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两段法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对高危出血风险患者进行含钙透析液高通量血液透析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具有高危出血风险的、符合RCA的89例血液透析患者分为2组。两段法RCA组(简称TS-RCA组),在透析器前持续泵入4%枸橼酸钠溶液的基础上,再在静脉壶输入前段量10%的4%枸橼酸钠溶液;简化RCA组(简称SRCA组),仅在透析器前持续泵入4%枸橼酸钠溶液。2组均使用标准含钙透析液,且不在静脉回路补充钙剂。观察并记录患者透析治疗参数、观察透析后透析器管路凝血情况,比较2组抗凝治疗中相关参数以及抗凝有效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89例患者,300例次高通量血液透析。其中180例次患者进行两段法RCA治疗,有效血流量150 ml/min,透析液流量300ml/min,持续泵入4%枸橼酸钠的速度分别为透析器前(225.6±14.2)ml/h,透析器后静脉壶(18.5±3.3)ml/h;S-RCA组有效血流量200 ml/min,透析液流量300 ml/min,持续泵入4%枸橼酸钠的速度为透析器前(275.6±25.4)ml/h。2组组间比较,抗凝有效率在透析器部位没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97.3%比97.7%,X~2=0.024 4,P=0.876);静脉壶部位TS-RCA组明显高于S-RCA组(96.8%比69.6%,X~2=33.77,P=0.000)。结论对于高危出血风险的血液透析患者,两段法RCA是安全的,且较简化RCA抗凝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枸橼酸抗凝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在血液透析中的安全性,解决高危出血倾向血液透析中的抗凝问题.方法:选择有高危出血倾向的透析患者37例,透析中用枸橼酸抗凝,输入速度为51 mmol/h,血流量200~230 ml/min.所用透析液的钠离子为135 mmol/L,钙离子1.5 mmol/L,碱基32~34 mmol/L.分别在透析前与透析1 h、2 h、4 h及结束时监测患者透析管路动静脉端全血活化凝血时间(WBACT)、血pH、剩余碱(BE)及血清总钙水平,并记录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37例患者共行420次透析.透析管路静脉端WBACT较动脉端明显延长,P<0.001.透析后酸中毒纠正,无碱中毒发生,pH、BE与透析前比较,P<0.05.透析前后血钙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透析器的血室容积下降率均<20%,无1例发生严重的出血或透析途中凝血现象.结论:RCA具有良好的局部抗凝效果,是解决高危出血倾向患者透析抗凝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剂量枸橼酸进行分段体外抗凝高通量血液透析的抗凝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24例有高危出血风险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行4%枸橼酸三钠抗凝治疗67例次,分别在透析器前后以200 mL/h的速度输入4%枸橼酸三钠,观察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抗凝效果,比较透析前、透析2 h和透析后体内、体外血液pH值、钙离子、总钙、钠离子、碱剩余、碳酸氢根浓度的变化。结果 67例次的高剂量枸橼酸抗凝治疗各有1例分别因跨膜压、静脉压升高提前40 min和30 min结束治疗,其余65例次均顺利完成4 h透析治疗,患者未发生手口麻木、抽搐、心律失常等不适,透析2 h静脉壶内血液pH值、离子钙浓度、碱剩余较体内血液均显著下降(P0.05),钠离子浓度显著上升(P0.05);透析前、透析2 h和透析结束后体内血液p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离子钙、总钙、钠离子浓度、碱剩余、碳酸氢根浓度透析2 h和透析结束后较透析前升高(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结论以200 mL/h的速度分别在透析器前后输入4%枸橼酸三钠抗凝,抗凝效果确切,患者无不良反应,透析后血气结果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4.
局部枸橼酸抗凝血液透析在高危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研究解决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的抗凝方法局部枸橼酸抗凝(RCA)在临床的应用和疗效。方法 采用1.6mol/L的枸橼酸钠、空心纤维透析器和普通合碳酸氢盐透析液,观察RCA透析对患者出血、体外循环凝血、血游离钙(Ca~(2 ))、总钙(Ca)、K~ 、Na~ 、pH、HCO_3~-、Scr、BUN及血清枸橼酸浓度的影响。结果 23例急、慢性肾衰患者共行72例次RCA透析,其中17例高危出血患者64例次,未见有引起或加重出血者。透析器及管路未见发生严重凝血现象,无明显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症状。透析后血清枸橼酸浓度为0.9324±0.3623mmol/L。结论 RCA透析安全、有效、简便,尤其适用于高危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REXEEDTM系列高通量透析器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研究对象为上海两家医院规律性血液透析(血透)患者72例。采用随机化交叉设计,采用REXEEDTM不同膜面积(1.5 m2和2.1 m2)15AC、15UC、21AC、21UC透析器(试验组)以及APS-15U、BIO-HX100透析器(对照组),分别按2个3×3拉丁方进行透析治疗。检测透析器尿素、肌酐、磷、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尿素、肌酐下降比率及治疗前后安全性指标。观察及记录不良反应。 结果 试验组15AC、15UC透析器的尿素、肌酐清除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APS-15U[分别为(222.07±18.74) ml/min、(220.23±26.26) ml/min比(199.56±14.21) ml/min;(176.73±16.41) ml/min、(175.22±25.94) ml/min比 (165.42±14.68) ml/min,均P < 0.05]。两组间磷和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1AC、21UC透析器尿素、肌酐、β2微球蛋白清除率均显著大于对照组BIO-HX100[分别为(230.59±15.24) ml/min、(233.96±7.06) ml/min比(203.43±36.66) ml/min;(183.50±25.90) ml/min、(181.05±23.94) ml/min比(166.25±29.82) ml/min;(111.77±53.42) ml/min、(125.54±51.99) ml/min比(42.39±4.81) ml/min,均P < 0.05]。两组间磷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4种透析器尿素下降比率均大于89%,治疗前后安全性监测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少而程度轻,无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REXEEDTM-AC、UC系列高通量透析器临床使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静脉阻塞显微手术治疗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经视网膜静脉微穿刺灌注纤溶药治疗视网膜静脉血栓,观察不同的灌注速度及灌注时间对血栓,视网膜组织血管的影响,并选择对视网膜组织和血管损伤最小,溶栓效果最佳的灌注速度及灌注时间。方法 应用光动力学方法建立小型猪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对照组单纯建立视网膜静脉阻塞模型。实验组建立模型后,在视网膜阻塞静脉内灌注眼用平衡盐水加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设置灌注速度为30、60、80ml/h,灌注10、20min时,观察血栓,视网膜形态及光电镜改变。结果 在设置灌注速度30、60、80ml/h下,10min后血栓溶解眼数分别为0/10、2/10、2/10,灌注20min后血栓溶解眼数分别为2/10,6/10、7/10;灌注速度30、60ml/h下灌注20min未见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当设置灌注速度为80ml/h时,灌注10min未见视网膜脱离,20min后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水肿及出血加重,视网膜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松解。结论 视网膜静脉微穿刺灌注纤溶剂溶栓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最佳灌注速度为60ml/h,灌注时间20min。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枸橼酸钠与阿加曲班在血液透析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存在出血倾向的血液透析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每组6例.阿加曲班组予2.5mg/h阿加曲班泵入,提前半小时停泵;枸橼酸钠组予4%枸橼酸钠200 ml/h动脉端泵入,维持至透析结束.透析过程中观察患者有无不适症状(包括发热、头痛、恶心、口唇发麻、手足抽搐、心室颤动或停搏)、心率、血压;监测透析中静脉压、动脉压变化.透析前、后检测患者外周血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离子(钾、钠、钙、磷)浓度、血气分析(pH值)情况.透析结束后观察透析器、动静脉壶凝血及患者出血情况,透析器凝血分为3度,Ⅰ°为透析器< 1/3出现凝血;Ⅱ°为透析器1/3 ~ 2/3出现凝血;Ⅲ°为透析器>2/3出现凝血、动静脉壶根据有无血凝块监测.结果 (1)阿加曲班组1例出现头痛症状,其他无明显不适症状出现;透析中心率、血压、透析中动脉压及静脉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两组透析前PT、APT、PH、BE及离子钾、钠、钙、磷无明显差异;透析后阿加曲班组PT及APTT较透析前及枸橼酸组均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透析前相比,透析后两组pH值及离子钙显著增高,离子钾、磷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枸橼酸钠组与阿加曲班组pH值及离子钾、钠、钙、磷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透析结束后,枸橼酸钠组有1例出现透析器Ⅰ°凝血,无动静脉血凝块;阿加曲班组透析器有3例出现Ⅰ°凝血、1例出现Ⅱ°凝血、2例出现动静脉血凝块,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枸橼酸钠组患者透析后无出血倾向,阿加曲班组4例出现出血倾向,其中2例为伤口渗血、2例为原有出血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加曲班与枸橼酸抗凝均是安全、可行的方法,且易于掌握,两者相比,枸橼酸不增加透析后的出血风险,是更为理想的血液透析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9例(68例次)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次)和对照组(3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各种生化指标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静脉壶凝血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治疗时间和实际超滤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钙、钠、碳酸氢根浓度及体外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8例次治疗过程中无1例次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患者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RCA)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改良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9例(68例次)具有高危出血倾向行CVVH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次)和对照组(34例次)。对照组采用传统无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局部枸橼酸抗凝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治疗时间、实际超滤量、各种生化指标及体外循环凝血情况。结果两组透析器凝血、静脉壶凝血情况、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以及治疗时间和实际超滤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钙、钠、碳酸氢根浓度及体外活化凝血时间(ACT)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68例次治疗过程中无1例次发生体外循环凝血,19例患者无1例诱发或加重出血,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法对高危出血倾向患者行CVVH治疗安全有效,护理中需注意监测患者各项指标,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心肺转流围术期血浆肝素浓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心肺转流 (CPB)围术期血浆肝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抗凝监测、肝素中和及肝素反跳的关系。方法  10例成人CPB心脏手术病人 ,于麻醉后肝素前、肝素 1、2、3、4、5、10min、CPB前、CPB后 5、10、30min、停机、中和 1∶0 5、1∶0 75、1∶1、中和结束及术后 1~ 6h采血。分别测定血浆肝素浓度 (应用发色底物抗Xa方法 ) ,激活部分凝血致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时间 (TT)及激活全血凝固时间 (ACT)。结果 静注肝素 (4 0 0U/kg)后 1min血浆浓度达高峰为 (6 4 6± 1 0 5 )U/ml,到CPB开始时为 (4 2 8± 0 30 )U/ml,停机时为 (2 82± 0 4 1)U/ml。CPB前血浆肝素浓度与ACT显著相关 (r =0 896 ,P <0 0 1)。首次中和 (比值为 1∶0 5 )后肝素浓度为 (0 12± 0 10 )U/ml。术后 3~ 4h肝素浓度重新升高 (与基础值相比P <0 0 1) ,但与ACT、APTT及TT均无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CPB前ACT能可靠监测肝素抗凝 ;CPB后鱼精蛋白首次按 1∶0 5已基本能中和游离的肝素 ;总比例 1∶1 5后 ,无肝素反跳  相似文献   

11.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局部枸橼酸抗凝逐渐成为高危出血病人血液净化首选的抗凝方法之一 ,但它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差异很大。本文对各种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具体方案、抗凝效果及其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局部枸橼酸抗凝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局部枸橼酸抗凝逐渐成为高危出血病人血液净化首选的抗凝方法之一,但它在不同血液净化方式中的具体应用方案差异很大。本文对各种局部枸橼酸抗凝的具体方案、抗凝效果及其安全性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高危出血患者血液透析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对14例高危出血患者采用小剂量局部肝索化并不输注生理盐水血液透析23次,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选择透析器,选用抗凝性能良好的透析器,如:金宝12cm~2血仿膜透析器和贝朗的 1.0 cm~2铜仿膜透析器.(2)血路以及透析器准备;将血路以及透析器的消毒液排尽,用1000 ml生理盐水灌满血路以及透析器,排尽空气、再用肝素盐水(生理盐水500ml+肝素 100 mg)密闭循环 15-20 min.透析前不用生理盐水冲管,透析开始时,血液将血路以及透析器内肝素盐水排至静脉端接头处,连接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应用局部枸橼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对凝血功能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观察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期间进行CRRT的重症患者21例,治疗时间为连续72 h及(或)日间间断治疗8~16 h,4%枸橼酸钠以180~200 ml/h由体外循环的动脉端泵入,血流量150 ml/min;通过监测血气分析中血钙水平,使体外循环局部游离血钙维持在0.25~0.35 mmol/L之间,达到局部抗凝效果,并以调整外源钙的补充,增加(或减少)枸橼酸输入、血流量或透析液量等,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监测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ctived partial thrombolastin time,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血小板(platelet,PLT),pH值,血钙,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的变化,观察体外循环凝血情况、滤器使用寿命及临床出血事件.结果 ①监测患者凝血指标PT、APTT、INR及PLT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进行CRRT治疗过程中平均滤器使用寿命为21.34 h;③治疗过程中未引起凝血功能紊乱,未增加患者活动性出血的风险;④治疗后监测患者血气分析和血生化指标中pH值、SCr、BUN、CRP、ALT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A在重症患者行CRRT过程中是较理想的抗凝方式,安全又有效,对患者凝血指标无影响,能明显延长滤器使用寿命,无临床出血事件发生,可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5.
血液透析为主救治5例药物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血液透析(HD)抢救为主治疗药物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HUS).方法:采用4008B型血透机,FresseniusF6或F8透析器,血流量180~250 ml/min,碳酸盐透析液,透析液流量500 ml/min,每周3次,隔天1次,持续2~3周,采用小剂量边缘肝素化.结果:5例药物致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通过血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化验结果正常.结论:血液透析是治疗HUS的有效方法,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ICU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ICU中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患者的血液透析问题,我们自行设计了急诊床边血液透析装置(EBHS),并使用林格液配制临时透析液床边成功抢救ICU之MSOF患者38例,抢救生成率为92.1%,2周内康复率达42.1%,现报告如下。 1 EBHS的设计 采用两台BP-21便携式自弹式血泵上下叠放,一台用以驱动血流经透析器内腔毛细管循环,另一台驱动透析液经透析器外腔透析液室循环,以控制透析液的排出流率。将透析器固定于支架上,与患者心脏水平平齐,动脉端朝上,静脉端朝下,透析液下口接透析液注入管,上口接透析液排放管。透析液驱动泵安置在透析液排放管路的泵管上,依病情控制血流量100~200 ml/min,透析液排出率控制在100 ml/min,如水钠潴留严重,则夹持或封闭透析液入口的管路,加大透析液驱出泵的转速,并在血流静脉管路加阻力调节夹,增加跨膜压,将超滤率控制在25 ml/min以内,防止压力过大引起透析器破膜。全部透析液收集在计量袋内,保证进出液平衡或必要的容量超滤。详见图1。  相似文献   

17.
硬质颅腔内包含脑1600ml、血液150 ml、脑脊液(CSF)150ml,以及细胞外液75ml。CBF 占心排血量的15~20%,大约为750 ml/min,CBF 平均为50ml/100g/min。在白质的CBF 为20ml/100g/min,而脑灰质 CBF 为80ml/100g/min。CBF 多少与局部的 PH 有关,并受局部代谢物和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在脑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机械灌注法保存供肾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13年5月至10月, 解放军第181医院肾脏科采用机械灌注保存供肾共36例。采用LKT-100型Lifeport器官灌注运输器及其配套专用的相关软件进行机械灌注保存、运输、灌注供肾。分析患者术后一般情况, 机械灌注过程中阻力系数和流速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的关系。 结果 36例受者均未发生移植肾丢失。其中30例(83%)未发生DGF, 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 6例出现DGF, 经治疗术后3~18 d逐渐恢复正常。36例供肾进行机械灌注1 h, 阻力系数≤0.3 mmHg/(ml·min)28例, 受者术后均未发生DGF; 阻力系数>0.3 mmHg/(ml·min)8例, 其中6例受者术后发生DGF。8例流速>100 ml/min, 受者均未发生DGF; 21例流速60~100 ml/min, 其中有1例受者发生DGF; 7例流速 < 60 ml/min, 其中5例发生DGF。 结论 机械灌注法保存供肾能改善供肾质量, 降低移植受者的DGF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局部运用高浓度枸橼酸钠抗凝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有出血倾向患者组以30%枸橼酸钠体外抗凝透析,常规治疗组以低分子肝素抗凝透析作为对照,记录透析前、后实验室检查指标,计算尿素清除指数值,并观察透析器及管路凝血情况。结果枸橼酸钠抗凝组透析前、后Na^+变化存在统计学差异,两组透析前、后Ca^2+、pH、HCO3^-变化也存在差异,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及尿素清除指数值无统计学差异。枸橼酸钠抗凝组未出现低钙、高钠及严重碱血症,且透析器、管路未发生I级以上凝血。结论局部高浓度枸橼酸钠运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是安全有效的抗凝方法。  相似文献   

20.
血浆置换治疗通过清除致病因子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治疗多器官系统重症免疫病和重症肝病。局部枸橼酸抗凝不影响体内凝血功能,不增加出血风险,是血浆置换治疗的可选抗凝方式之一。本文对国内外的单重血浆置换治疗实施局部枸橼酸抗凝的研究进行综述,为临床医师开展该类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