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目的研究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块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柱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手参块茎乙醇提取物中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为十六烷酸甘油三酯(Ⅰ)、十八烷酸(Ⅱ)、β-谷甾醇(Ⅲ)、胡萝卜苷(Ⅳ)、对-羟基苯甲醛(Ⅴ)、丁二酸(Ⅵ)、coelovirins B(Ⅶ)、gymnadesideⅠ(Ⅷ)、dactylorhin E(Ⅸ)、coelovi- rins F(Ⅹ)、coelovifins G(Ⅺ)。结论化合物Ⅰ,Ⅵ,Ⅶ,Ⅸ,Ⅹ,Ⅺ均为首次从手参属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2.
手参为兰科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L.)R.Br.的块茎,为蒙药和藏药的常用药。该药始载于《四部医典》,其功效为填精补髓、增强体质、生津止渴、安神增智,主治神经衰弱、身体虚弱、慢性肝炎等病症。近年来研究者在手参中提取并鉴别出一百余种化学成分,发现其活性成分主要有天麻素、手参多糖以及糖苷类等,具有改善记忆、神经保护、抗痴呆和抗衰老等药理作用,尤其是在改善记忆力和神经保护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有学者统计在西藏自治区的4500余种传统处方中,手参出现了100余次,其中大部分用于增加阳气等,现代临床上主要用于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以及糖尿病肾病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3.
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敏  王春兰  郭顺星  杨峻山  肖培根 《中草药》2006,37(8):1264-1268
兰科手参属植物手参、西南手参、短距手参与峨眉手参等为珍稀药用植物,具有较高的临床药用价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综述手参属植物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其中化学成分包括二氢类、菲类、苷类、苯丙素类、异戊二烯类、脂肪酸衍生物等多种类型;药理活性包括抗氧化、抗过敏、促进祖细胞增殖、抑制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等作用,以期为今后对该属植物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手参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简述了蒙药手参的基源植物、化学成分、炮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手掌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手参属药用植物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乙醇提取后通过大孔树脂、硅胶、凝胶Sephadex LH-20、反相闪式快速分离、中压液相色谱和高效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运用光谱数据解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手参药用部位块茎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34个化合物,其中包括6个2-异丁基酒石酸苄酯苷:凹舌兰素A,B,E和D(1-4),dactylorhin B(5)和loroglossin(6);3个2-异丁基苹果酸苄酯苷:dactylorhin A(7),dactylorhin E(8)和militarine(9);3个木脂素类:牛蒡酚(10),lappaol A(11)和lappaol F(12);6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酚苷类: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反式苯丙稀酸(13)、4-β-D-吡喃葡萄糖氧基顺式苯丙稀酸(14)、天麻素(15)、4-(β-D-吡喃葡萄糖)苯甲醛(16)、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甲基醚(17)、4-(β-D-吡喃葡萄糖)苄基乙基醚(18)和双(4-羟基苄基)醚单β-D-葡萄糖苷(19);4个环二肽:环(L-亮氨酸-L-酪胺酸)(20)、环(L-亮氨酸-L-脯胺酸)(21)、环(L-缬氨酸-L-酪胺酸)(22)和环(L-丙氨酸-L-苯丙胺酸)(23);1个N6-取代的腺苷类:N6-(4-羟基苄基)-腺苷(24);1个酰胺类:N-trans-阿魏酰色胺(25);9个芳香酸(或醛或醇)衍生物:3-羟基苯甲酸(26)、4-羟基异肽酸(27)、4-羟基苯甲醇(28)、4-羟基苄甲醚(29)、4-羟基苯甲醛(30)、4-羟基苯甲酸(31)、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2)、反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3)和顺式-对羟基苯丙烯酸(34)。除化合物5~7,9,15,28~34外,其他化合物均为从手参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10~12对Fe2+-Cys诱导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的生成有抑制作用,在1×10-6mol.L-1浓度下抑制率分别为53%,59%,52%,阳性对照药VE的抑制率为35%。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关于兰科植物手参属植物的研究越来越多,鉴于近几年报道的多样化,对手参属的特征、化学成分的分析、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对今后手参属的开发利用、质量标准研究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葫芦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葫芦茶系豆科葫芦茶属植物Tadehagitri-quetrum(L.)Ohashi(Leguminosae)的全草,全球约6种,我国有2种,产广西、广东等南方省区[1],为一常用中药,味微苦、涩、凉,能清热解毒、消积利湿、杀虫防腐,用于治疗感冒发热、肾炎、黄疸肝炎、咽喉肿痛、肠炎、细菌性痢疾等[2]。文献报道从葫芦茶中分离鉴定了木栓酮、表木栓醇、豆甾醇[3]、水杨酸、原儿茶酸[4]等5个化合物的结构、为了进一步阐明葫芦茶的化学成分,我们对葫芦茶进行了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经理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单味药手参散剂对急性胃溃疡的治疗作用,比较不同剂量手参散剂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胃溃疡模型组、雷尼替丁组及手参低、高剂量组,后4组以7.5 mL/kg灌胃盐酸-乙醇混合液建立胃溃疡动物模型,手参低、高剂量组分别按10 mL/kg灌胃给予不同浓度手参液,雷尼替丁组按1.95 g/kg给药,1次/天;正常对照组和胃溃疡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生理盐水.肉眼观察胃溃疡的大小变化并测定溃疡指数,用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胃粘膜的细胞和亚细胞结构.结果:模型组胃溃疡创面较大,有炎性水肿,光镜观察模型组有大量坏死的胃腺上皮细胞;手参治疗组溃疡面炎症较轻,溃疡周围水肿充血不明显,手参高剂量组胃溃疡基底部有大量增生的肉芽组织,表现为成纤维细胞与胶原纤维合成增多.手参高剂量组与雷尼替丁组的实验结果一致.结论:手参对急性胃溃疡模型疗效显著,高剂量效果优于低剂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柚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等色谱方法对柚花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鉴别和波谱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柚花中分离鉴定了11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三十三烷(n-tritriacontane,1)、正二十九烷(n-nonacosane,2)、正十三烷(n-tridecane,3)、羽扇豆醇(lupeol,4)、β-谷甾醇(β-sitosterol,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二十七烷酸(n-heptacosanoic acid,7)、三十烷酸(n-triaconatanoic acid,8)、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benzoic acid,9)、橙皮苷(trichilinin D,10)、柚皮苷(naringin,11)。结论:化合物1、2、3、4、7、8、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基于均匀设计优化手参体细胞胚胎发生及植株再生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手参茎尖为外植体,研究手参体细胞胚胎发生体系。方法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其最适合的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体细胞胚胎发育及植株再生的培养基。结果手参茎尖胚性愈伤组织及胚性细胞复合体诱导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BA 1.0 mg/L+IAA 2.0 mg/L+2,4-D 0.1 mg/L,诱导率为98%;体胚发育及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为:CM+6-BA 1.00 mg/L+IAA 0.10 mg/L,体胚萌发率为100%,萌发的体胚在发育培养基上继续培养50 d后全部发育成完整植株。结论对不同阶段培养材料的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的观察证明了手参体细胞胚胎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12.
苏合香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目的:研究苏合香的化学成分。方法:以硅胶柱、凝胶柱色谱分离,反向ODS开放色谱柱纯化,采用NMR等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苏合香95%乙醇提取部位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海松酸(1),异海松酸(2),脱氢松香酸(3),松香三烯-3β-醇(4),齐墩果酸(5),齐墩果酮酸(6),对羟基桂皮酸(7),香草醛(8),香草酸(9),5-羟甲基糠醛(10)。结论:化合物1~5,7~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田基黄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田基黄(Hypericum japonicum Thunb.)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技术对田基黄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根据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化合物,分别为:异巴西红厚壳素(Ⅰ),槲皮素(Ⅱ),山柰酚(Ⅲ),槲皮素-7-O-α-L-鼠李糖苷(Ⅳ),槲皮苷(Ⅴ),异槲皮苷(Ⅵ),槲皮素-3-O-β-D-葡萄糖醛酸苷(Ⅶ),田基黄双酮(Ⅷ),3,8″-biapigenin(Ⅸ),白桦酸(Ⅹ),豆甾醇(Ⅺ),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Ⅻ)。结论化合物Ⅶ,Ⅸ,Ⅻ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繁缕的黄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对繁缕Stellariamedia(L.)Cyr.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运用多种层析分离手段,通过1H,13C NMR等波谱技术及理化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其中4个为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芹菜素(apigenin)(1),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6,8di C glucopyrano sylapigenin)(2),槲皮苷(Quercitrin)(3),槲皮素(quercetin)(4)和β胡萝卜苷(daucosterol)(5)。结论化合物3,4,5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马兰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苗药马兰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 LH-20,硅胶柱色谱和硅胶制备薄层色谱等分离方法反复分离纯化,用各种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马兰的乙醇提取部分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Ⅰ),木栓醇(Ⅱ),达玛二烯醇乙酸酯(Ⅲ),月桂酸(Ⅳ),β-谷甾醇(Ⅴ),脱镁叶绿甲酯酸(Ⅵ)。结论化合物Ⅰ~Ⅵ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泥胡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泥胡菜的化学成分。方法泥胡菜全草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 根据光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定各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9种已知成分,分别为金合欢素(1);β-谷甾醇(2);山柰素 (3);胡萝卜苷(4);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5);水杨酸(6);山柰素-3-O-β-D-葡萄糖苷(7);金合欢素-7-O-β-D-芦丁糖苷 (8);琥珀酸(9)。结论化合物3,5,6和9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含羞草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珂  吕洁丽  贾安 《中国药学杂志》2006,41(17):1293-1294
 目的对海南含羞草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采用DiaionHP-20,ToyopearlHW-40,SephadexLH-20,RP18、硅胶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用ESI-MS,IR,1H-NMR,13C-NMR,1H-1H COSY,HSQC,HMBC技术及理化性质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5个化合物:5,7,3′,4′-四羟基-6-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Ⅰ),5,7,3′,4′-四羟基-8-C-β-D-葡萄糖黄酮碳苷(Ⅱ),丁二酸(Ⅲ),β-谷甾醇(Ⅳ),豆甾醇(Ⅴ)。结论这些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吊石苣苔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吊石苣苔(Lysionotus pauciflorus)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Diaion HP-20,Toyopearl HW-40,硅胶柱等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的结构:D-(+)-棉子糖(Ⅰ),阿魏酸(Ⅱ),β-谷甾醇(Ⅲ),3-甲氧基-4-羟基苯乙酮(Ⅳ),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Ⅴ)。结论化合物Ⅰ-Ⅴ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破骨风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破骨风的化学成分。方法破骨风全草用体积分数为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和乙酸乙酯部分进行色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解析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白桦脂醛(1),β-谷甾醇(2),白桦脂酸(3),齐墩果酸(4),白桦脂醇(5),胡萝卜苷(6),jasminoside(7),丁香苷(8)。结论除化合物7之外,其余7个化合物皆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