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定量分析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gogram,ERG)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mtials,OPs)各子波的变化,探讨背景光照明对振荡电位子波的影响。方法:记录出生25-29天Albino鼠暗视及四个不同强度背景光(“弱”、“次弱”、“次强”、“强”)照明下全视野ERGa波,b波和振荡电位。刺激闪光和背景照明光源均为白炽灯。刺激闪光强度1.43×10^2cd/m^2,闪光时程75ms,闪光间隔时间1分钟;背景照明光强度1.43×l0^-6-1.43×l0^0cd/m^2,以二个对数单位分级。结果:振荡电位各子波在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反应不同,“弱”背景光照明下,O1和O2振幅增高;O1振幅在“次弱”背景光照明时增高更明显;在“次强”背景光照明下,O1和02消失,O3、O4和O5,均显著增高;当采用“强”背景光照明时,所记录的O3和O4振幅显著下降,O5振幅无变化。同时记录的ERGa波和b波在“次强”和“强”背景光照明下振幅显著降低。除O2峰时在“次弱”照明时显著延长外,其余子波在二个弱背景光照明下峰时无变化;但在二个强背景光照明下,O3、O4和O5峰时均明显缩短。结论:Albino鼠眼振荡电位各子波在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的不同反应提示它们在视网膜的起源不同。弱背景光照明下短峰时子波活跃而强背景光照明时长峰时子波活跃,提示短峰时子波可能与暗视系统相关而长峰时子波则与明视系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强度背景光照明下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 和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Ps)的变化,了解视网膜神经性调控机制对环境照明改变的反应。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全视野刺激的ERG记录仪,采用 DTL纤维电极于角膜端记录出生25~29 d Albino鼠(Wistar Fu)眼在暗视及以2个对数单位递增的4个背景光强 度 ——“弱”(1.43×10-6cd/m2)、“次弱”(1.43×10-4cd/m2)、“ 次强”(1.43×10-2cd/m2)和“强”(1.43×10-2cd/m2)下的ERG a波和b 波。采用数字式滤波器,同时记录OPs。刺激闪光强度为1.43×10-2cd/m2,闪光时程75 ms,闪光间隔时间1 min 。结果随着背景照明强度的增强,OPs子波数由5个减少至3个,但子波振幅总和增加。当背景光强度增强到最强水平,OPs振幅总和减少。ERG a波和b波振幅在2个弱背景光照明下未见改变。但在强背景照明范围,a波和b波振幅随照明强度的增强而呈下降趋势。结论Albino鼠视网膜内层存在的神经调控系统对环境照明改变的反应比感光细胞更敏感、更快。记录OPs时采用适当的连续背景光照明,可提高反应记录的稳定性。(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286-288)  相似文献   

3.
视网膜电图(ERG)各成分有不同的光敏感性。刺激光强由弱到强时,记录到的ERG成分依次为暗适阈值反应(STR)、b波、a波和振荡电位(OPs)。STR的振幅和潜时与刺激光强呈线性相关,b波振幅与刺激光强函数关系符合“S”型曲线方程:R/R_max=I~n/(I~n+K~n),但当刺激光强较强时,该曲线出现第二上升支。不同的刺激光强,a波有不同的形态,中等强度的刺激光强,a波为双谷型,由a_1波和a_2波组成。OPs各子波中以OP_2的峰时与刺激光强的相关性最高,且不受视网膜适应状态的影响,因此,OP_2的峰时可较好反映视网膜内初级视觉形成过程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范先群  溪渭清 《眼科》1996,5(4):222-226
用系列强度13档刺激闪光记录30例兔眼的视网膜电图和振荡电位,研究OPs各子波的光强特性和参数特异性。结果表明,OPs各子波振幅或峰时与刺激光强的函数关系为指数相关。其中,OP2峰时的相关性最高。不同对象间OPs各子波振幅的变异系数较大,而峰时的变异系数较小。OPs各子波的峰时改变比振幅发迹更为稳定,更具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轻中度远视性弱视儿童在不同颜色和强度的背景光和刺激光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视负波(Photopic negative response,PhNR)的反应。方法对32例(41只眼)远视性弱视儿童和18例(18只眼)正常儿童进行视网膜PhNR检查,记录PhNR的振幅和潜伏期,分析比较不同程度远视性弱视儿童PhNR的特征。结果在亮度为20cd/m2蓝色背景光,1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三组PhNR振幅有差别,P<0.05;在亮度为40cd/m2蓝色背景光,3cd.s/m2及7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在亮度为30cd/m2白色背景光,3cd.s/m2及7cd.s/m2红色光线刺激下,中度弱视组PhNR振幅较轻度弱视组高,P<0.05;其余刺激条件下,三组PhNR振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光线刺激条件下,轻度、中度弱视组和对照组PhNR潜伏期均无差别,P>0.05。结论中度远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特定强度和颜色的刺激光敏感,PhNR振幅增高明显,而潜伏期正常。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改变不同通频带和不同光强刺激,探讨昆明小鼠、BALB/C、C57BL/6J小鼠视网膜电图OPs检查的最适通频带和最适闪光强度。方法 昆明小鼠、BALB/C、C57BL/6J小鼠各10只,在暗适应条件下,在不同通频带条件下,分别做视网膜振荡电位(OPs)记录,找出小鼠最适通频带,再在此通频带基础上,进行不同光强下视网膜振荡电位(OPs)记录。结果 不同品系的小鼠在不同光强情况下,其振荡电位随着光强的增强其OPs波波形和幅值随之增高,02波的潜伏期逐步缩短,在2.0(标闪)cd/m^2每秒光强条件下较为稳定。其中BALB/C小鼠幅值最小,C57BL/6J小鼠幅值最大。在通频带75~300Hz时,其振荡电位幅值和潜伏期最为稳定。结论 建议在小鼠视觉电生理检查时,其振荡电位的闪光强度应为2.0(标闪)cd/m^2每秒,通频带应为75~300Hz。  相似文献   

7.
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是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会在1989年推荐的视网膜电图(ERG)标准方案中五个标准反应之一.以往由于记录条件和方法的不同,使许多报导的结果差别很大.为了验证标准规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作者等研究了不同闪光间隔对OPs总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闪光间隔15秒记录的OPs,其振幅最大,证明了标准推荐的闪光间隔在临床ERG法中可记录到振幅最大的OPs.  相似文献   

8.
远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视负波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远视性弱视儿童在18组不同颜色和强度的背景光和刺激光下视网膜明视负波(Photopicnegative response,PhNR)的反应。方法对32例(41只眼)远视性弱视儿童和18例(18只眼)正常儿童进行明视负波检查,记录PhNR的振幅和潜伏期,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弱视组和对照组PhNR振幅,在亮度为40cd/m2蓝色背景光、3cd.s/m2的红色刺激光下,分别为52.85±12.91μv和44.59±10.67μv,P=0.021;在亮度为30cd/m2白色背景光、7cd.s/m2的绿色刺激光下,分别为65.09±16.24μv和52.84±11.20μv,P=0.005;而在其它不同亮度、颜色背景光和刺激光共16组组合下,弱视组和对照组PhNR振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述18组光线组合下,弱视组和对照组PhNR潜伏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视性弱视儿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对特定强度和颜色的刺激光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黄色背景光蓝闪光刺激ERG(blue on yellowflash ,ERG)方法 ,探讨非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通路、视杆细胞系统以及双谷a波的改变特征。方法 :采用AVES 80 0 0型视觉电生理检查系统 ,在Ganzfeld刺激器上设置黄色背景光 (5 70nm)和蓝色刺激光 (45 0nm) ,检查程序及参数参照ISCEV标准。对正常人 (40眼 )和非渗出性AMD(40眼 )进行观察 ,记录视杆细胞反应、最大反应和视锥细胞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非渗出性AMD的双谷a波数减少 ,视杆细胞反应b波振幅降低(P <0 .0 1) ,最大反应b/a比值异常 (P <0 .0 5 )。视锥细胞反应b波振幅下降 (P <0 .0 0 1) ,长波长敏感视锥细胞 (L cone)和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 (M cone)活动受到明显压抑 ,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 (S cone)活动得到充分反映。结论 :黄色背景光蓝闪光刺激ERG可以对视杆细胞系统和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通路进行检测 ,非渗出性AMD的短波长敏感视锥细胞通路、视杆细胞系统和b/a比值异常 ,双谷a波数减少。黄色背景光蓝闪光刺激ERG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鼠紫外光敏感视锥系统(UV-cone)视网膜电图(ERG)的特点。方法实验研究。成年野生型C57BL/6J小鼠10只(10眼),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2组均明适应(背景白光的色温为7000 K,亮度为30 cd·m-2) 10 min后行ERG检测。实验组记录UV-cone ERG,刺激所用的紫外光波长为363 nm,刺激强度分别为0.03、0.30、1.00、3.00 mW·s·m-2。对照组记录明视系列白光ERG。2组间最大反应a波、b波振幅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实验组紫外光(UV)刺激强度达到0.30 mW·s·m-2时,ERG开始出现稳定的正向b波,其振幅为(14.8±3.0)μV;随着刺激强度增大,b波上可以记录到明显的振荡电位(前3个子波振幅较大)。而对照组b波上未见明显的振荡电位。实验组ERG最大反应b波振幅明显高于对照组(t=2.615,P<0.05),而a波振幅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3,P>0.05)。结论正常成年C57BL/6J小鼠明视UV-cone ERG与传统的白光ERG在波形和最大反应幅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The layer of the tear film in contact with the conjunctiva is mucus. This mucus comes from two sources, the conjunctival goblet cells and the subsurface vesicles. These vesicles are found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They contain long chain mucus glycoprotein molecules that are joined to the vesicle membrane. The vesicles fuse with the surface membrane of the conjunctival cells and expose their mucus glycoprotein chains to the overlying mucus. Chemical and physical bonds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mucus help to bind the mucus layer to the conjunctiva. The vesicle membrane becomes incorporated in the cell membrane and supplies the membranes for the microvilli that cover the exposed surface.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