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2.
骶尾部藏毛窦14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4—2009年收治的14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9例行藏毛窦切除+直接缝合术,2例行藏毛窦切除+袋形缝合术,2例行藏毛窦菱形切除+Limberg皮瓣转移术,1例行藏毛窦切除+Z形皮瓣转移术。结果14例患者中,13例经一次手术治愈,1例术后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结论术前仔细检查,明确手术范围,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可保障手术切除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1病历介绍 患者,男,24岁,因骶尾部肿痛2a,复发加重20d,收住入院。患者2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肿块疼痛,在四川省医院诊断为“骶尾部囊肿”,给予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0d前骶尾部肿块复发,口服抗生素、局部涂擦红霉素软膏无效,肿痛加重,痛如鸡啄,局部灼热感,有液体渗出,既往病史无特殊。入院时查体:营养良好,体壮多毛,T36.5℃。 相似文献
4.
1,病历介绍 患者,男,24岁,因骶尾部肿痛2 a,复发加重20 d,收住入院.患者2 a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肿块疼痛,在四川省医院诊断为"骶尾部囊肿",给予行切开引流术治疗后,症状缓解.20 d前骶尾部肿块复发,口服抗生素、局部涂擦红霉素软膏无效,肿痛加重,痛如鸡啄,局部灼热感,有液体渗出,既往病史无特殊.入院时查体:营养良好,体壮多毛,T 36.5℃.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收治的8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反复发作骶尾部感染,仅有2例在窦道内发现毛发。8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1~8 a,1例复发。结论骶尾部藏毛窦容易误诊,术前应全面评估,彻底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骶尾部藏毛窦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收治的8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例患者均反复发作骶尾部感染,仅有2例在窦道内发现毛发。8例均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报告为异物性肉芽肿,随访1~8 a,1例复发。结论骶尾部藏毛窦容易误诊,术前应全面评估,彻底手术切除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王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9):2441-2442
目的探讨尾部藏毛窦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护理骶尾部藏毛窦患者15例,术前护理重点为术前准备及控制感染。术后护理重点为伤口的清洁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结果本组均行病灶切除术,均行Ⅰ期缝合,随访未见有复发。结论做好尾部藏毛窦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手术是骶尾部藏毛窦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方法可有多种。现就其国内当前常用手术的方法、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及存在的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
<正>骶尾部藏毛窦是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形成的一种慢性窦道,内藏毛发是其特征。本病较为少见,多见于白人,青年男性、肥胖、毛发浓密和臀间沟深者好发。本病的临床表现为骶尾部反复脓肿形成,破溃后形成慢性窦道,经久不愈。2007年8月—2011年5月本院收治该病患者7例,经手术及辨证分期换药治疗痊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探讨骶尾部藏毛窦并直肠黏膜下脓肿治疗效果,术后给予抗生素及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术后辨证分期换药,肛门部、骶尾部伤口分别于术后21天、45天愈合,随访6个月,患者无不适。 相似文献
12.
13.
14.
骶尾部藏毛窦多发生于青年男性,临床较为罕见.2004-2010年,笔者采用创面开放术结合中药祛腐生肌膏换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10例,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均为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男9例,女1例;年龄20 ~22岁5例,23 ~25岁3例,32岁1例,62岁1例,平均(27.0±2.1)岁;病程3周~10年,平均(5.0±1.1)年.2例窦道较长者经溃口注射泛影葡胺后造影见窦道;均有骶尾部肿痛,反复破溃流脓病史;2例被误诊为直肠瘘,2例被误诊为肛周脓肿,曾做切开引流术. 相似文献
15.
刘扬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2):107-107
藏毛窦是指在骶尾部臀间裂的软组织内一种慢性窦道或囊肿,内藏毛发是其特征。也可表现为骶尾部急性脓肿,穿破后形成慢性窦道,或暂时愈合,终又穿破,如此可反复发作。囊肿内伴肉芽组织,纤维增生,常含一簇毛。 相似文献
16.
骶尾部藏毛窦是一种发生于臀裂及骶尾部的感染性疾病。本病罕见,以成人与青少年多见。平均发病年龄21岁[1],男性多见,肥胖和毛发浓密者多见。男女比例为3:1[2]。我科自2001~2006年共收治骶尾部藏毛窦11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1例,男9例,女3例;年龄18~25岁,平均21.3岁。均因肛门后方或骶尾部肿痛流脓反复不愈收住入院。11例患者均可见体毛浓密,身体较肥胖。其中8例病人在外院曾诊断为“肛瘘”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局部仍反复肿痛流脓。患者入院后完善检查,并行局部窦道造影检查证实窦道与肛内不相通,骶尾骨x片检查排除结核性肛瘘及骶尾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中药联合切口开放术治疗骶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7年6月~2019年6月罗平县中医医院收治的100例骶尾部藏毛窦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2例患者以切口开放术结合中药外用治疗,对照组48例患者仅行切口开放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本组报告15例尾部藏毛窦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术后注意卧床休息,做好伤口的换药,预防尿潴留。结果:本组均行病灶切除术,住院时有一例进行二次手术,住院时间不等。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前、术后的护理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尾部藏毛窦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83例尾部藏毛窦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尾部藏毛窦临床表现主要为骶尾部反复肿胀疼痛,盆腔或骶尾部X片、窦道造影、B超、CT、M 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手术治疗174例,手术方式以一朗切除缝合术(94例、54.0%)、窦道切除切口开放术(53例,31.0%)和窦道切除部分缝合术(26例,15 0%)为主。随访6月~11年,1例复发,复发率0 6%。结论:应增强对尾部藏毛窦的认识,重视影像学检查在诊断中的价值,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藏毛窦是一种少见的皮肤上含有毛发的窦道。这类窦道最常见于肛门后部尾骨处背侧,称为尾部藏毛窦,又称潜毛窦、潜毛囊肿。本病发生有先天性和获得性原因。笔者自2003年来采用手术治疗尾部藏毛窦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