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中西医结合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结合概括为三个平台:一是交叉兼容,即在中西药物和中西医技术层面上的结合;二是两种医学理论层面上的融合;三是西医还原论与中医系统论、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2.
张凤娥 《中医药导报》2002,8(10):574-574
作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发展的最佳途径和方法。中西医结合可以优势互补 ,取长补短。将中西医结合概括为三个平台 :一是交叉兼容 ,即在中西药物和中西医技术层面上的结合 ;二是两种医学理论层面上的融合 ;三是西医还原论与中医系统论、宏观与微观层面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3.
吴孝雄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1):2497-2499
以医学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别论述了中医和西医的产生以及各自的发展前景,认为两种医学目前各自的发展方向均存在世界观和方法论方面的缺陷,并结合目前中西医结合的状况,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真正目标是产生新的统一的医学理论体系和诊疗技术,产生统一的新医学,进一步指出中西医结合的的途径及新医学的特征。认为在世界观、方法论的层次上进行中西医结合研究作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方针政策。在现实条件下,两种在不同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医学体系既有相互矛盾斗争和不协调的一面,也有相互渗透、相互吸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一面。医学发展史和当代中医研究的情况都一再表明,运用多学科交叉和移植方法有助于深化传统课题的研究,开拓新视野。例如,用控制论研究五行理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为经验医学,西医为实验医学,病症的统一,诊疗目标的统一,使中西医相互渗透,产生了中西医结合新的学科。心-身统一的整体生命观是中医气功两门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中西医气功又同是人体生命科学,因而三者得以相互渗透,产生一个中西医气功三结合的更为崭新的学科。中医望、闻、问、切,西医望、触、叩、听,加之现代化仪器的运用,气功特异功能诊疗法,三者各有所长,相互印证,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取长补短,建立中西医气功三结合体系,可以使医学科学成为一个更新的、更加完善的,更加超前的、更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的医学科学新体系,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中医与西医在基础理论、临床应用、教育和科研方法方面的比较与联系,展开中西医比较研究,并对中西医结合的发展进行展望.客观地比较中、西医学,正确认识中医和西医在学术上的差异和统一,有利于使中、西医学更好地被人们所认识,并能更好地明确祖国医学发展的战略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化脓性鼻-鼻窦炎(Chronis rhinosinusitis CRS)的新途径。方法:按年龄、性别、病情等匹配、在统一诊断标准下随机分配成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每组各60例,治疗3mo后比较两组闻中医药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西医治疗组总有效率80.0%两组X^2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全身和局部治疗慢性化脓性鼻-鼻窦炎治疗愈早、效果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是循证检验医学发展的重要部分。方法:运用循证检验医学概念,结合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历史,探讨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必须遵循循证检验医学的要求。结论:循证检验医学要求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实现经典方法和高科技自动化技术统一,血常规检验技术发展需要循证检验医学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医学是我国贯彻“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将中医和西医两种医学体系互相交叉、渗透、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是我国在20世纪对人类医学发展的一大创举和贡献。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研究已开展70余年,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现阶段国家一再强调中西医结合。如何做到中西医结合发展,仍然是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中西医发展史的梳理,中西医结合发展不同阶段的思考,提出突破中医和西医自身发展的局限性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途径,掌握中西医两套知识体系的中国医学工作者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因素两个观点,从医学发展史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为中西医深度的有机结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中医眼科医生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首先应立足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西医是两套不同医学理论体系。两种医学虽然从学术思想上有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印迹,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都是科学与有效的,两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李致重 《中医药学刊》2001,19(6):540-543
从三个方面论述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即具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两种医学基础理论。指出,中医研究的证候(状态),与当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所讲的信息涵义相同。系统性方法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为中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认为人类也正在开拓一个文化、科学、多元化新时期,多元共存。强调世界需要中医,中医要走向世界。人类医学需要中西医共存。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实践,深入探讨,精心研究。宏观推理己成为一套具有独特理论的中医药体系,在防病治病中取得了卓越成效。自30年代起,我国己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疾病,50年代己成为结合的高潮,疗效甚好。按照“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道理,把中西医学基础理论通过相互取长补短,取其精华,互相渗透,归纳融合为一体,形成新的中西医学人体生理病理体系,再指导临床实践,将更有利于中西医结合的进步与发展。为早日取得中西医学基础理论的结合,将中医之气与西医循环系统的功能归纳简述,以求两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论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个方面论述中西医的不可通约性即具体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两种医学基础理论.指出,中医研究的证候(状态),与当代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中所讲的信息涵义相同.系统性方法是当代科学研究的新方法,为中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认为人类也正在开拓一个文化、科学、多元化新时期,多元共存.强调世界需要中医,中医要走向世界.人类医学需要中西医共存.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证候规范化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义军 《中医药学刊》2005,23(1):153-153
中医证候规范化研究已成为当前中医界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采用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方法是目前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的主要模式。但是由于中医常见证候的辨证标准不规范和不统一,严重制约了中医及中西医结合科研水平的提高与对外交流。因此,通过对中医证候的规范化、定量化、标准化研究,建立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已成为中医学术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县级中医院要不要开展中西医结合?怎样开展中西医结合?开展中西医结合会不会影响中医院保持发扬中医特色的办院方向?这些问题,目前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界认识尚不统一。笔者认为,从理论上进行探讨,对于振必中医事业,进一步发挥我国医学的优势,搞好中西医结合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课题。一、保持发扬中医特色和适应社会需要的共同目  相似文献   

19.
<正>自从1956年毛主席提出"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的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我国的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以来,"中西医结合"的概念逐步在我国医学界出现并不断深化。"结合"即融合、合并、合一、统一之义~([1])。《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中西医相互融合,绝不仅仅是技术方法上的,更主要的应当是中医的整体思维与西医的分析思维的逐步融合"~([1])。吴咸中院士也明确指出:"兼容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思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优势与不足,说明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以中医药在急救医学中的应用数据证明中医药药廉方简,法效理明、快捷有效。结果: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在急救医学中确实快捷、有效。结论:中西医互补、中西医结合是中医急救医学的必由之路。卫生技术管理人员应站在发展、弘扬中国急救医学的高度,大力倡导中西医互补和中西医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