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骨巨细胞瘤(GCT)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umgrowthfactor,VEGF)、转录调控因子(Ets—1)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并作相关性研究。方法:30例骨巨细胞瘤标本分别按照Jaffe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无复发进行分组。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标本组中的VEGF和Ets-1的表达。结果:30例标本中复发10例,复发率为33.3%,VEGF和Ets-1在GCT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21/30)和36.7%(11/30),Ets-1和VEGF在临床分期及预后各组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Jaffe病理分级组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和Ets-1在GCT中的表达与GCT的临床分期和复发有关,有助于评估肿瘤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D44v5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D44v5在38例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和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9%,但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Ⅱ级、Ⅲ级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复发组的CD44v5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9.4)。结论CD44v5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有一定的关系,CD44v5可作为预测骨巨细胞瘤复发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Ets-1和c-myc在骨巨细胞瘤(GCT)中的表达及其与GCT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ts-1和c-myc在56例GCT(按Jaffe分级:I级15例、Ⅱ级28例、Ⅲ级13例;按Enneking外科分期:Ⅰ期14例、Ⅱ期32例、Ⅲ期10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GCT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6例Ets-1表达阳性,阳性率28.6%;14例c-myc表达阳性,阳性率25.0%。其阳性表达与Jaffe分级均差异无显著性(P〉O.05),与Enneking外科分期均差异有显著性(P〈O.05)。Ets-1和c-myc在复发和无复发的病例中,阳性率分别为78.6%、7.1%和85.7%、11.9%。两者同时表达的有3例,Ets-1和c-myc同时表达与GCT复发差异有显著性(P〈O.05)。结论Ets-1和c-myc在GCT中的表达与GCT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和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蛋白CD13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探索CD133与肿瘤临床病理和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33在8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病理标本中的表达情况。对所有数据进行χ2检验,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曲线进行检验。结果 :全组骨巨细胞瘤患者1、3、5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0%、88.0%,80.0%。CD133阳性和阴性的骨巨细胞瘤患者1、3、5年无肿瘤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0%、83.0%、75.0%和99.0%、91.0%、91.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D133的阳性表达与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密切关系,是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以及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在骨巨细胞瘤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996~2008年辽宁省人民医院36例骨巨细胞瘤手术标本,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ILK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肿瘤临床病理资料及Jaffe分级、Enneking分期和复发的关系。结果ILK的阳性表达率为47.2%,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等因素无关。在Jaffe分级中随着级别的增高,阳性表达率也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按Enneking分期Ⅱ、Ⅲ期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Ⅰ期,差异有显著性学(P〈0.05);复发组的ILK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未复发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ILK与骨巨细胞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ILK可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c—myc、cyclin D1基因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56例手术切除的胶质瘤标本,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胶质瘤组织中hTERT和c—myc、cyclin D1基因的表达;6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并对检测结果与随访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56例胶质瘤中,30例表达hTERT,阳性率为53.6%;33例表达c—myc基因,阳性率为58.9%;32例表达cyclin D1基因,阳性率为57.1%。正常脑组织不表达hTERT、c—myc、cyclin D1。随着胶质瘤分级的升高,hTERT和c—myc、cyclin D1基因表达增强(P〈0.05)。hTERT与c—myc、cychn D1基因的表达两两成正相关关系(P〈0.05),三者的表达均与患者生存时间成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 hTERT、c—myc、cyclin D1基因的过表达与胶质瘤细胞的恶性变和过度增殖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胶质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与血管生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42例骨巨细胞的石蜡切片采用S-P法检测VEGF及CD34的表达,分析VEGF与微血管密度(MVD)及预后的关系。结果VEGF阳性率为57.14%。VEGF阳性组MVD均值分别高于VEGF阴性组(P<0.05)。VEGF与MVD呈正相关。结论VEGF与骨巨细胞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VEGF和MVD及手术方式均是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VEGF及MVD及手术方式均是影响其复发的危险因素之一。VEGF及MVD与骨巨细胞瘤预后有关,并为骨巨细胞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影响骨巨细胞瘤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本院诊治的56例骨巨细胞瘤病例进行追踪随访,并对年龄、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大小、病理骨折、Campanicci’s影像学分级、WHO病理新分类及手术方式等临床病理相关因素与局部复发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例骨巨细胞瘤中9例局部复发,复发率为16.1%。恶性巨细胞瘤术后复发率(100%)和Campanicci’s Ⅲ级复发率(31.8%)较对照组高。而4种手术方式治疗中,单纯刮除术后局部复发率最高,为35%。肺部转移3例,均为恶性巨细胞瘤。结论WHO病理新分类、Campanicci’s分级和外科手术方式与骨巨细胞瘤复发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VEGF、Survivin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骨巨细胞瘤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骨巨细胞瘤患者术后肿瘤组织石蜡标本的VEGF和Survivin的表达,并与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EGF和Survivin在骨巨细胞瘤中阳性率为76·7%(23/30)和73·3%(22/30),性别、发病部位及预后各组的VEGF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组的VEGF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性别和发病部位组的Survivin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临床分期和预后组的Survivin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VEGF和Survivin与骨巨细胞瘤患者临床分期有关。且Survivin的高表达预示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不良,其可能作为评价骨巨细胞瘤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CNA和MMP-2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肿瘤转移复发的相关性,为骨巨细胞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42例标本中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结果 ①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PCNA表达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PCNA高表达者复发率和转移率较低表达者增高.②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增高,MMP-2阳性率在Ⅱ+Ⅲ级较Ⅰ级增高;复发组和转移组中MMP-2阳性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结论 PCNA和MMP-2的表达变化与组织学分级有一定的相关性,PCNA和MMP-2的高表达与骨巨细胞瘤的转移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PTTG和c-myc在原发性肺癌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中PTTG和c-myc的表达与肺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53例肺癌标本及19例正常人的肺组织中PTTG和c-myc的表达。结果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人肺组织(P<0.01);PTTG和c-myc在不同病理类型(确切P=1),和不同大小的肺癌组(P>0.05)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在三组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组间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PTTG和c-myc在淋巴结有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肺癌细胞中PTTG和c-myc的表达呈极显著性正相关(P<0.01)。结论PTTG和c-myc蛋白的过度表达参与了人肺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2.
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分析长骨骨巨细胞瘤相关复发因素,为其治疗及降低复发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1例长骨复发性骨巨细胞瘤一般资料、影像学检查资料、首次手术方式、肿瘤所在部位、病理骨折与否、Jaffe‘s病理分级、Campanicci’s放射线分级等,总结相关的复发因素。结果:S一组41例肿瘤中复发者21例,21例中Jaffe‘s病理诊断与首次比较,17例无变化,;按Campanicci’s放射诊断标准,首次1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9例骨肉瘤和21例骨巨细胞瘤标本进行了P21表达检测。结果显示P21存在于癌组织中,在骨肉瘤表达率为52%,21例骨巨细胞瘤2例呈阳性表达,此2例均为骨巨细胞瘤Ⅲ级,且又是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淋巴瘤(lymphoma)患者病理组织中Ets-1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60例淋巴瘤、15例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Ets-1的表达。结果Ets-1蛋白在淋巴瘤和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中表达于胞核,少见于胞浆。Ets-1在淋巴瘤中的阳性率为48.3%,高于良性增生性淋巴结炎的13.3%(P〈0.05)。Ⅲ、Ⅳ期淋巴瘤患者的Ets-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P〈0.05);男性组Ets-1表达阳性率为35.9%,明显低于女性组的71.4%(P〈0.001);淋巴结内组Ets-1表达阳性率为70.0%,明显高于淋巴结外病变组的26.7%(P〈0.001);Ets-1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均无关(P〉0.05)。结论①Ets-1在淋巴瘤病理组织中表达上调,提示Ets-1可能在淋巴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提示它们可能成为淋巴瘤治疗的新靶点。②Ets-1在淋巴瘤病理组织中表达上调均与Ann Arbor临床分期有关,可能是预测淋巴瘤侵袭转移和预后的相关因素。③Ets-1的表达与年龄、组织学类型、生物学行为均无关。  相似文献   

15.
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p73蛋白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0例骨巨细胞瘤石蜡标本中p7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73在骨巨细胞瘤中表达阳性率为30.0%,对照组骨软骨瘤表达阳性率为20.0%,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p73在骨巨细胞瘤Ⅰ~Ⅱ级组表达阳性率为17.9%,Ⅲ级组为58.3%,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p73在Ⅲ级骨巨细胞瘤中表达明显增高,提示其在骨巨细胞瘤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作为骨巨细胞瘤Jaffe分级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Ets-1在人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Ets-1的表达.结果 Ets-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40.7%,<0.05);Ets-1阳性表达率在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及低分化腺癌与印戒细胞癌/黏液腺癌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Ets-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均无关.结论 Ets-1在胃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率,其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万慧颖  许仕军  陈金  徐敏燕 《四川医学》2010,31(12):1734-1736
目的利用组织芯片检测Cox-2、p53和c-myc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和Bowen病中的表达,探讨它们在上述皮肤肿瘤发病中的意义。方法手工制作组织芯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0例皮肤SCC,21例BCC,20例BD的石蜡包埋组织及10例正常皮肤组织中COX-2、p53和c-myc的表达。结果 COX-2蛋白在皮肤肿瘤组织中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蛋白在皮肤肿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myc蛋白在皮肤肿瘤组织中阳性率高于正常皮肤对照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p53和c-myc相互之间在所检测皮肤肿瘤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组织芯片适合于样本量较大的研究。COX-2在皮肤SCC、BCC、BD中呈高表达,其与皮肤SCC、BCC、BD的发生关系密切。p53在皮肤SCC、BCC、BD中呈高表达,其与皮肤SCC、BCC、BD的发生关系密切。c-myc在皮肤SCC、BCC中呈高表达,与皮肤B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三者均可作为判定上皮源性皮肤肿瘤恶性程度的一种标志。COX-2、p53和c-myc相互之间在所检测皮肤肿瘤中的表达水平无相关性,具体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S期激酶相关蛋白2在骨肿瘤组织上的表达及其与肿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了湘雅医院1999~2004年经外科手术切除的52例骨肉瘤,29例骨巨细胞瘤,15例骨软骨瘤并经病理确诊的石蜡包埋标本。另取10例来源于非肿瘤患者的新鲜正常骨组织常规固定、脱钙包埋切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法检测上述标本的Skp2表达情况。结果Skp2蛋白在正常骨组织不表达(按Bresalier法染色强度为0);骨软骨瘤中呈低度表达(均值为0.59);骨巨细胞瘤中度表达(均值为1.17);骨肉瘤高度表达(均值为1.74);差异有显著性(P〈0.05)。Skp2蛋白在骨肉瘤Ⅱa期均值为1.42,Ⅱb期为1.54,Ⅲ期为2.60。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Skp2的表达水平与骨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有望成为骨肉瘤新的基因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