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患者男性,32岁,因阵发性心动过速10余年,发作时心电图提示右侧隐匿性预激综合征,心内标测定位旁道在三尖瓣环11点处,靶点VA间期为22ms,第一次放电后8s出现室房分离,10min后用400ms心室起搏诱发心动过速,并难以终止,或终止后数秒内又复发,标测原靶点部位VA间期100ms,但A波仍最提前,再次放电3s心动过速终止,室房分离,逆传A波呈中心性分布,提示普通旁道经过射频损伤后蜕变为慢旁道。  相似文献   

2.
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其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房室多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及射频消融方法。方法 23例患者经电生理检查确定房室多旁道,应用心房和心室刺激诱发室上速,确定每条旁道的电生理特征及与心动过速的关系,按照标测部位对相关旁道逐步消融,以射频消融成功确定旁道位置。结果 23例中检出旁道49条,其中三条旁道3例;左侧多旁道12例,右侧多旁道2例,双侧多旁道9例;左侧多旁道以隐匿性为主;右侧多旁道多为显性;未见心动过速时右侧旁道前传而同侧旁道逆传现象。结论 多旁道患者应首先确定和消融与心动过速相关旁道;左侧多旁道应以诱发心动过速或快速心室起搏方法标测;右侧多旁道应同步描记12导联体表心电图,旁道消融成功可能仅见于QRS波的变化,双侧多旁道应首先消融左侧旁道。  相似文献   

3.
报道两例右侧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消融治疗。两例显性预激综合征接受射频消融治疗 ,心房和心室程控刺激评价消融前后电生理变化。心脏标测证实两例病人存在右侧显性房室旁道 ,阻断该旁道后AV间期延长达 16 3和 16 7ms,QRS波群变宽呈完全预激形 ,程控刺激和标测证实为右后隔慢旁道 ,前传速度慢但无递减传导 ,无VA传导 (例 1)或VA递减传导 (例 2 )。消融阻断慢旁道后AV再次延长达 188ms和 2 17ms,心室预激消失 ,QRS波群呈右束支阻滞形 ,心室刺激见VA分离。结论 :两例病人为右侧游离壁显性房室旁道合并右后隔慢旁道 ,前者掩盖后者的前向传导。正常房室传导束 (AVN HPS)的传导速度慢于慢旁道是其显现前传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报道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射频融左侧显性房室旁道(AP)成功2例,以探讨房颤时显性AP准确定位和成功射频消融的可能性2例患者分别随访4和6个月,未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颤。提示房颤时射频消融左侧显性AP是可行的。消融成功的靶点电图特点为:(1)不规则小AI皮和大V波。(2)振幅较大的AP电位。提出AP前传阻滞后,应于窦性心律时检测其逆传功能。  相似文献   

5.
总结射频消融治疗右侧房室旁道28例,其中显性旁道11例,隐匿性17例。经采用SWARTZ长血管鞘导管支撑大头电极远端和放电时嘱患者作短暂屏气,使消融成功率达到96.4%。同时还可降低能量,减少放电次数、放电时间和缩短操作总时间。  相似文献   

6.
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右侧房室旁道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50例,其中单旁道45例,双旁道4例,三旁道1例,共56条旁道。首次消融成功率94%,二次消融成功率100%。平均随访9个月,3例复发(6%),均经再次消融成功,其余病例未服用任何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心动过速复发,术后除1例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出现一过性Ⅲ°房室传导阻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就右侧旁道消融的体会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对 12例左中间隔房室旁道的心内电生理特点及其导管射频消融的方法学进行了分析。男 5例、女 7例 ,心动过速史 5~ 2 0年 ,年龄 46± 2 1岁 ,显性旁道 5例、隐匿性旁道 7例。显性旁道的体表心电图有Ⅰ、Ⅱ两种类型。结果 :显性旁道中心电图呈Ⅰ型者 3例、呈Ⅱ型者 2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射频消融 ,靶点位于左中间隔 ,其中 1例为慢旁道。操作时间 90± 30min、X线曝光时间 30± 11min、放电 13± 5次。 1例患者在消融时将His束和旁道同时阻断 ,导致Ⅲ度房室阻滞 ,另 1例为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结果提示左中间隔旁道较罕见 ,对左、右后间隔附近的旁道反复标测未找到理想靶点时 ,应考虑左中间隔旁道的可能 ;左中间隔旁道消融时应避免损伤His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传导旁道的临床、电生理检查特点及消融方法.方法 对5例心动过速时RP’>P’R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结果5例患者电生理检查显示心室逆传文氏现象及递减传导,且消融靶点处VA不融合.取A波最早处做为消融靶点均获成功,随访2~13个月无复发.结论 慢传导旁道具有特殊的电生理特性,射频消融是有效的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显性多旁道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报道显性多旁道的心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显性多旁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旁道分布特点、心动过速类型及消融治疗的效果。结果①70例均有心动过速发作史,29例有2种、6例有3种心动过速;②70例共有158例显性旁道,18例为3条旁道,52例为2条旁道;③61例可诱发AVRT,其中13例为逆向型AVRT;④消融患者的成功率为97.1%(68/70例),消融的旁道成功率为98.7%(156/158条)。结论显性多旁道易发生多种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射频消融右侧旁道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右侧旁道患者的射频消融经过和结果。结果22例患者中首次消融成功20例,成功率91%,复发2例,复发率10%。首次消融未成功的2例中1例二次手术后成功;1例右侧显性旁道伴房间隔缺损,反复发作室上速和房颤,首次消融未能成功,术后仍然反复发作,并突发大面积脑梗塞,家属放弃继续治疗,总成功率99%。结论提高对靶点图的识别能力和消融导管的稳定性,仔细认真操作,右侧旁道的消融将会更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少数旁道在心外膜下穿过房室瓣环,故称为心外膜旁道。其可以分布在房室瓣环的任何部位,但以后间隔心外膜旁道最为多见。此外,还有非后间隔部位的左侧心外膜旁道,心耳和心室之间的心外膜旁道,以及前间隔心外膜旁道。它们各自有独特的解剖学上的组成以及电生理性质和消融途径。  相似文献   

12.
将 6例具有宽旁道电生理特点的心动过速患者 (均为左侧旁路 )在右前斜位 30°于二尖瓣环心室侧细标靶点 ,每一理想靶点 2 5 W试消融 1min,直至完全阻断旁路。结果 :6例患者成功消融旁路 ,消融范围 1.6~2 .9cm,平均为 (2 .2± 0 .8) cm,消融靶点数 5~ 9次 ,平均为 (5 .6± 2 .3)次 ,消融时间为 1.1~ 3.1小时 ,平均为(1.3± 1.2 )小时。认为增强对宽旁道电生理特征的认识 ,耐心细致标测靶点 ,在较大范围消融 ,可提高宽旁道消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三尖瓣下移畸形并发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共发现15条旁道,位于右后间隔至正右侧壁区域。3例2条旁道,1例3条旁道。7例患者在心房化心室处标测到多折且增宽的心室电位。8例患者使用SWANTZ鞘管稳定导管。4例显性预激患者在旁道阻断后出现右束支传导阻滞。2例复发,第二次消融成功。结论:三尖瓣下移畸形合并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有其特点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4.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已被证实为阻断房室旁道的有效方法,对单旁道而言左侧旁道较右侧易做,成功率也比较高。而房室多旁道引起的室上性心动过速(SVT),由于其电生理现象复杂多变,旁道定位较困难,且易复发。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2年多进行的房室多旁道射频消融临床资料。现将我们的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导管射频消融右侧房室旁道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连续接受导管射频消融的54例右侧旁道病人进行回顾分析,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54例中右游离壁旁道28例、右前间隔9例、右中间隔5例、右后间隔12例。100%消融成功,无并发症。随访7.5±3.8个月,术后24h复发3例,3个月复发1例,均再次消融成功。右游离壁和右前间隔旁道较右中间隔和右后间隔旁道心室波提前程度大(26.6±14.2和21.4±10.7msvs16.3±18.5和14.5±11.8ms,P<0.05),消融能量高(43.3±5.4和37.8±9.2Wvs21.4±7.1和26.7±5.7W,P<0.05),A、V波比值较小。中间隔和后间隔旁道较游离壁和前间隔旁道心房波振幅高(1.0±0.3和0.9±0.6mVvs0.5±0.4和0.6±0.3mV,P<0.05),导管较稳定。旁道在1s内阻断者心室波提前程度、心房波振幅、导管稳定性和消融能量与旁道在5s以上阻断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且旁道阻断时间越短者,其心室波提前程度越大、心房波振幅越高,A、V波比值越大,导管越稳定。提示影响右侧显性房室旁道消融成功率的主要因素是导管操作者的经验和对靶点图的识别,这些涉及到对消?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左侧房室旁道病人导管射频消融时两种能量选择方式的比较,作者认为当根据经验选择消融能量时,容易将能量选择过高,不能判断导管与消融靶点的接触程度,不能以最小有效能量进行消融,能量不能随着放电过程中电极接触程度的变化和消融局部损伤程度的变化而随时调节,消融质量监测方式不直观;而当采用温控导管自动选择消融能量时则没有上述缺点。因此,作者建议应尽量选择温控导管进行消融,尤其是当术者对某类心律失常的导管消融治疗尚未能积累足够的经验时。  相似文献   

17.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间隔部房室旁道的射频消融胡大一杨新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红十字朝阳医院心脏中心北京100020)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成功率可达95%或以上,但也有较为疑难、复杂难以成功的病例。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结合文献,就房室旁道中消融较为困难的间隔部旁道...  相似文献   

18.
19.
射频消融成功治疗隐匿性慢传导旁道一例魏玲付明贵(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心内科昆明650034)赵龙生刘映雪刘世玉(成都军区成都总医院心内科)患者男性,49岁。反复发作心悸、胸闷、心动过速28年,加重两年。心动过速呈慢性持续性,正规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导管射频消融(RFCA)治疗房室旁道23例的效果。方法:左侧旁路的消融在二尖瓣环左室侧进行,右侧旁路则在三尖瓣环心房侧进行,结果:25条旁路有23条旁路消融成功,有效率92%,结论:表明RFCA是治疗房室旁道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