9.0±4.4分钟和7.4±3.9分钟,P>0.05).结论异丙酚应用于老年人硬膜外麻醉镇静的恢复时间与青年人无明显差异,对一般情况好的老年病人,此种方法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1):107-110
目的探讨高位肌间沟罗哌卡因神经阻滞用于老年锁骨骨折麻醉效果及其对应激反应影响。方法选取大连市普兰店区中心医院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锁骨骨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高位肌间沟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应激反应、术后疼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93.33%;麻醉后观察组患者的SVI(45.93±8.78)mL/m2、MAP (82.59±19.52)mmHg、HR (64.93±8.78)次/min,高于对照组的SVI (38.84±13.67)mL/m2、MAP (74.62±6.78)mmHg、HR (60.84±6.67)次/min;术后1 h观察组患者的CI(2.83±0.54)L/(min·m2)、MAP (82.53±12.54)mmHg、HR (67.53±8.54)次/min,高于对照组的CI(2.52±0.52)L/(min·m2)、MAP(76.53±10.54)mmHg、HR(60.53±4.54)次/min;观察组患者术后2 h VAS评分(3.07±1.02)分、6 h VAS评分(3.00±0.34)分、12 h VAS评分(2.95±0.14)分、24 h VAS评分(1.85±0.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 h VAS评分(3.68±1.21)分、6 h VAS评分(3.27±0.26)分、12 h VAS评分(3.13±0.25)分、24 h VAS评分(2.51±0.26)分;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3%,低于对照组的21.33%(P0.05)。结论老年骨折手术患者应用高位肌间沟罗哌卡因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好,并可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局麻下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中清醒镇静的有效靶控输注浓度。方法:将60例ASAII~III级局麻下EAAA手术患者按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目标浓度的设定随机分为4组[R1组(1.0ng/ml)、R2组(2.0ng/ml)、R3组(3.0ng/ml)R4组(3.5ng/ml)]。术中镇静指标包括:每5分钟用警觉/镇静(OAA/S)评分1次,脑电双频谱指数(BIS)持续记录;术中持续观察患者焦虑状态和瑞芬太尼的的输注情况;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其他指标包括术中呼吸循环指标、术后患者并发症以及出院时间等。结果:OAA/S评分显示:R3组评分为3.96分,R4组评分为3.31分,两组评分显著低于R1组(4.31分)和R2组(4.26分);R4组术中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VAS评分显示:R1组评分为1.49±0.62分,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5,R2组为0.85±0.60分,R3组为0.35±0.40分,R4组为0.31±0.50分);各组在围术期BIS水平、焦虑评估、呼吸循环系统的稳定性,以及出院转归时间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局麻下的腹主动脉瘤介入手术中,将瑞芬太尼目标浓度设定在3.0ng/ml行靶控输注时,可有效达到清醒镇静和完善镇痛的同时,并可提高术中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